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5E教学模式包括引入、探索、解释、精致、评价等五个基本环节.SE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文章以《去括号》教学为例,从引入、探索、解释、精致、评价等五个基本环节探讨5E教学模式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5E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去括号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 2020) 35-0006-03
“5E教学模式”是国外学者基于建构主义与概念转变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最终目标是指向学生科学概念的建构.它包括引入( Engagement)、探索( 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精致(Elabora-tion)和评价(Evaluation)五个基本环节.研究发现,相比传统教学模式,“5E教学模式”更有利于转变学生的迷思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面以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去括号》教学为例,说明如何进行5E教学模式设计.
一、分析教材
《去括号》是学生小学阶段就已经接触到的内容,进入初中后,作为数学符号的括号,表达了“整体”和“结合”的双重意义,去括号是式子变形的工具和手段.本節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在运算中如何去括号,这是《数与代数》重要知识之一,它既承接上节同类项的相关内容,又为下一节学生进行整式加减做好铺垫,是承上启下的一节课,
二、分析学情
学生通过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列代数式》《合并同类项》,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符号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新运算方式的接触,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参与热情高.但由于刚刚接触代数运算,对代数中有关规则的理解还不是很到位,从算术到代数的过渡也略显吃力,同时,通过有关测试所获得的信息显示,本节知识中,学生主要有两个混淆的概念,即“去括号时,系数作用于括号内的第一项”和“去括号时,括号前面的符号与运算无关”,这是去括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三、确定教学目标
基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节内容的要求,同时结合对教材、学情的分析,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分析、归纳去括号法则,能利用法则进行去括号运算、化简代数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法则的探索过程,提高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2)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体会类比、归纳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生相互沟通、交流,逐步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
(2)体会去括号体现的数学简洁美,
四、确定教学过程
1.引入环节
教师通过三个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1:由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大长方形的面积可以如何表示呢?
问题2:小明带了100元去书店,买了一本x元的书,又买了一本y元的书,小明还剩下多少钱呢?
问题3:小华带了10元去楼下的文具店,买了5本练习本,每本a元,回家后发现爸爸已经买了练习本,就把这5本练习本以b(b 设计意图:5E教学模式的引入环节强调学生兴趣的激发.三个问题来源于生活,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促进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三个问题都有两种角度去表示结果.第一个问题可以计算两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即5y 15,也可以将其看成一个整体,即5(y 3);第二个问题可以逐步计算剩余的钱数,得到100 -x -y,也可以先算出花掉的钱数(x y),用总钱数减去花掉的钱数,即100 -(x y);第三个问题可以逐步计算小华剩下的钱数,买了5本练习本之后还剩10 - 5a,将练习本转让给小亮之后还剩10 -5a 5b,也可以算出在转让之后,每本练习本亏损了(a -b),5本练习本亏损了5(a -b).此时再用总钱数减去亏损的钱数,即10 - 5(a -b).不同角度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也就是三个问题最后得到了三个等式,既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又与接下来去括号的探索密切相关.
2.探索环节
教师呈现三个问题得到的三个等式,提问学生每个等式从左边到右边发生的变化.
学生发现主要是去掉了式子中的括号,此时教师再让学生观察三个等式,思考在等式的运算中如何进行去括号.先自主探究,再进行小组合作讨论.
设计意图:5E教学模式的探索环节主体是学生.教师提出恰当的问题,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讨论空间,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去括号”的关键在于系数和符号的问题,在给出的三个等式中,这两个环节均有涉及,研究表明,在《去括号》这一节中.学生容易先入为主的迷思概念就出现在系数与符号这两个方面,这样的设计会让学生在思考中产生认知冲突,进而产生对正确答案的渴望.
3.解释环节
教师请各小组代表进行发言,阐述自己小组得到的去括号的方法,并让其他小组补充,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去括号的系数变化和符号变化(如表1),并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解释,接着,让学生做两道题目,
教师问学生去括号需要遵循的运算律(乘法对加法的交换律),并带领学生用相关运算律化简习题2.
设计意图:5E教学模式的解释环节是学生阐述通过思考后的结果,教师循循善诱,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此时给出去括号过程中符号以及系数的变化,顺理成章.在学生了解去括号的变化之后,紧跟两个习题对知识进行及时巩固,在做完习题2之后,教师追根问底,让学生思考:去括号作为一个运算程序,遵循了哪一个运算律?学生回答:乘法对加法的运算律,教师与学生一起按照运算律的方法化简习题2,算出的答案与之前答案一致,学生知道了去括号的方法,也明白了去括号的本质,有效转变了关于系数、符号问题的迷思概念. 4.精致环节
练习1.学生齐声回答下列去括号正误,如果错误,说明原因,
练习2.教师找学生口头回答代数式去括号之后的答案,
练习3.教师找四个学生上黑板演示,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题.
结束练习3之后,给学生两分钟自我纠正时间,
设计意图:5E教学模式的精致环节是一个及时巩固的环节,通过教师精选练习题,确定合适的教法学法,使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更进一步.第一个练习环节是在刚了解去括号知识之后让学生齐声回答问题,可以使学生更确定自己的答案,第二个练习环节选择单人口头回答的方式,根据教师对班级学生的了解,挑选学生回答问题,最后一个练习环节由全班学生参与,做到练习本上,教师找4位学生进行黑板演示,结束之后再进行纠正总结,三个练习环节不断变更学法且层层递进,涵盖去括号过程中易出现的所有问题,便于学生及时掌握正确的知识.
5.评价环节
教师请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
设计意图:5E教学模式的評价环节是学生反思的过程.学生通过梳理并表达去括号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想法、到达正确彼岸的过程.该模式下有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两种方式,正式评价即通过当堂测验等方式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教师以此为依据评价学生这节课的学习效果;非正式评价包括教师在各个环节对学生的评价及学生自述等.本环节采用非正式评价的学生自述方式,学生通过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漏洞以及收获,使知识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加深,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可以采取概念图等方式将其呈现出来.
综上,5E教学模式作为基于概念转变的教学模式,其核心在于完成学生迷思概念的转变,5个环节环环相扣,最终指向学生科学概念的建构.教师可以利用5E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也可以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尝试加入5E教学模式的部分环节,从而达到转变学生迷思概念、形成科学概念的目的,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健,李秀菊.5E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其对我国理科教育的启示[J].生物学通报,2012(3):39-42.
[2]Byhee,R.W.
[关键词]5E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去括号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 2020) 35-0006-03
“5E教学模式”是国外学者基于建构主义与概念转变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最终目标是指向学生科学概念的建构.它包括引入( Engagement)、探索( 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精致(Elabora-tion)和评价(Evaluation)五个基本环节.研究发现,相比传统教学模式,“5E教学模式”更有利于转变学生的迷思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面以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去括号》教学为例,说明如何进行5E教学模式设计.
一、分析教材
《去括号》是学生小学阶段就已经接触到的内容,进入初中后,作为数学符号的括号,表达了“整体”和“结合”的双重意义,去括号是式子变形的工具和手段.本節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在运算中如何去括号,这是《数与代数》重要知识之一,它既承接上节同类项的相关内容,又为下一节学生进行整式加减做好铺垫,是承上启下的一节课,
二、分析学情
学生通过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列代数式》《合并同类项》,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符号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新运算方式的接触,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参与热情高.但由于刚刚接触代数运算,对代数中有关规则的理解还不是很到位,从算术到代数的过渡也略显吃力,同时,通过有关测试所获得的信息显示,本节知识中,学生主要有两个混淆的概念,即“去括号时,系数作用于括号内的第一项”和“去括号时,括号前面的符号与运算无关”,这是去括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三、确定教学目标
基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节内容的要求,同时结合对教材、学情的分析,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分析、归纳去括号法则,能利用法则进行去括号运算、化简代数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法则的探索过程,提高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2)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体会类比、归纳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生相互沟通、交流,逐步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
(2)体会去括号体现的数学简洁美,
四、确定教学过程
1.引入环节
教师通过三个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1:由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大长方形的面积可以如何表示呢?
问题2:小明带了100元去书店,买了一本x元的书,又买了一本y元的书,小明还剩下多少钱呢?
问题3:小华带了10元去楼下的文具店,买了5本练习本,每本a元,回家后发现爸爸已经买了练习本,就把这5本练习本以b(b 设计意图:5E教学模式的引入环节强调学生兴趣的激发.三个问题来源于生活,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促进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三个问题都有两种角度去表示结果.第一个问题可以计算两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即5y 15,也可以将其看成一个整体,即5(y 3);第二个问题可以逐步计算剩余的钱数,得到100 -x -y,也可以先算出花掉的钱数(x y),用总钱数减去花掉的钱数,即100 -(x y);第三个问题可以逐步计算小华剩下的钱数,买了5本练习本之后还剩10 - 5a,将练习本转让给小亮之后还剩10 -5a 5b,也可以算出在转让之后,每本练习本亏损了(a -b),5本练习本亏损了5(a -b).此时再用总钱数减去亏损的钱数,即10 - 5(a -b).不同角度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也就是三个问题最后得到了三个等式,既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又与接下来去括号的探索密切相关.
2.探索环节
教师呈现三个问题得到的三个等式,提问学生每个等式从左边到右边发生的变化.
学生发现主要是去掉了式子中的括号,此时教师再让学生观察三个等式,思考在等式的运算中如何进行去括号.先自主探究,再进行小组合作讨论.
设计意图:5E教学模式的探索环节主体是学生.教师提出恰当的问题,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讨论空间,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去括号”的关键在于系数和符号的问题,在给出的三个等式中,这两个环节均有涉及,研究表明,在《去括号》这一节中.学生容易先入为主的迷思概念就出现在系数与符号这两个方面,这样的设计会让学生在思考中产生认知冲突,进而产生对正确答案的渴望.
3.解释环节
教师请各小组代表进行发言,阐述自己小组得到的去括号的方法,并让其他小组补充,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去括号的系数变化和符号变化(如表1),并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解释,接着,让学生做两道题目,
教师问学生去括号需要遵循的运算律(乘法对加法的交换律),并带领学生用相关运算律化简习题2.
设计意图:5E教学模式的解释环节是学生阐述通过思考后的结果,教师循循善诱,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此时给出去括号过程中符号以及系数的变化,顺理成章.在学生了解去括号的变化之后,紧跟两个习题对知识进行及时巩固,在做完习题2之后,教师追根问底,让学生思考:去括号作为一个运算程序,遵循了哪一个运算律?学生回答:乘法对加法的运算律,教师与学生一起按照运算律的方法化简习题2,算出的答案与之前答案一致,学生知道了去括号的方法,也明白了去括号的本质,有效转变了关于系数、符号问题的迷思概念. 4.精致环节
练习1.学生齐声回答下列去括号正误,如果错误,说明原因,
练习2.教师找学生口头回答代数式去括号之后的答案,
练习3.教师找四个学生上黑板演示,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题.
结束练习3之后,给学生两分钟自我纠正时间,
设计意图:5E教学模式的精致环节是一个及时巩固的环节,通过教师精选练习题,确定合适的教法学法,使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更进一步.第一个练习环节是在刚了解去括号知识之后让学生齐声回答问题,可以使学生更确定自己的答案,第二个练习环节选择单人口头回答的方式,根据教师对班级学生的了解,挑选学生回答问题,最后一个练习环节由全班学生参与,做到练习本上,教师找4位学生进行黑板演示,结束之后再进行纠正总结,三个练习环节不断变更学法且层层递进,涵盖去括号过程中易出现的所有问题,便于学生及时掌握正确的知识.
5.评价环节
教师请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
设计意图:5E教学模式的評价环节是学生反思的过程.学生通过梳理并表达去括号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想法、到达正确彼岸的过程.该模式下有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两种方式,正式评价即通过当堂测验等方式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教师以此为依据评价学生这节课的学习效果;非正式评价包括教师在各个环节对学生的评价及学生自述等.本环节采用非正式评价的学生自述方式,学生通过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漏洞以及收获,使知识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加深,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可以采取概念图等方式将其呈现出来.
综上,5E教学模式作为基于概念转变的教学模式,其核心在于完成学生迷思概念的转变,5个环节环环相扣,最终指向学生科学概念的建构.教师可以利用5E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也可以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尝试加入5E教学模式的部分环节,从而达到转变学生迷思概念、形成科学概念的目的,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健,李秀菊.5E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其对我国理科教育的启示[J].生物学通报,2012(3):39-42.
[2]Byhee,R.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