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化与人格学派从产生起就关注文化与人格的关系,受精神分析学的影响从儿童教养方式着手探讨文化为个人所接受的过程,群体人格的形成。卡迪纳和林顿等研究者则对早期文化与人格理论进行了修正,在研究文化与人格时,加入了社会的制度性因素。综述文化与人格学派的研究,结合我国当前的教育问题,本文提出几点对教育的启示:应重视家庭教育对促进儿童人格养成的重要作用;重视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程;创造共同学习的教育模式;开展科学的性教育;少数民族教育应避免将同一民族的教育对象看做同一人格类型。
【关键词】文化与人格学派;儿童教养方式;教育启示
文化与人格学派诞生于20世纪二十年代,二战后迅速发展,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其代表人物有卡迪纳(A.Kardiner,1891-1981)、林顿(R.Linton,1884-1953)、本尼迪克特(R.Benedict,1887-1948)、玛格丽特.米德(M.Mead,1901-1978)等人。“文化与人格”学派称谓繁多,如文化与基本人格学派、心理人类学派、民族心理学派等。
一、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主要研究
对文化与人格关系的研究是与博厄斯的认识分不开的,他认为,决定人类行为习惯的不是遗传因素,而是文化因素。他在《原始人的心理》(1911)一书中,明确提出了文化决定论。他认为人类之所以有各种不同的行为模式,不是由其生物特性决定的,而是由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决定的,强调文化对人格的决定作用。
社会或文化是行为的产物,由人创造且传递下去,没有了人,社会和文化都不存在。因此,要想对社会文化的全貌作深入的了解,就必须深入研究文化如何经由个人而存在,又如何经由个人的学习、接受等心理过程而持续传递下去的问题。
(一)从儿童教养方式着手研究文化对人格的影响
20世纪20-30年代年代是文化与人格研究的兴盛时期,许多心理学家、文化人类学家、精神病理学家活跃在这一领域。一些人类学者认为,人的行为个性在童年早期就形成了。因而很重视儿童教养方式的研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此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它隐含着这样一种假设,即源于一定文化价值观的儿童教养方式对人格塑造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每种文化中都有相似或模式化的人格特征。
(二)从社会与文化、人格的关系来研究基本人格结构
儿童教养方式或社会化方式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到底达到什么程度,同样的社会化方式所产生的人格构成真是划一而无差异的吗?
20世纪40-50年代,已有人类学者意识到,群体人格和儿童养育理论无法解释文化内部人格的差异。他们还看到,把人格形成全部归结于儿童养育模式,会导致人类学者对其他制度性因素的忽视。为了克服理论的缺陷,卡迪纳(Abram Kandiner,1891—1981)提出了基本人格结构理论。
文化与人格学派对文化与人格关系的研究和建立的诸多理论,标志着文化人类学界已经脱离了对心理学的简单引用和验证阶段,走向了独立发展的道路。20世纪60年代文化与人格学派改称为心理人类学。通过对文化与人格研究的假设进行考察,心理人类学家提出了新的见解:个人在行为上的差异仅仅是由场景决定的,而不能超越场景进行宽泛的概括。早期儿童养育实践本身对成年后的性格并没有预设性的重要意义;情境的比较能力与文化变量是反相关关系,因此不能用个人差异研究的方法来解释文化的差异。
二、文化与人格学派的研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文化与人格学派对文化与人格的诸多研究,不仅在人类学研究文化多样性上的意义重大,对于当今我国的教育现实也有诸多启示。
(一)重视家庭教育对促进儿童人格养成的重要作用
“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众多研究表明,文化多样性是造成人格差异的主要原因,家庭氛围及儿童的教养方式对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与文化氛围就变得至关重要。
(二)重视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程
关于性别角色及其差异的传统看法认为,男女两性不同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举止是由各自所具有的不同生理结构决定的,所以,人类社会男女不同的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具有生物学上的普遍性。
(三)创造共同学习的教育模式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成人与青少年相互学习、共同发展、平等相待的历史时期,即米德所说的“同塑文化”时期,并将继续向后塑型文化类型发展变化。在这种文化转型过程中,传统的互动关系发生了动摇,成人与孩子几乎面对的是同一起跑线。今天的孩子成长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是多向的,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样的,在他们身上蕴藏着影响成人世界的潜能,孩子们将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经验、理念反哺给成年人己经成为必然,这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需要终身学习。作为教师、父母应该接受这个事实,主动地调整互动方式,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四)开展科学的性教育
米德在萨摩亚的研究发现,青少年无性方面的顾忌,不感到性的压抑。萨摩亚对性行为的宽松虽然不能照搬到文明社会,但萨摩亚人用自然、平静、坦荡的正面态度对待性,不回避性的问题,使青少年心理发展平稳过渡,这是值得借鉴的。
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对性的问题讳莫如深,成人往往对性采取回避的态度,如果孩子问起有关性的知识,家长往往不是正面回答,而是持保密态度,或闪烁其词或捏造事实骗孩子。家长的回避使孩子对性增加了神秘感、羞耻感,对青春期的性冲动感到困惑、窘迫、恐惧,甚至设法隐瞒和控制,而性冲动并不会因此而减弱或消失。相反,随着孩子性器官的发育成熟,性冲动越来越频繁,使青少年常处在既想控制性冲动但又难以控制的矛盾中,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心理疾病。如果成人以科学的态度正面对待性教育,那么孩子也能从小消除性的神秘感,坦然对待性问题。
三、结语
随着二十世纪后期人类学思潮的愈加繁荣,文化与人格学派的研究似乎在渐渐式微。但回顾该学派在文化人类学史上的作用和地位,结合当下的教育现实问题,我们应看到文化与人格学派的理论对于回应当今的教育问题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Anthony Wallace:Culture and Personality(2nd Edition),New York,Random House,1970.
【关键词】文化与人格学派;儿童教养方式;教育启示
文化与人格学派诞生于20世纪二十年代,二战后迅速发展,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其代表人物有卡迪纳(A.Kardiner,1891-1981)、林顿(R.Linton,1884-1953)、本尼迪克特(R.Benedict,1887-1948)、玛格丽特.米德(M.Mead,1901-1978)等人。“文化与人格”学派称谓繁多,如文化与基本人格学派、心理人类学派、民族心理学派等。
一、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主要研究
对文化与人格关系的研究是与博厄斯的认识分不开的,他认为,决定人类行为习惯的不是遗传因素,而是文化因素。他在《原始人的心理》(1911)一书中,明确提出了文化决定论。他认为人类之所以有各种不同的行为模式,不是由其生物特性决定的,而是由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决定的,强调文化对人格的决定作用。
社会或文化是行为的产物,由人创造且传递下去,没有了人,社会和文化都不存在。因此,要想对社会文化的全貌作深入的了解,就必须深入研究文化如何经由个人而存在,又如何经由个人的学习、接受等心理过程而持续传递下去的问题。
(一)从儿童教养方式着手研究文化对人格的影响
20世纪20-30年代年代是文化与人格研究的兴盛时期,许多心理学家、文化人类学家、精神病理学家活跃在这一领域。一些人类学者认为,人的行为个性在童年早期就形成了。因而很重视儿童教养方式的研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此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它隐含着这样一种假设,即源于一定文化价值观的儿童教养方式对人格塑造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每种文化中都有相似或模式化的人格特征。
(二)从社会与文化、人格的关系来研究基本人格结构
儿童教养方式或社会化方式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到底达到什么程度,同样的社会化方式所产生的人格构成真是划一而无差异的吗?
20世纪40-50年代,已有人类学者意识到,群体人格和儿童养育理论无法解释文化内部人格的差异。他们还看到,把人格形成全部归结于儿童养育模式,会导致人类学者对其他制度性因素的忽视。为了克服理论的缺陷,卡迪纳(Abram Kandiner,1891—1981)提出了基本人格结构理论。
文化与人格学派对文化与人格关系的研究和建立的诸多理论,标志着文化人类学界已经脱离了对心理学的简单引用和验证阶段,走向了独立发展的道路。20世纪60年代文化与人格学派改称为心理人类学。通过对文化与人格研究的假设进行考察,心理人类学家提出了新的见解:个人在行为上的差异仅仅是由场景决定的,而不能超越场景进行宽泛的概括。早期儿童养育实践本身对成年后的性格并没有预设性的重要意义;情境的比较能力与文化变量是反相关关系,因此不能用个人差异研究的方法来解释文化的差异。
二、文化与人格学派的研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文化与人格学派对文化与人格的诸多研究,不仅在人类学研究文化多样性上的意义重大,对于当今我国的教育现实也有诸多启示。
(一)重视家庭教育对促进儿童人格养成的重要作用
“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众多研究表明,文化多样性是造成人格差异的主要原因,家庭氛围及儿童的教养方式对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与文化氛围就变得至关重要。
(二)重视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程
关于性别角色及其差异的传统看法认为,男女两性不同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举止是由各自所具有的不同生理结构决定的,所以,人类社会男女不同的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具有生物学上的普遍性。
(三)创造共同学习的教育模式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成人与青少年相互学习、共同发展、平等相待的历史时期,即米德所说的“同塑文化”时期,并将继续向后塑型文化类型发展变化。在这种文化转型过程中,传统的互动关系发生了动摇,成人与孩子几乎面对的是同一起跑线。今天的孩子成长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是多向的,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样的,在他们身上蕴藏着影响成人世界的潜能,孩子们将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经验、理念反哺给成年人己经成为必然,这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需要终身学习。作为教师、父母应该接受这个事实,主动地调整互动方式,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四)开展科学的性教育
米德在萨摩亚的研究发现,青少年无性方面的顾忌,不感到性的压抑。萨摩亚对性行为的宽松虽然不能照搬到文明社会,但萨摩亚人用自然、平静、坦荡的正面态度对待性,不回避性的问题,使青少年心理发展平稳过渡,这是值得借鉴的。
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对性的问题讳莫如深,成人往往对性采取回避的态度,如果孩子问起有关性的知识,家长往往不是正面回答,而是持保密态度,或闪烁其词或捏造事实骗孩子。家长的回避使孩子对性增加了神秘感、羞耻感,对青春期的性冲动感到困惑、窘迫、恐惧,甚至设法隐瞒和控制,而性冲动并不会因此而减弱或消失。相反,随着孩子性器官的发育成熟,性冲动越来越频繁,使青少年常处在既想控制性冲动但又难以控制的矛盾中,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心理疾病。如果成人以科学的态度正面对待性教育,那么孩子也能从小消除性的神秘感,坦然对待性问题。
三、结语
随着二十世纪后期人类学思潮的愈加繁荣,文化与人格学派的研究似乎在渐渐式微。但回顾该学派在文化人类学史上的作用和地位,结合当下的教育现实问题,我们应看到文化与人格学派的理论对于回应当今的教育问题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Anthony Wallace:Culture and Personality(2nd Edition),New York,Random House,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