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新思维能力在数学学习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研究了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1.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2.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逐渐培养其质疑意识和习惯;3.揭示例题本质,激活学生思维;4.强调变式引申,训练思维的灵活性;5.注重反思检查,训练思维的批判性;6.串联疏通,多变多解,提高学生思维积极性。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
作为从教多年的一线数学教师,我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发现学生中常常出现以下现象:(1)缺乏独立意识,课上不积极思考,不能提出或懒于提出自己的观点;(2)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敢提出有悖于教师与教材的问题,不能主动学习与建构自己的思维,不愿思考新的思路和解法;(3)缺乏选择与迁移能力,不能在新情境中理出思维方向并灵活解决问题;(4)思维混乱,思维概括性差,推理能力低。这都是思维能力不强的体现。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呢?我认为以下几点起着关键性作用。
1.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前提。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端正教学态度,打消那种担心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回答不了,会有失威信、打乱教学计划的顾虑。大胆放手,尽量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时间和空间,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同时教师还要更深入研究课程,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提高自身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用自身的学习热情和行为感染和引导学生乐于质疑。其次,教师要充分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行为,不能因为学生提出了不合适的问题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2.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逐渐培养其质疑意识和习惯。
(1)提供时间让学生自由质疑。
我们现在都在探索高效课堂,给学生提供时间进行讨论、质疑。通过比较,讨论,交流猜想,学生的思维产生了碰撞,不但激发了积极探索知识的兴趣,思维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而且培养了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2)及时评价质疑,养成质疑习惯。
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的自信心是一种无形的鼓励,可以让一个学生变得成熟而富有信心。教师评价基于教师对小组群体之间的观察、比较,偏重于对有效的小组合作模式和行为进行肯定、表扬。教师在点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即时性评价,多鼓励、多表扬,一评质疑,二评情感态度,三评学习过程。
3.揭示例题本质,激活学生思维。
在例题教学中,渗透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例如常用的分类讨论、转化、数形结合等。在平时上课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题目涉及了哪些思想方法。学生在这些思想方法的引领下才能解决复杂的问题,甚至还有可能得到新的发展,从而激活思维,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数学思想方法都隐含在教材中,这就要求教师通过精心备课,充分挖掘提炼,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学习。
4.强调变式引申,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思维功能僵化现象在学生中是大量存在的,这与学生平时所受的思维训练有很大关系。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程序化和模式化,在例题教学中给学生归纳了各种类型,要求学生按部就班地解题,不许越雷池一步;要求学生解答大量重复性练习题,因此减少了学生自己思考和探索的机会,导致学生只会模仿、套用模式解题,从而思维缺乏灵活性。因此,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应当增强数学教学的变化性,为学生提供思维的广阔联想空间,使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从多种角度进行考虑,并迅速地理清自己的思路,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教学实践表明,变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很大作用。在概念教学中,不要太直接地搬用课本的文字叙述,使学生学会用等值语言叙述概念,这样更容易理解。在数学公式教学中,尽量要求学生通过自己探索,理解并掌握公式的各种变形,这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5.注重反思检查,训练思维的批判性。
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可以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检查和调节自己的思维活动过程上。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剖析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过程中发现自己做得好或者是需要改进的地方;学习中运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技能和技巧,它们的合理性如何,效果如何,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等;学习中走过哪些弯路,犯过哪些错误,原因何在。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赖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反思问题,以引起学生的进一步思考。从而让学生逐渐学会反思,从反思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6.串联疏通,多变多解,提高学生思维积极性。
教材中有些问题分散在几个章节里,几个章节中的这些问题又可互相联系,这就需要在复习中把这些零散的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加以疏通,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也就是在复习中做到疏通、归类、拓广、升华。这绝不是旧知识的重复使用,而是使学生知识丰富,开阔视野,熟练技能,活跃思维,不仅能获得理解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训练探究知识的本领,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积极性。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
作为从教多年的一线数学教师,我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发现学生中常常出现以下现象:(1)缺乏独立意识,课上不积极思考,不能提出或懒于提出自己的观点;(2)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敢提出有悖于教师与教材的问题,不能主动学习与建构自己的思维,不愿思考新的思路和解法;(3)缺乏选择与迁移能力,不能在新情境中理出思维方向并灵活解决问题;(4)思维混乱,思维概括性差,推理能力低。这都是思维能力不强的体现。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呢?我认为以下几点起着关键性作用。
1.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前提。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端正教学态度,打消那种担心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回答不了,会有失威信、打乱教学计划的顾虑。大胆放手,尽量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时间和空间,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同时教师还要更深入研究课程,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提高自身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用自身的学习热情和行为感染和引导学生乐于质疑。其次,教师要充分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行为,不能因为学生提出了不合适的问题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2.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逐渐培养其质疑意识和习惯。
(1)提供时间让学生自由质疑。
我们现在都在探索高效课堂,给学生提供时间进行讨论、质疑。通过比较,讨论,交流猜想,学生的思维产生了碰撞,不但激发了积极探索知识的兴趣,思维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而且培养了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2)及时评价质疑,养成质疑习惯。
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的自信心是一种无形的鼓励,可以让一个学生变得成熟而富有信心。教师评价基于教师对小组群体之间的观察、比较,偏重于对有效的小组合作模式和行为进行肯定、表扬。教师在点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即时性评价,多鼓励、多表扬,一评质疑,二评情感态度,三评学习过程。
3.揭示例题本质,激活学生思维。
在例题教学中,渗透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例如常用的分类讨论、转化、数形结合等。在平时上课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题目涉及了哪些思想方法。学生在这些思想方法的引领下才能解决复杂的问题,甚至还有可能得到新的发展,从而激活思维,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数学思想方法都隐含在教材中,这就要求教师通过精心备课,充分挖掘提炼,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学习。
4.强调变式引申,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思维功能僵化现象在学生中是大量存在的,这与学生平时所受的思维训练有很大关系。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程序化和模式化,在例题教学中给学生归纳了各种类型,要求学生按部就班地解题,不许越雷池一步;要求学生解答大量重复性练习题,因此减少了学生自己思考和探索的机会,导致学生只会模仿、套用模式解题,从而思维缺乏灵活性。因此,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应当增强数学教学的变化性,为学生提供思维的广阔联想空间,使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从多种角度进行考虑,并迅速地理清自己的思路,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教学实践表明,变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很大作用。在概念教学中,不要太直接地搬用课本的文字叙述,使学生学会用等值语言叙述概念,这样更容易理解。在数学公式教学中,尽量要求学生通过自己探索,理解并掌握公式的各种变形,这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5.注重反思检查,训练思维的批判性。
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可以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检查和调节自己的思维活动过程上。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剖析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过程中发现自己做得好或者是需要改进的地方;学习中运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技能和技巧,它们的合理性如何,效果如何,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等;学习中走过哪些弯路,犯过哪些错误,原因何在。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赖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反思问题,以引起学生的进一步思考。从而让学生逐渐学会反思,从反思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6.串联疏通,多变多解,提高学生思维积极性。
教材中有些问题分散在几个章节里,几个章节中的这些问题又可互相联系,这就需要在复习中把这些零散的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加以疏通,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也就是在复习中做到疏通、归类、拓广、升华。这绝不是旧知识的重复使用,而是使学生知识丰富,开阔视野,熟练技能,活跃思维,不仅能获得理解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训练探究知识的本领,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