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城市生态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我国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肩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的历史使命。高校专业课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有效载体,促进专业课教学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渗透式融合,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前行、相得益彰,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也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城市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指出,城市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城市发展现在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城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面对国家城市发展战略需求,如何让当代大学生肩负起自己的使命,是高等教育相关专业及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本文以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园林及风景园林(景观规划与绿地设计方向,以下简称景观)专业必修课城市生态学为研究对象,对其“课程思政”的开展时代背景与实施原则进行探讨,并进行初步实践,旨在实现专业课的育人目标,为后续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一、课程特点
(一)城市生态学课程介绍
城市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生态学与城市科学的交叉学科,课程要求培养学生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系统掌握城市环境生态学的基础理论、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中树立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互进的意识,合理调控人与环境的关系,能够运用系统思维、统筹发展的观点研究并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为城市发展规划、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服务,从而真正实现城市功能完善、品质提升以及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目的。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专业必修课城市生态学共32学时,课程的授课对象为林学、生态学、园林及景观等专业,其中,林学、生态学两个专业进行合班课教学,园林及景观两个专业进行合班课教学。本研究涉及园林及景观两个专业,和林学与生态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上有很大的区别,相比之下,前者的学科体系、就业方向与城市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教学内容侧重点不同,不宜使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本次“课程思政”教学的教学设计及实施主要在园林、景观合班课中进行。
(二)城市生态学“课程思政”的时代背景
城市是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城市的科学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
党的十九大对城乡规划和发展提出了新思路和新要求,在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时,如何立足国情、尊重自然、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正是城市生态研究者、城市建设及管理者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此可见,城市生态学课程的性质、目的和要求与中国特色现代化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要求,与“中国梦”赋予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使命不谋而合。因此,在课程专业知识的讲授过程中,如何将社会主义建设与国家的发展理念、城市发展战略、核心价值观与社会正能量等内容传递给学生,提高学生关注时事的兴趣,引导学生清醒认识和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省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环境伦理意识,推动学生创造能力、交流能力、协作能力、适应能力的提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激励学生成长成才,成为“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所在。
二、“课程思政”的开展原则
教育教学实践需要围绕“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考”这三个主要环节来开展,因此本文也按照这三个内容来讨论“课程思政”的原则。
(一)“穿针引线”式的课前准备
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主要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什么”往往比“怎么教”更为重要。一个专业、一门课程、一堂课,都应有明确的育人目标,有了目标,就好比课程有了灵魂。开课前应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和社会人才需求,紧抓教学大纲与教学要求,以“四基”培养(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技能)为骨架合理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制订教学重点,同时结合专业知识点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资料库和案例库,深度挖潜课程的思政元素和育人功能,并将其润物无声地,有计划、有步骤地融入相关章节的教学计划内。
(二)“以生为本”的多元化教学方法
落实“怎么教”的实质是教会学生“怎么学”,高校课程改革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才能真正实现“授之以渔”的目的。在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专业知识点,结合国家与社会发展战略,聚焦关键要素与重点环节,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的机会,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促进其对专业知识进行掌握的同时,引导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够自觉地运用城市生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反映课程的教学主导思想。
师生间思想与情感的有效沟通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应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是在课余活动中,均应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高校师生不能下课即“断联”。专业课教师须正视和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借用“两微一端”、班级群等新媒体,善用学生喜爱的新话语、新平台、新方式在课余时段与其加强联系,形成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的教、学合力,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巩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在激發学生创造力的同时帮助他们牢固树立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担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 (三)“考教结合”的课程思想效果评价机制
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课程考核不仅是检测学生学习成效的必要手段,也是教学目标和成效的重要反馈机制。现阶段的“课程思政”主要是针对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多方面要求,而恰恰忽略了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后期评价。传统的期末终结性考核形式决定了其考核内容只能局限于专业知识点的范围,即使存在知识拓展的主观题型与题干,但占比也不适宜过高,这就决定了对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评价,更需要依靠灵活多样、内容丰富的形成性考核。通过多种模式的阶段性考核,多维度评价教学与学习成效,巩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完善育人体系。
三、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
城市生态学课程体系包括生态学基础理论、城市社会生态学、城市自然生态学、城市经济生态学以及城市应用生态学等五个部分的内容,授课过程中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感代入法、科学家事迹引入法等多种教育方法,起到价值引领、激励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
(一)案例教学法
城市生态学课程的研究对象即城市生态系统,在课程教学中,可引用城市及周边环境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经典案例作为思政元素来自然融人。如在讲授“城市的产生与城市化现象”章节时,对比国内外著名城市如美国拉斯维加斯和中国深圳的产生与发展,让学生切身体会我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城市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四个自信”。
再如“城市的灾害及防治”章节中,主要内容为对城市各种自然及人为灾害的避免和防治,教师可结合专业知识,适当引用中国古建筑的防震原理、电影《烈火英雄》、我国沙尘暴与沙漠治理等经典案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城市灾害的发生原理以及预防措施,思考如何建设安全、节约、可靠、科学、以人为本的生态型建筑和宜居型城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以及对城市生态建设的人文情怀。
(二)情感代入法
城市是人类生活的家园,美丽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创造,因此在相关知识点的讲解中,采用情感代入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如在“城市人口”章节中讲到城市流动人口作用及管理相关内容时,引用了2017年春晚小品《大城小爱》的片段,并让学生尝试代入角色,深入了解城市流动人口,同时结合我国各大地区积极推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及户籍人口城镇化等相关策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我国城市的持续发展与政策的不斷完善。
例如在“城市生态环境(包括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城市生态学原理应用(包括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评价、生态规划、生态建设、生态管理)”等相关章节中,可让学生思考自己所在城市有哪些严峻的环境问题、发展问题,引导学生从专业的角度追本溯源,并尝试运用生态思维提出解决办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环境伦理以及城市建设主人翁意识,为将来投身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工作、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科学家事迹引入法
在城市生态学基础理论的教学中,可采用科学家事迹导入法引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印象。如经典的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十分其之一定律”(林德曼效率),是在1941年由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R.L.Linde-man,1915-1942年)提出的,当时的他与在座学生可谓是同龄人,但他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生态学家,并提出了闻名世界的科学理论,为生态学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此事迹的简单讲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求实、进取的科学理念。
再如现在被全世界生态学界普遍接受的“城市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先生(1915-1991年)等首次提出的。因此,在讲解该内容时,可通过对马世俊先生在生态学界的贡献以及在科学界所属地位的引入,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点的印象,同时鼓励学生继承敢于创新、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使其立志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此外,在教学活动实践中,还可采用问题导入法、专题讨论法、对比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实习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钻研分析问题、创新探索实践、知识综合运用等能力。
四、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与反思
围绕“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及时、正确地进行教学反思,是有效教学的必要环节,有助于教师厘清教学思路、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水平。在开展了一学期完整的城市生态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之后,笔者将阶段性的教学反思进行了有序梳理及归纳总结。
(一)专业知识教学方面
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本校对专业课程综合成绩比例的规定,本课程设置形成性考核权重为30%,终结性考核权重为70%。本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包括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中所组织的多种方式,如小组专题讨论的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阶段性知识点回顾问答、学生互问互答、课堂答题小纸条等,从作答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均比较牢固,对于专业知识的适当拓展也能够准确把握。
课程的总结性考核采用闭卷方式进行,包括填空、单选、多选、判断、问答等多种题型,除填空题外,其他题型中均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知识应用及拓展内容,从作答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较扎实。通过对所带班级(包括园林与景观专业)期末成绩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成绩分布总体呈正态分布曲线,多数学生的成绩集中在80-89分之间,其次为90-100分和70-79分两个分数段,与之前未开展“课程思政”的传统教学时的成绩相比,正态分布曲线的偏度有了显著变化,明显左偏,充分说明学生成绩明显提高,而综合成绩分布曲线与期末成绩曲线呈同种变化趋势。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观察法记录学生课堂反应,发现当讲解到某一知识点有思政元素融入时,学生的抬头率和点头率明显提高,抬头率经常性高达100%,课堂上时不时会出现交头接耳、小声讨论的现象;当教师对知识点进行扩展性提问时,课堂会出现短暂的思考沉默,紧接着是积极热烈的回应;课后学生向教师提问、与教师共同讨论的情况也增多,均反映了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我们采用调查问卷以及随机访谈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满意度高达96%以上,且多数学生表示愿意对相关热点知识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同时,通过词频分析学生印象深刻的知识点,发现高频词汇的知识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均有思政元素的融人;当学生与教师探讨问题时,也会引用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知识,充分表明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及可达成性。
五、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不是一时的热点,而是永恒的课题,不是某些课程的选修,而是所有课程的必修,其能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使命。因此,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才能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教学目标。本文以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园林、景观专业必修课城市生态学为例,对其开展“课程思政”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以期为相关专业的同类课程提供参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我国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肩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的历史使命。高校专业课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有效载体,促进专业课教学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渗透式融合,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前行、相得益彰,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也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城市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指出,城市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城市发展现在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城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面对国家城市发展战略需求,如何让当代大学生肩负起自己的使命,是高等教育相关专业及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本文以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园林及风景园林(景观规划与绿地设计方向,以下简称景观)专业必修课城市生态学为研究对象,对其“课程思政”的开展时代背景与实施原则进行探讨,并进行初步实践,旨在实现专业课的育人目标,为后续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一、课程特点
(一)城市生态学课程介绍
城市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生态学与城市科学的交叉学科,课程要求培养学生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系统掌握城市环境生态学的基础理论、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中树立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互进的意识,合理调控人与环境的关系,能够运用系统思维、统筹发展的观点研究并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为城市发展规划、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服务,从而真正实现城市功能完善、品质提升以及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目的。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专业必修课城市生态学共32学时,课程的授课对象为林学、生态学、园林及景观等专业,其中,林学、生态学两个专业进行合班课教学,园林及景观两个专业进行合班课教学。本研究涉及园林及景观两个专业,和林学与生态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上有很大的区别,相比之下,前者的学科体系、就业方向与城市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教学内容侧重点不同,不宜使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本次“课程思政”教学的教学设计及实施主要在园林、景观合班课中进行。
(二)城市生态学“课程思政”的时代背景
城市是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城市的科学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
党的十九大对城乡规划和发展提出了新思路和新要求,在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时,如何立足国情、尊重自然、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正是城市生态研究者、城市建设及管理者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此可见,城市生态学课程的性质、目的和要求与中国特色现代化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要求,与“中国梦”赋予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使命不谋而合。因此,在课程专业知识的讲授过程中,如何将社会主义建设与国家的发展理念、城市发展战略、核心价值观与社会正能量等内容传递给学生,提高学生关注时事的兴趣,引导学生清醒认识和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省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环境伦理意识,推动学生创造能力、交流能力、协作能力、适应能力的提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激励学生成长成才,成为“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所在。
二、“课程思政”的开展原则
教育教学实践需要围绕“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考”这三个主要环节来开展,因此本文也按照这三个内容来讨论“课程思政”的原则。
(一)“穿针引线”式的课前准备
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主要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什么”往往比“怎么教”更为重要。一个专业、一门课程、一堂课,都应有明确的育人目标,有了目标,就好比课程有了灵魂。开课前应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和社会人才需求,紧抓教学大纲与教学要求,以“四基”培养(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技能)为骨架合理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制订教学重点,同时结合专业知识点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资料库和案例库,深度挖潜课程的思政元素和育人功能,并将其润物无声地,有计划、有步骤地融入相关章节的教学计划内。
(二)“以生为本”的多元化教学方法
落实“怎么教”的实质是教会学生“怎么学”,高校课程改革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才能真正实现“授之以渔”的目的。在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专业知识点,结合国家与社会发展战略,聚焦关键要素与重点环节,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的机会,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促进其对专业知识进行掌握的同时,引导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够自觉地运用城市生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反映课程的教学主导思想。
师生间思想与情感的有效沟通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应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是在课余活动中,均应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高校师生不能下课即“断联”。专业课教师须正视和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借用“两微一端”、班级群等新媒体,善用学生喜爱的新话语、新平台、新方式在课余时段与其加强联系,形成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的教、学合力,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巩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在激發学生创造力的同时帮助他们牢固树立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担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 (三)“考教结合”的课程思想效果评价机制
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课程考核不仅是检测学生学习成效的必要手段,也是教学目标和成效的重要反馈机制。现阶段的“课程思政”主要是针对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多方面要求,而恰恰忽略了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后期评价。传统的期末终结性考核形式决定了其考核内容只能局限于专业知识点的范围,即使存在知识拓展的主观题型与题干,但占比也不适宜过高,这就决定了对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评价,更需要依靠灵活多样、内容丰富的形成性考核。通过多种模式的阶段性考核,多维度评价教学与学习成效,巩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完善育人体系。
三、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
城市生态学课程体系包括生态学基础理论、城市社会生态学、城市自然生态学、城市经济生态学以及城市应用生态学等五个部分的内容,授课过程中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感代入法、科学家事迹引入法等多种教育方法,起到价值引领、激励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
(一)案例教学法
城市生态学课程的研究对象即城市生态系统,在课程教学中,可引用城市及周边环境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经典案例作为思政元素来自然融人。如在讲授“城市的产生与城市化现象”章节时,对比国内外著名城市如美国拉斯维加斯和中国深圳的产生与发展,让学生切身体会我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城市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四个自信”。
再如“城市的灾害及防治”章节中,主要内容为对城市各种自然及人为灾害的避免和防治,教师可结合专业知识,适当引用中国古建筑的防震原理、电影《烈火英雄》、我国沙尘暴与沙漠治理等经典案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城市灾害的发生原理以及预防措施,思考如何建设安全、节约、可靠、科学、以人为本的生态型建筑和宜居型城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以及对城市生态建设的人文情怀。
(二)情感代入法
城市是人类生活的家园,美丽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创造,因此在相关知识点的讲解中,采用情感代入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如在“城市人口”章节中讲到城市流动人口作用及管理相关内容时,引用了2017年春晚小品《大城小爱》的片段,并让学生尝试代入角色,深入了解城市流动人口,同时结合我国各大地区积极推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及户籍人口城镇化等相关策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我国城市的持续发展与政策的不斷完善。
例如在“城市生态环境(包括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城市生态学原理应用(包括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评价、生态规划、生态建设、生态管理)”等相关章节中,可让学生思考自己所在城市有哪些严峻的环境问题、发展问题,引导学生从专业的角度追本溯源,并尝试运用生态思维提出解决办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环境伦理以及城市建设主人翁意识,为将来投身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工作、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科学家事迹引入法
在城市生态学基础理论的教学中,可采用科学家事迹导入法引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印象。如经典的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十分其之一定律”(林德曼效率),是在1941年由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R.L.Linde-man,1915-1942年)提出的,当时的他与在座学生可谓是同龄人,但他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生态学家,并提出了闻名世界的科学理论,为生态学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此事迹的简单讲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求实、进取的科学理念。
再如现在被全世界生态学界普遍接受的“城市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先生(1915-1991年)等首次提出的。因此,在讲解该内容时,可通过对马世俊先生在生态学界的贡献以及在科学界所属地位的引入,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点的印象,同时鼓励学生继承敢于创新、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使其立志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此外,在教学活动实践中,还可采用问题导入法、专题讨论法、对比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实习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钻研分析问题、创新探索实践、知识综合运用等能力。
四、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与反思
围绕“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及时、正确地进行教学反思,是有效教学的必要环节,有助于教师厘清教学思路、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水平。在开展了一学期完整的城市生态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之后,笔者将阶段性的教学反思进行了有序梳理及归纳总结。
(一)专业知识教学方面
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本校对专业课程综合成绩比例的规定,本课程设置形成性考核权重为30%,终结性考核权重为70%。本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包括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中所组织的多种方式,如小组专题讨论的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阶段性知识点回顾问答、学生互问互答、课堂答题小纸条等,从作答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均比较牢固,对于专业知识的适当拓展也能够准确把握。
课程的总结性考核采用闭卷方式进行,包括填空、单选、多选、判断、问答等多种题型,除填空题外,其他题型中均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知识应用及拓展内容,从作答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较扎实。通过对所带班级(包括园林与景观专业)期末成绩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成绩分布总体呈正态分布曲线,多数学生的成绩集中在80-89分之间,其次为90-100分和70-79分两个分数段,与之前未开展“课程思政”的传统教学时的成绩相比,正态分布曲线的偏度有了显著变化,明显左偏,充分说明学生成绩明显提高,而综合成绩分布曲线与期末成绩曲线呈同种变化趋势。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观察法记录学生课堂反应,发现当讲解到某一知识点有思政元素融入时,学生的抬头率和点头率明显提高,抬头率经常性高达100%,课堂上时不时会出现交头接耳、小声讨论的现象;当教师对知识点进行扩展性提问时,课堂会出现短暂的思考沉默,紧接着是积极热烈的回应;课后学生向教师提问、与教师共同讨论的情况也增多,均反映了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我们采用调查问卷以及随机访谈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满意度高达96%以上,且多数学生表示愿意对相关热点知识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同时,通过词频分析学生印象深刻的知识点,发现高频词汇的知识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均有思政元素的融人;当学生与教师探讨问题时,也会引用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知识,充分表明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及可达成性。
五、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不是一时的热点,而是永恒的课题,不是某些课程的选修,而是所有课程的必修,其能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使命。因此,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才能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教学目标。本文以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园林、景观专业必修课城市生态学为例,对其开展“课程思政”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以期为相关专业的同类课程提供参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