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北仑”全力打造青年理想之城

来源 :中国共青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onezhao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的前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社会都要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有利的条件,搭建更广阔的舞台,让广大青年在创新创业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青春光彩。
其他文献
经济增长长期看供给,潜在经济增长率由供给要素的增长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所决定。供给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和资本。人口是重要的供给要素,自2012年以来,江苏劳动年龄人口规模、比重持续下降。若发生趋势性变化,将影响江苏经济未来走势,导致江苏潜在经济增长率进一步降低,进而引起实际经济增长率下降。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人普”)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人普”)数据,江苏人口增量608
期刊
"让青年与城市共成长"。2018年11月,北仑区聚焦《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启动"青年北仑"建设。2019年2月,北仑区委、区政府举行打造"青年北仑"新闻发布会,向全世界青年朋友发出最诚挚的"交友"邀请。从2019年出台不设学历、户籍等门槛的1.0版青年十大普惠性政策,到2020年精准发布带动青年就业创业创新的青年与产业协同发展的2.0版政策,再到如今重磅发布加大境外
期刊
东马来西亚砂拉越(Sarawak,East Malaysia)长年处于国家论述的边缘,当地人民通过争取自主权运动建构了本土民族主义精神。这股政治思潮可以追溯到二战前后砂拉越的政治变局给当地人民带来的价值冲击和思想影响。作为砂拉越第二大族群的华人,他们的民族意识从战前落叶归根的侨民思想,转变成战后落地生根的公民认同,再质变为今日灵根自植的在地华人身份,这个身份认同的转变过程显示了他们和许多地方的华人
教师作为一个社会人、一类专业、一种事业,具有相对应的核心素养。教师的核心素养包括师德素养和情感素养、学科素养和教学素养、学习素养和创新素养。教师的核心素养对学生"学会学习"会产生影响,对学生"学会学习"具有促进作用,表现为对学生学习学科逻辑思维和知识体系的促进。教师核心素养影响学生"学会学习"的路径有:在思想教育中注重榜样激励和寻求突破;在知识教学中注重意义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
为评价I群禽腺病毒(4型)Fiber-2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利用FAV-HN株Fiber-2基因构建pET-30a-Fiber-2重组质粒,转化至BL21感受态诱导表达Fiber-2重组蛋白;Fiber-2蛋白纯化后制备不同抗原含量的亚单位疫苗,免疫SPF鸡进行免疫效力评价。试验结果表明,Fiber-2蛋白部分为可溶性表达,纯化后纯度约90%,AGP效价达1∶64。亚单位疫苗抗
为探讨禽腺病毒4型分离株Y17215-1的体外增殖特性和免疫原性,本研究以LMH细胞为模型,摸索Y17215-1株最佳接种剂量和收获时间;通过活毒滴鼻接种和灭活疫苗肌肉注射的方式免疫SPF鸡,测定其免疫原性。结果表明Y17215-1株0.1MOI接种LMH细胞,培养48-72h病毒滴度达到峰值108.625 TCID50/mL。该病毒经肌肉注射对42日龄SPF鸡具有较强致病性,LD50为103.0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从原本的静态辅助教学变成了现在与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教学上的变革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视野上的开阔和情操上的陶冶,但是对于教师来说则是一种角色的转变,当然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是基于信息化教学的基础上对小学教师专业成长进行了剖析,从而提出相关策略,以不断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
模式识别受体包括Toll样受体和C型凝集素受体(dectin-1)在识别白念珠菌细胞壁成分、激活固有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磷脂甘露聚糖(PLM)表达在白念珠菌细胞壁表面,我们的研究发现白念PLM能被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KC)表达的TLR2所识别,通过NF-κB、p38MAPK信号,诱导炎性因子(IL-6)、趋化因子(IL-8)、β-防御素-2,3和LL-37的表达和分泌,参与皮肤抗白念珠菌免疫反应(E
会议
职前教师习得学科教学知识,能够加快其角色转换,助推其身份认同,促进其专业发展。在职前教师培养过程中,学习—感知是学科教学知识的孕育机制,体验—反思是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机制,扩展—变构是学科教学知识的完善机制。为更好地促进职前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培育,最大化实现其价值,高师院校需要凸显学科教学知识的核心地位,开发促进职前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生成的整合课程;教师教育者需要提升自身角色认知和专业能力,引领职前
"他者"概念自诞生之初便蕴含着与"自我"相对的意涵,经常被贴上愚昧、卑劣的标签,信息时代的讯息发达并未有效解决"自我"和"他者"的矛盾,尤其是在跨文化传播中,地球村内部依旧充满新的冲突和暴力。一方面,"我们"通过对"他者"的确认和排斥来完成对自我的身份认同;另一方面,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新闻传播,也在不断对"他者"进行不平等的形象建构,记者作为新闻制作过程中的生产主体,把握着新闻生产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