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样播种快乐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y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讲了,专家讲了,轮到家长们发言了。在刚才提到的那幅画面里,耕耘心田的、播种快乐的、提供空间的,其实主要还是家长。我们来看一看,下面这几位聪明的家长是怎样把快乐的种子播进孩子的心田的——
  
   观点一 自由的才是快乐的
  
  记得我小时候,下河摸鱼、上树采果,想干什么干什么,特别快乐。所以我觉得对孩子来说,自由的才是快乐的。有些家长认为给孩子吃好穿好玩好,孩子就该幸福快乐,其实并非如此。孩子也是独立自主的人,天性喜欢探索、喜欢自由,只有满足孩子这些需求,使孩子的心灵处于放松自由的状态,才能让孩子真正感受到充实与快乐。过多的限制只会压抑孩子,使孩子处于沮丧、焦虑的消极情绪状态之中。(7岁男孩父亲 张福来)
  
   观点二 自主让孩子更快乐
  
  有一次我带儿子去买衣服,让他一会试这件一会穿那件,弄得他垂头丧气,抱怨个不停。后来我只好说,喜欢哪件自己挑吧。结果他立刻高兴起来,主动试穿,很快选定了一件。回去后逢人便说:这是我自己选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这么小的一件事,这么一点点权利,竟让儿子快乐这么久,看来要使孩子快乐,就要给孩子“放权”,比如让他自己吃饭、穿衣,自己选择玩具和玩伴,自己决定怎么玩,学着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最终感受到自信、自主的快乐。(5岁男孩母亲 朱敏)
  
  观点三 友爱让孩子快乐
  
  孩子们在一起玩时总是快乐的。可独生子女大多数时间只能和父母在一起,因此,我认为要让孩子快乐,父母应成为孩子的朋友。平时为孩子订规矩的时候,我会比较严肃。但休息时,我总不忘抽空与孩子一起讲故事做游戏,甚至一起淋淋雨,一起趴在地上看小草、逗蚂蚁。(4岁男孩母亲 王桂英)
  
  观点四 过度满足的孩子不快乐
  
  以前的孩子吃一颗糖就可以甜上好几天,现在的孩子即使家里摆满了高级糖果,也不会感到一点快乐。为什么呢?因为快乐是一种感受满足的体验,而这种满足感是以“感受缺失”为前提的,一个人在某方面缺失得越多,他的需要就越容易得到满足,也就越能感觉到快乐;相反,如果没有“缺失”,就不可能有“需要”,也就不可能有满足需要的快乐体验。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总是对吃饭不感兴趣的原因:孩子从来就没有饥饿的感受!俗话说,“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要使孩子更多地拥有快乐,就不能过度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别人总说我女儿性格开朗、知足,其实这就得益于我们生活中的“缺失”教育。(6岁女孩父亲 林敬思)
  
   观点五 耐挫力强的孩子是快乐的
  
  孩子的不快乐往往是由挫折引起的,而在同样的事情面前,每一个人的挫折感其实不一样。所以我一方面对孩子合理的期望尽量满足,多肯定和鼓励孩子,避免因期望过高而经常苛求孩子,给孩子带来不快;另一方面教孩子掌握一些应付挫折、调整心态的方法和技能。比如女儿1岁,我就教她说“没关系”,所以磕着碰着时,她先乐呵呵地说“没关系”。再大一些,我教她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时要向父母诉说,鼓励她参加各种活动,学会忘却自己的不快,运用故事或生活中的榜样来鼓励自己等等,以保持心理的平衡和情绪上的乐观状态。我的努力没白费,谁都说女儿是个快乐小精灵。(7岁女孩父亲 王英才)
  
   观点六 兴趣广泛的孩子是快乐的
  
  我女儿小时候喜欢唱歌、听音乐,为了培养孩子在这方面的特长,我很早就给她买了钢琴。结果孩子玩的时间少了,参与其他活动的机会也少了,反倒闷闷不乐起来。后来我想通了,她喜欢什么就让她玩什么,还有意识地带她去参加她平时不怎么喜欢的活动,比如游泳、打球、登山等,现在她一会儿弹琴,一会儿画画,一会儿剪剪贴贴自己做玩具,乐此不疲,每天都过得很快乐。因此我觉得孩子的活动越丰富,快乐就越多。除非孩子自己喜欢,否则就不要过早地把孩子禁锢在单一的活动之中,应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生活的快乐。(7岁女孩母亲 刘秀梅)
其他文献
国外儿童教育专家认为,使用酬赏,即“收买”的方法激励孩子的良好行为只要恰当是完全可行的,甚至还可取得相当的功效。具体方法如下:    了解需求,确定奖品    “收买”之前,家长应通过测试了解清楚孩子最喜欢什么,最容易被什么“收买”。(参见本期P17《他喜欢什么酬赏》一文)。  不要在让孩子做事之前才询问孩子想要什么,因为孩子有时会信口开河,父母很可能被告知一个根本无法接受的要求。应该在安排孩子做
期刊
儿童心理学认为,孩子2至4岁时有了按自己意愿行事的心理要求,就会出现人生第一个反抗期,时不时会发些小脾气。这是正常的。但这种小脾气若变成了要挟家长的手段,以此达到不合理要求的目的,就必须坚决制止,否则后患无穷。  我的小孙子元元算是个聪明乖顺的孩子,但有时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也会发小脾气。每逢这时,和他讲一讲道理,一般也就过去了。但要是碰到他蛮不讲理,硬要耍赖,我就会毫不客气地好好“修治”他一番了。 
期刊
三岁前要不要认字    我孩子今年两岁,是否该学习认字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该学些什么?  沈阳 李 琰  孩子3岁前最好不要刻意学习认字和记日历、地图、各国首都等刻板的内容,虽然有些孩子记忆力惊人,但由于孩子的大脑神经系统毕竟没有发育健全,过分强化记忆能力的训练,势必会影响到其他能力的发展,如交往能力、语言能力、动手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认字多的孩子会把大量时间用于读书,而少了与人交往和动手探索
期刊
原则一:和孩子一起看卡通片  卡通片中的不良内容是最令家长感到不安的,即使是好的内容,孩子如果不与家长沟通也不见得都能理解。自孩子接触卡通起,家长就应与孩子一同看卡通。家长可以针对卡通片的内容,鼓励孩子说出他的看法,也发表自己的意见,自自然然地告诉孩子什么是美的和善的卡通形象,什么是丑的和恶的卡通人物,从而拉近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距离。  而且,只有你不反感卡通,孩子在卡通书或碟的选择上,才可能让你做
期刊
彭博的爸爸妈妈都是教师,他出生不久,爸爸妈妈就和其他家长一样,早早地出台了“教子计划”,而在这个计划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早教。    激发兴趣,赏识教育中学习英语    许多人都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小孩子到了外地或者国外,很快就学会了那个地方的语言,而大人下一番苦功,却往往仍是力不从心。这是因为孩子接受能力强、记忆力好,就像一张白纸,描画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父亲彭顺生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在彭
期刊
这个人的故事很奇特。  他叫朱洗。中国极为杰出的生物学家,中国细胞生物学和实验生物学的创始人与奠基人之一。他向生命科学事业、向人类世界奉献的那一份珍贵礼物尤其奇特——一只“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至今,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的草坪上,仍伫立着他的铜像,这也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尊中国科学家的铜像。    祖父带他去遛鸟,开启对生命的热爱    朱洗研究的癞蛤蟆没有“外祖父”,朱洗自己却有个非常慈祥的祖父
期刊
记忆其实就是大脑对过去所感知和经历过的事物的一种反映。记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恢复。  孩子正处于身心快速发育的时期,记忆力有其特点:   形象记忆   受思维能力的局限,孩子在观察事物时很少深入体会事物的本质,只对那些形象鲜明生动的东西感兴趣,对事物的形象记忆得较为牢固。   机械记忆   孩子缺乏生活经验,无法像成年人那样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只能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死记
期刊
你知道吗?医院既是治病的场所,又可能是传播疾病的疫区。据统计,大约5%-10%的疾患是在这里染上的,医学上称为医原性疾病。孩子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尚处在发育之中,抗病能力较弱,更易成为医原性疾病的受害者。如何做到既治好病又不受医原性疾患之害?专家的建议是:    不盲目追求大医院  大医院病人多,病种杂,传播疾病的危险性相对来说更大。对孩子来说,多数情况下得的还是诸如上感、腹泻等常见病,一般地段、区级
期刊
医院里经常会发生这种情况:当医生问起患儿的情况,比如什么时候生过什么病,什么时候打过什么预防针,对什么药物过敏,等等,许多家长却回忆不起来,只能含糊作答。  为什么不为孩子建立一份健康档案呢?这样遇到上述情况,就可以拿出比较准确的资料,供医生诊断参考。  一般来说,孩子的健康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生长发育情况  包括孩子的身高、坐高、头围、胸围、体重等指标。孩子出生后,这些指标应定期测量并
期刊
曾浩然(小学二年级)    我最想在“六一”那天上电视,参加儿童版的百万富翁游戏。我一直想成为一名考古学家,考古学家必须有丰富的知识,所以,我把家里的书都读遍了。如果我参加百万富翁的游戏,一定能回答出所有的问题,拿到最后的大奖,我想把这份大奖作为我“六一”送给自己的礼物。  曾浩然的爸爸曾庆雄:  “六一”节时,我们一般会和孩子出去旅游。因为时间短,都是在广东省内的地方。今年“六一”打算还是按以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