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时期的教育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受教育时期,初中生在初中所接受的教育质量的好坏将会对其在以后的求学道路上的发展造成非常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初中生角度,分析了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3-178
引言
以往人们对于初中教育的看法就是希望初中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知识基础,而对学生的其他方面的发展情况不太关心。近些年来初中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初中生心理的不健全而产生的事故接连发生。所以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今初中学校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所以教师要对这个过程有一个良好的目标定位,注重实践研究,帮助初中生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帮助建立正常的心理观念。
一、 当代初中生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的学生们的心理状况开始快速的成长,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伴随着许多心理问题的出现。因为初中生的阅历较浅,对事物的判断标准还不太完善,看待一些 事物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只看到片面的原因而造成偏见,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一些抵触或者是叛逆。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越来越加重视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因为近些年来,几乎每年都会有因为初中生心理不健全而引发事故的情况发生,虽然说现在大多数初中学校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投入了较大的教学力度,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仍然还存在许多的教育问题。而初中生的大部分心理活动状况大致如下:
第一,初中生在对男女性别方面的问题渐渐开始察觉,初中阶段的男女同学关系不同于小学阶段的男女同学关系那样单纯学生在进入初中时期教育后,其心理就开始对异性产生好奇感,对异性会产生较多的关注与兴趣,但是由于初中生在两性方面知识的不健全,如果过程中初中生没有接受良好的两性教育引导,那么初中生就很容易在这方面进入歧途,这是初中时期学生较为常见的心理知识。
第二,初中时期的学习任务较之于小学阶段会有很大的加重,这就会让许多刚进入初中阶段教育的学生变得无法适应,如果在这个时候这些学生在受到周围环境中一些不好的风气影响,那么其就很容易会产生厌学心理,造成其无法进行良好的知识学习。其次现在网络较为发达,网络上的一些不良信息也很容易被初中生所察觉,从而让其受到影响滋生心理上的问题出现。
第三,现在初中时期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所以其在家庭中会受到特别多的关爱,并且这种关爱将会伴随其十几年之久。然而在进入初中教育后,其在学校中就不会再受到类似于这样的关爱,从而在心里上产生一些抵触心理,这种抵触心理大多都会发生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在影响师生关系良好发展的同时,也会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厌烦心理,从而不去主动接受教师的教学。
二、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
要在初中阶段展开有效的心理健康教学,就需要首先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定位。在了解了上述的一些初中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之后,初中教师们就要根据其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来进行研究,制定具有针对性心里教学方案帮助其解决相关的心理问题,提升其心理健全程度,让其心理能够更加的成熟,从而对事物能够有更加全面的看法,而不只是局限于事物的表面现象。
三、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落实措施
1.及时更新教育手段.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顺利实施
针对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教师要根据其具体目标来及时的对教学手段进行更新,这样才能够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落实。教师应该先对学生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然后主动引导学生去参与到教育当中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的发言,诉说自身的心理问题。再者,除了这些对学生实行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外,教师还可以在课下与学生进行单独的交流,因为有些学生无法在众多同学面前诉说自己内心的心理问题,所以采用私下交流的方式可以极大的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从而让教师能够知道其内心的心理问题,帮助其进行解决。
2.提升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适应力
初中生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时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对其进行适应,所以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们在这方面的适应能力。如两性问题方面,教师可以先對学生解释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缓解学生的心理负担,其次在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两性之间的相处方式,逐渐让学生能够对两性问题产生正常的看法,从而适应去和异性同学相处。
3.将德育与心育结合起来
基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间的互补性,可以通过结合两种教育系统的主要教育方法,来将其具有的优势呈现出来,德育系统中的常用教育方法有榜样示范、说服教育与集体灌输等,其缺少对学生内心的关注,削弱了教育实际效果,但是德育具有成熟完备的教材与教育系统。在进行心理健康相关的课程时,教师可选用多种教学方法,教育形式也各有不同,包括心理辅导与咨询、拓展性心理素质训练等。结合两种教育方法后,教师要注重道德教育的内化,可采取心理健康课程形式来传达德育教育内容,注重安排实践类活动,将心理健康理念渗透德育中,让学生能够主动地用德育要求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通过心理实践与德育理论的结合,来让初中生形成更为强烈的道德认同感,学生可在德育课堂中展示出自己的情感需求与感性经验,优化德育教育的体验感受。
结论
初中生们正处于重要的成长阶段,,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的心理变化非常的激烈,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正确的教导。教师要制定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教育目标定位,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心理问题关注给学生普及相关的心理问题常识,并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郭志才.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学周刊,2019(31):124.
[2]余明敏.探究积极心理暗示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8(07):158-159.
[3]黎文娟.经典电影材料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上的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03):39-40+43.
[4]盛晨.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52):275-276+284.
关键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3-178
引言
以往人们对于初中教育的看法就是希望初中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知识基础,而对学生的其他方面的发展情况不太关心。近些年来初中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初中生心理的不健全而产生的事故接连发生。所以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今初中学校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所以教师要对这个过程有一个良好的目标定位,注重实践研究,帮助初中生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帮助建立正常的心理观念。
一、 当代初中生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的学生们的心理状况开始快速的成长,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伴随着许多心理问题的出现。因为初中生的阅历较浅,对事物的判断标准还不太完善,看待一些 事物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只看到片面的原因而造成偏见,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一些抵触或者是叛逆。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越来越加重视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因为近些年来,几乎每年都会有因为初中生心理不健全而引发事故的情况发生,虽然说现在大多数初中学校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投入了较大的教学力度,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仍然还存在许多的教育问题。而初中生的大部分心理活动状况大致如下:
第一,初中生在对男女性别方面的问题渐渐开始察觉,初中阶段的男女同学关系不同于小学阶段的男女同学关系那样单纯学生在进入初中时期教育后,其心理就开始对异性产生好奇感,对异性会产生较多的关注与兴趣,但是由于初中生在两性方面知识的不健全,如果过程中初中生没有接受良好的两性教育引导,那么初中生就很容易在这方面进入歧途,这是初中时期学生较为常见的心理知识。
第二,初中时期的学习任务较之于小学阶段会有很大的加重,这就会让许多刚进入初中阶段教育的学生变得无法适应,如果在这个时候这些学生在受到周围环境中一些不好的风气影响,那么其就很容易会产生厌学心理,造成其无法进行良好的知识学习。其次现在网络较为发达,网络上的一些不良信息也很容易被初中生所察觉,从而让其受到影响滋生心理上的问题出现。
第三,现在初中时期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所以其在家庭中会受到特别多的关爱,并且这种关爱将会伴随其十几年之久。然而在进入初中教育后,其在学校中就不会再受到类似于这样的关爱,从而在心里上产生一些抵触心理,这种抵触心理大多都会发生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在影响师生关系良好发展的同时,也会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厌烦心理,从而不去主动接受教师的教学。
二、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
要在初中阶段展开有效的心理健康教学,就需要首先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定位。在了解了上述的一些初中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之后,初中教师们就要根据其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来进行研究,制定具有针对性心里教学方案帮助其解决相关的心理问题,提升其心理健全程度,让其心理能够更加的成熟,从而对事物能够有更加全面的看法,而不只是局限于事物的表面现象。
三、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落实措施
1.及时更新教育手段.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顺利实施
针对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教师要根据其具体目标来及时的对教学手段进行更新,这样才能够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落实。教师应该先对学生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然后主动引导学生去参与到教育当中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的发言,诉说自身的心理问题。再者,除了这些对学生实行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外,教师还可以在课下与学生进行单独的交流,因为有些学生无法在众多同学面前诉说自己内心的心理问题,所以采用私下交流的方式可以极大的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从而让教师能够知道其内心的心理问题,帮助其进行解决。
2.提升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适应力
初中生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时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对其进行适应,所以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们在这方面的适应能力。如两性问题方面,教师可以先對学生解释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缓解学生的心理负担,其次在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两性之间的相处方式,逐渐让学生能够对两性问题产生正常的看法,从而适应去和异性同学相处。
3.将德育与心育结合起来
基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间的互补性,可以通过结合两种教育系统的主要教育方法,来将其具有的优势呈现出来,德育系统中的常用教育方法有榜样示范、说服教育与集体灌输等,其缺少对学生内心的关注,削弱了教育实际效果,但是德育具有成熟完备的教材与教育系统。在进行心理健康相关的课程时,教师可选用多种教学方法,教育形式也各有不同,包括心理辅导与咨询、拓展性心理素质训练等。结合两种教育方法后,教师要注重道德教育的内化,可采取心理健康课程形式来传达德育教育内容,注重安排实践类活动,将心理健康理念渗透德育中,让学生能够主动地用德育要求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通过心理实践与德育理论的结合,来让初中生形成更为强烈的道德认同感,学生可在德育课堂中展示出自己的情感需求与感性经验,优化德育教育的体验感受。
结论
初中生们正处于重要的成长阶段,,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的心理变化非常的激烈,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正确的教导。教师要制定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教育目标定位,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心理问题关注给学生普及相关的心理问题常识,并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郭志才.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学周刊,2019(31):124.
[2]余明敏.探究积极心理暗示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8(07):158-159.
[3]黎文娟.经典电影材料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上的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03):39-40+43.
[4]盛晨.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52):275-276+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