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也提上了日程。从基础的教学改革入手,采取校企共建联合培养的模式,以增强学生实践技能作为最终目的,实现专业课程体系和学生职业规划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转型发展;应用型;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J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084-01
前言
2014年,教育部明确指出,要将全国近1200所普通高校中的600所转向应用型大学。此次高校转型是对学术型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再次划分,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因此高校的转型及其专业的发展必须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与经济建设的需要。转变观念,开拓视野, 把握这一历史机遇,改革并完善专业培养方式,将学生的技能培养与服务产业的实践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标准,加强教学实践改革,以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的有效衔接。
1、地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的核心是人才培养,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使之适应建筑及地质工程勘察领域对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是地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而我校现阶段该专业的教学针对性不强,学科建设方向与目标模糊。虽然近些年加强了课程实践环节的建设,增加了实习课程的教学学时及教学指導,但与符合现代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因此,积极开展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方式的革新与探索便提上了日程。
2、重视实践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作用
(1)请进来—教学贴近生产实践
通过近些年专业建设的积累,我院与广大用人单位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在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向职业技能型方向转变过程中尤其要重视用人单位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和反馈。具体来说,通过聘请企业科研骨干作为课内外指导教师,充分利用校外专家的实践经验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推动在职教师积极到生产单位参与科研生产,提高实践技能并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课程体系改革与用人单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2)走出去—培养学生实践技能
充分利用我校地质工程专业在校企联合办学方向的优势,将学生实践和实训环节与企业生产项目相结合。一方面采取模拟生产环节的方法,把项目划分为子项目,学生以组为单位,采取学科竞赛的方式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生产项目。任务结束后,聘请校外专家对项目验收并做进一步指导。同时,通过与企业协商,聘请企业专家作为指导教师,把实训环节直接与企业生产相结合,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素养,增强学生团队意识,使其更快的适应生产单位的需求。
3、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1)课程体系改革要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以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才为导向,实施课程体系系统性改革。首先,合理分配课堂讲授与实践环节的比例关系,突出实践对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其次,合理调整授课顺序,符合课程体系教育的逻辑关系。现有的授课内容存在专业课程部分内容重叠,授课顺序倒转等问题,不符合知识结构的先易后难的原则,需要重新梳理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实训环节的课程设计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快课堂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时俱进,增加对专业领域中新方法,新技术的引入,而课程设计中原有的陈旧部分技术则应相应淡化或剔除。以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生产项目和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为最终目标。
(1)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尝试
1)授课方法的创新与完善。地质工程专业课程内容的特点多以计算及专业方法讲解,公式晦涩难懂,方法抽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现代教学设备的优势,制作法flash动画视频,把枯燥的专业方法趣味形象话,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以案例教学为主线,通过开展课程设计,课程实验等方式加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最后,制作工程模拟道具和模型,结合其他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工程任务形象话,直观话。比如制作桩基模型模拟各类型缺陷特征,地质模型模拟地质构造、断层、产状等。
2)加强实验室建设,以实验中心作为开展第二课堂教学的基地。近些年我院新引进了大量的勘察仪器和教学设备,然而与这些仪器相配套的课程体系还未建立起来。因此有必要成立工程实验中心,整合现有的教学硬件,在课程体系中动员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到第二课堂教学中来,组件学生兴趣小组,运用仪器设备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具备较为完备的实践技能,增进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同时,以实验中心为平台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通过社会实践丰富实验室的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刘玉凤.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研究[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2015(6):69-72.
[2]钟秉林.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J]. 高等教育研究,2013,(11):71-76.
关键词:转型发展;应用型;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J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084-01
前言
2014年,教育部明确指出,要将全国近1200所普通高校中的600所转向应用型大学。此次高校转型是对学术型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再次划分,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因此高校的转型及其专业的发展必须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与经济建设的需要。转变观念,开拓视野, 把握这一历史机遇,改革并完善专业培养方式,将学生的技能培养与服务产业的实践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标准,加强教学实践改革,以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的有效衔接。
1、地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的核心是人才培养,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使之适应建筑及地质工程勘察领域对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是地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而我校现阶段该专业的教学针对性不强,学科建设方向与目标模糊。虽然近些年加强了课程实践环节的建设,增加了实习课程的教学学时及教学指導,但与符合现代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因此,积极开展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方式的革新与探索便提上了日程。
2、重视实践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作用
(1)请进来—教学贴近生产实践
通过近些年专业建设的积累,我院与广大用人单位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在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向职业技能型方向转变过程中尤其要重视用人单位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和反馈。具体来说,通过聘请企业科研骨干作为课内外指导教师,充分利用校外专家的实践经验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推动在职教师积极到生产单位参与科研生产,提高实践技能并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课程体系改革与用人单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2)走出去—培养学生实践技能
充分利用我校地质工程专业在校企联合办学方向的优势,将学生实践和实训环节与企业生产项目相结合。一方面采取模拟生产环节的方法,把项目划分为子项目,学生以组为单位,采取学科竞赛的方式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生产项目。任务结束后,聘请校外专家对项目验收并做进一步指导。同时,通过与企业协商,聘请企业专家作为指导教师,把实训环节直接与企业生产相结合,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素养,增强学生团队意识,使其更快的适应生产单位的需求。
3、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1)课程体系改革要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以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才为导向,实施课程体系系统性改革。首先,合理分配课堂讲授与实践环节的比例关系,突出实践对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其次,合理调整授课顺序,符合课程体系教育的逻辑关系。现有的授课内容存在专业课程部分内容重叠,授课顺序倒转等问题,不符合知识结构的先易后难的原则,需要重新梳理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实训环节的课程设计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快课堂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时俱进,增加对专业领域中新方法,新技术的引入,而课程设计中原有的陈旧部分技术则应相应淡化或剔除。以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生产项目和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为最终目标。
(1)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尝试
1)授课方法的创新与完善。地质工程专业课程内容的特点多以计算及专业方法讲解,公式晦涩难懂,方法抽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现代教学设备的优势,制作法flash动画视频,把枯燥的专业方法趣味形象话,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以案例教学为主线,通过开展课程设计,课程实验等方式加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最后,制作工程模拟道具和模型,结合其他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工程任务形象话,直观话。比如制作桩基模型模拟各类型缺陷特征,地质模型模拟地质构造、断层、产状等。
2)加强实验室建设,以实验中心作为开展第二课堂教学的基地。近些年我院新引进了大量的勘察仪器和教学设备,然而与这些仪器相配套的课程体系还未建立起来。因此有必要成立工程实验中心,整合现有的教学硬件,在课程体系中动员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到第二课堂教学中来,组件学生兴趣小组,运用仪器设备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具备较为完备的实践技能,增进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同时,以实验中心为平台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通过社会实践丰富实验室的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刘玉凤.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研究[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2015(6):69-72.
[2]钟秉林.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J]. 高等教育研究,2013,(11):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