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理念盛行,要求教者要踊跃开发课程资源,要深入挖掘课程资源,教师要能够认真研读文本,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寻找适当的方法和途径,具体研究并活用教材中的作文资源进行写作指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体验感悟知识。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是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阅读与写作是一贯的阅读,得其法,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的。”这就道出了“读写结合”的真意。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不会顺利,参与与探究,体验与感悟更是无从谈起。
学生通过阅读获得写作素质,这毋庸置疑。学生从书本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吸取各种各样的养分。阅读书本,相当于摄入精神养料,通过它,学生能够更好地消化吸收书中知识,从而使表达能力的提升成为可能。
如果仔细研究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你会发现,几乎每篇课文都是教写作的极好素材。
通过阅读,学生的理解能力得以提升,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学生的良好读书习惯大大养成。阅读又是学生、老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知性的。
初中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这些文章可读性强,语言规范优美,写法灵活多样,是学生习作的典范,在语言的表达上、段落的衔接上和全文的谋篇布局上有很多值得学生借鉴学习的地方。
一、紧扣教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其实教材中有山川风物,有自然美景,无一不可以成为写作时参照和学习的对象。至于古诗文名句,更是写作中必不可少的精彩点缀。课文中丰富的人物、风景乃至故事,如果能善于运用,善于学用,无疑是一笔可观的精神财富。
要表情达意,离不开语言。读透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传授给他们阅读方法,带领你的学生一起走进文本。你们一起感受泉声的悠扬和美好,泉声的变化多端,学生就能感受到课文的语言美。好的文章,它本身就是提高学生水准的指导者。老师要坚持,学生先是愿读,接着是善读,最后是乐读,一定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够指导写作,阅读是克服中学生生活面狭窄的一个有效办法。当然,也可以治愈写作素材缺乏的毛病。
为此,我在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可以系统性的向学生传授一些适当的阅读方法,借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内化文章内容,如:摘抄,做批注,背诵等读书方法。
二、分类归纳,形成习作素材系统
作为老师,必须要能纵观全局,心里对教材编排做到有数。这样才能指导学生整理素材,关心学生的课文学习,关注课文学习的深度不断加深。就譬如写自然吧,七年级上册写的是自然之景,到了八年级下册,就不仅写自然界的景色了,还写作者体现在其中的深刻的象征含义。到了九年级上册,更是一边写景抒情,一邊生出哲理。教师在引导学生积累素材的过程中,因为学段不一样,要求也不一样。与此同时,也让学生对不同学段的素材进行比较,指引学生自己积累,在积累中能够比照,在比照中能得到提高。这样,学生就会拓展自己的思维,积累自己逐步加深的素材系统。
三、以读促写,习得写作的技法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运用书本中的写作资源指导学生,主要是模仿写作。在模仿中水平能得到提升,在提升的同时继续模仿。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能够获得一个良性的进步。
初中语文书上的文章大部分文质兼美,生命力很强,完全应该去反复诵读,教师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把它们开发成写作教学的蓝本。书本里还有不少优秀篇章,其立意高妙,写作方法,技巧突出,对于这些文章可以运用“拿来主义”的方法,大胆学写、摹写。比如说,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童年趣事》一文的蓝本,《藤野先生》就是《我的老师》一类文章的蓝本。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时,或有意或无意,让学生去关注书本和教材里优秀文章的选材、立意、技巧以及方法等,如果再能让学生学会迁移,活学活用,学生的文章就会有章可循,持续进步。
四、培养学生的个性,丰富写作的素材
素质教育是现代的主流,它能养成人格,发展个性,弘扬创造精神。教师的作文教学嘛,当然也要紧紧跟住时代要求,让学生的个性和思维鲜活地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这样学生的写作宽度就有了,写作自由性也就有了。从书本中,学生学会了用眼睛也用心灵去观察社会和体验生活,辨别生活中的各种真善美和各种假丑恶。学生用心灵去书写自己的情感,情感因而饱满舒张,写作素材更是丰富。老师的观念更要更新,要钻到书本和教材里去,以读来促进写,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不同的身心特点,捕捉学生的作文激情,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让学生活在情境之中,有情可抒,有感可发,文章自然真切动人。
由此看来,能够善用、巧用教材,联系学生的写作实际,努力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技巧,开启想象之门,同时注意引导督促学生坚持做读书笔记,自觉养成多抄多背的良好习惯,积极主动积累写作素材,以读代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并持之以恒,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学效果。这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那么,就让我们共同面对,去思考、去探究、去实践,进而解决学生写作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就让课堂阅读教学成为写作教学的一双隐形的翅膀,相信学生们一定能够在作文的广阔天空中搏击长空,迎风翱翔。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编辑:郭恒)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是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阅读与写作是一贯的阅读,得其法,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的。”这就道出了“读写结合”的真意。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不会顺利,参与与探究,体验与感悟更是无从谈起。
学生通过阅读获得写作素质,这毋庸置疑。学生从书本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吸取各种各样的养分。阅读书本,相当于摄入精神养料,通过它,学生能够更好地消化吸收书中知识,从而使表达能力的提升成为可能。
如果仔细研究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你会发现,几乎每篇课文都是教写作的极好素材。
通过阅读,学生的理解能力得以提升,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学生的良好读书习惯大大养成。阅读又是学生、老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知性的。
初中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这些文章可读性强,语言规范优美,写法灵活多样,是学生习作的典范,在语言的表达上、段落的衔接上和全文的谋篇布局上有很多值得学生借鉴学习的地方。
一、紧扣教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其实教材中有山川风物,有自然美景,无一不可以成为写作时参照和学习的对象。至于古诗文名句,更是写作中必不可少的精彩点缀。课文中丰富的人物、风景乃至故事,如果能善于运用,善于学用,无疑是一笔可观的精神财富。
要表情达意,离不开语言。读透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传授给他们阅读方法,带领你的学生一起走进文本。你们一起感受泉声的悠扬和美好,泉声的变化多端,学生就能感受到课文的语言美。好的文章,它本身就是提高学生水准的指导者。老师要坚持,学生先是愿读,接着是善读,最后是乐读,一定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够指导写作,阅读是克服中学生生活面狭窄的一个有效办法。当然,也可以治愈写作素材缺乏的毛病。
为此,我在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可以系统性的向学生传授一些适当的阅读方法,借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内化文章内容,如:摘抄,做批注,背诵等读书方法。
二、分类归纳,形成习作素材系统
作为老师,必须要能纵观全局,心里对教材编排做到有数。这样才能指导学生整理素材,关心学生的课文学习,关注课文学习的深度不断加深。就譬如写自然吧,七年级上册写的是自然之景,到了八年级下册,就不仅写自然界的景色了,还写作者体现在其中的深刻的象征含义。到了九年级上册,更是一边写景抒情,一邊生出哲理。教师在引导学生积累素材的过程中,因为学段不一样,要求也不一样。与此同时,也让学生对不同学段的素材进行比较,指引学生自己积累,在积累中能够比照,在比照中能得到提高。这样,学生就会拓展自己的思维,积累自己逐步加深的素材系统。
三、以读促写,习得写作的技法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运用书本中的写作资源指导学生,主要是模仿写作。在模仿中水平能得到提升,在提升的同时继续模仿。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能够获得一个良性的进步。
初中语文书上的文章大部分文质兼美,生命力很强,完全应该去反复诵读,教师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把它们开发成写作教学的蓝本。书本里还有不少优秀篇章,其立意高妙,写作方法,技巧突出,对于这些文章可以运用“拿来主义”的方法,大胆学写、摹写。比如说,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童年趣事》一文的蓝本,《藤野先生》就是《我的老师》一类文章的蓝本。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时,或有意或无意,让学生去关注书本和教材里优秀文章的选材、立意、技巧以及方法等,如果再能让学生学会迁移,活学活用,学生的文章就会有章可循,持续进步。
四、培养学生的个性,丰富写作的素材
素质教育是现代的主流,它能养成人格,发展个性,弘扬创造精神。教师的作文教学嘛,当然也要紧紧跟住时代要求,让学生的个性和思维鲜活地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这样学生的写作宽度就有了,写作自由性也就有了。从书本中,学生学会了用眼睛也用心灵去观察社会和体验生活,辨别生活中的各种真善美和各种假丑恶。学生用心灵去书写自己的情感,情感因而饱满舒张,写作素材更是丰富。老师的观念更要更新,要钻到书本和教材里去,以读来促进写,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不同的身心特点,捕捉学生的作文激情,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让学生活在情境之中,有情可抒,有感可发,文章自然真切动人。
由此看来,能够善用、巧用教材,联系学生的写作实际,努力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技巧,开启想象之门,同时注意引导督促学生坚持做读书笔记,自觉养成多抄多背的良好习惯,积极主动积累写作素材,以读代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并持之以恒,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学效果。这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那么,就让我们共同面对,去思考、去探究、去实践,进而解决学生写作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就让课堂阅读教学成为写作教学的一双隐形的翅膀,相信学生们一定能够在作文的广阔天空中搏击长空,迎风翱翔。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