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练笔中感受汉字的隽永含义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agebird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过孔庆东的《遥远的高三八》的人,一定对作者与肖麟,这对儿酸腐秀才,在预习练习等“基本工作”完成之后的说笑话,猜谜语,对对子的经典场景:
  “比如我出个‘白面书生吃白面’,肖麟对‘花脸武士扮花脸’;他出个‘春江花月夜’,我对个‘秋水艳阳天’;我出个‘自古小人先得势’,肖麟对‘向来大气晚逢时’;他出个‘庆东操场盗香瓜——可耻’,我对个‘肖麟教室偷剩饭——该杀’。其他棍僧也有时参与进来。张欣有一天吃雪糕坏了肚子,偶得一联颇佳:‘吃雪糕拉冰棍顽固不化,喝面条泄麻花胡搅蛮缠。郑滨在地理课上出了个‘火山灿灿山有火’,号称绝对,我在化学课上对了个‘王水汪汪水中王’,总算给化学老师争了一口气。
  其实,这些看似玩闹的游戏,正是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趣味的好活动,只可惜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往往工具味浓人文性趣味性少,学生的课下活动也难有此语言火花的迸发。但幸运的是鲁教版教材经过2007年春夏的修订后,增编了“梳理·积累”和“写作平台”两项内容,突出了语文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要求,使教材能更好地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基本特性。
  下面我就结合两个实例,谈谈我引领学生在小练笔的活动中感受汉字之美的所得所获。
  鲁教版第二模块第一单元的“写作平台”中设计了这样两个活动:
  活动1:汉字是表意最丰富的文字,余光中笔下对“雨”字的解读既体现字的形式特点,又表现出一种赤子之情,请仿照示例尝试解读几个汉字。
  示例:
  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这一活动是借汉字象形、指事、会意和音形义结合的特点,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的。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记录形式,它不是无生命的僵硬的符号,而是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个性的精灵,展现了我们民族特有的睿智。在给学生看了几个范例后,让他们展开想象,进行了小练笔活动。
  学生们交上来的作品也确实让我眼前一亮,带着学生们一起欣赏这些佳作时,我们犹如走进了一条充满想象的画廊,一个个方块字灵气鲜活地款款而来。
  恋,都说恋爱的人常互相折磨,其实“恋”即是“变态”,只是“变”和“态”各占一半,另一半中又增添了些许相处的甜蜜而已。(李毅竹)
  梦,夕阳西下,小树林披上一层金色的衣纱,漫步其中,遐想云尔,一切分不清是真是假,尽在这美好的景象里。(巩鑫蕊)
  懑,心里满满的全是事,就会让人感到烦闷,心也会跟着乱起来,只有把事情理清楚,才会告别烦乱,快乐才会有更大的空间。(韩梅)
  凭空写一个“众”字,推推搡搡,虽然拥挤,但透出的还有一份稳固,一份强大,团结合作之意,已蕴含其中。(刘志涛)
  凭空写一个“鸟”字,草长莺飞,白鹭在天,鸳鸯比翼双飞,一切鹏飞鹤鸣,就宛然在其中了。(李佳伟)
  可见,对汉字进行解读是从文化的角度阐释汉字的独特性,借以增强了学生对汉字的理解,体会了汉字的隽永含义。
  活动2:参考《再别康桥》或《听听那冷雨》的写法,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意象,写一首诗。
  这一活动是让学生将文本学习的写作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中去,感受意象之美在诗歌中的作用。
  以下两首优秀的学生创作的诗歌:
  翅膀
  轻轻地振翅
  在天空中飞翔
  当你飞到高处
  你会看见
  大地的
  壮阔、苍茫
  请往高处飞吧
  顺着那明媚的阳光
  纵被暴雨打湿
  翅膀仍是你的方向
  (于坤)
  镜子
  亦薄,亦厚
  亦深,亦浅
  最平实的几何图形
  却照出了这万千世界的
  美丑善恶
  从来不懂隐瞒
  从来只会去伪存真
  有什么
  就是什么
  有人喜爱它的纯
  有人厌恶它的坦诚
  一切皆源于
  本心的
  真
  (巩莹慧)
  这次练笔中的两个活动,使学生们真切地接近了汉语这一奇妙的精神造物!可见,汉语绝非只是一些仅仅代表一定声音和意义的死的符号,它们分明是些充满智慧、充满感情、善歌舞、会呼吸的、活的精灵!让我们千万不要小看这说话的权利。正如舒婷所言:“你表达了自己,你才获得了生命。”
其他文献
每学年之初,新的老师接任新的班级,尤其是刚毕业分配的老师初登讲台,遇到的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学生是否接纳老师、是否能构建起融洽的师生关系。  调皮的学生经常如此与新老师认识——在课堂上故意交头接耳,课后不完成新老师布置的作业。面对这些学生的“挑衅”,新老师刚开始往往还能容忍,压住心头的不满,耐下心来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然而,在学生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之下,年轻的新老师往往耐不住性子,于是在课堂
期刊
叶圣陶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语文教本只是一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书中举出来的例子。”“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叶老的观点启示我们,教材对学生写作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以起到“例子”的作用,所谓“例子作用”是强调语文教材或选文具有典范性,学生通过学习,可以举一反三。  要想写出内容丰富的作文,就要积
期刊
从学生到为人师已经14年了,应该说这不是一个短的时间。但心里却总是留着一种新识旧恋的感觉,老生去了,新生便来,同样的问题依旧出现,新的问题又催我们不停地去摸索。  素描,这么正经的提出来太严肃了,使我们几乎曲解了它的含义。它是人类情感的初恋,惴惴不安,拙情笨意,心却向往之。  素描是绘画艺术的基础课题,但它又不是板起面孔来作的,它需要人们情感的投入,真诚的热爱,纯正的品味,才能放出智慧的光芒,才能
期刊
经典是一个历史化的过程,经过历史的不断遴选、沉淀与检验,其所承载的价值内容却以其永恒性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有人说,经典的文学作品应具有独特的价值追求:在表现生活时,关心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批判社会黑暗势力,张扬人道正义价值;在塑造形象时,记录历史真实,揭示历史规律,使作品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因此对于经典的文学作品,我们应重在体会其深厚的思想与文化内涵。  经典的价值自是永恒的,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同时还指出:“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就给我们指明了语文教学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全心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升,为他们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随着新课改的纵深推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从一线教学来看,我们可以从平时的语文教学入手,寻找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
期刊
一、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内涵  从教学内容来看,新教材一改过去单纯说教,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组织教学内容,使得教材更加接近生活,接近教学,接近学生,增强了语文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的同时,根据个人志向、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修习选修课程,适应了社会变化发展对人的发展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为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教学方
期刊
一  近年来高考写作“等级评分标准”有过调整,但“符合题意”一直是一类卷的基本要素。无论“命题型”“话题型”,还是“材料型”都离不开对写作要求的分析甄别判定,严格意义上说“审题”是该过程的起点。  “符合题意”暗寓着命题者对写作题旨有相对明确的基本判定,这一判断往往在阅卷时被阅卷者认同作为阅卷赋分的标准。  “符合题意”主要体现在符合命题要求,文章内容在话题范围内,所提论点切合所供材料。  二  
期刊
古人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句话也适用教师这个职业。尤其是班主任,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班主任的爱心是一种责任和感召力,其建立在对学生的尊重和真诚的关爱中,没有爱的教育,便如同无源之水,漏水之舟。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纽带,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始终发挥着奇特的教育功效,教师的爱心构成了教师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班主任教育管理班集体的支点。缺乏爱心的教育管理方式如同一潭
期刊
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不合格的班主任。   一、抓住教育契机,明确行为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当一个人换了新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时,总有给人留下好印象的想法和愿望,希望在新的环境中扬长避短重塑自我形象,学生亦如此。新学年初,学生面对新的课程、新的老师与同学,好奇心与要重新有一个良好开端的想法交织在
期刊
老师在台上口若悬河、手舞足蹈的表演,学生在台下聚精会神、默不教学慢慢改变了老师是舞台上的演员,学生是舞台下的观众,作声的观听,学生上完一节课好像看完一场电影,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我们现在要打破这种格局,建立老师是舞台后的导演,学生是舞台上的演员,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掌握知识这样一种教学形式。要完成这一格局的改变就要营造课堂环境,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  一、创造课堂学习氛围,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