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8-000-02
摘 要 艺术表现力是啦啦操比赛制胜的关键因素,也是非专业啦啦操运动员需要着重训练的竞技能力。本文通过参考专家学者的比赛教学经验并结合实际,认为舞蹈、音乐、表演能力、心理素质是影响非专业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重要因素,应着重进行系统训练。
关键词 非专业啦啦操运动员 艺术表现力 影响因素
啦啦操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因其具有强烈的鼓动性、感染性的动作形式,易调动观众情绪,而深受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随着啦啦操的深入发展,啦啦操的比赛也日渐增多,不仅有体育专业的啦啦操运动员热衷于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越来越多的非体育专业啦啦操运动员也被吸引进来,竞争相当激烈。
如何在比赛中脱颖而出,取得佳绩,充分得展示个人魅力以及队伍的整体实力,成为啦啦操教练员和非专业啦啦操运动员们共同努力和探寻的目标。根据全国各地举办比赛的经验来看,大家都认为作为一个啦啦操运动员要懂得发挥自身的艺术表现力,适时的展现个人魅力,这将成为比赛制胜的关键因素。所谓艺术表现力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将内在情感体验通过外部动作进行展现的能力。具体的说是运动员通过内在情感的充分体现,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身体动作、表情、专项技巧等进行表演的能力。
由此看来,艺术表现力对于非专业的啦啦操运动员来说是需要着重训练的竞技能力。而艺术表现力体现为动作与音乐完美的融合,内在情感的充分体现,以及赛场上应变能力的体现,因此,本文将从舞蹈、音乐、表演和心理素质这四个方面结合非专业啦啦操运动员自身特点进行阐述。
一、舞蹈与艺术表现力
舞蹈基本功训练从来与啦啦操都是密不可分的。舞蹈动作是艺术表现力外在的体现,运动员的能力和啦啦操编排内容及情景都是通过舞蹈动作直接展示出来的,也是最直观的表达方式。这在《2010—2013年全国啦啦操竞赛规则》里有了更加明确的阐释“舞蹈啦啦操按舞种的不同分为爵士、街舞、花球三类,并强调三类舞种之间风格特点的准确把握和表达”。规则要求啦啦操的成套编排以一种舞蹈风格为主线,通过丰富的舞蹈步伐、技巧、跳与跃、旋转等,完美地突出成套动作的风格、特点,渲染动作的气氛,增强动作的艺术效果。由此可见,规则的修改使啦啦操发展立足艺术,走向高规格。这对非专业啦啦操运动员来说无疑提高了要求。因此,舞蹈基本功训练势在必行,也是训练方法中的重中之重。
啦啦操最基本的要求是运动员应具有良好的身体姿态。实际上,大多数非专业啦啦操运动员并没有专业舞蹈素质训练的经历,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太去关注自己的姿态,因此很容易出现不良的身体姿态,例如含胸驼背、走路外八字等;在技术动作的练习时,也容易出现发力不正确,核心部位松懈,从而影响动作的完成。因此练就良好的身体姿态则需要肌肉具有着较好的控制能力,而对身体各部位进行控制最好的训练方法是芭蕾舞基本功训练。运用芭蕾舞基本功训练使运动员接受严格的程式化的“开、绷、直、立”的基本姿态练习,训练运动员的形体和姿态控制能力。因此,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是非专业啦啦操运动员进行舞蹈训练的重要环节。
芭蕾舞基本功训练应贯穿运动员训练的始终,为接受更加多元化的舞蹈训练奠定基础。舞蹈的定义是广泛的,内容也是多样的,因此不能仅仅理解为芭蕾舞基训,还应根据比赛需要和动作选编有针对的进行舞种的训练。
二、音乐与艺术表现力
音乐是一种无字的语言,可以将啦啦操运动员所要表现的情感、情绪、意境准确无误的传递给大家,使大家和运动员们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使原本无声的肢体动作变得充满感染力。音乐可以说是艺术表现力的源头,如果没有了音乐就缺少了艺术表现力的源头,所以说音乐是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构成因素。
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展现一方面也体现在对音乐内涵的理解和运用上。只有将自身的肢体动作和对音乐的认识相互配合,交相辉映,时而高潮迭起,时而静如止水,跌宕起伏的表演才能吸引评委和观众,在比赛中才能略胜一筹。因此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发挥较好的艺术表现力就必须提高音乐修养。
首先要通过讲授乐理知识、听唱练习等理论使运动员对音乐有所了解,奠定理论基础。教练员在平时训练时要尽量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让运动员在点滴中积累。比如,在进行基本步法练习时,配以节奏感强劲有力的音乐,培养运动员的节奏感;在进行身体放松时,配以采用节奏舒缓柔美的音乐,放松紧张的肌肉。另外,要充分发挥运动员的想象力,对所听到的音乐产生联想和想象,也可随着音乐自由的舞动,这样才能使运动员时刻受到音乐的熏陶,对音乐有很好的理解力。
而这所有的工作都是为比赛音乐的理解和运用做铺垫的。运动员音乐素养的不断提高,在练习时才能深刻体会音乐变化与身体动作的关系,提高其艺术表现力;只有将比赛所用音乐的风格、情感、内涵进行认真的分析,才能处理好在成套动作中应采用的表现形式。
三、表演与艺术表现力
对于非专业的啦啦操运动员来说性格相对内向,舞台经验缺乏,因此在比赛时,没有或者表演意识淡薄,不善于使音乐在自己内心中产生某种激情,无法做到将自己的情感通过肢体动作完全的释放。即便自身的技术技巧再高,肢体条件再好,音乐旋律再美,也很难表现出音乐所赋予的真实情感和所要表现的真实意境,这也就禁锢了自己的思想和动作,更谈不上感染裁判、观众。缺乏表演力的啦啦操是不完整的,没有可观赏性的,所以说表演能力的提高对运动员取得优异的成绩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因此,在进行表演能力训练时,我们可借鉴舞台艺术表演中的培养方法,结合啦啦操的特点,总结适合在啦啦操比赛中提高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方法。首先,应让学生懂得欣赏,可通过观看经典的舞台剧目录像和啦啦操高水平比赛录像,尽可能多得观看现场的演出,在欣赏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使学生受到启发并激发自己的表演欲望。其次在日常训练中,可以通过动物模仿性练习、音乐想象性练习、规定情境性练习、即兴舞蹈练习等表演方面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综合表演能力。最后将自己看到的和学到的表演运用在成套动作的表演上,通过深入分析伴奏音乐、整理情感体验、深化表演细节等步骤对比赛成套动作进行的表演训练。
四、心理素质与艺术表现力
啦啦操不同于其他项目,它特有的艺术表现力对运动员有着极高的要求,不仅要有外在也要有内在,不仅要有娴熟高超的舞技,更要有过人的内心气质和优美高雅的艺术内涵,只有二者皆有,才是啦啦操运动员最佳心理素质,也是啦啦操表现力中的最佳心理素质,更是感染观众、得到裁判最佳裁定的重要依据。
非专业啦啦操运动员大多数之前没有啦啦操的学习经历,也就更谈不上表演了。面对一个新鲜的事物,他们难免会表现出不自信,直接导致在啦啦操比赛中艺术表现力的缺乏。因此教练在训练时应有意识地培养去引导运动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建立非专业啦啦操运动员从事该项运动以来的自我信任。另一方面,由于比赛经验匮乏,很容易上场之后因为紧张而出现忘记动作,跟不上节奏,有的甚至大脑一片空白。这对这一情况,鼓励运动员平时多在公众场合下参加演出,积极参加比赛,积累比赛经验。
另外,在啦啦操比赛或是表演的过程中,有些情况是教练员和运动员难以掌控和预料的,只有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才能应付这些突发状况。而良好的应变能力应建立在娴熟的技术动作上,将比赛动作熟记于心,即便在比赛时出现错误或是忘记动作也能跟着音乐继续比赛。因此,良好的应变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非专业啦啦操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是比赛获胜的关键因素,绝非一时半日的功夫,教练员和运动员应做好长期的准备,点滴渗入。运动员更应该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持续地学习、积累和总结。
参考文献:
[1] 姜桂萍,田麦久.艺术表现力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促进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第36卷第6期).
[2] 姜桂萍,田麦久.舞蹈训练对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促进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8).
[3] 韦丽春.啦啦操中艺术表现力的影响因素及训练方法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理工卷.2007.9(第4卷第3期).
摘 要 艺术表现力是啦啦操比赛制胜的关键因素,也是非专业啦啦操运动员需要着重训练的竞技能力。本文通过参考专家学者的比赛教学经验并结合实际,认为舞蹈、音乐、表演能力、心理素质是影响非专业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重要因素,应着重进行系统训练。
关键词 非专业啦啦操运动员 艺术表现力 影响因素
啦啦操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因其具有强烈的鼓动性、感染性的动作形式,易调动观众情绪,而深受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随着啦啦操的深入发展,啦啦操的比赛也日渐增多,不仅有体育专业的啦啦操运动员热衷于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越来越多的非体育专业啦啦操运动员也被吸引进来,竞争相当激烈。
如何在比赛中脱颖而出,取得佳绩,充分得展示个人魅力以及队伍的整体实力,成为啦啦操教练员和非专业啦啦操运动员们共同努力和探寻的目标。根据全国各地举办比赛的经验来看,大家都认为作为一个啦啦操运动员要懂得发挥自身的艺术表现力,适时的展现个人魅力,这将成为比赛制胜的关键因素。所谓艺术表现力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将内在情感体验通过外部动作进行展现的能力。具体的说是运动员通过内在情感的充分体现,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身体动作、表情、专项技巧等进行表演的能力。
由此看来,艺术表现力对于非专业的啦啦操运动员来说是需要着重训练的竞技能力。而艺术表现力体现为动作与音乐完美的融合,内在情感的充分体现,以及赛场上应变能力的体现,因此,本文将从舞蹈、音乐、表演和心理素质这四个方面结合非专业啦啦操运动员自身特点进行阐述。
一、舞蹈与艺术表现力
舞蹈基本功训练从来与啦啦操都是密不可分的。舞蹈动作是艺术表现力外在的体现,运动员的能力和啦啦操编排内容及情景都是通过舞蹈动作直接展示出来的,也是最直观的表达方式。这在《2010—2013年全国啦啦操竞赛规则》里有了更加明确的阐释“舞蹈啦啦操按舞种的不同分为爵士、街舞、花球三类,并强调三类舞种之间风格特点的准确把握和表达”。规则要求啦啦操的成套编排以一种舞蹈风格为主线,通过丰富的舞蹈步伐、技巧、跳与跃、旋转等,完美地突出成套动作的风格、特点,渲染动作的气氛,增强动作的艺术效果。由此可见,规则的修改使啦啦操发展立足艺术,走向高规格。这对非专业啦啦操运动员来说无疑提高了要求。因此,舞蹈基本功训练势在必行,也是训练方法中的重中之重。
啦啦操最基本的要求是运动员应具有良好的身体姿态。实际上,大多数非专业啦啦操运动员并没有专业舞蹈素质训练的经历,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太去关注自己的姿态,因此很容易出现不良的身体姿态,例如含胸驼背、走路外八字等;在技术动作的练习时,也容易出现发力不正确,核心部位松懈,从而影响动作的完成。因此练就良好的身体姿态则需要肌肉具有着较好的控制能力,而对身体各部位进行控制最好的训练方法是芭蕾舞基本功训练。运用芭蕾舞基本功训练使运动员接受严格的程式化的“开、绷、直、立”的基本姿态练习,训练运动员的形体和姿态控制能力。因此,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是非专业啦啦操运动员进行舞蹈训练的重要环节。
芭蕾舞基本功训练应贯穿运动员训练的始终,为接受更加多元化的舞蹈训练奠定基础。舞蹈的定义是广泛的,内容也是多样的,因此不能仅仅理解为芭蕾舞基训,还应根据比赛需要和动作选编有针对的进行舞种的训练。
二、音乐与艺术表现力
音乐是一种无字的语言,可以将啦啦操运动员所要表现的情感、情绪、意境准确无误的传递给大家,使大家和运动员们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使原本无声的肢体动作变得充满感染力。音乐可以说是艺术表现力的源头,如果没有了音乐就缺少了艺术表现力的源头,所以说音乐是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构成因素。
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展现一方面也体现在对音乐内涵的理解和运用上。只有将自身的肢体动作和对音乐的认识相互配合,交相辉映,时而高潮迭起,时而静如止水,跌宕起伏的表演才能吸引评委和观众,在比赛中才能略胜一筹。因此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发挥较好的艺术表现力就必须提高音乐修养。
首先要通过讲授乐理知识、听唱练习等理论使运动员对音乐有所了解,奠定理论基础。教练员在平时训练时要尽量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让运动员在点滴中积累。比如,在进行基本步法练习时,配以节奏感强劲有力的音乐,培养运动员的节奏感;在进行身体放松时,配以采用节奏舒缓柔美的音乐,放松紧张的肌肉。另外,要充分发挥运动员的想象力,对所听到的音乐产生联想和想象,也可随着音乐自由的舞动,这样才能使运动员时刻受到音乐的熏陶,对音乐有很好的理解力。
而这所有的工作都是为比赛音乐的理解和运用做铺垫的。运动员音乐素养的不断提高,在练习时才能深刻体会音乐变化与身体动作的关系,提高其艺术表现力;只有将比赛所用音乐的风格、情感、内涵进行认真的分析,才能处理好在成套动作中应采用的表现形式。
三、表演与艺术表现力
对于非专业的啦啦操运动员来说性格相对内向,舞台经验缺乏,因此在比赛时,没有或者表演意识淡薄,不善于使音乐在自己内心中产生某种激情,无法做到将自己的情感通过肢体动作完全的释放。即便自身的技术技巧再高,肢体条件再好,音乐旋律再美,也很难表现出音乐所赋予的真实情感和所要表现的真实意境,这也就禁锢了自己的思想和动作,更谈不上感染裁判、观众。缺乏表演力的啦啦操是不完整的,没有可观赏性的,所以说表演能力的提高对运动员取得优异的成绩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因此,在进行表演能力训练时,我们可借鉴舞台艺术表演中的培养方法,结合啦啦操的特点,总结适合在啦啦操比赛中提高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方法。首先,应让学生懂得欣赏,可通过观看经典的舞台剧目录像和啦啦操高水平比赛录像,尽可能多得观看现场的演出,在欣赏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使学生受到启发并激发自己的表演欲望。其次在日常训练中,可以通过动物模仿性练习、音乐想象性练习、规定情境性练习、即兴舞蹈练习等表演方面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综合表演能力。最后将自己看到的和学到的表演运用在成套动作的表演上,通过深入分析伴奏音乐、整理情感体验、深化表演细节等步骤对比赛成套动作进行的表演训练。
四、心理素质与艺术表现力
啦啦操不同于其他项目,它特有的艺术表现力对运动员有着极高的要求,不仅要有外在也要有内在,不仅要有娴熟高超的舞技,更要有过人的内心气质和优美高雅的艺术内涵,只有二者皆有,才是啦啦操运动员最佳心理素质,也是啦啦操表现力中的最佳心理素质,更是感染观众、得到裁判最佳裁定的重要依据。
非专业啦啦操运动员大多数之前没有啦啦操的学习经历,也就更谈不上表演了。面对一个新鲜的事物,他们难免会表现出不自信,直接导致在啦啦操比赛中艺术表现力的缺乏。因此教练在训练时应有意识地培养去引导运动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建立非专业啦啦操运动员从事该项运动以来的自我信任。另一方面,由于比赛经验匮乏,很容易上场之后因为紧张而出现忘记动作,跟不上节奏,有的甚至大脑一片空白。这对这一情况,鼓励运动员平时多在公众场合下参加演出,积极参加比赛,积累比赛经验。
另外,在啦啦操比赛或是表演的过程中,有些情况是教练员和运动员难以掌控和预料的,只有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才能应付这些突发状况。而良好的应变能力应建立在娴熟的技术动作上,将比赛动作熟记于心,即便在比赛时出现错误或是忘记动作也能跟着音乐继续比赛。因此,良好的应变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非专业啦啦操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是比赛获胜的关键因素,绝非一时半日的功夫,教练员和运动员应做好长期的准备,点滴渗入。运动员更应该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持续地学习、积累和总结。
参考文献:
[1] 姜桂萍,田麦久.艺术表现力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促进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第36卷第6期).
[2] 姜桂萍,田麦久.舞蹈训练对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促进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8).
[3] 韦丽春.啦啦操中艺术表现力的影响因素及训练方法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理工卷.2007.9(第4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