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电机学》的学科特点及在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通过从学科特点上来考虑“精选内容,突出重点;打好电路与磁路的基础;联系实际,增强工程意识”和从教学方法上进行的改进,如“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分析比较法,提高学习效率;教学中应广泛运用各种教学媒介和手段;考试方法多元化”,这两方面来提升和改进《电机学》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电机学 教学 问题 办法
▲▲ 一、《电机学》的特点及其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电机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技术课程,针对本课程这一特点,通过《电机学》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就成为工程教育的首要任务。
《电机学》属于技术基础课,既阐述基础理论,又带有综合应用性质,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综合性。电机是一个包含电、磁、力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规律的整体,各种规律同时起作用,各物理量之间相互影响,因此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片面地孤立地分析问题必然出错或者不能得出完善的结论。二是实用性。虽然各规律同时起作用,但在实际问题中又有主次之分,有时在一种条件下被忽略的因素在另一种条件下却成为主要因素,这样就要注意结合实物根据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三是基础理论性。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而电机的种类繁多不能一一列举,因此要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才能做到举一反三。
正是由于《电机学》的上述特点,使得目前电机学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1)要求基础知识扎实。由于“电机学”理论涉及面宽,学科发展历史悠久,有系统的经典理论,而且是建立在电磁场、磁路、电路、材料、工艺制造等方面的知识之上的。
(2)“电机学”具有理论较为抽象而对象又十分具体的双重性。由于传统的教学过多地依赖于课堂教学,导致理论与对象的脱节,削弱了学习者对研究各种电机应有的兴趣和自学的动力。
(3)“电机学”所要求的是务实的学习者。电机发展由来已久,积累了各方面的工程实践经验,关于电机问题研究的任何成果和结论都必须而且有条件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因此学习“电机学”所需要的是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作风和契而不舍的刻苦精神。
(4)教师队伍的自身的建设问题。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多年来所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也影响了该课程的建设。
▲▲ 二、改进《电机学》教学效率的办法
(一)从学科特点上进行的考虑
1、精选内容,突出重点
电机学教学应以常用电机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分析方法为重点。以全书基础的变压器为例,内容包括:变压器类别与结构、变压器电路理论及其运行特性、三相变压器磁路和连接组、变压器并联运行等七章内容。其中,变压器电路理论及其运行特性一章介绍了变压器基本工作原理与基本分析方法,包括绕组折算、等效电路、相量图、基本方程式等为重点讲解内容,其余章节同属于变压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着重引导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的答案。至于课时的分配,一方面对重点内容应有所侧重,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该内容属课程入门阶段其进度应适当放慢。
2、打好电路与磁路的基础
《电机学》在分析研究中几乎都要用到电路与磁路的知识。电机与变压器都是以磁场作为耦合介质实现能量变换的,没有电路与磁路的基础,《电机学》的教学难以进行。因此在《电机学》介绍具体的电机与变压器之前,应从《电机学》的特点与需要出发,重点介绍研究磁路所涉及的物理量: 磁通、磁感应强度(或磁通密度)矢量、磁场强度矢量、磁导率、磁通密度B、磁场强度H和导磁率之间的关系,以及磁路的相关内容:铁磁物质、磁路定律、电磁感应定律和电感的电抗,这些根基打好了对教学是有益的。
(二)从教学方法上进行的改进
1、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有利于学生实现自主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要有让学生展示才能的舞台,课堂讲授这种正规的课内教学活动,能提供给学生的机会有限,因此建议从第一次课开始,让学生自愿结成教学小组,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研和科研活动。
2、运用分析比较法,提高学习效率
《电机学》课程内容较多,为了让学生牢固掌握学习内容,要注重前后知识的对比,如讲主磁通,漏磁通的概念时,可以从定义、路径、大小、作用几方面进行对比。
▲▲ 三、结束语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电机学》教学是培养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高技术人才的重要环节,只要教师本着少而精、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教学原则,就一定能教好《电机学》,为国家培养出更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高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发海,朱东起.电机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王艾萌.电机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4(1).
[3]严震池. 高职高专电机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2(4).
(责任编辑:罗云凤)
关键词:电机学 教学 问题 办法
▲▲ 一、《电机学》的特点及其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电机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技术课程,针对本课程这一特点,通过《电机学》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就成为工程教育的首要任务。
《电机学》属于技术基础课,既阐述基础理论,又带有综合应用性质,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综合性。电机是一个包含电、磁、力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规律的整体,各种规律同时起作用,各物理量之间相互影响,因此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片面地孤立地分析问题必然出错或者不能得出完善的结论。二是实用性。虽然各规律同时起作用,但在实际问题中又有主次之分,有时在一种条件下被忽略的因素在另一种条件下却成为主要因素,这样就要注意结合实物根据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三是基础理论性。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而电机的种类繁多不能一一列举,因此要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才能做到举一反三。
正是由于《电机学》的上述特点,使得目前电机学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1)要求基础知识扎实。由于“电机学”理论涉及面宽,学科发展历史悠久,有系统的经典理论,而且是建立在电磁场、磁路、电路、材料、工艺制造等方面的知识之上的。
(2)“电机学”具有理论较为抽象而对象又十分具体的双重性。由于传统的教学过多地依赖于课堂教学,导致理论与对象的脱节,削弱了学习者对研究各种电机应有的兴趣和自学的动力。
(3)“电机学”所要求的是务实的学习者。电机发展由来已久,积累了各方面的工程实践经验,关于电机问题研究的任何成果和结论都必须而且有条件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因此学习“电机学”所需要的是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作风和契而不舍的刻苦精神。
(4)教师队伍的自身的建设问题。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多年来所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也影响了该课程的建设。
▲▲ 二、改进《电机学》教学效率的办法
(一)从学科特点上进行的考虑
1、精选内容,突出重点
电机学教学应以常用电机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分析方法为重点。以全书基础的变压器为例,内容包括:变压器类别与结构、变压器电路理论及其运行特性、三相变压器磁路和连接组、变压器并联运行等七章内容。其中,变压器电路理论及其运行特性一章介绍了变压器基本工作原理与基本分析方法,包括绕组折算、等效电路、相量图、基本方程式等为重点讲解内容,其余章节同属于变压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着重引导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的答案。至于课时的分配,一方面对重点内容应有所侧重,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该内容属课程入门阶段其进度应适当放慢。
2、打好电路与磁路的基础
《电机学》在分析研究中几乎都要用到电路与磁路的知识。电机与变压器都是以磁场作为耦合介质实现能量变换的,没有电路与磁路的基础,《电机学》的教学难以进行。因此在《电机学》介绍具体的电机与变压器之前,应从《电机学》的特点与需要出发,重点介绍研究磁路所涉及的物理量: 磁通、磁感应强度(或磁通密度)矢量、磁场强度矢量、磁导率、磁通密度B、磁场强度H和导磁率之间的关系,以及磁路的相关内容:铁磁物质、磁路定律、电磁感应定律和电感的电抗,这些根基打好了对教学是有益的。
(二)从教学方法上进行的改进
1、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有利于学生实现自主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要有让学生展示才能的舞台,课堂讲授这种正规的课内教学活动,能提供给学生的机会有限,因此建议从第一次课开始,让学生自愿结成教学小组,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研和科研活动。
2、运用分析比较法,提高学习效率
《电机学》课程内容较多,为了让学生牢固掌握学习内容,要注重前后知识的对比,如讲主磁通,漏磁通的概念时,可以从定义、路径、大小、作用几方面进行对比。
▲▲ 三、结束语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电机学》教学是培养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高技术人才的重要环节,只要教师本着少而精、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教学原则,就一定能教好《电机学》,为国家培养出更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高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发海,朱东起.电机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王艾萌.电机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4(1).
[3]严震池. 高职高专电机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2(4).
(责任编辑:罗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