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春蚕”“蜡炬”,美好的称呼“神化”了教师的职业形象。教师既是知识的象征,又是道德的标杆,无所不能。当教师有所诉求时,得到的不是同情,而是责备;当教育出现问题时,家长、公众不是理性地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怀疑教师的职业操守。所以,在当今社会,让“教师走下神坛,学校走向常态”是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教师职业被“神化”的原因
1. 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打下了基础。早在2000多年前,《吕氏春秋·劝学》中就有“疾学在于尊師”的说法。孔子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近代,谭嗣同在《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中写道,“为学莫重于尊师”。“尊师重教”本没有错,但是“愚尊愚重”就滋养了教师被“神化”的土壤。
2. 知识不均的社会生活培育了氛围。在二三十年前,教师是知识的化身,特别在偏远的乡村,老百姓遇上修个收音机、代写份书信等生活小事,也常常请附近学校的教师来帮忙,甚至家庭矛盾、邻里纠纷,也请老师来评个是非对错。群众在信任教师的知识能力和道德操守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把教师推上更高的精神“祭台”。
3.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扩充了条件。学校为了提高中考、高考的分数,实施封闭式、军事化的管理,把原本应该是家庭教育、社会管理范畴的事统统揽了下来,久而久之,学校的职权范围越来越大,家长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教师(尤其知名教师)也就成了公众心目中无所不能的“神仙”。
4. 片面宣传的社会舆论误导了评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社会舆论扩大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范畴,在对优秀教师的表彰宣传中,淡化教师的专业标准,过多渲染一些非教师专业的行为,异化了教师职业形象,拔高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底线。误导公众对教师职业评判的标准,认为老师就应该像妈妈,应该放弃休息为学生无偿补课,应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一切问题……而且,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这众多的因素一步步把教师“神化”。“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师由此就成了“托起明天太阳”的人。
二、当今教师面临的挑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科学文化知识普及,交通发达,信息传播便捷,教师的知识储备与技能水平再也不是“鹤立鸡群”,神坛上的教师不可避免地受到自身发展、学生、学生家庭和社会的多方挑战。
1.面临职业发展的挑战。当今社会,师范不再是大学热门的专业,教师也不像以前那样在社会生活中“潇洒自如,游刃有余”。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素养极速下降,青年教师本身也大多是独生子女,同样具备独生子女一些不良的秉性,加上家庭背景、人生成长经历的不同,教师在工作中的追求也不同。现在有些青年教师家庭条件宽裕,吃用不愁,上班责任性不强,工作浮于表面,没有职业发展的规划;一些中老年教师,因历史原因或自身的能力局限,在职业发展上早已“日落西山”,经常发发牢骚,数落学校的不是;还有些教师(特别是女教师)生了二胎,精力和时间不够,很快就错过了专业发展的“黄金阶段”。此外,由于绩效工资的实行,岗位设置的限定,工作的不确定性大增等原因,带来教师的工作成就感逐年递减,加速了教师的职业倦怠。不要说做“神”一般的教师,即便是当人一样的教师,其根基也还不一定稳当。
2.面临学生的挑战。现在的孩子自我意识强,个性张扬。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宠爱使得他们更加自私任性。如今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丰富,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唯一通道,孩子对教师的严格管理和悉心教育往往持排斥态度,常为生活、学习中的一点小事,挑衅教师,甚至打骂教师。有时,家长对孩子任性行为的宠溺纵容,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说我们的传统是尊师重教的话,那么当下的学生无疑是在挑战传统。教师在教育孩子成长过程中面临太多的挑战。
3. 面临学生家庭的挑战。教师被神化也助长了家庭教育责任的推卸。有一点教育知识的人都知道,最好的教育是家庭文化对孩子的影响,最好的老师是家长行为方式对孩子的引领。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人员流动不频繁,所以孩子与家长共同生活的时间长,家庭互动的机会多,家长质朴勤劳的品质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现在的学生家庭情况更为复杂。离婚的、单亲的,父母外出打工孩子跟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的,甚至寄养在亲戚家的,这些都大有人在。家长素质也参差不齐。面对形形色色的家庭,我们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与这些“特殊”家庭联系时,一次两次费力点还行,多次碰壁之后,最终选择了放弃。家庭教育的缺失,带来了“5+2=0”结果。另外,本应是孩子监护人的家长,平时没有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但如果孩子离家出走,乃至自残自杀,却常常会到学校滋事,讨说法、要补偿。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中,其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4.面临社会公众的挑战。首先,由于社会对学生管理、教育功能的弱化,一些本应该社会承担的责任也就落到了教师身上,比如禁止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等等,学校不管,教师不盯,几乎没人管。但是,如今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教师还管得了,还管得住吗?其次,教师在公众心中似乎是一群“不食人间烟火”的人,教师一旦有所诉求,受到的都是舆论的谴责和谩骂。再次,发生在校园内的各种事件,经家长曝光后,很快就会成为媒体报道、网友议论的热点,不断地被放大甚至歪曲,给当事的教师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
三、教师回归常态任重道远
教师是一种职业,总要有人投身其中,那么怎样才能让教师去“神化”,让学校走向常态呢?
1.提升认识,以专业发展引领职业生涯。教师要把职业光环看作提高师德修养、提升专业素养的动力,不断学习进取,适应社会、家庭、学生对教育的需求。要用高超的教书育人的专业技能取信于人,树立教师应有的正常形象。比如,学校视学生携带手机如同洪水猛兽,围追堵截,由此诱发师生关系紧张。但是,手机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已经离不开它,与其严禁携带,不如合理引导。学校可以建立学习平台,让手机成为学生课堂内外的学习工具。这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正确的价值评判,更需要教师有与时俱进的专业能力。同时,教师专业化程度越高,处理非专业事件也更加得心应手。假如,教师简单地把教育工作看作一份“挣钱养家糊口”的活,忘记了教师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担当,不思进取、不学无术、唯利是图、损人利己,这样的教师必将被淘汰。所以,教师可将公众的期待视为鞭策自己的动力,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全社会的“尊师重教”。 2.悦纳包容,以专业智慧践行社会责任。人们对教师和学校的认知是长期形成的,所以,教师、学校不能因为承担不了养育、管理孩子的全部责任而简单推卸,相反,要从专业化的角度向公众解释普及教育常识,引导社会舆论。比如,学生食堂常常是家长、社会议论的焦点,但是学校面对上千学生,要满足所有孩子、家长的要求,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有的学校千方百计想把食堂弄好,但是缺少专业化的管理,不但搞不好,反而提高了家长、学生对食堂的期望值,食堂始终不能满足公众要求。也有学校认为经营食堂本不是学校的事,就简单地实行学生餐饮社会化,导致菜价虚高、饮食安全存在隐患等问题。正确的做法是,学校在保证膳食营养、安全的前提下,提出“师生同桌共餐”,“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吃一样的饭菜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等等,校长每餐为一个班级分菜盛饭,与孩子一起就餐、聊天,听取他们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等等。这些做法把就餐过程变成了一种教育行为和管理,久而久之,家长接受、公众认可了,学校就不会因为食堂而受到无端指责。
3. 换位思考,以专业知识做好家教指导。家长不是教育的行家里手,教师在与家长的交往中,不要老是盯住学生的分数,不要学生出事了就找家长来出气;应该用教师的专业知识影响家长,告诉家长怎么来教育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让家长明白,影响孩子成长的最重要因素是家庭,学校教育代替不了家庭教育,教师不是孩子的父母,教师的为人师表代替不了家长的以身作则。比如,一个有自闭倾向的学生,同学和老师没有办法跟他交流,孩子一直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时不时地做一些怪异的事,有时还表现出暴力倾向。家长认为孩子内向,寄希望于孩子懂事后会改变这种状况。教师虽治不好孩子的自闭症,但可以告诉家长,孩子目前的状况如果任其持续下去,将来会造成怎样的恶果,跟家长说明自闭症的危害,建议就医的方法和途径,等等。假如教师不闻不问,或以对待一般违纪孩子的方法处理发生在自闭孩子身上的问题,都会给学生和自己带来不利的影响。
4. 舆情引导,以专业素养树立良好形象。教育是公众关注的热点,教师是公众热议的对象。学校出事被媒体曝光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学校、教师处理得当,依然可以保持良好的公众形象。发生在学校、教师身上的公共事件,除了少数是教育失当外,大多数是学校、教师专业范畴内无法妥善处理的事件。我们要让教师走下神坛、学校回归常态,舆论引导十分重要。比如,临近中考,一位被非法领养的孩子,户籍一直没法落地,办不了学籍,孩子也无法参加中考。班主任简单处理,让孩子回原籍参加考试。家长投诉到当地电视台,栏目组来实地调查。接待的校长首先请记者不用偷拍,面对摄像机公开接受采访、提問;其次,承认老师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妥;第三,说明问题的症结。问题在于公安部门办户籍需要民政部门的领养证明,民政部门出具领养证需要公安部门证明孩子不是被拐卖的,双方相互推诿才导致孩子户籍办不下来。结果,采访播出后,在媒体的推动下,事情很快就办妥了。因此,只要我们尊重家长、尊重媒体、正确应对,不仅能够淡化事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能提升学校积极负责的正面形象。对于公共事件,如果只顾找借口踢皮球,尽管学校和教师没有责任,但还是会引起公众的热议和指责。
总之,教师职业千年传承,有光环,也有困局,只有放下包袱,调整心态,回归专业化发展,才能与时俱进;学校教育历久弥新,要创新,也要担当,只有不回避,不放弃,才能攻坚克难,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杨勇诚为江苏省中学物理特级教师、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笠泽实验初级中学校长;朱伟为吴江区盛泽第二中学副校长)
一、教师职业被“神化”的原因
1. 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打下了基础。早在2000多年前,《吕氏春秋·劝学》中就有“疾学在于尊師”的说法。孔子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近代,谭嗣同在《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中写道,“为学莫重于尊师”。“尊师重教”本没有错,但是“愚尊愚重”就滋养了教师被“神化”的土壤。
2. 知识不均的社会生活培育了氛围。在二三十年前,教师是知识的化身,特别在偏远的乡村,老百姓遇上修个收音机、代写份书信等生活小事,也常常请附近学校的教师来帮忙,甚至家庭矛盾、邻里纠纷,也请老师来评个是非对错。群众在信任教师的知识能力和道德操守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把教师推上更高的精神“祭台”。
3.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扩充了条件。学校为了提高中考、高考的分数,实施封闭式、军事化的管理,把原本应该是家庭教育、社会管理范畴的事统统揽了下来,久而久之,学校的职权范围越来越大,家长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教师(尤其知名教师)也就成了公众心目中无所不能的“神仙”。
4. 片面宣传的社会舆论误导了评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社会舆论扩大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范畴,在对优秀教师的表彰宣传中,淡化教师的专业标准,过多渲染一些非教师专业的行为,异化了教师职业形象,拔高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底线。误导公众对教师职业评判的标准,认为老师就应该像妈妈,应该放弃休息为学生无偿补课,应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一切问题……而且,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这众多的因素一步步把教师“神化”。“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师由此就成了“托起明天太阳”的人。
二、当今教师面临的挑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科学文化知识普及,交通发达,信息传播便捷,教师的知识储备与技能水平再也不是“鹤立鸡群”,神坛上的教师不可避免地受到自身发展、学生、学生家庭和社会的多方挑战。
1.面临职业发展的挑战。当今社会,师范不再是大学热门的专业,教师也不像以前那样在社会生活中“潇洒自如,游刃有余”。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素养极速下降,青年教师本身也大多是独生子女,同样具备独生子女一些不良的秉性,加上家庭背景、人生成长经历的不同,教师在工作中的追求也不同。现在有些青年教师家庭条件宽裕,吃用不愁,上班责任性不强,工作浮于表面,没有职业发展的规划;一些中老年教师,因历史原因或自身的能力局限,在职业发展上早已“日落西山”,经常发发牢骚,数落学校的不是;还有些教师(特别是女教师)生了二胎,精力和时间不够,很快就错过了专业发展的“黄金阶段”。此外,由于绩效工资的实行,岗位设置的限定,工作的不确定性大增等原因,带来教师的工作成就感逐年递减,加速了教师的职业倦怠。不要说做“神”一般的教师,即便是当人一样的教师,其根基也还不一定稳当。
2.面临学生的挑战。现在的孩子自我意识强,个性张扬。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宠爱使得他们更加自私任性。如今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丰富,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唯一通道,孩子对教师的严格管理和悉心教育往往持排斥态度,常为生活、学习中的一点小事,挑衅教师,甚至打骂教师。有时,家长对孩子任性行为的宠溺纵容,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说我们的传统是尊师重教的话,那么当下的学生无疑是在挑战传统。教师在教育孩子成长过程中面临太多的挑战。
3. 面临学生家庭的挑战。教师被神化也助长了家庭教育责任的推卸。有一点教育知识的人都知道,最好的教育是家庭文化对孩子的影响,最好的老师是家长行为方式对孩子的引领。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人员流动不频繁,所以孩子与家长共同生活的时间长,家庭互动的机会多,家长质朴勤劳的品质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现在的学生家庭情况更为复杂。离婚的、单亲的,父母外出打工孩子跟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的,甚至寄养在亲戚家的,这些都大有人在。家长素质也参差不齐。面对形形色色的家庭,我们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与这些“特殊”家庭联系时,一次两次费力点还行,多次碰壁之后,最终选择了放弃。家庭教育的缺失,带来了“5+2=0”结果。另外,本应是孩子监护人的家长,平时没有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但如果孩子离家出走,乃至自残自杀,却常常会到学校滋事,讨说法、要补偿。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中,其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4.面临社会公众的挑战。首先,由于社会对学生管理、教育功能的弱化,一些本应该社会承担的责任也就落到了教师身上,比如禁止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等等,学校不管,教师不盯,几乎没人管。但是,如今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教师还管得了,还管得住吗?其次,教师在公众心中似乎是一群“不食人间烟火”的人,教师一旦有所诉求,受到的都是舆论的谴责和谩骂。再次,发生在校园内的各种事件,经家长曝光后,很快就会成为媒体报道、网友议论的热点,不断地被放大甚至歪曲,给当事的教师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
三、教师回归常态任重道远
教师是一种职业,总要有人投身其中,那么怎样才能让教师去“神化”,让学校走向常态呢?
1.提升认识,以专业发展引领职业生涯。教师要把职业光环看作提高师德修养、提升专业素养的动力,不断学习进取,适应社会、家庭、学生对教育的需求。要用高超的教书育人的专业技能取信于人,树立教师应有的正常形象。比如,学校视学生携带手机如同洪水猛兽,围追堵截,由此诱发师生关系紧张。但是,手机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已经离不开它,与其严禁携带,不如合理引导。学校可以建立学习平台,让手机成为学生课堂内外的学习工具。这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正确的价值评判,更需要教师有与时俱进的专业能力。同时,教师专业化程度越高,处理非专业事件也更加得心应手。假如,教师简单地把教育工作看作一份“挣钱养家糊口”的活,忘记了教师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担当,不思进取、不学无术、唯利是图、损人利己,这样的教师必将被淘汰。所以,教师可将公众的期待视为鞭策自己的动力,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全社会的“尊师重教”。 2.悦纳包容,以专业智慧践行社会责任。人们对教师和学校的认知是长期形成的,所以,教师、学校不能因为承担不了养育、管理孩子的全部责任而简单推卸,相反,要从专业化的角度向公众解释普及教育常识,引导社会舆论。比如,学生食堂常常是家长、社会议论的焦点,但是学校面对上千学生,要满足所有孩子、家长的要求,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有的学校千方百计想把食堂弄好,但是缺少专业化的管理,不但搞不好,反而提高了家长、学生对食堂的期望值,食堂始终不能满足公众要求。也有学校认为经营食堂本不是学校的事,就简单地实行学生餐饮社会化,导致菜价虚高、饮食安全存在隐患等问题。正确的做法是,学校在保证膳食营养、安全的前提下,提出“师生同桌共餐”,“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吃一样的饭菜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等等,校长每餐为一个班级分菜盛饭,与孩子一起就餐、聊天,听取他们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等等。这些做法把就餐过程变成了一种教育行为和管理,久而久之,家长接受、公众认可了,学校就不会因为食堂而受到无端指责。
3. 换位思考,以专业知识做好家教指导。家长不是教育的行家里手,教师在与家长的交往中,不要老是盯住学生的分数,不要学生出事了就找家长来出气;应该用教师的专业知识影响家长,告诉家长怎么来教育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让家长明白,影响孩子成长的最重要因素是家庭,学校教育代替不了家庭教育,教师不是孩子的父母,教师的为人师表代替不了家长的以身作则。比如,一个有自闭倾向的学生,同学和老师没有办法跟他交流,孩子一直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时不时地做一些怪异的事,有时还表现出暴力倾向。家长认为孩子内向,寄希望于孩子懂事后会改变这种状况。教师虽治不好孩子的自闭症,但可以告诉家长,孩子目前的状况如果任其持续下去,将来会造成怎样的恶果,跟家长说明自闭症的危害,建议就医的方法和途径,等等。假如教师不闻不问,或以对待一般违纪孩子的方法处理发生在自闭孩子身上的问题,都会给学生和自己带来不利的影响。
4. 舆情引导,以专业素养树立良好形象。教育是公众关注的热点,教师是公众热议的对象。学校出事被媒体曝光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学校、教师处理得当,依然可以保持良好的公众形象。发生在学校、教师身上的公共事件,除了少数是教育失当外,大多数是学校、教师专业范畴内无法妥善处理的事件。我们要让教师走下神坛、学校回归常态,舆论引导十分重要。比如,临近中考,一位被非法领养的孩子,户籍一直没法落地,办不了学籍,孩子也无法参加中考。班主任简单处理,让孩子回原籍参加考试。家长投诉到当地电视台,栏目组来实地调查。接待的校长首先请记者不用偷拍,面对摄像机公开接受采访、提問;其次,承认老师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妥;第三,说明问题的症结。问题在于公安部门办户籍需要民政部门的领养证明,民政部门出具领养证需要公安部门证明孩子不是被拐卖的,双方相互推诿才导致孩子户籍办不下来。结果,采访播出后,在媒体的推动下,事情很快就办妥了。因此,只要我们尊重家长、尊重媒体、正确应对,不仅能够淡化事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能提升学校积极负责的正面形象。对于公共事件,如果只顾找借口踢皮球,尽管学校和教师没有责任,但还是会引起公众的热议和指责。
总之,教师职业千年传承,有光环,也有困局,只有放下包袱,调整心态,回归专业化发展,才能与时俱进;学校教育历久弥新,要创新,也要担当,只有不回避,不放弃,才能攻坚克难,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杨勇诚为江苏省中学物理特级教师、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笠泽实验初级中学校长;朱伟为吴江区盛泽第二中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