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疼痛 不应忘怀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03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火燃烧之后的圆明园,残留的不仅仅是石块、石柱、石雕,还有那穿越时空、萦绕华夏大地的令人心揪的哭声。
  这哭声,诉说着一个民族屈辱的历史;这哭声,诉说着外国列强的野蛮罪行;这哭声,叩击着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扉;这哭声,震撼着东方古老的大地上生活着的子民的灵魂。
  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能闻听到圆明园撞击心灵的哭声,都能感受到圆明园百年以来经久难愈的疼痛,那种切入肌肤的疼痛。
  如此的疼痛,让我们明了:作者为什么决意选择十年前一个下雨的日子,来到那一片大火无法毁灭的石头前,做一种虔诚的凭吊和拜谒;为什么选择了最缺少景致却有最富景致的圆明园,抚摸其伤口,聆听其哭泣。
  虽然,自然的风雨,早已浇灭当年肆虐的火焰,但情感的火苗,却从未在心头熄灭;虽然,秋风如刀,冷雨似箭,但作者依旧迈着沉重的步伐,真实地面对曾令自己魂牵梦萦的圆明园遗址;虽然,昔日的辉煌,今朝已沦为一片废墟,但历史的碎片,仍然闪烁着灼人的光芒:冰冰凉凉的玉石的纹理——依旧华美,宛转流畅的石雕线路——依旧精致,笔直劲挺的罗马石柱——依旧伟岸傲然,即使遭受凌辱和践踏,圆明园仍然是一幅永不磨灭的壁画。
  圆明园外在的建筑,在历史的瞬间化为灰烬的时候,另一座精神的丰碑,却从此矗立在正直的有良知的人们的心间。
  因此,当我们在一个天空阴沉的日子,在圆明园曾经清寂的小径上,再次看到寻找圆明园精神的作者时,我们不再怀疑,不再惊讶,不再追问,我们知道,作者置身于圆明园断壁残垣中的目的,是想获得一种提醒、一种觉悟。
  然而,曾经寂静的圆明园,却被健忘的人们喧嚣成一座闹市。圆明园原先痛苦的呻吟,却幻化成欢歌笑语;圆明园,凄惨地蜷缩在历史的一隅,甚至,那座遗址、那座偌大的园子,居然自己得养活自己,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悲哀。
  是的,好多的人,早已忘却了历史上空的回音,早已忘却圆明园悲怆的呼号,他们忘记了这里的废墟上曾经有过的豺狼的嗷叫,他们忘记了这里的废墟上曾经有过的铁蹄的蹂躏,忘记了这里的废墟上曾经泼洒的国人的泪水,忘记了这一片神圣的土地上发生的悲剧。
  于是,我们在圆明园的遗址上,看到了我们不该看到的一幕:
  小学生尖叫着互掷石子,高中生吼着他们的情歌,干部模样的人傻笑着拍照留念,一对情侣旁若无人地拥抱……
  圆明园破碎的石块,怎能承载老老少少的欢笑?圆明园高贵的石柱,怎能容忍无知人们的玷污?圆明园撒盐的伤口,又怎能抑制悲痛的血泪?
  哭泣的圆明园,哭泣的不仅是自身的际遇,更是一个民族的劫难;哭泣的不只是历史的沧桑,更是民族耻辱的遗忘、血性品质的沦丧;哭泣的圆明园,用她的哭泣,提醒着人们对百年前那场噩梦的记忆,提醒着中华民族那场刻骨铭心的灾难和永世难忘的耻辱;哭泣的圆明园,用她的泪水,提醒着健忘的人们:用一颗良心肩负起一份责任,勿忘国耻,才能开启未来。
  读懂了圆明园流淌的泪水,我们也就读懂了本文的深刻内涵: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都应当记住那一段岁月。百年疼痛,不应忘怀。
其他文献
如果你骑在时代的骏马上感到头晕目眩或焦躁不安, 我劝你跳下马来看一看这一篇《柔软》。朱以撒对生活的那种领悟是“甩动着有力的臂膀疾行”的当代芸芸众生所无法体会到的。或许他的文章中多少还有几分禅意, 但绝没有丝毫消极隐逸的情怀。神色疲惫、焦灼不安几乎是当代一些勇往直前者的共同形象, 而且也是一直以来人们所肯定的一种姿态。可无数的损失甚至生命的白白流逝已经让人困惑。活着即使是为了奋斗, 然而也还有一个价
期刊
初见题目, 只觉平常, 料定其内容无非是赞颂父爱如山之类。果不其然, “他”身心俱冷, 向老僧求助, 老僧以三问重新唤起了“他”对父爱的感知。这些内容, 虽表述形式新颖, 但均在意料之中。按常理, 接下来应写“他”就此幡然悔悟, 重新感受父爱, 重扬生活风帆。可是, 作者笔锋却陡然一转, 用老僧的一问和“他”的一悟, 逼出这样一个主题: 父母的爱, 虽至真至深, 而我们往往会漠视它, 甚至感觉不到
期刊
幽默本出于智慧, 智慧潜藏于幽默, 二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 这在白秦的《美国蟑螂》中得到了形象而具体的表现。作者通过人与蟑螂之间风趣幽默的“斗法”故事, 表现出了对人性的懒惰和停滞这一问题的深刻思考。  形散而神不散, 是本文创作的一大特点。作者从蟑螂联想到老鼠, 从台湾联想到美国, 又从蟑螂联想到人类, 表面上来看好像漫无边际, 实际上它们之间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即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期刊
喜欢翻阅期刊的读者, 对于张丽钧这个名字, 我想大概都不会陌生。在张丽钧那一篇篇渗透着纯洁、温馨和率直的美文里, 既有着她对心灵审视发现后的惊心和春雨润物的慧心, 也有她作为一个燕赵女子所富有的细腻而旷远的爱心。展读这些清澈跌宕的文字, 我们能真切感触到她生命里的根须和枝叶,并在这种掩不住的芬芳本质中迷醉。  《锋利的纸》呈现的是一种伤害。一边是高高在上, 咄咄逼人,一边是一脸无辜, 低声辩解。最
期刊
“有变化的带道具的单一事件, 才是微型小说选材的艺术规范”,在情节中巧妙、成功地设计一个小道具, 不但会增添故事叙述的无限魅力, 也会引导读者的阅读, 使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峰回路转, 渐入佳境。无疑, 《意外》正是这方面的典范之作。  作者在篇中巧妙设计了两个小道具: “背包”和“剪报”。它们在小说中的作用就是泄密—— 将作者隐藏起来的秘密一一透露给读者, 引导读者曲径通幽般地寻找文字表面下的深层意
期刊
蒋捷在《一剪梅》中写道:“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虽然整首词写的是久居他乡的游子之愁,但单看这两句,反给人一种气定神闲之感。仿佛在时间的洪荒里只是个旁观者,滚滚红尘中的一切悲欢离合都与自己无关一般。然而能做到如此超脱的毕竟只有一小部分人,大多数人都只能在辛苦奔忙中怅然若失。最后到头来,真正能做到气定神闲的,也只是这两句词罢了。  因为无法超脱,所以钟爱回忆,回忆那些自己经历过或没经历
期刊
女士们、先生们,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共襄复旦百年盛典,一起见证这历史的一刻。  复旦创始人马相伯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百年一世纪一大庆典,亦不易逢之数也。”百年历程,实属不易。一百年栉风沐雨,一百年上下求索,一百年奋斗不懈。回眸来路,我们感慨万千。  公元1905年,复旦诞生在长江入海口一所破落的庭院里。它是中国第一所由国人通过民间集资、自主创办的高等学校。8间讲堂,160名
期刊
母爱有时表现得既不波澜壮阔,也不轰轰烈烈。杨绛先生的《尖兵的钱瑗》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故事,写的不过寻常小事,却一字一句浸透了母亲的爱意,让我们聆听到母亲的诉说,感受到浓浓的母爱。  杨绛先生称钱瑗为她“平生唯一杰作”,简单平淡的语言中透出无尽的自豪与满意。热心教书,关怀学生,为人真诚,治学严谨,孝顺谦和,富有情趣,这些都是作为母亲的杨绛对女儿的赞美与爱怜之词。对英国派来的监管人的“和气”和“十二分
期刊
李小全十八岁高中一毕业就来到省城打工,发现自己的身体根本不适合做体力活。那天他走在街上,看到一家广告公司在招聘文字策划,想到自己过去写过一些文章,于是就鼓足勇气走了过去。这是个小型公司,老板是个精瘦的、显得很能干的人,叫刘百常。刘总听说他是来应聘的,就顺手拿给他一个产品,叫他用诗一样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来。他写了,刘百常当下就叫他第二天来上班。  知遇之恩,无以为报,李小全只能拼命学习和工作。三个月
期刊
《定情木梳》真切地展现了山区百姓的纯真美好,文笔朴实自然,情节张弛有致,是一篇传大美于无形的佳作。    一、情节欲扬先抑、张弛有致    山区条件的艰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唯有爱情能让“我”暂时忘掉所有的烦恼和孤寂,而定情木梳居然怎么也找不到了,谁把梳子偷偷带走了?寻物启事也贴了,找了好几天也没结果。条件那样艰苦,唯一的精神慰藉又没了,此情何以堪!来时的满腔热情,似乎渐渐被这大山消磨殆尽,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