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习的过程与情感的体验紧密相联,情感是学习的动力,因此,调动和激励学生的积极情感,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而,在课堂开始时——即导入新课的过程中,就能充调动起学生的情感,唤醒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整堂课的教学无疑有着巨大的意义。
关键词: 导语 情感 思维 教学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离不开好的开场白。正如于漪老师所说:“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见,设计一个精彩的导语,对于整堂课的“定音”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那么,导语有什么特点,什么样的导语才能算作精彩的导语呢?一般来讲,导语是一节课的起始阶段,一般在5分钟左右。上课开始时,学生的情感往往处于静止的“零点”状态,精彩的导语就必须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方法把学生的情感激发起来,向课文的情感靠拢,缩小学生和作者的情感距离,使学生能顺利的进入学习状态。
精彩的导语设计要考虑哪些因素呢?我们认为,精彩的导语应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科课堂的特点:首先,从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活动的特点来看,一般而言,初中生的认知多重直观、形象、具体,以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其参与认知的情感表现得炽烈、丰富、外向,具有易感性;高中生的认知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逐步上升到以抽象思维为主,其情感发展渐趋深厚稳定,具有闭锁性。其次,从语文课堂特点来看来看,一方面,语文的教学内容多,人物事件杂、经常需要分析,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另一方面,语文课本身是生动、形象、具体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形象思维。这些,都是设计导语时必需考虑到的因素。
那么,怎样在语文课堂导语中把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活动有机地统一起来呢?具体地讲,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借助生动事例,激发学生情感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因此,在课堂的导语设计中,我们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要通过精妙的设计,恰到好处地引起学生学习的愿望,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而举例在这方面有着特殊的功能。如上《草》这一篇反映红军长征的小说时,我先举了一个红军长征途中的真实事例,让长征精神变为一个个生动的形象,生发学生对红军的敬仰之情,然后顺势提出:“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反映红军长征情境的,我们来看一下,课文中到底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果然,学生一扫课前嘻嘻哈哈的神态,专注地投入到文本的学习中来。
二、借助电教手段,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情感
随着电教手段的不断普及,具体形象的电化教学手段开始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电教手段能够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虚为实;能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刺激作用,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状态,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而且,电教手段有绘声绘色的特点,能使学生临其境,听其声,弥补学生想象力的不足,能一步到位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采用电教手段来设计导语已经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如上《父母的心》这一课时,我选用了一段阎维文的MTV《母亲》。动人的画面和感人的旋律,使学生完全置身于浓浓的亲情之中,迅速缩短了学生与作者的心理差距,同时,也使接下来的教学收到了最佳效果。
三、以情动情,感染学生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段精彩的导语设计,不只是感动学生,也应该感动教师自己,一段精彩的导语设计,不只是唤醒学生的情感,也应该是教师情感的自然流露。因为,唯有真情才能换来真情。这个道理,和“现代二胡演奏皇后”闵惠芬用乐曲《江河水》打动日本指挥大师小泽征尔一样的。正是闵惠芬用充满真情的演奏才使得这位世界级的音乐家伏案恸哭。所以,我们在设计和运用导语时,一定要注意用自己的感情去打动学生,去激活学生的身心。比如,我在教《周总理,你在哪里》一文时,一开时就是自己充满感情的进行示范朗读,学生明显地被感动了。接着,我指出这是一首充满感情也非常感人的诗歌,要求学生也用充满感情的朗读来感动老师。短短五分多钟的导语,已使学生的学习情感得到了充分的酝酿,一堂课下来的教学效果自然也是预料之中了。
四、巧妙质疑,点燃学生的情感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起学生认真读书学习、解决问题的强烈兴趣。例如教学《学问和智慧》一课,我首先让学生思考这么一个问题:赵括能纸上谈兵,说明他比自己的父亲有学问,那为什么他不能打胜仗呢?这样一来,学生就纷纷讨论起来,我便因利势导,让学生开始探索学问和智慧的特点及关系。这样,学生就在积极的情绪下兴趣盎然地主动学习、探究起来。
当然,优秀的导语的形式是多样的,但不管形式如何,都应与课堂内容紧密相联,否则就是教师的故弄玄虚了。
正如魏书生所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之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精彩的导语对一堂课而言意义重大,有如一个美丽的音符,巧妙地拨动学生的“情”弦,奠定整堂课的“旋律”基调。
参考文献:
[1]王小明.教学论:心理学取向.
[2]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实践应用.上海教育出版社.
(作者系苏州大学教育硕士)
关键词: 导语 情感 思维 教学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离不开好的开场白。正如于漪老师所说:“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见,设计一个精彩的导语,对于整堂课的“定音”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那么,导语有什么特点,什么样的导语才能算作精彩的导语呢?一般来讲,导语是一节课的起始阶段,一般在5分钟左右。上课开始时,学生的情感往往处于静止的“零点”状态,精彩的导语就必须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方法把学生的情感激发起来,向课文的情感靠拢,缩小学生和作者的情感距离,使学生能顺利的进入学习状态。
精彩的导语设计要考虑哪些因素呢?我们认为,精彩的导语应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科课堂的特点:首先,从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活动的特点来看,一般而言,初中生的认知多重直观、形象、具体,以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其参与认知的情感表现得炽烈、丰富、外向,具有易感性;高中生的认知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逐步上升到以抽象思维为主,其情感发展渐趋深厚稳定,具有闭锁性。其次,从语文课堂特点来看来看,一方面,语文的教学内容多,人物事件杂、经常需要分析,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另一方面,语文课本身是生动、形象、具体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形象思维。这些,都是设计导语时必需考虑到的因素。
那么,怎样在语文课堂导语中把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活动有机地统一起来呢?具体地讲,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借助生动事例,激发学生情感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因此,在课堂的导语设计中,我们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要通过精妙的设计,恰到好处地引起学生学习的愿望,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而举例在这方面有着特殊的功能。如上《草》这一篇反映红军长征的小说时,我先举了一个红军长征途中的真实事例,让长征精神变为一个个生动的形象,生发学生对红军的敬仰之情,然后顺势提出:“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反映红军长征情境的,我们来看一下,课文中到底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果然,学生一扫课前嘻嘻哈哈的神态,专注地投入到文本的学习中来。
二、借助电教手段,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情感
随着电教手段的不断普及,具体形象的电化教学手段开始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电教手段能够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虚为实;能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刺激作用,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状态,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而且,电教手段有绘声绘色的特点,能使学生临其境,听其声,弥补学生想象力的不足,能一步到位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采用电教手段来设计导语已经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如上《父母的心》这一课时,我选用了一段阎维文的MTV《母亲》。动人的画面和感人的旋律,使学生完全置身于浓浓的亲情之中,迅速缩短了学生与作者的心理差距,同时,也使接下来的教学收到了最佳效果。
三、以情动情,感染学生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段精彩的导语设计,不只是感动学生,也应该感动教师自己,一段精彩的导语设计,不只是唤醒学生的情感,也应该是教师情感的自然流露。因为,唯有真情才能换来真情。这个道理,和“现代二胡演奏皇后”闵惠芬用乐曲《江河水》打动日本指挥大师小泽征尔一样的。正是闵惠芬用充满真情的演奏才使得这位世界级的音乐家伏案恸哭。所以,我们在设计和运用导语时,一定要注意用自己的感情去打动学生,去激活学生的身心。比如,我在教《周总理,你在哪里》一文时,一开时就是自己充满感情的进行示范朗读,学生明显地被感动了。接着,我指出这是一首充满感情也非常感人的诗歌,要求学生也用充满感情的朗读来感动老师。短短五分多钟的导语,已使学生的学习情感得到了充分的酝酿,一堂课下来的教学效果自然也是预料之中了。
四、巧妙质疑,点燃学生的情感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起学生认真读书学习、解决问题的强烈兴趣。例如教学《学问和智慧》一课,我首先让学生思考这么一个问题:赵括能纸上谈兵,说明他比自己的父亲有学问,那为什么他不能打胜仗呢?这样一来,学生就纷纷讨论起来,我便因利势导,让学生开始探索学问和智慧的特点及关系。这样,学生就在积极的情绪下兴趣盎然地主动学习、探究起来。
当然,优秀的导语的形式是多样的,但不管形式如何,都应与课堂内容紧密相联,否则就是教师的故弄玄虚了。
正如魏书生所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之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精彩的导语对一堂课而言意义重大,有如一个美丽的音符,巧妙地拨动学生的“情”弦,奠定整堂课的“旋律”基调。
参考文献:
[1]王小明.教学论:心理学取向.
[2]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实践应用.上海教育出版社.
(作者系苏州大学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