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国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变。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水平成为当下提升学生数学知识与素养的关键。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增强对学科的兴趣程度,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本文在阐述有效的问题情境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作用的基础上,针对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的有效问题进行策略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有效问题;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2-0123-01
农村小学生天性爱玩,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没有形成,尤其在数学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对数学学习缺乏一定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思考多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数学问题,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有效的问题情境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
农村教育中,由于农村教师的教育观念没有及时转变,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考问题的主动性。传统的教学课堂,教师没有足够重视问题的创设,多是按照教材讲授知识,所提问题也是作为一种学习任务。在教师任务式问题下,学生失去了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数学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探究,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是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重要手段。
二、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一)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如何激发出学生的兴趣是最重要的。农村孩子课间没有太多的有兴趣的活动,所以对做游戏是十分喜爱的。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个特性,在教学中添加一些具有游戏性的问题创设。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时候,先用一个猜谜游戏导入:我家有个好朋友,没腿也能跑,没嘴也能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小朋友们猜一猜,我的好朋友是谁?通过猜谜游戏创设的问题,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过来了,学生会积极地回答:钟表。此时我及时拿出钟表,向学生发问。它没有腿是怎么跑的呀?学生马上回答,它有两条腿。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它是有两条腿,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这两条腿长得一样吗?他们跑的速度一样吗?生:不一样,一条短短的粗粗的,一条长长的细细的。长的那条腿要跑得快些,短的跑得慢一些。师:你们想知道他们的名字吗?学生在这样趣味性的问题情境中,自然会积极观察思考,然后回答教师问题,再通过教师及时的引导,很快就能够掌握数学知识。
(二)利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农村孩子非常喜欢听老师讲故事,教师在教学时能够利用小故事作为问题的情境创设,是能够极大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激发其求知欲的。如在教学几分之一时,笔者首先给学生说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熊大和熊二又准备到森林里查看光头强是否在偷砍树木,两个人走着走着,突然发现地上有一个大饼。两个人捡起大饼闻了闻:啊,真香啊!这时熊二说,我好想吃了他呀,熊大你把他分了吧。熊大点头同意。可是他们犯难了,这张饼要怎么分才公平呀?老师想看看我们班聪明的孩子们,谁能帮他们出出主意吗?由于熊大熊二都是孩子们喜欢的动画角色,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上来了。我让孩子们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再向全班汇报,学生1:把这张饼分成两份。学生2补充:要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一个人要一半。这时候,我及时引导学生,每份一样大小一样多,就是平均分,在学生掌握了平均分的概念之后。笔者接着引导,谁能用学过的数字来表示它们每个人得的“一半”呢?这时候,学生发现学过的数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三)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在给学生教授数学知识时,不能只是依托教材而离开了生活实际。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中去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这样就能让学生贴近实际,就会增进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农村数学课堂中,最不缺少实际生活中的教学素材。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面积”时,笔者就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任务:男生宿舍的窗玻璃不知道被誰打烂了,现在我们要换一块新的玻璃,修理工告诉老师,那块玻璃的面积是30平方分米,请你们帮老师算算,老师该去买一块长宽各是多少的玻璃呢?这时候,学生们就会去积极通过小组讨论,很快得出了方案。1组:长30dm,宽1dm;2组:长15dm,宽2dm;3组:长6dm,宽5dm。此时笔者再引导学生总结出:我们在换玻璃的时候,不仅要换一块面积同样大小的,还要跟窗子的形状大小相同才行。最后笔者再布置给学生任务,让他们亲自量一量,通过亲自量一量的实际操作,就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大增进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不仅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培养了其思维能力,促进了其数学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兴建.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7(5):90-91.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有效问题;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2-0123-01
农村小学生天性爱玩,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没有形成,尤其在数学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对数学学习缺乏一定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思考多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数学问题,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有效的问题情境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
农村教育中,由于农村教师的教育观念没有及时转变,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考问题的主动性。传统的教学课堂,教师没有足够重视问题的创设,多是按照教材讲授知识,所提问题也是作为一种学习任务。在教师任务式问题下,学生失去了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数学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探究,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是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重要手段。
二、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一)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如何激发出学生的兴趣是最重要的。农村孩子课间没有太多的有兴趣的活动,所以对做游戏是十分喜爱的。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个特性,在教学中添加一些具有游戏性的问题创设。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时候,先用一个猜谜游戏导入:我家有个好朋友,没腿也能跑,没嘴也能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小朋友们猜一猜,我的好朋友是谁?通过猜谜游戏创设的问题,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过来了,学生会积极地回答:钟表。此时我及时拿出钟表,向学生发问。它没有腿是怎么跑的呀?学生马上回答,它有两条腿。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它是有两条腿,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这两条腿长得一样吗?他们跑的速度一样吗?生:不一样,一条短短的粗粗的,一条长长的细细的。长的那条腿要跑得快些,短的跑得慢一些。师:你们想知道他们的名字吗?学生在这样趣味性的问题情境中,自然会积极观察思考,然后回答教师问题,再通过教师及时的引导,很快就能够掌握数学知识。
(二)利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农村孩子非常喜欢听老师讲故事,教师在教学时能够利用小故事作为问题的情境创设,是能够极大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激发其求知欲的。如在教学几分之一时,笔者首先给学生说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熊大和熊二又准备到森林里查看光头强是否在偷砍树木,两个人走着走着,突然发现地上有一个大饼。两个人捡起大饼闻了闻:啊,真香啊!这时熊二说,我好想吃了他呀,熊大你把他分了吧。熊大点头同意。可是他们犯难了,这张饼要怎么分才公平呀?老师想看看我们班聪明的孩子们,谁能帮他们出出主意吗?由于熊大熊二都是孩子们喜欢的动画角色,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上来了。我让孩子们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再向全班汇报,学生1:把这张饼分成两份。学生2补充:要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一个人要一半。这时候,我及时引导学生,每份一样大小一样多,就是平均分,在学生掌握了平均分的概念之后。笔者接着引导,谁能用学过的数字来表示它们每个人得的“一半”呢?这时候,学生发现学过的数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三)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在给学生教授数学知识时,不能只是依托教材而离开了生活实际。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中去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这样就能让学生贴近实际,就会增进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农村数学课堂中,最不缺少实际生活中的教学素材。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面积”时,笔者就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任务:男生宿舍的窗玻璃不知道被誰打烂了,现在我们要换一块新的玻璃,修理工告诉老师,那块玻璃的面积是30平方分米,请你们帮老师算算,老师该去买一块长宽各是多少的玻璃呢?这时候,学生们就会去积极通过小组讨论,很快得出了方案。1组:长30dm,宽1dm;2组:长15dm,宽2dm;3组:长6dm,宽5dm。此时笔者再引导学生总结出:我们在换玻璃的时候,不仅要换一块面积同样大小的,还要跟窗子的形状大小相同才行。最后笔者再布置给学生任务,让他们亲自量一量,通过亲自量一量的实际操作,就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大增进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不仅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培养了其思维能力,促进了其数学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兴建.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7(5):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