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评价领袖人物功过的时代意义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N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评价共产党的领袖人物,是涉及如何看待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问题。苏共领导人在评价斯大林问题上的错误,中共领导人科学评价斯大林及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产生了不同的历史结果。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如何评价党的领袖人物,是关系着社会主义国家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战略问题。
  
  【关键词】领袖人物 历史经验 时代意义 斯大林 毛泽东
  
  科学评价斯大林的功过
  1956年2月,赫鲁晓夫作《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像一颗政治原子弹,引起了严重的连锁反应。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导致了苏共和苏联社会的分化和分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机掀起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对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在这种背景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国家都面临向何处去的历史问题。
  面对全世界反社会主义潮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如何评价斯大林问题上表达了与苏共相左的政治态度。中央政治局多次召开会议,着重分析如何评价斯大林和如何总结无产阶级专政的经验和教训等问题。1956年4月5日和12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比较系统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对评价斯大林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观点和态度。
  第一,提出处理两种性质不同的矛盾的原则,强调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必须服从对敌斗争的总的利益,绝不应该把人民内部的矛盾同敌我矛盾等量齐观。第二,旗帜鲜明地肯定斯大林的历史功绩,指出斯大林在不同时期的许多方面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第三,客观地分析了斯大林的错误的内容和错误的思想根源、社会根源、历史根源,指出斯大林的错误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还存在一定矛盾的结果,是在社会主义历史还不长的情况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某些环节上的缺陷造成的。第四,全面评价斯大林的功过是非及斯大林所犯错误的性质,指出斯大林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但是也是一个犯了严重错误而不自觉其为错误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第五,从评价斯大林的功过总结无产阶级专政的经验教训,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重大问题。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强调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修正主义和个人崇拜。这些观点都为评价领袖人物奠定了基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在与苏共的论争中科学评价斯大林,捍卫了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等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为如何评价领袖人物问题、为党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奠定了基本原则和理论基础。
  正确评价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
  “文革”结束以后,“正确地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过、确立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①
  20世纪70年代末到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党和邓小平在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唯物史观,在总结评价斯大林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科学解决了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这一课题。
  首先,高屋建瓴地指出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的战略意义,全面客观地肯定了毛泽东的历史功绩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决议》指出:“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②
  其次,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毛泽东的错误,客观公正地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是非。要分析毛泽东所犯错误的性质,是什么性质的错误就讲什么错误,但都要做出恰如其分的分析。总的来看,“尽管毛主席过去有段时间也犯了错误,但他终究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拿他的功与过来说,错误毕竟是第二位的。”③
  再次,科学分析毛泽东所犯错误的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历史根源。邓小平说:“在分析他的缺点和错误的时候,我们当然要承认个人的责任,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历史的复杂的背景。”④指出毛泽东所犯的错误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如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较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有待于深入探索,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党也分析了毛泽东个人的错误,并指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没有解决领袖和政党关系问题,另外还因为中国长期的封建专制主义在思想政治方面的遗毒不容易肃清,由此导致毛泽东的错误和“文革”的发生。
  第四,从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正确认识毛泽东和“文革”的错误,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这样,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沿着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就有了科学根据。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⑤
  正是基于上述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准确完整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科学概括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
  科学评价领袖人物的现实意义
  如何评价领袖人物,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能否正确评价领袖人物,对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具有深远的影响。
  1985年,戈尔巴乔夫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之后,鼓吹“民主化”、“公开化”,打着改革的旗帜,丑化苏共和苏联历史。许多人重拾赫鲁晓夫的弊履,攻击谩骂否定斯大林,进而否定列宁,否定十月革命,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从而否定了苏联的历史合理性,为苏联亡党亡国埋下了定时炸弹。⑥
  与苏联领导人的做法相反,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意义,仍然在改革开放中沿着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前进。邓小平指出:“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恢复毛泽东同志的那些正确的东西嘛,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嘛。基本点还是那些。……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⑦党之所以能够顶住“左”和右的干扰,没有重蹈苏联覆辙,其原因之一就是坚持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所指引的道路。
  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的两种不同命运,显示了科学评价领袖人物的重要意义。苏联的历史已经作为教训写入了共产主义运动史,而对中国来说,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第一,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昭示着中国沿着什么样的道路和方向继续前进。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如何根据国内外条件的变化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确定中国的社会发展道路,是紧密相联的问题。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三个永远铭记”,高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奠基、开创、发展的历史过程,指明了三代领导集体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第二,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昭示着中国应该坚持什么样的理论武装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以什么样的理论武器为执政党的指导思想,关系着党的性质和国家的方向。邓小平指出:“毛泽东思想过去是中国革命的旗帜,今后将永远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反霸权主义事业的旗帜,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⑧
  第三,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昭示着我们以什么样的民族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唯物史观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不否定英雄人物的作用。邓小平说:“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⑨正是因为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转变成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第四,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为我们反对各种错误理论和思潮提供了锐利武器,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历史虚无主义把否定领袖人物作为否定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突破口,民主社会主义把中国建设的指导思想歪曲为西方政治理论,资产阶级自由化否定毛泽东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这些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背道而驰。邓小平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外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⑩(作者分别为防灾科技学院副教授;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
  
  注释
  ①《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47页。
  ②《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825页。
  ③④⑦⑧⑨《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44、172、300、172、344~345页。
  ⑤⑩《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34~235、2~3页。
  ⑥参见孔祥富,张丽青:“苏联史学的虚无主义与苏联的灭亡”,载曹长盛等主编:《苏联演变进程中的意识形态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32~333页。
  
其他文献
編者的话: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面临各种治理难题和发展困境。这其中,民粹主义呈现出一种崛起的态势。它不仅挑战主流的政治制度,令一些西方国家进退失据;而且与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等结合在一起,不断冲击国际关系格局与全球治理体系。民粹主义的产生机理为何?如何理解民粹主义,以及如何从思想政治上应对民粹主义的挑战?本期我们集结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人关于“民粹主义的产生机理与有效
韩愈性格刚强,择善固执,诚如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所评:“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诗如其人,韩诗的整体面貌就是其刚强个性的外化,清人叶燮说得好:“举韩愈之一篇一句,无处不可见其骨相稜嶒,俯视一切,进则不能容于朝,退又不肯独善于野,疾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原诗》卷三)试读其《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
【摘要】国际体系正经历深刻变迁,国际局势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趋势。在国际变局中,全球政治中如资本扩张、霸权主导、地缘竞争等旧有逻辑仍然在发挥作用,但一些新的要素也不断充实进来,如科技的突破性进展、全球性问题的增多、非国家角色的增多、信息扩散带来的权利转移等,诸多要素和逻辑综合作用,国际关系趋向错综复杂,系统效应日益突出。这些变化既为中国提供了更广阔的战略空间和回旋余地,也对国家战略筹划提出了更
【摘要】西安浐灞生态区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着社会参与度不足、核心关键技术创新不足以及生态区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不足等诸多问题。浐灞生态区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把握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建设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区。  【关键词】西安浐灞生态区 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要求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坚持以人为
【摘要】本文从城乡统筹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日本乡村建设的实践及其经验借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首先,以城市反哺农村为起点,将产业兴农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撑;其次,以城市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将生态兴农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再次,以城乡协调发展为落脚点,将文化建设和基层治理有机结合;最后,以城乡一体化为终点,将城乡人民共同富裕作为根本目标。  【关键词】乡村振兴 日本乡村建设 城乡统筹  
【摘要】现代社会,社会福利制度在多个层面影响着政策对象的个人生活。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发现,中国近年来实施的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加深了农民工个人对于退休的理解,在人生计划中将工作与退休区别开的退休意识在农民工群体中开始出现,但是在制度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农民工关于养老保障制度的主观感知以及对制度带给自身影响的评估,使得他们的个人生活规划没有完全按照制度的预设运行,这影响了他们的制度参与和制度的实践效果。基
【关键词】美国 政治思潮 极化政治 社会撕裂 发展困境  【中图分类号】D7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8.22.006  美国国内政治思潮的转变是其内部各类社会要素耦合与竞争的产物。然而,自冷战结束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美国国内的政治发展出现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高度的极端性。这就意味着美国原有的各类
【摘要】1929~1930年间,随着国民党“党治”的扩展,以胡适为代表的一批自由知识分子越发感受到来自新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在言论、思想控制上的强制压迫,特别担忧自己在此种压迫下有“失声”的危险。因此,这批自由知识分子仿效英国费边社在上海组织平社评议时局、 议论政治。他们以“中国问题”为总题,展开了为期一年半的主题讨论,并发表政论,反对国民党的“党治”,倡导专家治国,试图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国民党党
编者的话 本刊2012年10月(下)推出的“官本位的政治哲学”专题中,林存光、翟学伟、张鸣、冯立鳌、靳凤林等专家学人从官本位的政治传统、传承流变、思想渊源、社会心理等不同侧面进行了深入阐析。官本位传统对当今中国仍然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期,我们又约请了三位著名学者,分别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对此议题作进一步探讨。敬请读者垂注。  摘要 把官本位归结到传统文化上,特别是认为儒家思想是官本位存在的理论依据
【摘要】从历史上看,东欧国家一直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的改革先锋,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均未取得理想效果,改革最终走向激进并导致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分化。在转型初期,东欧国家普遍经历了政治动荡和经济衰退的巨大挫折,部分国家甚至产生了战争和分裂。在经历最初5年左右的阵痛后,东欧各国的元气逐渐恢复,一些国家已经或正在迈进高收入国家的“俱乐部”。然而,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巨大鸿沟不可能一步跨越,东欧国家的转型之路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