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人民群众当作价值主体,以人民利益至上作为价值目标,把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观是科学社会主义价值现在当代中国的鲜明体现。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价值观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505(2009)03-0081-04
价值观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进行价值认识和价值评价的基本观点和观念。有关价值观的根本问题是以谁作为价值主体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观是以人民群众为本,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价值观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又紧密结合我国的实际,是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鲜明体现。
一、价值主体:人民群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一回答充分肯定了作为生产力主体和社会主义国家主人的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决定作用,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人民群众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价值主体。
毛泽东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人民主体论思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价值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他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为此,党“没有超乎人民群众之上的权力”,“没有在人民群众头上称王称霸的权力”。在邓小平看来,人民群众是胜利之本、力量之源,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江泽民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突出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他指出:“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他还强调:“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突出强调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胡锦涛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推动者。”这就旗帜鲜明地宣告,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肯定了人民群众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首先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邓小平指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他告诫全党:只有善于做好群众的学生的人,才有可能做群众的先生。江泽民指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人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使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实际和群众要求。”胡锦涛也强调:“我们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不断实现民利;保证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全部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革开放的过程,也就成为如江泽民指出的:“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过程。江泽民还强调:“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还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素质,更好地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邓小平在对人的要求上,提出培育“四有”新人。他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人的因素重要,不能是指普通的人,而是指认识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为之而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具体说,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法律、有文化的人。江泽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明确提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任务。他要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教育和科学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人民群众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为此,他又强调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任务。他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把对人民群众素质的要求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价值目标:人民利益至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抽象地讲所谓大公无私的思想境界而不要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惠利益。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人们为此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恩格斯更加明确地 表明:“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从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可见,物质生活的满足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前提。从满足人的发展需要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双重目的而言,把物质利益放在第一位是历史唯物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从这一意义上说,强调人民利益至上,肯定人们对利益追求的合理性,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思想,也是对唯物史观基本原则的真正坚持。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原则,把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与满足人民的物质利益要求统一起来。他指出:“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他认为:“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所以,改革开放以来,他反复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思想,强调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前提下,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给人民以实惠。为此,邓小平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利益目标。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利益原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它体现着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价值选择。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以此为基础,他确立了社会主义两个最基本的价值目标:第一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是共同富裕。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价值目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每个公民的权利都是平等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能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而不是少数人或一部分人民的利益。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即使实行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也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贯彻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江泽民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在新的历史时期,党要求全党同志必须经得起改革开放和执政的考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勤奋工作。所有这些,都是为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他还强调,我们党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这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和认真实践。”为落实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原则,江泽民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所有党员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而绝不允许以权谋私,绝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各级领导干部时刻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只有把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切实做好了,我们才能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无往而不胜。”。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把以人民群众为本,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胡锦涛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个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价值目标的集中体现。胡锦涛要求:“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特别要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领导干部都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自觉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和政绩,做到凡是为民造福的事情就一定要千方百计办好,凡是损害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就坚决不办。”这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价值目标的新要求。
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目标还体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以人为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同时又为实现远大理想和最终目标指明了现实途径。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既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正如胡锦涛所指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通过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价值标准: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把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最高价值评价标准。
这主要体现为坚持实践标准与人民利益标准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对理论坚持两个标准:一是坚持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二是坚持人民利益的价值标准。确认某种理论是否正确,必须经由实践检验,同时还要用这个理论指导实践,改造世界,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实现理论的真正价值。马克思主义认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和坚持人民群众利益的真理的价值标准,是辩证统一的,前者是前提,后者是目的。人民群众既是实践的主体,又是价值的主体。因此,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实践检验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获得实践的成功,又要服务于人民,使人民获得成功实践的价 值。这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根本理念。
究竟以什么作为衡量社会主义价值的标准,对于是否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意义。过去,由于“左”倾思想的干扰,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弄清这个问题,出现了以“一大二公”、政治意识形态等为标准的错误。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评价标准的问题上,邓小平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坚持抛弃过去的错误做法,从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出发,把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评判标准。党和国家的工作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主要看它对人民、对社会的实际效果、效益,对人民有实际效益的事情和做法都是有价值的,反之,就是无价值的。依据这一要求,邓小平在总结过去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逐步形成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重要思想。邓小平指出:“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应当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后来,他又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他还说:“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价值标准:“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标准最突出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人民群众为价值评价标准的思想。生产力发展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国家的综合国力集中体现和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条标准的核心和落脚点是人民利益标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坚持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江泽民提出:“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强调的价值标准就是人民利益标准。江泽民多次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人民群众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他指出:“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这是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我们的各级干部都要经常加以对照检查,看看自己思想上是不是这么去认识的,行动上是不是真正这么去做的。”这就要求我们始终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准绳。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民群众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结合小康社会建设的新实践,丰富和发展了人民利益标准的思想。胡锦涛指出:“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总的说来,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可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是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的。
注释:
1 16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第20页。
2 22 31 32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68页,第146页,第209页,第314页。
3 14 23 33 34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14页,第380页,第190页,第373页,第23页,第372页。
4 9 《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218页,第217页。
5 6 7 10 24 25 26 27 36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50页,第152页,第161页,第162页,第160—161页,第161页,第161—162页,第162页,第162页。
8 11 13 29 30 38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7—28页,第28页,第28页,第28—29页,第29页,第31页。
12 35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0页,第281页。
17 18 28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第37页,第15页。
1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1卷(上)第187页。
2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03页。
2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776页。
37 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93—194页。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价值观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505(2009)03-0081-04
价值观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进行价值认识和价值评价的基本观点和观念。有关价值观的根本问题是以谁作为价值主体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观是以人民群众为本,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价值观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又紧密结合我国的实际,是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鲜明体现。
一、价值主体:人民群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一回答充分肯定了作为生产力主体和社会主义国家主人的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决定作用,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人民群众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价值主体。
毛泽东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人民主体论思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价值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他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为此,党“没有超乎人民群众之上的权力”,“没有在人民群众头上称王称霸的权力”。在邓小平看来,人民群众是胜利之本、力量之源,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江泽民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突出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他指出:“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他还强调:“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突出强调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胡锦涛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推动者。”这就旗帜鲜明地宣告,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肯定了人民群众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首先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邓小平指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他告诫全党:只有善于做好群众的学生的人,才有可能做群众的先生。江泽民指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人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使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实际和群众要求。”胡锦涛也强调:“我们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不断实现民利;保证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全部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革开放的过程,也就成为如江泽民指出的:“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过程。江泽民还强调:“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还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素质,更好地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邓小平在对人的要求上,提出培育“四有”新人。他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人的因素重要,不能是指普通的人,而是指认识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为之而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具体说,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法律、有文化的人。江泽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明确提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任务。他要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教育和科学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人民群众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为此,他又强调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任务。他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把对人民群众素质的要求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价值目标:人民利益至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抽象地讲所谓大公无私的思想境界而不要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惠利益。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人们为此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恩格斯更加明确地 表明:“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从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可见,物质生活的满足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前提。从满足人的发展需要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双重目的而言,把物质利益放在第一位是历史唯物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从这一意义上说,强调人民利益至上,肯定人们对利益追求的合理性,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思想,也是对唯物史观基本原则的真正坚持。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原则,把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与满足人民的物质利益要求统一起来。他指出:“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他认为:“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所以,改革开放以来,他反复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思想,强调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前提下,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给人民以实惠。为此,邓小平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利益目标。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利益原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它体现着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价值选择。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以此为基础,他确立了社会主义两个最基本的价值目标:第一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是共同富裕。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价值目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每个公民的权利都是平等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能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而不是少数人或一部分人民的利益。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即使实行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也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贯彻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江泽民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在新的历史时期,党要求全党同志必须经得起改革开放和执政的考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勤奋工作。所有这些,都是为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他还强调,我们党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这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和认真实践。”为落实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原则,江泽民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所有党员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而绝不允许以权谋私,绝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各级领导干部时刻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只有把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切实做好了,我们才能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无往而不胜。”。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把以人民群众为本,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胡锦涛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个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价值目标的集中体现。胡锦涛要求:“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特别要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领导干部都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自觉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和政绩,做到凡是为民造福的事情就一定要千方百计办好,凡是损害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就坚决不办。”这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价值目标的新要求。
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目标还体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以人为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同时又为实现远大理想和最终目标指明了现实途径。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既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正如胡锦涛所指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通过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价值标准: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把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最高价值评价标准。
这主要体现为坚持实践标准与人民利益标准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对理论坚持两个标准:一是坚持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二是坚持人民利益的价值标准。确认某种理论是否正确,必须经由实践检验,同时还要用这个理论指导实践,改造世界,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实现理论的真正价值。马克思主义认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和坚持人民群众利益的真理的价值标准,是辩证统一的,前者是前提,后者是目的。人民群众既是实践的主体,又是价值的主体。因此,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实践检验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获得实践的成功,又要服务于人民,使人民获得成功实践的价 值。这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根本理念。
究竟以什么作为衡量社会主义价值的标准,对于是否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意义。过去,由于“左”倾思想的干扰,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弄清这个问题,出现了以“一大二公”、政治意识形态等为标准的错误。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评价标准的问题上,邓小平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坚持抛弃过去的错误做法,从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出发,把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评判标准。党和国家的工作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主要看它对人民、对社会的实际效果、效益,对人民有实际效益的事情和做法都是有价值的,反之,就是无价值的。依据这一要求,邓小平在总结过去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逐步形成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重要思想。邓小平指出:“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应当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后来,他又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他还说:“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价值标准:“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标准最突出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人民群众为价值评价标准的思想。生产力发展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国家的综合国力集中体现和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条标准的核心和落脚点是人民利益标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坚持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江泽民提出:“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强调的价值标准就是人民利益标准。江泽民多次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人民群众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他指出:“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这是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我们的各级干部都要经常加以对照检查,看看自己思想上是不是这么去认识的,行动上是不是真正这么去做的。”这就要求我们始终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准绳。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民群众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结合小康社会建设的新实践,丰富和发展了人民利益标准的思想。胡锦涛指出:“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总的说来,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可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是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的。
注释:
1 16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第20页。
2 22 31 32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68页,第146页,第209页,第314页。
3 14 23 33 34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14页,第380页,第190页,第373页,第23页,第372页。
4 9 《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218页,第217页。
5 6 7 10 24 25 26 27 36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50页,第152页,第161页,第162页,第160—161页,第161页,第161—162页,第162页,第162页。
8 11 13 29 30 38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7—28页,第28页,第28页,第28—29页,第29页,第31页。
12 35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0页,第281页。
17 18 28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第37页,第15页。
1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1卷(上)第187页。
2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03页。
2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776页。
37 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93—1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