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的新发现,如生物科学,物理科学,生物光子信息学,远程信息技术等科技的发展,艺术也必定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如果说20世纪的当代艺术的使命是完成普通事物在工业时代特殊的存在意义,凸显寻常物的“物性”, 使艺术变得可视化,并实现一种社会叙事,那么21世纪的艺术将随着科技的发展寻找一种能够让我们感知到一些场域中存在的无形的“物质”力量。
关键词:物质;媒材;叙事
在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系统中,艺术家使物品从生产的渠道中挽救出来并使其与商品拉开了距离,欧洲的物性艺术将材料和日常生活物品纳入艺术创作的领域,使艺术观念的表达具有了可辨识性。它超越了传统,这些材料切入到社会意识的循环之中与它本身的存在相呼应。由于物品材料在技法上的可辨认性促成了艺术家的观念的表达在大众之间的传播的有效性。将日常物作为艺术材料与社会系统、语言系统相结合促使艺术作品的精神性和物欲意识呈现了最大化,同时扩大了材料的物质属性。
一、“物质开始是个重要的命题”
当代艺术中“物质”是个很重要的话题,它统领了自杜尚以来的整个西方当代艺术的发展,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极少主义开始,人们的视线逐渐的从二维平面上的三维空间“假象”一步步移向了现实中的三维立体空间。人们对艺术的要求不再满足于虚假的三维立体空间,而是从感官的想象提升到了对客观实在的触碰和参与中;不再是满足于对视觉上的感官要求,而是扩展到人们对触觉的身体上的感知要求;人们不再以“局外人”的身份瞻仰艺术品,而是想以平等的身份介入、感知时代的作品,参与艺术想象。显然,艺术品在今天满足的远远已经不是人们在视觉(追求平面的)、触觉(追求立体的)上的要求,艺术家已经将艺术的创作范围扩展到了另一层“叙事空间”中,这层空间包含的是人们对艺术品的更深的要求,这层空间来源于现实的物理空间、社会空间,最重要的是人们的感知空间(看不到的生存空间),它就像宇宙中的“暗物质”一样,它不曾被人们以实体的形式看到,但当人们发现它的存在时,它却拥有异常强大的力量,左右着宇宙的进化和发展。
当代艺术在人们的感知空间中滋生,无疑是给艺术界带来一股深邃而强有力的力量,使艺术的发展进一步拓展空间,丰富艺术表达形式,更深一步讨论人类的生存空间问题。虽说“物质”在当代艺术中已经是个重要的命题,可究竟怎样定义当代艺术中的“物质”呢?“物质”毋庸置疑是拥有“物性”的客观实在。从狭义上讲,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实体物和场域等客观事物,如日常物品,我们身边看到的、摸到的、用到的,身边的客观存在。“物质”也是一种能量存在的形式,如:水、空气、光和热,声光电引力等。广义上讲,物质就是存在。它不依赖与人的意识而存在。暗物质是科学领域新发现的一种物质或者能量,科学家认为普通物质仅构成宇宙中百分之五的材料,而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由暗物质和暗能量所组成的,这些暗物质牵引着宇宙的起源和能量运转,这也是重力形成的奥秘。对宇宙暗物质的研究虽与艺术并无直接的关系,但科学家对宇宙的探索和发现在一定情况下对于人们认识宇宙空间、世界的生存空间和人类之间的基本联系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物质”在第十三届卡塞尔文献展中的表现
在2012年的第十三届卡塞尔文献展上,当观众一踏入卡塞尔文献展的历史重地弗雷德里西美术馆的大门时,便可明显体会到有种缺失感。在展览空间里,没有物件、录像或者表演者,左侧墙面只有一个小展柜,有如白色空间中的一粒尘埃,其中有胡里奥·冈萨雷斯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三尊小雕塑,配以一张照片,此外便一望无物。而此外,占据整个一层空间的,只是回旋不息的气流,只是风,像某种难以言喻之物,低吟着它无所依傍的存在。瑞恩·甘德(Ryan Gander)将这件作品名命为《我需要一些我可以记住的意义(不可见的力)》(I Need Some Meaning I Can Memorize (Invisible Pull))。作品用特制的工业电扇吹出一股人造风。因为美术馆敞开的大门和德国夏天出了名的善变天气,人们很容易把这件作品当成是天气变化的征兆,以为暴风雨要来了。然而,地板上聚积的灰尘轻舞飞扬,泄露了这其实是甘德的一件干预作品的事实。这些成堆的细屑在房间四角打着圈儿、轻柔地飘转,看起来太有美感和太刻意,而不可能仅仅是个巧合(尽管实际上它们应该就是从门口吹进来的,或者由观众的鞋子带进来的)。当我看到这件作品的时候我知道当代艺术已经冲出了传统“物质“的范畴,像中国八九十年代的装置艺术一样的实在的“物质”系统,但风本身也属“物质”的范畴,当宇宙中的“暗物质”被人类发现的时候,都被称为一种物质,那风具有的物的形态比“暗物质”要明显的多,只是艺术家寻求的并非“形体”而是风在人类社会的存在中所能呈现的特殊“物性”。它预示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见证了当代艺术的发展对传统物质在当代艺术创作中重要作用的颠覆和消解。这是对视觉艺术的一种消解,也是对市场艺术的调侃,更是对艺术本身的一种深思。
三、“物质”与历史的连结
在文献展中一个被克里斯托弗-巴卡吉夫命名为“大脑”的圆形大厅,内部密集地摆放着物件、手工制品、文献和艺术品,和弗雷德里西美术馆入口处展厅的稀疏布局形成鲜明对比。“大脑”这个展内包括公元前二世纪中亚的人物塑像;李·米勒在希特勒自杀那天在他的浴缸里洗澡的著名照片;二次世界大战战火烧至工作室门前时乔治·莫兰迪画的瓶子;穆罕默德·优素福·阿塞菲的风景画,他假借修复作品之名,阿塞菲在风景画里的动物和人物上涂上一层事后可使画面恢复原状的水溶性的颜料,从而让近80幅画逃过了遭塔利班毁灭的劫难。阿塞菲的作品或者说是行为深刻地展现了战事纷争中的物件在显性与隐性之间的两难状态。“大脑”里的每一件物品都充满着特定的历史意味,当历史中产生的“物品”在今天进入展厅成为当代艺术品的时刻, 历史与今天牢牢地联结在一起,在整个事件中,“物品”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就像老人一般亲身经历了历史纷争进程,而后讲述给现代人听,因此,“物质”在时代与时代的联结上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当一件日常的“物品“成为一件作品时,人们看到的不仅是艺术作品与日常物之间“形体”的相似,更重要的是作品与日常物之间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传达的不是“物体”而是“物性”。“物性”一词的概念就好比“人性”,是知冷暖、有温度的不具有具体形象的物质。策展人克里斯多夫-巴卡姬芙提出:事物,不仅是人类,能够说话,事物有感受,当被侵犯时也会诉说它们的愿望。事物自身承受着一种诗意的压力,当艺术家在通过事物来传达对世界的理解的时候,事物便通向了自身的分解。这种分解是建立在对事物形体的不强调,而突出事物的通过分解之后所能散发出来的意义,也即“物性”上。事物自身的分解同时表明自身作为一种顽固的、不屈的物的确实性,这种确实性如同语言中的时态被改变——过去、现在、未来和各种条件状态下彼此相互联结。
任何事物都不会离开历史而孤独的存在着,历史也总是有诸多的方式呈现事物之间的联结,例如声音,劳动,标记,制造,侵犯等一切行为都清醒的存在于一种持续又类似协商好的历史“计划”之中。所有事物都具有意义的开放性,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中,意义是错综复杂的,对人类和非人类的触动是独特的,它们的意义的提出是因时而异特立独行的,意义是本土的,也是全球的。
探寻,扩展以物为主体的叙事空间,探讨“物”所能指的社会范畴和艺术范畴。如第十三届卡塞尔文献展所传达出的艺术理念一样“物质开始是个重要的命题”,它探讨的是物质在社会纷争中或被凸显或被隐盖的身份的置换,物成为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变迁的载体和凝聚点,此时,物的主体性也被凸显出来。它超越了人类中心的观念,通向事物的秩序。
参考文献:
[1]Steven Henry Madoff 为何本届卡塞尔文献展可能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展览[DB][OL] (2012-07-10)[2012-10].
[2][英] 罗伊·阿斯科特 周凌 任爱凡/译 (The Future is Now——Art Technology and Consciousness )未来就是现在——艺术,技术和意识 北京 袁小潆/编 金城出版社 2012.
[3](美)阿瑟·丹托. 陈岸瑛/译 寻常物的嬗变[M] 江苏 江苏人民出版 .2012.
[4]迈克尔·弗雷德 艺术与物性[M] 沈语冰/译 江苏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13-01].
[5]鲍栋 艺术作为异质性:媒介、物性与材料[DB][OL]
关键词:物质;媒材;叙事
在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系统中,艺术家使物品从生产的渠道中挽救出来并使其与商品拉开了距离,欧洲的物性艺术将材料和日常生活物品纳入艺术创作的领域,使艺术观念的表达具有了可辨识性。它超越了传统,这些材料切入到社会意识的循环之中与它本身的存在相呼应。由于物品材料在技法上的可辨认性促成了艺术家的观念的表达在大众之间的传播的有效性。将日常物作为艺术材料与社会系统、语言系统相结合促使艺术作品的精神性和物欲意识呈现了最大化,同时扩大了材料的物质属性。
一、“物质开始是个重要的命题”
当代艺术中“物质”是个很重要的话题,它统领了自杜尚以来的整个西方当代艺术的发展,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极少主义开始,人们的视线逐渐的从二维平面上的三维空间“假象”一步步移向了现实中的三维立体空间。人们对艺术的要求不再满足于虚假的三维立体空间,而是从感官的想象提升到了对客观实在的触碰和参与中;不再是满足于对视觉上的感官要求,而是扩展到人们对触觉的身体上的感知要求;人们不再以“局外人”的身份瞻仰艺术品,而是想以平等的身份介入、感知时代的作品,参与艺术想象。显然,艺术品在今天满足的远远已经不是人们在视觉(追求平面的)、触觉(追求立体的)上的要求,艺术家已经将艺术的创作范围扩展到了另一层“叙事空间”中,这层空间包含的是人们对艺术品的更深的要求,这层空间来源于现实的物理空间、社会空间,最重要的是人们的感知空间(看不到的生存空间),它就像宇宙中的“暗物质”一样,它不曾被人们以实体的形式看到,但当人们发现它的存在时,它却拥有异常强大的力量,左右着宇宙的进化和发展。
当代艺术在人们的感知空间中滋生,无疑是给艺术界带来一股深邃而强有力的力量,使艺术的发展进一步拓展空间,丰富艺术表达形式,更深一步讨论人类的生存空间问题。虽说“物质”在当代艺术中已经是个重要的命题,可究竟怎样定义当代艺术中的“物质”呢?“物质”毋庸置疑是拥有“物性”的客观实在。从狭义上讲,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实体物和场域等客观事物,如日常物品,我们身边看到的、摸到的、用到的,身边的客观存在。“物质”也是一种能量存在的形式,如:水、空气、光和热,声光电引力等。广义上讲,物质就是存在。它不依赖与人的意识而存在。暗物质是科学领域新发现的一种物质或者能量,科学家认为普通物质仅构成宇宙中百分之五的材料,而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由暗物质和暗能量所组成的,这些暗物质牵引着宇宙的起源和能量运转,这也是重力形成的奥秘。对宇宙暗物质的研究虽与艺术并无直接的关系,但科学家对宇宙的探索和发现在一定情况下对于人们认识宇宙空间、世界的生存空间和人类之间的基本联系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物质”在第十三届卡塞尔文献展中的表现
在2012年的第十三届卡塞尔文献展上,当观众一踏入卡塞尔文献展的历史重地弗雷德里西美术馆的大门时,便可明显体会到有种缺失感。在展览空间里,没有物件、录像或者表演者,左侧墙面只有一个小展柜,有如白色空间中的一粒尘埃,其中有胡里奥·冈萨雷斯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三尊小雕塑,配以一张照片,此外便一望无物。而此外,占据整个一层空间的,只是回旋不息的气流,只是风,像某种难以言喻之物,低吟着它无所依傍的存在。瑞恩·甘德(Ryan Gander)将这件作品名命为《我需要一些我可以记住的意义(不可见的力)》(I Need Some Meaning I Can Memorize (Invisible Pull))。作品用特制的工业电扇吹出一股人造风。因为美术馆敞开的大门和德国夏天出了名的善变天气,人们很容易把这件作品当成是天气变化的征兆,以为暴风雨要来了。然而,地板上聚积的灰尘轻舞飞扬,泄露了这其实是甘德的一件干预作品的事实。这些成堆的细屑在房间四角打着圈儿、轻柔地飘转,看起来太有美感和太刻意,而不可能仅仅是个巧合(尽管实际上它们应该就是从门口吹进来的,或者由观众的鞋子带进来的)。当我看到这件作品的时候我知道当代艺术已经冲出了传统“物质“的范畴,像中国八九十年代的装置艺术一样的实在的“物质”系统,但风本身也属“物质”的范畴,当宇宙中的“暗物质”被人类发现的时候,都被称为一种物质,那风具有的物的形态比“暗物质”要明显的多,只是艺术家寻求的并非“形体”而是风在人类社会的存在中所能呈现的特殊“物性”。它预示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见证了当代艺术的发展对传统物质在当代艺术创作中重要作用的颠覆和消解。这是对视觉艺术的一种消解,也是对市场艺术的调侃,更是对艺术本身的一种深思。
三、“物质”与历史的连结
在文献展中一个被克里斯托弗-巴卡吉夫命名为“大脑”的圆形大厅,内部密集地摆放着物件、手工制品、文献和艺术品,和弗雷德里西美术馆入口处展厅的稀疏布局形成鲜明对比。“大脑”这个展内包括公元前二世纪中亚的人物塑像;李·米勒在希特勒自杀那天在他的浴缸里洗澡的著名照片;二次世界大战战火烧至工作室门前时乔治·莫兰迪画的瓶子;穆罕默德·优素福·阿塞菲的风景画,他假借修复作品之名,阿塞菲在风景画里的动物和人物上涂上一层事后可使画面恢复原状的水溶性的颜料,从而让近80幅画逃过了遭塔利班毁灭的劫难。阿塞菲的作品或者说是行为深刻地展现了战事纷争中的物件在显性与隐性之间的两难状态。“大脑”里的每一件物品都充满着特定的历史意味,当历史中产生的“物品”在今天进入展厅成为当代艺术品的时刻, 历史与今天牢牢地联结在一起,在整个事件中,“物品”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就像老人一般亲身经历了历史纷争进程,而后讲述给现代人听,因此,“物质”在时代与时代的联结上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当一件日常的“物品“成为一件作品时,人们看到的不仅是艺术作品与日常物之间“形体”的相似,更重要的是作品与日常物之间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传达的不是“物体”而是“物性”。“物性”一词的概念就好比“人性”,是知冷暖、有温度的不具有具体形象的物质。策展人克里斯多夫-巴卡姬芙提出:事物,不仅是人类,能够说话,事物有感受,当被侵犯时也会诉说它们的愿望。事物自身承受着一种诗意的压力,当艺术家在通过事物来传达对世界的理解的时候,事物便通向了自身的分解。这种分解是建立在对事物形体的不强调,而突出事物的通过分解之后所能散发出来的意义,也即“物性”上。事物自身的分解同时表明自身作为一种顽固的、不屈的物的确实性,这种确实性如同语言中的时态被改变——过去、现在、未来和各种条件状态下彼此相互联结。
任何事物都不会离开历史而孤独的存在着,历史也总是有诸多的方式呈现事物之间的联结,例如声音,劳动,标记,制造,侵犯等一切行为都清醒的存在于一种持续又类似协商好的历史“计划”之中。所有事物都具有意义的开放性,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中,意义是错综复杂的,对人类和非人类的触动是独特的,它们的意义的提出是因时而异特立独行的,意义是本土的,也是全球的。
探寻,扩展以物为主体的叙事空间,探讨“物”所能指的社会范畴和艺术范畴。如第十三届卡塞尔文献展所传达出的艺术理念一样“物质开始是个重要的命题”,它探讨的是物质在社会纷争中或被凸显或被隐盖的身份的置换,物成为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变迁的载体和凝聚点,此时,物的主体性也被凸显出来。它超越了人类中心的观念,通向事物的秩序。
参考文献:
[1]Steven Henry Madoff 为何本届卡塞尔文献展可能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展览[DB][OL] (2012-07-10)[2012-10].
[2][英] 罗伊·阿斯科特 周凌 任爱凡/译 (The Future is Now——Art Technology and Consciousness )未来就是现在——艺术,技术和意识 北京 袁小潆/编 金城出版社 2012.
[3](美)阿瑟·丹托. 陈岸瑛/译 寻常物的嬗变[M] 江苏 江苏人民出版 .2012.
[4]迈克尔·弗雷德 艺术与物性[M] 沈语冰/译 江苏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13-01].
[5]鲍栋 艺术作为异质性:媒介、物性与材料[D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