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毁损伤;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71-01
多发伤是指同一致伤因素引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器官损伤,且至少有一处损伤是危及生命的。2013年1月21日我科病房收治一例多发伤合并双下肢毁损伤的患者,通过及时的救治与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吴瑞美,男,48岁,因“车祸致双下肢毁损、出血伴不省人事5小时”入院。全身CT检查示:1.右侧小脑半球钙化灶,建议必要时MRI进一步检查;2.左侧颧弓多发骨折;3.双侧副鼻窦炎;4. 右侧血气胸;5. 右侧多发肋骨骨折;6.全腹部及盆腔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7.双侧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周围软组织肿胀,积气。入科查体:双下肢毁损、畸形严重。左下肢大腿中段肿胀,周围皮肤无破溃,左小腿可见两创口,创区出血,创缘分别从左膝髌下斜向内侧延至小腿中段以及左小腿中段后侧向内侧延至内踝,创口内可见外露的粉碎胫腓骨骨折块以及挫烂、坏死、丧失弹性的肌肉、肌腱组织。右小腿可见一大创口,创缘从右小腿前侧近端1/4处向外侧延至外踝处,创面内可见严重污染并挫烂、坏死、丧失弹性的肌肉、肌腱组织以及胫腓骨骨折端。双足趾末梢血运均较差。入科后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急诊在全麻下行双下肢毁损双大腿截肢术。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患者入科后,护士在通知医师的同时对患者病情进行快速而全面的评估询问患者家属受伤的原因及经过,给予监测生命体征,吸氧,评估患者的神志、面色、皮肤色泽,判断出血量、肢体毁损的严重程度,迅速协助医师进行抢救工作。
2.1.2 在颈外或上肢大血管处快速建立2~3条静脉通道,必要时可协助医师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同时留取各种需要的血液标本,做好交叉配血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2.1.3 对伤口进行初步处理,创面用无菌纱布包裹后加压包扎。
2.2 术后护理
2.2.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低流量吸氧,全麻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24小时内注意伤口出血情况,并在患者床旁备止血带,以备压迫止血用;肢体残端可用薄枕适当抬高,残端周围放置沙袋,以防局部出血或肿胀;创口如有发热、红肿、疼痛等,常为创口感染征象,应立即报告主管医师,早做处理。
2.2.2 体位护理:截除术后残肢抬高不可超过2日,2日后使其保持伸展位,病人躺坐时不要让残肢垂下床缘,长时间处于屈膝位;膝上截肢术后不要将枕头放在两腿之间,易造成关节挛缩。
2.2.3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保持胸腔引流管的通畅,保证有效引流,需做到三勤“勤挤捏、勤观察、勤检查”,避免引流管因阻塞、扭曲、受压、折叠、脱出等原因造成的引流不畅。观察引流管水柱的波动,幅度为2~6㎝。保持引流管道的密闭与无菌,引流瓶及瓶内无菌生理盐水应每日更换,水封瓶液面要低于胸腔出血平面45~60㎝,引流管下口浸入液面下2~3㎝ 。密切观察引流物性状、颜色、量及引流速度并认真记录,以掌握病情的动态变化,以便发现病情,及时处理。
2.2.4 疼痛护理:截肢术后疼痛多为持续性,以夜间为甚,所以妨碍患者的休息,影响患者的康复。那么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能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减轻痛苦,还能使患者舒适,有利于病情的稳定和恢复。具体措施:①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对疼痛进行准确评估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指导镇痛药物的使用。②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焦虑程度,根据焦虑情况与患者进行交谈,通过解释、鼓励、暗示等心理支持治疗方法调整患者焦虑程度。③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护士有意识地轻握患者的手,以示安慰鼓励。④音乐疗法:选择患者喜欢的音乐,以减轻患者焦虑、抑郁心理。
2.2.5 心理干预:患者从伤前的健康正常状态到突然的受伤致残,护士通过与患者交谈,發现患者心理极度的焦虑、恐惧、悲观、无助,所以责任护士利用一切为患者做治疗的机会,主动与患者沟通,及时解答患者的心理问题,安慰鼓励患者正视现实,及时帮助患者应对处理疾病进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同时争取患者家属的支持、理解和帮助,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2.3 功能锻炼指导: 勤翻身,每日俯卧2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俯卧时在腹部及大腿下放置一枕,您应用力下压软枕,以增强残肢伸肌的肌张力,并在两腿间放置一软枕,残肢用力向内挤压,以增强内收肌肌力,防止外展挛缩。
2.4 出院健康指导: 指导患者每日用中性肥皂清洗残肢,但不能浸泡或在残肢上涂擦冷霜或油,以免软化残肢的皮肤;应对残端给予经常和均匀的压迫、按摩、拍打,用残端踩蹬,先蹬踩在柔软物品上,由软至硬,如此可使残端收缩,加强肢体面的皮肤韧性及肌肉力量,通常残肢2-3个月缩至原来肢体大小,此时可适合穿戴假肢。
3 小结
多发伤患者多遇突发的意外事故,毫无心理及生理上的准备,容易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部分伤残者会产生消极、苦闷、悲观失望甚至轻生的念头。 因此,对严重创伤患者不但需要按常规进行心理护理,而且还需要心理上的超前护理,应将心理护理干预贯穿于整个护理程序,发扬人道主义精神,重视人陛化服务,加强医患沟通,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应主动、热情、沉着冷静、全神贯注、技术准确到位,让患者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71-01
多发伤是指同一致伤因素引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器官损伤,且至少有一处损伤是危及生命的。2013年1月21日我科病房收治一例多发伤合并双下肢毁损伤的患者,通过及时的救治与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吴瑞美,男,48岁,因“车祸致双下肢毁损、出血伴不省人事5小时”入院。全身CT检查示:1.右侧小脑半球钙化灶,建议必要时MRI进一步检查;2.左侧颧弓多发骨折;3.双侧副鼻窦炎;4. 右侧血气胸;5. 右侧多发肋骨骨折;6.全腹部及盆腔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7.双侧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周围软组织肿胀,积气。入科查体:双下肢毁损、畸形严重。左下肢大腿中段肿胀,周围皮肤无破溃,左小腿可见两创口,创区出血,创缘分别从左膝髌下斜向内侧延至小腿中段以及左小腿中段后侧向内侧延至内踝,创口内可见外露的粉碎胫腓骨骨折块以及挫烂、坏死、丧失弹性的肌肉、肌腱组织。右小腿可见一大创口,创缘从右小腿前侧近端1/4处向外侧延至外踝处,创面内可见严重污染并挫烂、坏死、丧失弹性的肌肉、肌腱组织以及胫腓骨骨折端。双足趾末梢血运均较差。入科后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急诊在全麻下行双下肢毁损双大腿截肢术。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患者入科后,护士在通知医师的同时对患者病情进行快速而全面的评估询问患者家属受伤的原因及经过,给予监测生命体征,吸氧,评估患者的神志、面色、皮肤色泽,判断出血量、肢体毁损的严重程度,迅速协助医师进行抢救工作。
2.1.2 在颈外或上肢大血管处快速建立2~3条静脉通道,必要时可协助医师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同时留取各种需要的血液标本,做好交叉配血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2.1.3 对伤口进行初步处理,创面用无菌纱布包裹后加压包扎。
2.2 术后护理
2.2.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低流量吸氧,全麻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24小时内注意伤口出血情况,并在患者床旁备止血带,以备压迫止血用;肢体残端可用薄枕适当抬高,残端周围放置沙袋,以防局部出血或肿胀;创口如有发热、红肿、疼痛等,常为创口感染征象,应立即报告主管医师,早做处理。
2.2.2 体位护理:截除术后残肢抬高不可超过2日,2日后使其保持伸展位,病人躺坐时不要让残肢垂下床缘,长时间处于屈膝位;膝上截肢术后不要将枕头放在两腿之间,易造成关节挛缩。
2.2.3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保持胸腔引流管的通畅,保证有效引流,需做到三勤“勤挤捏、勤观察、勤检查”,避免引流管因阻塞、扭曲、受压、折叠、脱出等原因造成的引流不畅。观察引流管水柱的波动,幅度为2~6㎝。保持引流管道的密闭与无菌,引流瓶及瓶内无菌生理盐水应每日更换,水封瓶液面要低于胸腔出血平面45~60㎝,引流管下口浸入液面下2~3㎝ 。密切观察引流物性状、颜色、量及引流速度并认真记录,以掌握病情的动态变化,以便发现病情,及时处理。
2.2.4 疼痛护理:截肢术后疼痛多为持续性,以夜间为甚,所以妨碍患者的休息,影响患者的康复。那么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能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减轻痛苦,还能使患者舒适,有利于病情的稳定和恢复。具体措施:①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对疼痛进行准确评估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指导镇痛药物的使用。②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焦虑程度,根据焦虑情况与患者进行交谈,通过解释、鼓励、暗示等心理支持治疗方法调整患者焦虑程度。③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护士有意识地轻握患者的手,以示安慰鼓励。④音乐疗法:选择患者喜欢的音乐,以减轻患者焦虑、抑郁心理。
2.2.5 心理干预:患者从伤前的健康正常状态到突然的受伤致残,护士通过与患者交谈,發现患者心理极度的焦虑、恐惧、悲观、无助,所以责任护士利用一切为患者做治疗的机会,主动与患者沟通,及时解答患者的心理问题,安慰鼓励患者正视现实,及时帮助患者应对处理疾病进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同时争取患者家属的支持、理解和帮助,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2.3 功能锻炼指导: 勤翻身,每日俯卧2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俯卧时在腹部及大腿下放置一枕,您应用力下压软枕,以增强残肢伸肌的肌张力,并在两腿间放置一软枕,残肢用力向内挤压,以增强内收肌肌力,防止外展挛缩。
2.4 出院健康指导: 指导患者每日用中性肥皂清洗残肢,但不能浸泡或在残肢上涂擦冷霜或油,以免软化残肢的皮肤;应对残端给予经常和均匀的压迫、按摩、拍打,用残端踩蹬,先蹬踩在柔软物品上,由软至硬,如此可使残端收缩,加强肢体面的皮肤韧性及肌肉力量,通常残肢2-3个月缩至原来肢体大小,此时可适合穿戴假肢。
3 小结
多发伤患者多遇突发的意外事故,毫无心理及生理上的准备,容易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部分伤残者会产生消极、苦闷、悲观失望甚至轻生的念头。 因此,对严重创伤患者不但需要按常规进行心理护理,而且还需要心理上的超前护理,应将心理护理干预贯穿于整个护理程序,发扬人道主义精神,重视人陛化服务,加强医患沟通,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应主动、热情、沉着冷静、全神贯注、技术准确到位,让患者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