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也要懂得扬长避短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ffany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各有长处和短处。对于写作文来说,同学们也存在擅长写什么和不擅长写什么的实际问题,这时就要懂得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写出高水平的作文。
  所谓“扬长”,就是要选写自己擅长的的体裁,熟悉的内容,喜爱的材料,感兴趣的人或事。所谓“避短”,就是不选写自己不擅长的文体,不采用不熟悉的材料。
  现在的高考作文一般要求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假如选择得当,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特别是将自己擅长的运用上,那么作文就容易写出新意,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在材料的选择上要懂得扬长。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考场作文虽是临场发挥,但和平日的准备密切相关。假如学生平时只关注课本知识,对社会生活、时事热点知之甚少的话,那么在平时写作特别是练习议论文时就应尽量从课本里寻找素材,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挖掘。课本里往往会有许多经典素材。而经典素材之所以经典,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并不仅仅只可以从一个角度来解读。如果我们善于变换角度进行审视,避开最常见的角度,选择大家容易忽视的角度去看问题,就能写出新意。要做到这一点,平时就应该做个有心人,对每一课涉及到的文史方面的知识及时加以整理、归纳,如果作者本人的事迹有特殊的地方,也可以按不同的专题加以整理。
  同时,在选择文体上也要懂得扬长。高考作文的文体总体上要求愈来愈宽松,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推动了个性化作文的发展。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大传统体裁已经远远满足不了考生的需求。考生可以依据个人的喜好或特点,合理选择,精心组织,尽量展现个性风采。如果喜欢读童话、寓言故事,可以采用童话、寓言的形式,把握描写对象的特点,融入大胆新奇的想象,通过轻快、活泼的故事传达心声;如果爱看小说,对小说有独到的见解,可以尝试着写小说,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虚构一些合理的情節和典型的人物,采用自己比较熟悉的方式来表达主题;如果古文读得多、读得精,也可采用文言的形式行文;当然,依据实际的需要我们还可采用诊断报告、实验报告、网络论坛等形式来行文。这样既能发挥所长,也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可谓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
  但如果学生自感行文语言平淡、干瘪、文采不足的话,那就应尽量避免写散文或是小说之类的文体。这时可尝试采用议论文的形式,在文章的显要位置巧妙嵌入一些诗词名句,或是运用一些恰当的修辞,或是采用整齐划一的句式,让文章顿时亮起来。
  总之,作文作为语文的“半壁江山”,每个考生都不可轻视,除提高认知水平,优化语言表达外,考生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总结经验,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发挥自己水平,展现个人特色。
其他文献
人类的历史有多漫长,世间的战争就有多残酷,同时,反战的声音就有多强烈。战争在客观上促进科技,引起变革,推动历史,但也带来了哀鸿遍野,妻离子散,家破国亡。  中国古诗从来就有叙写现实,反映人民疾苦的优秀传统,其中也不乏表达厌恶战争,向往和平主题的优秀作品。  “武皇开边意未已,边亭流血成海水”(杜甫《兵车行》)一语道出了连年战争的终极原因——满足少数统治者的无尽欲望,于是穷兵黩武,在所不惜。正所谓“
期刊
新课标出台后,语文教材在编选意图上更注重学生的文化积淀和文学鉴赏水平的培养,主张让学生形成“独立阅读现代文的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增加阅读容量。这些变化反映了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却让不少孜孜不倦于传统教法的语文教师一下子慌了手脚,乱了方寸。现实问题摆在那里:如此众多的优秀文章如何取舍,捉襟见肘的教学课时如何安排?以不变应万变看来是不行了,一篇课文动辄三四堂乃至五六堂
期刊
30年代中期开始,曹禺向剧坛奉献的几部剧作精品,就像挖不尽的宝藏一样,给后人留下了不尽的话题。其主要依凭是《雷雨》、《日出》等早期剧作所显示的艺术造诣。当我们潜心研习这些剧作时,能感受到其中的“诗意”现象,感受到其间流荡着一股浪漫主义气息,由此构成了曹禺剧作别样的浪漫主义特征。曹禺戏剧的特点,浪漫而有诗意。  1935年《雷雨》东京首演之前,导演致信曹禺,表示要去掉序幕和尾声。曹禺回信中明确表示:
期刊
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文本总是存在着某些“空白”和“不确定性”,因而读者阅读鉴赏过程中有着充分的能动性,存在着自由发挥的极大空间;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生活经验、文化修养、艺术趣味不同,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也不同,存在着主观的差异;其面对文本所使用的方法和表现出的兴趣与深度等也都因人而异,其鉴赏过程和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的。新课标也指出:语
期刊
诗歌艺术,首先是“浓缩的艺术”。这种浓缩大致可分为几种情况,那就是画面的单个截取或多个连缀。其次是“扩张的艺术”。这种扩张表现在形式上则是画面外延的扩张,亦即简单的一个或多个画面能让人联想或想象到无数个画面的存在;表现在内容上则是意蕴的扩张,表现为情感的丰富性和含蓄性。不论是浓缩或是扩张,诗歌必须凭借虚实这一表现手法达到理想的境界,只是各个诗歌本身表现的是点是面、程度轻重不同罢了。  一、由实景到
期刊
新材料作文是指2006年之后新出现的一种材料作文形式,它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它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准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是话题作文。它既不像以往材料作文中要求根据材料中心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比话题作文有更多的限制,但在选材、立意上又比传统材料作文更具开放性
期刊
一、重拾课堂的语言美  这是一堂语文课最低的要求。以《荷塘月色》的导语为例,试着对比效果。例一:当你走进教室,和颜悦色,声音柔美地对学生颇含感情:诗歌如跳舞,散文如散步,一篇美文写出了一个作者的故事,却写尽了很多人的似曾相识。同学们今天我们就随同朱自清先生漫步月下荷塘。  高中语言课堂的美有如下几种:  第一,语言的文学性、情感性。学生毕竟年纪小,容易受感染,快乐的、忧伤的都能在他们心头留下印记。
期刊
我所在的学校地处渝黔交界的偏远山区,在当前激烈的“生源大战”中,生源数量少,不仅如此,生源质量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农村“留守学生”、家庭离异的学生及贫困学生占了较大比例;这些学生在入校后表现出自信心严重不足,行为习惯不规范,自主管理能力较差,学习主动性欠佳。他们往往自由散漫、对学习没有兴趣,迟到、上网聊天、打游戏等现象更为普遍。这对学生健康成长极为不利,也给班级管理带来了很多麻烦。如果我不能及时地研
期刊
认为应该停止的持论者理由有三:其一,不知感恩何以为人,人且不人则生将不生,做人不及格的学生有何资格享受资助?其二,没有明确而又有持续性的感恩反馈行动,会让施助者心寒。其三,不知感恩的受助者罕能成功。  推理不可不谓严谨,言辞不可不谓恳切,冠冕不可不谓堂皇。然而,我看不出感恩和接受资助之间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受助者发自内心的感激当然无可厚非,但千篇一律的感恩戴德而且要见诸行动则让人无语。从施助者入手看
期刊
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我认为,语文教学应添点“油”,加点“醋”,让其“五味俱全”。这样,语文课堂才会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  一、读出韵味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献资料所使用的一种基本的书面语形式,三千多年的时空距离,造成他与现代学生的隔膜,学生学古诗文就像与陌生人交朋友,只有拆除那道隔断千里的心理防线,才能让学生走近古诗文,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