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小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那么,如何把“标准”中的这一要求落实到实处呢?我们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是这样做的:
一、教给“方法”,让学生“会读书”
大家都知道小学生识字量有限,缺乏阅读的方法;缺乏生活体验,理解能力也有限。因此我们注重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阅读方法尤其重要。我们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
1、教会学生“三读”法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有些文章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有些文章读得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有些文章读得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让学生知道在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2、指导学生做笔记
阅读教学中,我们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还要注明有关内容的出处,或教学生写读后感。如今,我校每位学生都白备一本摘录本。这样做,让学生不但能学会读书,而且也能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辅导学生仿写
根据有关课文,因势利导地辅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例如阅读介绍“松柏”的文章时,我们引导学生为“松柏”编写标签,这样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在文章内容“空白”处作扩充、填补。这样不但让学生学会读书,而且提高了学生阅读的能力,还进行了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我们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用“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他们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名人效应的关注
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们常常给学生讲一些名人爱读书的故事,如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让学生知道从书籍中可以汲取许多知识,从而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鼓励他们爱书籍、爱读书。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是不能低估的。
2、潜移默化的教育
课外时间,我们经常与学生在一起读书,在一起讨论,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阅读时,我们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阕读的重视,从而能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
3、学习典型的树立
在课堂内外,我们随机树立典型。例如,当某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当某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知识时,我们都及时表扬。这样树立起学习的典型,便在学生中营造了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读书氛围。
三、开展“活动”。让学生“读好书”
书籍种类繁多,题材丰富,内容有好坏之分;并且学生课余的时间也有限,那么能让学生会选择“好书”来读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因此我们开展一系列阅读“活动”,让学生学会选择“好书”,读“好书”。
1、汇报阅读所得
我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问,先带领学生到学校图书馆去阅读,然后交流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例如,让学生轮流上台说一说,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这样,不但能让学生“读好书”,而且能变枯燥的“读”成为有趣的乐事“说”,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2、自办手抄小报
我们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深受他们的喜爱。我们首先公示手抄小报的内容,如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阅读课外资料,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如“我读书,我快乐”手抄小报,办的质量很高,得到了学生、家长及老师的好评。
3、利用节假日
我们利用节假日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诵会、读书报告会、辩论会,或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等。这样,学生事先就寻找与节日有关的书籍来阅读。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但能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而且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4、展评精品
(1)剪贴展览。我们指导学生广泛地读报纸、杂志或有关书籍,并指导学生把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剪下来,找一个本子,分类贴上,积累资料。我们每月在班上评展一次,以此激发学生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
(2)摘抄展览。如果在遇到用得准确、生动的词语或形象具体、含义深刻的句子,或精彩的片段。这些含义深刻的格言、警句,特别是在不能剪贴的情况下,可让他们用日记本摘抄下来,定期在班上交流展评,看谁最好。同时,对那些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本、摘抄本,获奖的手抄报、征文等作品在教室中专门设“精品欣赏屋”,供学生欣赏。
四、广开“渠道”,让学生“多读书”
1、用好报刊、杂志
学生自由阅读我们的班级订了许多报刊、杂志,例如《小学生语文报》、《少儿天地》等,让学生自由阅读。我们还规定学生读报刊的时间,让学生开展读报读刊活动。每月,班级里进行检查、评比一次,对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
2、创设班级图书柜
发动学生每人捐五本图书,设立班级图书柜。学生可以利用中午或课间时间进行阅读。并对好的小组或个人进行奖励。
3、利用学校图书室
我们学校的图书室正常开放。学生每人每月可以向图书室借阅图书两次。
如今,我们的学生在阅读中已渐渐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在知识宝库里不断地完善自我、发展自已。
一、教给“方法”,让学生“会读书”
大家都知道小学生识字量有限,缺乏阅读的方法;缺乏生活体验,理解能力也有限。因此我们注重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阅读方法尤其重要。我们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
1、教会学生“三读”法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有些文章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有些文章读得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有些文章读得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让学生知道在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2、指导学生做笔记
阅读教学中,我们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还要注明有关内容的出处,或教学生写读后感。如今,我校每位学生都白备一本摘录本。这样做,让学生不但能学会读书,而且也能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辅导学生仿写
根据有关课文,因势利导地辅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例如阅读介绍“松柏”的文章时,我们引导学生为“松柏”编写标签,这样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在文章内容“空白”处作扩充、填补。这样不但让学生学会读书,而且提高了学生阅读的能力,还进行了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我们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用“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他们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名人效应的关注
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们常常给学生讲一些名人爱读书的故事,如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让学生知道从书籍中可以汲取许多知识,从而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鼓励他们爱书籍、爱读书。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是不能低估的。
2、潜移默化的教育
课外时间,我们经常与学生在一起读书,在一起讨论,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阅读时,我们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阕读的重视,从而能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
3、学习典型的树立
在课堂内外,我们随机树立典型。例如,当某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当某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知识时,我们都及时表扬。这样树立起学习的典型,便在学生中营造了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读书氛围。
三、开展“活动”。让学生“读好书”
书籍种类繁多,题材丰富,内容有好坏之分;并且学生课余的时间也有限,那么能让学生会选择“好书”来读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因此我们开展一系列阅读“活动”,让学生学会选择“好书”,读“好书”。
1、汇报阅读所得
我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问,先带领学生到学校图书馆去阅读,然后交流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例如,让学生轮流上台说一说,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这样,不但能让学生“读好书”,而且能变枯燥的“读”成为有趣的乐事“说”,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2、自办手抄小报
我们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深受他们的喜爱。我们首先公示手抄小报的内容,如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阅读课外资料,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如“我读书,我快乐”手抄小报,办的质量很高,得到了学生、家长及老师的好评。
3、利用节假日
我们利用节假日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诵会、读书报告会、辩论会,或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等。这样,学生事先就寻找与节日有关的书籍来阅读。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但能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而且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4、展评精品
(1)剪贴展览。我们指导学生广泛地读报纸、杂志或有关书籍,并指导学生把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剪下来,找一个本子,分类贴上,积累资料。我们每月在班上评展一次,以此激发学生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
(2)摘抄展览。如果在遇到用得准确、生动的词语或形象具体、含义深刻的句子,或精彩的片段。这些含义深刻的格言、警句,特别是在不能剪贴的情况下,可让他们用日记本摘抄下来,定期在班上交流展评,看谁最好。同时,对那些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本、摘抄本,获奖的手抄报、征文等作品在教室中专门设“精品欣赏屋”,供学生欣赏。
四、广开“渠道”,让学生“多读书”
1、用好报刊、杂志
学生自由阅读我们的班级订了许多报刊、杂志,例如《小学生语文报》、《少儿天地》等,让学生自由阅读。我们还规定学生读报刊的时间,让学生开展读报读刊活动。每月,班级里进行检查、评比一次,对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
2、创设班级图书柜
发动学生每人捐五本图书,设立班级图书柜。学生可以利用中午或课间时间进行阅读。并对好的小组或个人进行奖励。
3、利用学校图书室
我们学校的图书室正常开放。学生每人每月可以向图书室借阅图书两次。
如今,我们的学生在阅读中已渐渐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在知识宝库里不断地完善自我、发展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