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人为本”是指老师在对班级学生管理时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用个性化的管理模式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型,优化班级管理。初中生不仅有知识与能力的需要,更有情感与理解的需要,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摒弃那些违背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做法,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尊严、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构建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管理。使每个学生都能形成正确的集体观,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并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新世纪人才。
一.以人为本的管理特点
针对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阶段,心理状态极不稳定,具有简单幼稚和半成熟的特点,又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高峰期,自尊心迅速增强,他们要求得到教师的尊重,同学的敬佩,但其知识水平有限,判断能力不强,对自己的评价缺乏客观性;因成人感的增强,他们渴望与同龄人交往,更想与成年人交往,渴望与教师、父母能平等相处。我们既不能采取“惟我独尊”的压制方法,也不能过分地相信他们的独立能力,而是要加以正确的指导。“以人为本”就是把每一个学生当作教育的目标,确立和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让班级的一切活动都能为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设计组织,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综合素质和独特个性,尤其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具体来说有三大特点:
1.人本性
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人本”思想,其精髓为:“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班级管理必须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保姆式”、“警察式”及“独裁式”方式,把学生作为班级管理活动的主体,让独立意識已觉醒、自主意识已确立和民主参与意识已增强的初中生更自主、自律的参与班级管理。
2.情感性
运用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沟通中,把交往方式控制在成人状态,把学生看成是平等的交往者。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依靠浓厚的师生情感来维系。因此,重视“感情投资”,以情感人,使学生因感到温暖而把班级当作自己的“家”,从而形成一个温情脉脉,人人“爱家”、“报家”的“家庭式”组织,在这样的班级中,学生容易接受班主任的教育。
3.创造性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切忌程序化、公式化。成长阶段中的初中生,个性差异很大,要求班主任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沟通办法与教育方式;对变化着的班级软环境、管理措施、手段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整个管理活动既要考虑学生思想、心态变化发展的需求,又要考虑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的差异。因此,“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追求以奇制胜,以巧攻心,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等细枝末节,创造性地进行管理。
二.以人为本在班级管理中的实施
1.设立目标。
目标是前进的方向,也是前进的动力。在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中应设立合理的目标。包括个人目标与班级目标。目标给人的心理效应是:“这是我自己的目标,我要尽可能地完成。”因此,在设立目标时一定要根据个人及班级具体情况设立可行合理目标,而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都使学生产生自信心,产生成就感,激发他们朝更高的目标奋进。
对学生个体来说,设立个人目标的主要途径是进行“自我教育”。班主任应经常引导学生品尝战胜自我的快乐,体验自我放纵的痛苦,从感情上激起学生自我教育的欲望;同时帮助学生制定具体有效的自我教育计划,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向成功的彼岸。如开学初,在教室前门旁布置“我的格言”栏,让每个学生写一句自己的格言,再在格言旁署上名字,贴上照片。还可与学生一起挑名人画像、名人名言贴在教室的四周……所有这些都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促成学生自我教育。对班级来说,设立集体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利用校内外的各项活动进行。如:学校的常规评比,学校的运动会,歌咏比赛,诗朗诵比赛等等。班主任应利用好这些契机,与学生一起制定目标,然后一起向即定目标努力。这样的管理活动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2.制定规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集体要想发展,必须有一个规范进行约束管理。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因人而异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规范。其内容有:上学、做操、上课、活动、文明礼仪等。除了大家要遵守的共同内容外,还针对每位学生的实际与学生分别对以上规范进行变通,如在“上课”一栏,对性格外向、好动的孩子提出遵守课堂纪律,不影响别人,发言热烈等要求;对性格内向的孩子提出上课发言一、两次即为优秀等要求。而后,师生约定既然这是我们共同制定的个人规范就应共同遵守,一个星期评定一次,凡得优秀则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有了因人而异的规范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3.柔性管理。
班级中的学生是一个流动的整体,文化状态、道德水准以及素质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中,要驾驭学生,就要求班主任根据实际变化的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表扬是班级管理的常用策略。对学生要善于表扬,只要表现良好,不论多么细小都要加以表扬,表扬可以带来价值感和荣誉感,使人更加发奋地工作。记得一次我无意中看到班上一位女生课间时弯腰捡起地上的香蕉皮。第二天晨会课,我热情地表扬了这位同学,虽然是一个小赞扬,但它带来的影响却不小。以后教室的地扳变得很干净,大黑板、小黑板也都一直擦得那么干净,摆得那么整齐。
性格暴躁、问题多的学生很难管,但却很重义气,班主任心交心方式接近他,可让他视你为朋友而倾听你的教诲。如我班上一个学生因为与别人打架而使班级失去了学校的流动红旗,拖了班级的后腿。我没有对他训斥,而是真诚地对他说:“你因打架影响了班级荣誉,我知道你心里也很难过,但我从你的眼神里看出你是憋足了劲儿,要为班级争回荣誉的。”果然,在不久后的学校足球中,该生敢拼敢抢,为本班踢进五球而使本班荣获联赛冠军,他本人也被评为“最佳射手”。
运用柔性管理,需要班主任做一名有心人,细心观察学生,耐心引导,有的放矢地采取教育手段,还要不断变化教育方式,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4.实现群体决策。
群体决策即“人人参与”决策,它超越了班主任的个人智慧,借助班级这一组织及班级组织内成员的共同参与,把决策权分散给全体学生。班主任可鼓励学生做班级的主人,多做实事、好事。如:开学初组织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每人出一个好点子;每人设计一套集体活动的好方案;每人给任课老师提一条好建议。力求使每个学生对班级的各项制度,每件比较重大的事,都有一个商量的过程,大家分别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集体或举手投票表决。
现代教育是创新的教育,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引入班级管理中,对形成有特色的和谐班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立英;以人为本,完善初中班级管理[J];《河南科技》2010年第16期
[2]卫金梅;班级管理必须体现以人为本[J];《品牌(下半月)》2009年第Z1期
一.以人为本的管理特点
针对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阶段,心理状态极不稳定,具有简单幼稚和半成熟的特点,又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高峰期,自尊心迅速增强,他们要求得到教师的尊重,同学的敬佩,但其知识水平有限,判断能力不强,对自己的评价缺乏客观性;因成人感的增强,他们渴望与同龄人交往,更想与成年人交往,渴望与教师、父母能平等相处。我们既不能采取“惟我独尊”的压制方法,也不能过分地相信他们的独立能力,而是要加以正确的指导。“以人为本”就是把每一个学生当作教育的目标,确立和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让班级的一切活动都能为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设计组织,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综合素质和独特个性,尤其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具体来说有三大特点:
1.人本性
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人本”思想,其精髓为:“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班级管理必须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保姆式”、“警察式”及“独裁式”方式,把学生作为班级管理活动的主体,让独立意識已觉醒、自主意识已确立和民主参与意识已增强的初中生更自主、自律的参与班级管理。
2.情感性
运用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沟通中,把交往方式控制在成人状态,把学生看成是平等的交往者。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依靠浓厚的师生情感来维系。因此,重视“感情投资”,以情感人,使学生因感到温暖而把班级当作自己的“家”,从而形成一个温情脉脉,人人“爱家”、“报家”的“家庭式”组织,在这样的班级中,学生容易接受班主任的教育。
3.创造性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切忌程序化、公式化。成长阶段中的初中生,个性差异很大,要求班主任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沟通办法与教育方式;对变化着的班级软环境、管理措施、手段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整个管理活动既要考虑学生思想、心态变化发展的需求,又要考虑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的差异。因此,“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追求以奇制胜,以巧攻心,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等细枝末节,创造性地进行管理。
二.以人为本在班级管理中的实施
1.设立目标。
目标是前进的方向,也是前进的动力。在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中应设立合理的目标。包括个人目标与班级目标。目标给人的心理效应是:“这是我自己的目标,我要尽可能地完成。”因此,在设立目标时一定要根据个人及班级具体情况设立可行合理目标,而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都使学生产生自信心,产生成就感,激发他们朝更高的目标奋进。
对学生个体来说,设立个人目标的主要途径是进行“自我教育”。班主任应经常引导学生品尝战胜自我的快乐,体验自我放纵的痛苦,从感情上激起学生自我教育的欲望;同时帮助学生制定具体有效的自我教育计划,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向成功的彼岸。如开学初,在教室前门旁布置“我的格言”栏,让每个学生写一句自己的格言,再在格言旁署上名字,贴上照片。还可与学生一起挑名人画像、名人名言贴在教室的四周……所有这些都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促成学生自我教育。对班级来说,设立集体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利用校内外的各项活动进行。如:学校的常规评比,学校的运动会,歌咏比赛,诗朗诵比赛等等。班主任应利用好这些契机,与学生一起制定目标,然后一起向即定目标努力。这样的管理活动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2.制定规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集体要想发展,必须有一个规范进行约束管理。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因人而异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规范。其内容有:上学、做操、上课、活动、文明礼仪等。除了大家要遵守的共同内容外,还针对每位学生的实际与学生分别对以上规范进行变通,如在“上课”一栏,对性格外向、好动的孩子提出遵守课堂纪律,不影响别人,发言热烈等要求;对性格内向的孩子提出上课发言一、两次即为优秀等要求。而后,师生约定既然这是我们共同制定的个人规范就应共同遵守,一个星期评定一次,凡得优秀则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有了因人而异的规范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3.柔性管理。
班级中的学生是一个流动的整体,文化状态、道德水准以及素质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中,要驾驭学生,就要求班主任根据实际变化的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表扬是班级管理的常用策略。对学生要善于表扬,只要表现良好,不论多么细小都要加以表扬,表扬可以带来价值感和荣誉感,使人更加发奋地工作。记得一次我无意中看到班上一位女生课间时弯腰捡起地上的香蕉皮。第二天晨会课,我热情地表扬了这位同学,虽然是一个小赞扬,但它带来的影响却不小。以后教室的地扳变得很干净,大黑板、小黑板也都一直擦得那么干净,摆得那么整齐。
性格暴躁、问题多的学生很难管,但却很重义气,班主任心交心方式接近他,可让他视你为朋友而倾听你的教诲。如我班上一个学生因为与别人打架而使班级失去了学校的流动红旗,拖了班级的后腿。我没有对他训斥,而是真诚地对他说:“你因打架影响了班级荣誉,我知道你心里也很难过,但我从你的眼神里看出你是憋足了劲儿,要为班级争回荣誉的。”果然,在不久后的学校足球中,该生敢拼敢抢,为本班踢进五球而使本班荣获联赛冠军,他本人也被评为“最佳射手”。
运用柔性管理,需要班主任做一名有心人,细心观察学生,耐心引导,有的放矢地采取教育手段,还要不断变化教育方式,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4.实现群体决策。
群体决策即“人人参与”决策,它超越了班主任的个人智慧,借助班级这一组织及班级组织内成员的共同参与,把决策权分散给全体学生。班主任可鼓励学生做班级的主人,多做实事、好事。如:开学初组织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每人出一个好点子;每人设计一套集体活动的好方案;每人给任课老师提一条好建议。力求使每个学生对班级的各项制度,每件比较重大的事,都有一个商量的过程,大家分别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集体或举手投票表决。
现代教育是创新的教育,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引入班级管理中,对形成有特色的和谐班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立英;以人为本,完善初中班级管理[J];《河南科技》2010年第16期
[2]卫金梅;班级管理必须体现以人为本[J];《品牌(下半月)》2009年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