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开放的数学课堂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gig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育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因此,构建开放的数学课堂对于减负来说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开放处理教材,减轻文本负担,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第一,横向开放,将学生的学习材料从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引出,这种“打通”学科的做法,对学生形成一种辨证观,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使学生投入多向思维。如:从甲地到乙地,有轮船、火车、飞机三种交通工具可选择,如果是你会选择哪一种交通工具。学生在明确了路程、速度、时间三者的关系后,选择方法也会各不相同。有的学生选择飞机,因为这样速度更快;有的学生认为如果没有时间限制,他更愿意选择轮船,因为他想看大海;也有的学生选择火车,因为火车更安全。根据不同学生的生活经验,得出的结论就不同。这就改变了学习数学单调、乏味的学习方法,更注重了学科的联系、生活的联系。
  第二,纵向开放,即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适当的引申和拓展,使学生对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为学生的思维打开了一个进一步探索的通道。例如,“角和直角”一课,如果按课本的思路进行教学,折直角、画直角就不能成为有机的整体,我们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这样的设计,老师出示正方形、长方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圆五个图形,让学生找出图形中的直角。学生汇报后,发现圆中没有直角,师趁机引导:“那你能否在圆中创造出直角呢?”“创造”一词,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圆纸片,“折”、“画”等方法呼之欲出,学生情绪高涨,哪怕是平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乐意去“创造”,找回了失去多时的自信,脸上洋溢着成功的满足与快乐。
  二、创设开放情境,减轻认知负担,唤起学生探索的意识
  要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有用的”,“具体的”开放性教学情境。情感因素在数学课中愈加现实出它的强大作用,情境的创设已成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如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时,为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长方体相对面大小相等,可做如下设计:“刚才,大家通过观察发现长方体的上面与下面相等,那么我们能否像科学家那样去证明这两个面相等呢?” “像科学家那样”,多么充满诱惑力呀!于是,学生们拿着老师课前发的长方体磁带盒,真的像科学家那样研究了起来。有的学生用笔描了“下面”,在把“上面”翻下去盖住证明相等;有的学生拿出剪刀,剪了一个与“上面”一样大的长方形,在拿下去与“下面”比较;有的学生拿自己的磁带盒的“下面”比较。一张张稚嫩的小脸,一双双灵巧的小手,不正透露出科学家们钻研科学的神韵吗!
  三、开放学习方式,减轻思维负担,留给学生发现空间
  第一,培养学法,鼓励学生创造。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时,我抓住了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这个关键,为学生提供了平行四边形纸片和相应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拿出平行四边形纸片组织学生实验,并对实验提出要求:“想一想,要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认为最好把它转化成什么图形?为什么?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这样的设计使学生通过多种学习方式探究知识,激发学生创造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你想要的转化图形?”接下来,让学生观察、分析,由長方形的面积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的设计使学生通过多种学习方式探究知识,激发学生创造。于是学生在平行四边形的底边上面出的高和拼成的长方形就是各种不同的情况了。在整个探究活动中,问题是开放的,目标是明确的,思维是发散的,操作是自由的,结论是待定的,学生始终是积极主动的。这样,在开放的学习方式下,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教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所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又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第二,保证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反复的观察、比较、猜测、广泛地采集信息,独立的思考、归纳、分析和整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做保证。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少一些“自我表演”,把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去经历感受,去“做数学”。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我改变了过去教师先引领学生复习旧知识在一步步演示的做法,而是先让学生猜想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然后,在猜想长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让学生亲手做一做,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在根据实验的结果概括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通过开放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有足够的空间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再创造。
  总之,实践证明课堂教学的优化有助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高质量、轻负担”一定要从课堂教学入手。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开放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学习教学的情感体验,以人人都能成功为理论,关注学生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是这一学科中的重点与难点,检验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阅读理解的题型有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学生解答起来并不容易,做到完全理解更是比较困难,是多数学生小学语文学科的短板。因此,怎样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和找到解题技巧是众多小学语文教师和相关工作者的研究重心,学生只有掌握了这部分能力才能做到在阅读理解部分多得分,在整体上提升语文学习能力。本文基于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及解题
期刊
小学语文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直接最现实的方法和途径,它是由少到多、由低到高的循序漸进的过程。没有阅读量的积累,难有阅读质的飞跃。因此,我们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一方面要设法和家长们配合,做好家庭阅读的组织工作,另一方面是利用学生在校时间,组织实实在在的课内阅读,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因此,教学中必须优化课堂结构,加大积累性阅读。  一、抓住重点,赢得课内阅读的时间  没有时间的保证,课内
期刊
【摘 要】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稳步提高。但是在看到我们国家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一种不平衡的出现。这种不平衡就是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之间的不平衡。如今这个社会,每个人在生活条件上相比于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思想素质水平上却没有多大的变化,我国社会整体的个人素质水平还是比较低下的。这就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造成了阻碍,而
期刊
新一轮语文课改对阅读教学明确规定:“小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閱读兴趣的培养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关键  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期刊
【摘 要】在新的教育环境下,语文教学应该进行改革,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微课这一形式越来越流行。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从创设课堂情境、提高教师能力、学生自主学习等几方面入手,分析了微课在其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微课 自主学习 情境  电子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突破,丰富了教学形式,而且教学资源更多,获取也更为方便。在此背景下,诞生了很多新教
期刊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自我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觉,有几分劳累,几许收获。经历过一次次心灵的历程,我认为做班主任老师是不乏味的、是充实的。一个好的集体,没有每个老师辛勤工作,没有领导的支持,没有同事的合作,没有家长和社会的密切配合,班主任就是再有本事,也难以发挥作用,所以我在班主任这个岗位上的一点一滴,也就是只做了班
期刊
【摘 要】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两部分,有效的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写作水平的提高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阅读 ,可见,写作和阅读之间是相互作用的,相互影响的。现在很多小学生不喜欢写作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教师忽视了阅读对写作的影响因素,本文主要论述了语文阅读对写作会产生的影响,希望能对学生的写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语文阅读 写作 影响  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
期刊
【摘 要】有效教学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有效教学一要有效果,讲求教学的质量(收益大一些);二要有效率,讲求教学的速度(投入小一点);三要有效益,这效益是着眼于“师生共同成长”。课堂教学的“有效”,就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以尽可能少的时间、
期刊
【摘 要】现在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已成为世界上各个国家在数学课程内容改革的共同追求内容。在小学教学中,数学问题大多都是从实际生活中发展而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实际的生活让学生去理解小学数学问题。因此,让小学生把小学数学问题生活化是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方式。并且在新课改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要要求在
期刊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教育部对小学生的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标准,要求学校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时要注重教学策略的改变,从而满足信息社会的人才培养需求。为了顺应课改提出的新的教学要求,学校将微课教学引入到数学课堂当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老师利用视频将数学内容具体化,并将其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加强学生的理解水平。本文通过对微课教学形式在数学课堂中所呈现的作用展开分析,并探究出合适的教学手段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