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的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以来,“一带一路”这一词已经渐渐走进公众的视野。“一带一路”战略的宏伟蓝图如今也正在一步步地构建和实施中。中国驻纽约总领事章启月2015年9月16日指出,“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这意味着“一带一路”这一词语并非是某种确切的看得见的实体企业,或是一个直观可见地为百姓创造利益的实体的物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是以合作发展为理念,高举和平发展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关键词:“一带一路”;民生意义;就业;黑龙江省
中图分类号:F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7-0001-02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自“一带一路”战略提出至今,抓住机遇、积极响应、准确定位,以切实的民生利益为根本,在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龙江丝路带”建设中把握住重中之重,即以“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推进黑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快速发展,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促进政治沟通、经济互利、文化交流,使百姓体会到“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切实可见的直观价值。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对于改善黑龙江省就业问题带来前所未有的利益与挑战。“一带一路”战略改善黑龙江省就业问题,为多层次人群提供就业的举措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黑龙江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存在产业结构不均衡、缺乏第三产业及高科技产品的生产与创新等问题,而在大型机器设备、钢铁、原材料等重工业产品方面存在着产能过剩等一系列问题。要解决黑龙江省就业问题首先要解决产业比重失衡的问题。以往的数十年来,黑龙江省始终将加快老工业基地企业的转型升级看做是一项艰难而繁杂的工程,自2003年我国正式实施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战略以来,黑龙江省产业比重分配有了重大的转变,原本一些过分强调重工业的企业在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的战略中看到了一线生机,加快了转型的步伐;部分面临破产的重工业企业在战略实施过程中重新发展起来。但面对全球范围经济快速发展和创新步伐日益加快的现状,近年来,黑龙江省企业的转型以及产业比重的分配又遭遇到新的难题,产业结构链的不完整、单一,经济结构失衡,重工业比重仍然占有较高的比例等问题再次暴露出来,“固定资产投资乏力,投资增速稳中有降”[1]。近几年来,黑龙江省的GDP增速出现放缓慢等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自振兴老东北战略实施后,黑龙江省很难找到重新调整产业结构的机遇和有效措施,因此,一系列问题重新露出水面。
“一带一路”战略的宏伟蓝图在实施过程中对于农业企业、工业企业、服务行业的比重分配将进行全新的划分。黑龙经省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已经成为连接亚欧的重要贸易通道,因此,对于物流业、工程承包业、金融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需求比例将显著提升。与此同时,电力设备业、中医药业、林业、农业等产业也将起到促进作用。黑龙江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物流业等第三产业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不足,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推动下,黑龙江省将加快企业改革发展的步伐,突出第三产业的重要性,为今后产业的合理分配和企业的转型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第二,如何有效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将直接影响重工业企业能否成功转型,而重工业企业能否成功转型将牵动就业的多元化能否实现。“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将快速消化黑龙江地区重工业企业所制造的过剩产能。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最好的方法无疑是将过剩产能转移至其他国家,而其次是在本地区提供更多的需求量。黑龙江省以哈尔滨市为中心,搭载着中欧班列(哈尔滨—俄罗斯),成为中国东北地区通往俄罗斯的重要桥梁。但在对蒙古、俄罗斯等周边国家的出口方面,中国的出口还比较薄弱,对于俄罗斯的出口额更是份额较低。因此,“一带一路”战略在黑龙江省实施过程中,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核心并不在于盲目大力增加对外出口贸易,而是在中欧班列的建设过程中,以及“北上”战略的快速推进中,提高自我消化能力,增加需求量来消耗过剩的产能。黑龙江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其重工业生产产品的产量累积过多,尤其在钢铁、水泥、原材料等方面的产能过剩,在“一带一路”战略建设过程中,公路及铁路的建设尤为重要,这为自我消化过剩产能提供了全新的突破口。在自我消化过剩产能的同时,配合适当的出口比例的调整,黑龙江省的产能过剩问题将会得到明显的改善,从而为就业的多元化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第三,加速拓展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的多元化。“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的多元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黑龙江省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过程中,物流带、产业带、开放带的“三带合一”的全新角度将极大促进黑龙江省与其相邻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为确保与相邻国家的互联互通,黑龙江省在打造新型资源型城市的过程中将完善其配套的相应基础设施、物流配送等多领域的建设。为加速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其首要任务就是拓展经济发展的模式。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下,黑龙江省将进一步完善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并拓展其原本较为薄弱的经济发展策略,加强物流体系、电子商务、集装服务、运输改造等多方面的配套服务,并扩大贸易合作、加强推动区域合作与金融合作,使经济发展的模式更加多元化,从而以更广的思路来提供更多的就业可能。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其重要的民生意义即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经济效益、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供广泛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增强就业保障,从多层次多方位转变黑龙江地区现有政治政策及经济建设模式,从而改善基层民生,“保障三省各自的合法权益,使三省的区域合作能够顺利进行下去,以形成优势互补、各展所长、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2]在此过程中,“一带一路”战略会为黑龙江省提供哪些层次的就业机会从而促进战略的推进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一带一路”战略在黑龙江省实施过程中首先要以设施联通为着手点,加强交通设施领域建设,以及输电网、油气管道、跨境光缆等领域的全面推进。在此过程中,加强交通设施领域建设势必会为中低层次人群提供大量基层工作岗位,为中高层次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提供核心岗位。
第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带动经济增加已达40%以上,这其中包括大规模的商业融资、大范围的资金融通以及银行在内的各种金融机构的各显其能。在黑龙江省“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需将金融服务业的建设列为重点发展行业。“一带一路”战略在有效促进黑龙江省基础设施建设及重工业、装备制造业等产能过剩行业的就业人口转移问题的同时,大幅度刺激黑龙江省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的全新方法,更是国际性区域间经济合作的全新模式。黑龙江省有着先天的通道优势,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地缘优势打通与俄罗斯的经济合作,这其中蕴含着的商机和难点并存。在逐步形成以自身为中心的“中欧经济轴”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就业岗位与高层次人群就业的供求关系是,推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及“一带一路”战略在黑龙江省发挥更高水平的作用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难题和关键点。其难点之一即是与之配套的金融人才的培养和合理运用。黑龙江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在金融人才的培养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谭秀杰探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贸易潜力,提出“应加快推进自贸区谈判,提高贸易便利化,加强互联互通,改善交通基础设施。”[3]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对于金融人才需求量日渐增大。但对于一些临近就业的大学生而言,缺乏切实的实践经验,在面对国际性合作及高水平的金融合作时还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如何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更多优秀的金融人才来满足现阶段人才供不应求的局势显得尤为重要。其二,传统运营模式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随着“PPP”及“BOT”等融资模式的引进,传统金融行业所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与日俱增。以往的金融机构在面对市场时常用的手段在新政策中略显单一和陈旧。为使黑龙江省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更快,金融机构的创新迫在眉睫。在金融机构的转型升级中,不仅对于传统金融人才的需求量增大,而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更加急切。金融行业的创新需与现有的市场机制相互配合,单纯的金融人才已无法满足现有需求,更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更加适合现今的发展趋势。黑龙江省在传统金融结构稳固不久的局面下,广泛使用高水平人才并不切合实际,如何将人才人尽其才仍是目前需解决的难题。
第三,在“龙江丝路带”的建设中,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优化资源配置是打造新型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策略。在转型的过程中,如何促进就业人员的宏观调控、岗位的再分配及多层次人员的就业,是能否抓住重工业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的关键点。黑龙江省在过去的两年间积极响应“五大规划”发展战略且制定出台一系列的相应政策,在加快改造传统企业及重工业企业同时大力创新及发展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在2014年一季度中黑龙江省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就与黑龙江省企业内部结构、员工素质及员工的合理运用有着密切关联。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黑龙江省就业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些影响一方面通过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来体现,另一方面通过改变黑龙江省就业现状得以体现。总体来说,“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对黑龙江省多层次就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为黑龙江省地区就业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杨东亮,赵振全.东北经济失速的投资性根源[J].东北亚论坛,2015,(5).
[2] 高虎城.深化经贸合作 共创新的辉煌[N].人民日报,2014-07-02.
[3] 谭秀杰,周茂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 题,2015,(2).
关键词:“一带一路”;民生意义;就业;黑龙江省
中图分类号:F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7-0001-02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自“一带一路”战略提出至今,抓住机遇、积极响应、准确定位,以切实的民生利益为根本,在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龙江丝路带”建设中把握住重中之重,即以“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推进黑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快速发展,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促进政治沟通、经济互利、文化交流,使百姓体会到“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切实可见的直观价值。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对于改善黑龙江省就业问题带来前所未有的利益与挑战。“一带一路”战略改善黑龙江省就业问题,为多层次人群提供就业的举措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黑龙江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存在产业结构不均衡、缺乏第三产业及高科技产品的生产与创新等问题,而在大型机器设备、钢铁、原材料等重工业产品方面存在着产能过剩等一系列问题。要解决黑龙江省就业问题首先要解决产业比重失衡的问题。以往的数十年来,黑龙江省始终将加快老工业基地企业的转型升级看做是一项艰难而繁杂的工程,自2003年我国正式实施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战略以来,黑龙江省产业比重分配有了重大的转变,原本一些过分强调重工业的企业在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的战略中看到了一线生机,加快了转型的步伐;部分面临破产的重工业企业在战略实施过程中重新发展起来。但面对全球范围经济快速发展和创新步伐日益加快的现状,近年来,黑龙江省企业的转型以及产业比重的分配又遭遇到新的难题,产业结构链的不完整、单一,经济结构失衡,重工业比重仍然占有较高的比例等问题再次暴露出来,“固定资产投资乏力,投资增速稳中有降”[1]。近几年来,黑龙江省的GDP增速出现放缓慢等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自振兴老东北战略实施后,黑龙江省很难找到重新调整产业结构的机遇和有效措施,因此,一系列问题重新露出水面。
“一带一路”战略的宏伟蓝图在实施过程中对于农业企业、工业企业、服务行业的比重分配将进行全新的划分。黑龙经省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已经成为连接亚欧的重要贸易通道,因此,对于物流业、工程承包业、金融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需求比例将显著提升。与此同时,电力设备业、中医药业、林业、农业等产业也将起到促进作用。黑龙江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物流业等第三产业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不足,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推动下,黑龙江省将加快企业改革发展的步伐,突出第三产业的重要性,为今后产业的合理分配和企业的转型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第二,如何有效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将直接影响重工业企业能否成功转型,而重工业企业能否成功转型将牵动就业的多元化能否实现。“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将快速消化黑龙江地区重工业企业所制造的过剩产能。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最好的方法无疑是将过剩产能转移至其他国家,而其次是在本地区提供更多的需求量。黑龙江省以哈尔滨市为中心,搭载着中欧班列(哈尔滨—俄罗斯),成为中国东北地区通往俄罗斯的重要桥梁。但在对蒙古、俄罗斯等周边国家的出口方面,中国的出口还比较薄弱,对于俄罗斯的出口额更是份额较低。因此,“一带一路”战略在黑龙江省实施过程中,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核心并不在于盲目大力增加对外出口贸易,而是在中欧班列的建设过程中,以及“北上”战略的快速推进中,提高自我消化能力,增加需求量来消耗过剩的产能。黑龙江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其重工业生产产品的产量累积过多,尤其在钢铁、水泥、原材料等方面的产能过剩,在“一带一路”战略建设过程中,公路及铁路的建设尤为重要,这为自我消化过剩产能提供了全新的突破口。在自我消化过剩产能的同时,配合适当的出口比例的调整,黑龙江省的产能过剩问题将会得到明显的改善,从而为就业的多元化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第三,加速拓展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的多元化。“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的多元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黑龙江省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过程中,物流带、产业带、开放带的“三带合一”的全新角度将极大促进黑龙江省与其相邻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为确保与相邻国家的互联互通,黑龙江省在打造新型资源型城市的过程中将完善其配套的相应基础设施、物流配送等多领域的建设。为加速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其首要任务就是拓展经济发展的模式。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下,黑龙江省将进一步完善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并拓展其原本较为薄弱的经济发展策略,加强物流体系、电子商务、集装服务、运输改造等多方面的配套服务,并扩大贸易合作、加强推动区域合作与金融合作,使经济发展的模式更加多元化,从而以更广的思路来提供更多的就业可能。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其重要的民生意义即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经济效益、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供广泛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增强就业保障,从多层次多方位转变黑龙江地区现有政治政策及经济建设模式,从而改善基层民生,“保障三省各自的合法权益,使三省的区域合作能够顺利进行下去,以形成优势互补、各展所长、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2]在此过程中,“一带一路”战略会为黑龙江省提供哪些层次的就业机会从而促进战略的推进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一带一路”战略在黑龙江省实施过程中首先要以设施联通为着手点,加强交通设施领域建设,以及输电网、油气管道、跨境光缆等领域的全面推进。在此过程中,加强交通设施领域建设势必会为中低层次人群提供大量基层工作岗位,为中高层次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提供核心岗位。
第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带动经济增加已达40%以上,这其中包括大规模的商业融资、大范围的资金融通以及银行在内的各种金融机构的各显其能。在黑龙江省“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需将金融服务业的建设列为重点发展行业。“一带一路”战略在有效促进黑龙江省基础设施建设及重工业、装备制造业等产能过剩行业的就业人口转移问题的同时,大幅度刺激黑龙江省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的全新方法,更是国际性区域间经济合作的全新模式。黑龙江省有着先天的通道优势,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地缘优势打通与俄罗斯的经济合作,这其中蕴含着的商机和难点并存。在逐步形成以自身为中心的“中欧经济轴”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就业岗位与高层次人群就业的供求关系是,推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及“一带一路”战略在黑龙江省发挥更高水平的作用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难题和关键点。其难点之一即是与之配套的金融人才的培养和合理运用。黑龙江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在金融人才的培养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谭秀杰探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贸易潜力,提出“应加快推进自贸区谈判,提高贸易便利化,加强互联互通,改善交通基础设施。”[3]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对于金融人才需求量日渐增大。但对于一些临近就业的大学生而言,缺乏切实的实践经验,在面对国际性合作及高水平的金融合作时还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如何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更多优秀的金融人才来满足现阶段人才供不应求的局势显得尤为重要。其二,传统运营模式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随着“PPP”及“BOT”等融资模式的引进,传统金融行业所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与日俱增。以往的金融机构在面对市场时常用的手段在新政策中略显单一和陈旧。为使黑龙江省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更快,金融机构的创新迫在眉睫。在金融机构的转型升级中,不仅对于传统金融人才的需求量增大,而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更加急切。金融行业的创新需与现有的市场机制相互配合,单纯的金融人才已无法满足现有需求,更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更加适合现今的发展趋势。黑龙江省在传统金融结构稳固不久的局面下,广泛使用高水平人才并不切合实际,如何将人才人尽其才仍是目前需解决的难题。
第三,在“龙江丝路带”的建设中,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优化资源配置是打造新型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策略。在转型的过程中,如何促进就业人员的宏观调控、岗位的再分配及多层次人员的就业,是能否抓住重工业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的关键点。黑龙江省在过去的两年间积极响应“五大规划”发展战略且制定出台一系列的相应政策,在加快改造传统企业及重工业企业同时大力创新及发展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在2014年一季度中黑龙江省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就与黑龙江省企业内部结构、员工素质及员工的合理运用有着密切关联。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黑龙江省就业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些影响一方面通过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来体现,另一方面通过改变黑龙江省就业现状得以体现。总体来说,“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对黑龙江省多层次就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为黑龙江省地区就业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杨东亮,赵振全.东北经济失速的投资性根源[J].东北亚论坛,2015,(5).
[2] 高虎城.深化经贸合作 共创新的辉煌[N].人民日报,2014-07-02.
[3] 谭秀杰,周茂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 题,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