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盐湖的天空之镜

来源 :旗帜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5423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罗布泊,大多数人会将其与“楼兰古国”联系在一起,罗布泊和因它而繁盛的楼兰古国,一度吸引了很多国内外的探险者。而这一次吸引我的,并不是那盛极一时的神秘王国,而是妙不可言的天空之镜——罗布泊盐湖。
  从2000年开始,我国对罗布泊地下钾盐资源进行开发,也正是在开发的过程中,这万顷盐池得以重现碧波。罗布泊“死亡海”变成了“聚宝盆”,重生的盐湖蜕去了历史的痕迹,在荒芜的罗布泊承担着新的使命。
  郦道元《水经注》记载,东汉以后,由于当时塔里木河下游河流改道,导致楼兰严重缺水。到公元四世纪,楼兰已经到了要依靠法令限制用水的拮据境地。尽管楼兰人为疏通河道作出了很多努力和尝试,但最终还是随着河流一起干涸了。曾繁华兴盛的楼兰,无声无息地退出了历史舞台;烟波浩淼的罗布泊,也变成了一片干涸的盐泽。
  罗布泊干涸后,周围生态环境发生巨变,草本植物几乎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树成片死亡,沙漠不断向前推进,罗布泊很快和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融为一体了,成了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被形容为“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盐壳当屏障,风吹沙石跑”。
  一般来说,湖泊形成初期,受气候影响,湖泊水源充沛,水域宽阔,湖水含盐度较低,这一时期湖内生物繁盛,周围植被茂密。随着区域气候逐渐变得干旱,降雨量减少,光照酷烈,蒸发作用增强,加之罗布泊本属于内陆地区,湖盆发生了变化,水体蒸发量超过注入量,湖水不断蒸发、收缩,导致湖盆萎缩加剧,湖水含盐度逐渐升高,此时盐湖初步形成。天长日久,盐度高的表层水因密度大而下沉至底部,盐度低而密度小的水上升至表层,就形成了上部水体咸而重,下部水体更咸、更重的双层结构。随着湖水盐度升高,盐类按照溶解度从小到大依次析出,在湖泊底部形成同心圆状的沉积现象,盐湖最终形成。所以关于盐湖的产生,有这样一种说法:盐湖是湖泊发展到老年的产物。
  罗布泊盐湖是由数个小盐湖组成的,就像散落在荒原中的颗颗珍珠。放眼望去,这些盐湖的湖面,“漂浮”着大小不一、或圆或方的盐块,一望无际,恍若春天漂满浮冰的水面。
  羅布泊盐湖的湖堤都有形态逼真、造型各异的美丽盐花竞相“绽放”,这些都是盐碱长期钙化沉淀所致。这里的湖水大部分情况下碧绿通透,湖岸边由不同盐类堆积形成了一道道白色的盐带,远远望去仿佛镶了银边的绿宝石一般。
  太阳光照射在罗布泊盐湖上,你会看到五颜六色不同的色彩,这是因为罗布泊盐湖富含矿物质,湖面在不同的天光下会折射出不同的颜色,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盐湖景观。漫步在罗布泊盐湖,沉浸在时而素雅端庄时而五彩斑斕的世界里,会彻底被这梦幻般的美丽所折服。
  曾经我国70%的钾盐都依赖进口。罗布泊盐湖拥有全国最丰富的钾盐资源,相当于一个超级大型的钾盐矿,这一发现让我们告别了一段钾盐资源窘迫的历史。
  在茫茫荒漠的包围下,罗布泊盐湖沉睡着,没有玻利维亚盐湖的知名度,也不及茶卡盐湖热闹,它用自己褶皱的身躯不断释放着能量,为人类继续发挥着余热。无论这里曾经是盛极一时的楼兰文明,还是短兵相接的塞外沙场,都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唯一令人长久回味的就是这一片纯净的天空之镜……
  (本文选自:旅游纵览 2019年06期)
其他文献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关于花卉的描述不在少数,梨花,以其洁白无瑕的品格,总是在诗词歌赋中占有一席之地,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遐想。从先秦诗歌集《诗经》,到唐诗、宋词直至清词,梨花都曾以不同的面貌出现,但实际上,这些“梨”与我们现今常见的果木的花朵却有着一些区别。  《诗经》中有《甘棠》一篇: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这里的甘棠,通常被认为是棠
期刊
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努力抓好学生的课外阅读,两年的实践探索,感觉收获颇丰。  一、在阅读中提高识字量  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学生的作业量变少了,对生字的掌握成了一个难点。教科书上每一个学期几百个的一类字和二类字掌握都有点困难,何况是要面对课外阅读中的几千个常用
期刊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位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创新高效英语课堂,更是我们英语教师一直在探索的一个核心课题。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感受。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习兴趣不是上天赋予的,是教师在每节课中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元化的教学媒体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情趣,快乐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这就需要教师把声音、实物、视频等多元化素
期刊
期刊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的一句诗,将大街小巷的卖花声从宋代悠长地传递至今日。在今天,人们似乎很難想象巷弄深处是怎样响起这样风雅又世俗的叫卖声的。如今鲜花的贩卖,品种更多,却也失去了古旧的诗情画意。不过在古代的卖花生意中,花的种类其实也并不算少,梅花、荷花、牡丹等花枝也曾是小贩赚取银钱的商品,那么为什么杏花的买卖能引起诗人的注意呢?人们买回杏花又有什么用途呢?  宋代商业发达,花卉贩卖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