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经过多年建设发展,我国初步建成了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老年人及其家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与此同时,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养老服务支持体系不完善且缺乏整合、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不足且质量效益偏低、养老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且失位错位突出、养老服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且专业人才短缺。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我国老龄事业改革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窗口期。应当抓住一切有利机会,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实现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明确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职责
明晰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角色边界,统筹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政府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主要负责兜底特殊老年群体的养老服务和保障社会大众基本养老服务,支持各类主体平等参与并提供养老服务。市场和社会則是养老服务生产供给的主体,鼓励市场和社会充分发挥各自优长,激活丰富养老服务市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供给,满足广大老年人及其家庭不断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
增强社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建立健全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建设嵌入社区式养老设施,面向社区开展助餐、助洁、助急、助浴、助行、助医等为老服务。改革完善涉老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加强面向社区老年人生活服务圈的无障碍规划、设计与适老化改造,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
规范机构养老服务市场。分类促进养老机构管理与建设,深化养老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确保民办非企养老机构的非营利性,坚持公办养老机构的低中收入老年人的优先性。完善机构照护促进政策,有效落实土地、资金、税收等优惠支持政策,协助指导养老机构健全完善收费标准、硬件设施、人员配备和运营管理,加强对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评估。
巩固提升家庭养老功能。建立健全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大力开展老年人家庭照料者支持行动。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老年人家庭照顾者提供情绪支持、喘息照护支持和照护管理支持,链接跟进所需照护资源。
健全医养结合机制。将医养结合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医养结合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布局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间的合作共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健全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优化医疗保险报销程序和结算方式。
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养老服务均等化
克服养老服务资源分散配置、重复建设现象,不断提高养老服务效率。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标准体系,规范不同主体的养老服务行为,建立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定期加强对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养老服务机构运营的监管,向标准要效率,用监管促发展。着重围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不断促进养老服务均等化。
抓实重点人群的养老服务。完善补助、补贴、购买服务、巡访探视等制度,优先保障高龄、失能、空巢、计划生育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农村留守等重点老年人群的养老服务。
补齐特殊地区的养老服务短板。建立健全农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等特殊地区养老服务公共财政长效投入机制,加大向特殊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中央和省级财政对特殊地区养老服务事业预算投入比例,稳定增加对特殊地区养老服务事业的财政投入,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提高养老服务资金使用效率。
增强养老服务的科技与信息化支撑,发展智慧养老服务新业态,将养老服务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加强养老服务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养老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完善智慧养老顶层设计,增强区域之间智慧养老技术、信息、平台的整合与共享,积极解决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智慧养老的数字鸿沟。
完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推进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长效机制建设。把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护理、康复、营养、心理、社会工作)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适时制定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规划,将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建设列入有关部门考核,把吸纳一定比例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作为评估养老服务组织的重要指标和政府购买服务的重要条件。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激励保障政策,以党委、政府奖励为导向,定期开展制度化表彰奖励活动,支持各地把优秀养老服务专业人员纳入急需紧缺和重点人才引进范围,在住房、落户、子女教育等方面依规享受相关优惠和补贴,逐步提高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整体薪酬。依托现有培训网络,加强养老服务培训与继续教育,逐步完善覆盖全国的养老服务培训与继续教育网络。
完善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大力支持有能力有意愿的民众积极参加养老服务志愿活动,完善志愿服务记录制度,推广时间银行制度,注重挖掘和组织青少年、大学生等群体参加养老服务志愿活动。
培育积极老龄观,合理引导社会预期
引导全社会积极看待老龄社会、老年人、老年生活,积极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中华传统美德,把弘扬孝亲敬老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与时俱进建设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孝亲敬老文化。面向社会广泛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加强大众全生命周期养老准备教育,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敬老爱老助老文化教育。加强对老年群体的自尊、自立、自强教育,引导广大老年人增强自爱意识。
现代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须尊重国情,从实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应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把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建立在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实现经济发展和改善老年福祉之间的良性互动。(作者为济南大学政法学院教授、院长)
(本组文章摘自2月15日《光明日报》)
明确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职责
明晰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角色边界,统筹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政府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主要负责兜底特殊老年群体的养老服务和保障社会大众基本养老服务,支持各类主体平等参与并提供养老服务。市场和社会則是养老服务生产供给的主体,鼓励市场和社会充分发挥各自优长,激活丰富养老服务市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供给,满足广大老年人及其家庭不断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
增强社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建立健全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建设嵌入社区式养老设施,面向社区开展助餐、助洁、助急、助浴、助行、助医等为老服务。改革完善涉老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加强面向社区老年人生活服务圈的无障碍规划、设计与适老化改造,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
规范机构养老服务市场。分类促进养老机构管理与建设,深化养老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确保民办非企养老机构的非营利性,坚持公办养老机构的低中收入老年人的优先性。完善机构照护促进政策,有效落实土地、资金、税收等优惠支持政策,协助指导养老机构健全完善收费标准、硬件设施、人员配备和运营管理,加强对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评估。
巩固提升家庭养老功能。建立健全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大力开展老年人家庭照料者支持行动。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老年人家庭照顾者提供情绪支持、喘息照护支持和照护管理支持,链接跟进所需照护资源。
健全医养结合机制。将医养结合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医养结合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布局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间的合作共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健全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优化医疗保险报销程序和结算方式。
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养老服务均等化
克服养老服务资源分散配置、重复建设现象,不断提高养老服务效率。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标准体系,规范不同主体的养老服务行为,建立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定期加强对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养老服务机构运营的监管,向标准要效率,用监管促发展。着重围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不断促进养老服务均等化。
抓实重点人群的养老服务。完善补助、补贴、购买服务、巡访探视等制度,优先保障高龄、失能、空巢、计划生育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农村留守等重点老年人群的养老服务。
补齐特殊地区的养老服务短板。建立健全农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等特殊地区养老服务公共财政长效投入机制,加大向特殊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中央和省级财政对特殊地区养老服务事业预算投入比例,稳定增加对特殊地区养老服务事业的财政投入,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提高养老服务资金使用效率。
增强养老服务的科技与信息化支撑,发展智慧养老服务新业态,将养老服务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加强养老服务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养老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完善智慧养老顶层设计,增强区域之间智慧养老技术、信息、平台的整合与共享,积极解决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智慧养老的数字鸿沟。
完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推进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长效机制建设。把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护理、康复、营养、心理、社会工作)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适时制定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规划,将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建设列入有关部门考核,把吸纳一定比例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作为评估养老服务组织的重要指标和政府购买服务的重要条件。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激励保障政策,以党委、政府奖励为导向,定期开展制度化表彰奖励活动,支持各地把优秀养老服务专业人员纳入急需紧缺和重点人才引进范围,在住房、落户、子女教育等方面依规享受相关优惠和补贴,逐步提高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整体薪酬。依托现有培训网络,加强养老服务培训与继续教育,逐步完善覆盖全国的养老服务培训与继续教育网络。
完善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大力支持有能力有意愿的民众积极参加养老服务志愿活动,完善志愿服务记录制度,推广时间银行制度,注重挖掘和组织青少年、大学生等群体参加养老服务志愿活动。
培育积极老龄观,合理引导社会预期
引导全社会积极看待老龄社会、老年人、老年生活,积极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中华传统美德,把弘扬孝亲敬老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与时俱进建设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孝亲敬老文化。面向社会广泛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加强大众全生命周期养老准备教育,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敬老爱老助老文化教育。加强对老年群体的自尊、自立、自强教育,引导广大老年人增强自爱意识。
现代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须尊重国情,从实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应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把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建立在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实现经济发展和改善老年福祉之间的良性互动。(作者为济南大学政法学院教授、院长)
(本组文章摘自2月15日《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