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峡茶道》走过了一百期,这是很圆满的一个数字,也是充满活力的一个开始。八年来,刊物与业界一同成长,成为最有影响的一份媒体,为这个纷繁的时代奉上一缕芬香。
回顾过往,是为了更好前行。
2005年,这是很有意义的一年,媒体行业在福建也有了新的变化。《海峡茶道》与其他几份刊物在筹办期间,诸事甚繁:要选择明确的定位,要构建团队,要生存要发展,一切都是新的。
2006年,《海峡茶道》正始创办。
在福建这样的茶乡,这是最有话语优势的一份刊物。那几年,福建产茶的指标就已经占了多个全国第一——单产第一、产值等一、品种第一等等。虽然并没有想一下子做成全中国最好的茶刊,但在初心中,就已经种下了那种强大的愿望。
壹
在福建做杂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文化与地缘的影响力及办刊理念远不如“北上广”,之前福建几本发展不错的刊物也多是文摘类的,原创刊物要办好难度很大。同样的,2006年的中国,关于茶的期刊并不多见,除了计划经济体制留下来的行业期刊,多止于学术研讨与论文交流,另有几本当时算是很有影响的茶刊都还比较区域化,刊登的文章只讲述本省或当地区域的茶类茶事。
《海峡茶道》创刊就赶上一个好时机,这也是一个时代的需求。办一本国内爱茶人最爱看的杂志,就这么定位,其实事情也很简单。在茶事兴起的阶段,有一群圈子,大家需要有一个阅读的平台,需要交流、学习,了解行业最新的动态,比如铁观音是怎么卖的,岩茶要怎么发展,普洱怎么啦,喝茶人是谁,茶山,茶事,茶经济,要讲述的话题都在茶上。
依靠福建人敢闯敢创的理念,再加对于茶的热爱,《海峡茶道》的创业伙伴开始了一件最有希望、很快乐也很辛苦的历程。虽然身为福建人,也有饮茶的习惯,大多人对茶却未能深入了解。我想我们是幸运的,与《海峡茶道》一同成长,这是命运的一种安排,与茶开始越走越近,由喜欢而成为挚爱。
贰
创办的最初几期,讲人物,讲城市,讲茶与器,讲营销,茶乡茶俗,养生,以及历史。都是一些很让人喜欢,看起来比较“慢”的内容。从泛泛而谈,到对行业的忧虑,一直开始到大话题的策划,写作起来更有难度,要考虑语言风格的创新,要考虑专业描绘的精确、客观,还要有亮点。
有些稿子埋头写了几天几夜,写完后编辑部一商量觉得还是有欠缺,就要重头再来。类似于一种磨砺,让亮点越来越多。逐渐地,我们知道描绘一个事物,需要更近地从读者、从大家关注的角度来切入,用最有吸引力的文风,并融入到对行业的责任,对未来趋势的把控上来。
从办刊最初的《七大城市茶印象》,持续到2008的“品城”,讲的都是饮茶的城市。每个城市都有它的个性,但我们看着它成长,与它一起分享茶的喜悦。我所熟悉的成都,是一座“泡在茶水中”的城市,但在2007年想在这儿的茶馆找功夫茶具,那基本是找不到的。七年后的今天,满是功夫茶馆的成都,有些人对于茶的认知远超过沿海的茶人。
每个城市都有它的性格,每个城市都有它的生活,相同的是,他们的茶事也越来越兴盛,而它们永远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到了2010年后,就有了杂志社策划的“闽茶中国行”、“闽茶世界行”活动,让闽茶与各地交流,也算是这些话题的延续。
叁
什么样的话题,决定了刊物的吸引力,这是每期刊物最需要思考的重点。每个月都在讲茶,哪有那么多的话题?也有很多读者很好奇,你们每期都写这些茶,哪有那么多内容好写的啊?
事实上,经历这些年的创作与投入,才发现,对茶的学习实质上是没有止境的。我们一开始以为很了解某类茶了,实际上还只是一知半解。越深入它,越发现茶的魅力,不仅岩茶如此,普洱如此,就是一个地方的绿茶也是这样。
记得最深的就是《茶博士问答》这个栏目,每期要由读者或编辑找出各式关于茶的问题,然后找相关领域的专家或权威资料进行回答。但这些问题却一个都不能重复,这些提问出现过,下期或者时隔多年之后都不能重复出现,对于编辑而言,像是最大的“精神负担”,我们常常忧虑,会有那么多问不完的问题吗。后来慢慢发现,我们对于茶,未知的永远比已知还要广阔。
因为我们对于茶认知的都太少,有泡茶方面的问题,就会有茶叶方面的问题,然后深入到茶园种植,茶叶品种,以至于健康、历史、文化、季节、气候、虫害等等领域,除了茶,还可以有器具、用水、品饮环境等等的问答互动。
肆
刊物最早的封面用的是图像创意,后面用当代名家的画,再后面用古人的字画,形成自己的风格,透出浓浓的文化气息。更值一提的是,以书香味最浓的蒙肯纸印刷,固守至今,因为这种风格一直让爱茶人留恋。
作为一个茶媒,既需要有媒体的敏感性,严谨,还需要对茶的专业认知,实践,对茶道的体悟,要做好这份工作,可以说是太难了。第一线的内容实质上最难操作。一开始的时候,我们会把大部分时间放在电脑上,各类茶书上,过了一段时间才发现,最大的茶事,就发生在茶山。
于是就有了每一年的茶山行。
茶山行脚,才看得更广阔的茶的天地,这是最辛苦,也最快乐的事情。一到茶季,我们就会主动跑到偏远的茶山,一呆就是一两个星期,人都会有个疲惫期,也会想着回到闲逸的家中,但一旦喝到好茶,或者拍到心中期待的那个画面,那种快乐又很难以言述了。
福建的茶山,跑得最多的还是安溪、武夷山、福鼎。这三个地方各有各的特点,一个是铁观音的影响,一个是岩茶的魅力,一个因白茶的热销。每一年茶山都会有新的变化,从这里我们会发回最鲜活的茶事。如果不是深入在第一线,就不可能有对茶事的真知,也未必能够行持茶之道义。
伍
办刊,更是与人的互动。我们需要聚集一波圈内最有影响,最有思想的茶人,让他们发出声音,为茶事的繁盛与正确走向做出努力。我们最为庆幸的,就是在杂志走到今天为止,一直得到诸多老师的支持与鞭策。 这其中包括了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寇丹、陈香白、阮浩耕、马守仁、丁以寿、陈郁榕、范增平、蔡荣幸,许玉莲……等人。最让我们受到鼓舞的则是百岁老人,有“当代茶圣”之称的张天福老人,亲自为我们题写刊名,每期他都很关注我们的成长,对于后辈爱护有加,透出老茶人的温和与慈爱。
与这些老师的结缘也很有意思。
2006年,最热闹的地方是各类茶叶论坛,当时很多茶友都在三醉斋上玩,在这个平台我们结识了很多老师。至今这些人都成为业界重要的人物,也形成了各自圈子。像马守仁、叶汉钟、茗仙、天上客,都是在那儿认识并深交的。
印象深刻的是马守仁先生,这是一个守护中华茶道道统的人物,很有自己的个性才气。他在终南山有自己的千竹庵茶室,几处茅棚,像隐士一般生活着。他常说,茶道就是一种行持。他的文章一直很受读者的欢迎。来自台湾的蔡荣幸老师一直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他是国际无我茶会的创办人。他的专栏文字虽然不多,却字字珠玑,极有学术份量。
浙江寇丹老师,一个很亲和的老者,虽然他不会上网,却每次很认真地让人把稿子打好通过网络再发给我们。每回见到他都有一种亲切感,他笑语茶道就是“倒来倒去”,能有这样境界的人越来越少。来自马来西亚的许玉莲老师,她的稿子轻松耐看,又不失内涵,对于当下的茶界的问题常一针见血,有振耳发溃之感。
因为有这些做学问的人,还有无数老茶人的支持与爱护,才有我们的发展。
陆
杂志社的成长还与茶企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福建也因为有这些茶企,产业才不断壮大,天福,八马,华祥苑……他们是茶界的旗帜。与茶企成长同步,也使期刊在行业中有更大的话语权。一同成长,是我们的责任所在。但不让杂志商业化,不低俗,也是一个需要把控的度,听到读者说,你们的广告也是很有品位,也是让行业沟通的一个信息,这就是一种成功。
这些年来,茶企在成长,在奋斗中变化,我们与他们一道,共同经历春夏,经过跌宕与繁华,而未来的希望在于我们自己手上。
在幕后,有刊社的各位可爱的同仁,大家齐心协力,以茶人的修养,以对茶的喜好,成了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为刊物付出甚多。
在传统文化重新复兴的背景之下,在茶行业逐渐成长的势头之中,
《海峡茶道》不断成长,并成为国内最有影响的一本茶文化月刊。
一百期,代表一个新的开始,与中华茶文化,与中国茶产业一起,在路上,我们会更用心地,与爱我们的读者携手同行。
回顾过往,是为了更好前行。
2005年,这是很有意义的一年,媒体行业在福建也有了新的变化。《海峡茶道》与其他几份刊物在筹办期间,诸事甚繁:要选择明确的定位,要构建团队,要生存要发展,一切都是新的。
2006年,《海峡茶道》正始创办。
在福建这样的茶乡,这是最有话语优势的一份刊物。那几年,福建产茶的指标就已经占了多个全国第一——单产第一、产值等一、品种第一等等。虽然并没有想一下子做成全中国最好的茶刊,但在初心中,就已经种下了那种强大的愿望。
壹
在福建做杂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文化与地缘的影响力及办刊理念远不如“北上广”,之前福建几本发展不错的刊物也多是文摘类的,原创刊物要办好难度很大。同样的,2006年的中国,关于茶的期刊并不多见,除了计划经济体制留下来的行业期刊,多止于学术研讨与论文交流,另有几本当时算是很有影响的茶刊都还比较区域化,刊登的文章只讲述本省或当地区域的茶类茶事。
《海峡茶道》创刊就赶上一个好时机,这也是一个时代的需求。办一本国内爱茶人最爱看的杂志,就这么定位,其实事情也很简单。在茶事兴起的阶段,有一群圈子,大家需要有一个阅读的平台,需要交流、学习,了解行业最新的动态,比如铁观音是怎么卖的,岩茶要怎么发展,普洱怎么啦,喝茶人是谁,茶山,茶事,茶经济,要讲述的话题都在茶上。
依靠福建人敢闯敢创的理念,再加对于茶的热爱,《海峡茶道》的创业伙伴开始了一件最有希望、很快乐也很辛苦的历程。虽然身为福建人,也有饮茶的习惯,大多人对茶却未能深入了解。我想我们是幸运的,与《海峡茶道》一同成长,这是命运的一种安排,与茶开始越走越近,由喜欢而成为挚爱。
贰
创办的最初几期,讲人物,讲城市,讲茶与器,讲营销,茶乡茶俗,养生,以及历史。都是一些很让人喜欢,看起来比较“慢”的内容。从泛泛而谈,到对行业的忧虑,一直开始到大话题的策划,写作起来更有难度,要考虑语言风格的创新,要考虑专业描绘的精确、客观,还要有亮点。
有些稿子埋头写了几天几夜,写完后编辑部一商量觉得还是有欠缺,就要重头再来。类似于一种磨砺,让亮点越来越多。逐渐地,我们知道描绘一个事物,需要更近地从读者、从大家关注的角度来切入,用最有吸引力的文风,并融入到对行业的责任,对未来趋势的把控上来。
从办刊最初的《七大城市茶印象》,持续到2008的“品城”,讲的都是饮茶的城市。每个城市都有它的个性,但我们看着它成长,与它一起分享茶的喜悦。我所熟悉的成都,是一座“泡在茶水中”的城市,但在2007年想在这儿的茶馆找功夫茶具,那基本是找不到的。七年后的今天,满是功夫茶馆的成都,有些人对于茶的认知远超过沿海的茶人。
每个城市都有它的性格,每个城市都有它的生活,相同的是,他们的茶事也越来越兴盛,而它们永远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到了2010年后,就有了杂志社策划的“闽茶中国行”、“闽茶世界行”活动,让闽茶与各地交流,也算是这些话题的延续。
叁
什么样的话题,决定了刊物的吸引力,这是每期刊物最需要思考的重点。每个月都在讲茶,哪有那么多的话题?也有很多读者很好奇,你们每期都写这些茶,哪有那么多内容好写的啊?
事实上,经历这些年的创作与投入,才发现,对茶的学习实质上是没有止境的。我们一开始以为很了解某类茶了,实际上还只是一知半解。越深入它,越发现茶的魅力,不仅岩茶如此,普洱如此,就是一个地方的绿茶也是这样。
记得最深的就是《茶博士问答》这个栏目,每期要由读者或编辑找出各式关于茶的问题,然后找相关领域的专家或权威资料进行回答。但这些问题却一个都不能重复,这些提问出现过,下期或者时隔多年之后都不能重复出现,对于编辑而言,像是最大的“精神负担”,我们常常忧虑,会有那么多问不完的问题吗。后来慢慢发现,我们对于茶,未知的永远比已知还要广阔。
因为我们对于茶认知的都太少,有泡茶方面的问题,就会有茶叶方面的问题,然后深入到茶园种植,茶叶品种,以至于健康、历史、文化、季节、气候、虫害等等领域,除了茶,还可以有器具、用水、品饮环境等等的问答互动。
肆
刊物最早的封面用的是图像创意,后面用当代名家的画,再后面用古人的字画,形成自己的风格,透出浓浓的文化气息。更值一提的是,以书香味最浓的蒙肯纸印刷,固守至今,因为这种风格一直让爱茶人留恋。
作为一个茶媒,既需要有媒体的敏感性,严谨,还需要对茶的专业认知,实践,对茶道的体悟,要做好这份工作,可以说是太难了。第一线的内容实质上最难操作。一开始的时候,我们会把大部分时间放在电脑上,各类茶书上,过了一段时间才发现,最大的茶事,就发生在茶山。
于是就有了每一年的茶山行。
茶山行脚,才看得更广阔的茶的天地,这是最辛苦,也最快乐的事情。一到茶季,我们就会主动跑到偏远的茶山,一呆就是一两个星期,人都会有个疲惫期,也会想着回到闲逸的家中,但一旦喝到好茶,或者拍到心中期待的那个画面,那种快乐又很难以言述了。
福建的茶山,跑得最多的还是安溪、武夷山、福鼎。这三个地方各有各的特点,一个是铁观音的影响,一个是岩茶的魅力,一个因白茶的热销。每一年茶山都会有新的变化,从这里我们会发回最鲜活的茶事。如果不是深入在第一线,就不可能有对茶事的真知,也未必能够行持茶之道义。
伍
办刊,更是与人的互动。我们需要聚集一波圈内最有影响,最有思想的茶人,让他们发出声音,为茶事的繁盛与正确走向做出努力。我们最为庆幸的,就是在杂志走到今天为止,一直得到诸多老师的支持与鞭策。 这其中包括了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寇丹、陈香白、阮浩耕、马守仁、丁以寿、陈郁榕、范增平、蔡荣幸,许玉莲……等人。最让我们受到鼓舞的则是百岁老人,有“当代茶圣”之称的张天福老人,亲自为我们题写刊名,每期他都很关注我们的成长,对于后辈爱护有加,透出老茶人的温和与慈爱。
与这些老师的结缘也很有意思。
2006年,最热闹的地方是各类茶叶论坛,当时很多茶友都在三醉斋上玩,在这个平台我们结识了很多老师。至今这些人都成为业界重要的人物,也形成了各自圈子。像马守仁、叶汉钟、茗仙、天上客,都是在那儿认识并深交的。
印象深刻的是马守仁先生,这是一个守护中华茶道道统的人物,很有自己的个性才气。他在终南山有自己的千竹庵茶室,几处茅棚,像隐士一般生活着。他常说,茶道就是一种行持。他的文章一直很受读者的欢迎。来自台湾的蔡荣幸老师一直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他是国际无我茶会的创办人。他的专栏文字虽然不多,却字字珠玑,极有学术份量。
浙江寇丹老师,一个很亲和的老者,虽然他不会上网,却每次很认真地让人把稿子打好通过网络再发给我们。每回见到他都有一种亲切感,他笑语茶道就是“倒来倒去”,能有这样境界的人越来越少。来自马来西亚的许玉莲老师,她的稿子轻松耐看,又不失内涵,对于当下的茶界的问题常一针见血,有振耳发溃之感。
因为有这些做学问的人,还有无数老茶人的支持与爱护,才有我们的发展。
陆
杂志社的成长还与茶企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福建也因为有这些茶企,产业才不断壮大,天福,八马,华祥苑……他们是茶界的旗帜。与茶企成长同步,也使期刊在行业中有更大的话语权。一同成长,是我们的责任所在。但不让杂志商业化,不低俗,也是一个需要把控的度,听到读者说,你们的广告也是很有品位,也是让行业沟通的一个信息,这就是一种成功。
这些年来,茶企在成长,在奋斗中变化,我们与他们一道,共同经历春夏,经过跌宕与繁华,而未来的希望在于我们自己手上。
在幕后,有刊社的各位可爱的同仁,大家齐心协力,以茶人的修养,以对茶的喜好,成了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为刊物付出甚多。
在传统文化重新复兴的背景之下,在茶行业逐渐成长的势头之中,
《海峡茶道》不断成长,并成为国内最有影响的一本茶文化月刊。
一百期,代表一个新的开始,与中华茶文化,与中国茶产业一起,在路上,我们会更用心地,与爱我们的读者携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