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要:为了明晰浙江蜡梅叶片的活性成分,进一步挖掘其生物活性,以其叶片为材料,采用不同溶剂提取其活性成分,并进行成分的系统定性、定量(多糖、多酚、黄酮)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浙江蜡梅叶片活性成分类别丰富,含有酚类、多糖、黄酮、生物碱等多种成分。定量结果表明,不同提取物间多糖、多酚、黄酮含量差异显著,其中甲醇提取物中多糖、多酚、黄酮含量均最高,分别为41.82、23.25、18.40 mg/g。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明晰浙江蜡梅叶片的活性成分,进一步挖掘其生物活性,以其叶片为材料,采用不同溶剂提取其活性成分,并进行成分的系统定性、定量(多糖、多酚、黄酮)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浙江蜡梅叶片活性成分类别丰富,含有酚类、多糖、黄酮、生物碱等多种成分。定量结果表明,不同提取物间多糖、多酚、黄酮含量差异显著,其中甲醇提取物中多糖、多酚、黄酮含量均最高,分别为41.82、23.25、18.40 mg/g。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提取物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甲醇提取物在清除DPPH自由基、还原力方面的能力均最强,其IC50值分别为25.02 μg/mL、0.24 mg/mL。综合分析可知,浙江蜡梅叶片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并具有抗氧化活性,是良好的药用植物。
关键词:浙江蜡梅;活性成分;定性;定量;抗氧化活性
中图分类号: R284.1
其他文献
摘要:甘薯采后贮藏期短,在采后贮运过程中极易腐败变质,从而影响甘薯的品质,造成大量损失。因此,研究不同耐贮性甘薯的生理生化指标差异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以耐贮藏甘薯品种南瑞苕、奥墨红、徐55-2、新大紫、徐薯18和不耐贮藏甘薯品种徐薯23、大红花、南瓜薯、满村香、万二、金吊薯为试验材料,考察甘薯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及活性氧(ROS)含量的差异,解析抗氧化代谢与甘薯耐贮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不耐
摘要:调查研究吕梁山野生珊瑚兰生存现状、资源分布及花芽分化的形态解剖学特征,为建立吕梁地区濒危植物珊瑚兰种植资源库和保育性开发提供依据。采用野外调查、路线踏查并辅以典型样地取样的方法对吕梁山野生珊瑚兰资源进行实地保护性调查;并用常规实体解剖石蜡切片法,显微观察珊瑚兰花芽分化及发育的过程。结果表明,野生珊瑚兰分布于111°13′10″~111°13′15″E,37°5′37″~37°5′31″N之间
摘要:为明确生长调节剂在骏枣生产中的施用效果,以期提高骏枣的种植效益,以七年生骏枣为研究对象,在骏枣盛花期喷施不同生长调节剂,研究对骏枣坐果、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骏枣花期喷施生长调节剂可以显著提高其果吊比、单株结果数和产量,降低裂果率、单果质量、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主成分分析表明,果吊比、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果型指数和皮皮枣率是影响骏枣综合性状
摘要:研究不同种类绿肥还田后对柑橘园土壤养分的影响,为绿肥的合理利用和柑橘的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在柑橘园行间设置拉巴豆、紫云英、光叶苕子、紫花苜蓿、黑麦草5种绿肥还田及不还田的对照处理,各绿肥设置AR1(22 500 kg/hm2)和AR2(45 000 kg/hm2)2个还田量,于还田后20、40、60、80、100 d采取土样进行分析。同一时间段,绿肥还田处理下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
摘要:为了探索香蕉新品种桂蕉9号在广西的适宜种植时间、种植模式,以香蕉主栽品种桂蕉1号为对照,在广西南宁、百色、崇左、钦州、玉林等香蕉主产区蕉园种植桂蕉9号,考察不同种植季节的新植蕉及其宿根蕉的生育期、株高、果实性状、产量及抗病性等性状表现。结果表明,新植桂蕉9号在广西的平均产量为19.8~35.6 kg/株,秋植蕉产量一般为25.0~35.6 kg/株,冬植蕉一般为19.8~23.8 kg/株。
摘要:针对草莓生产中存在农药过量及不合理使用,易造成病虫害抗药性增强、果品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经近几年在江苏省句容市草莓产区示范推广总结出一套草莓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模式。本技术模式的核心内容以“农业生态防治技术 理化诱杀害虫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为主,结合低毒低残留化学防治为辅进行综合防治,具体包括合理密植、植株管理、控湿闷棚等农艺措施,颜色趋避、防虫网阻隔、色板和性诱剂诱杀等理化诱杀技术,释放
摘要:通过分析连作条件下云南省3种植烟土壤(红壤、水稻土、紫色土)的化学性状指标及酶活性的变化特征,旨在进一步剖析烤烟连作障碍机制,指导烤烟种植布局优化。结果表明,连作5年导致3种植烟土壤的化学性状和酶活性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在pH值降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不同程度增加,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降低,而脲酶、磷酸酶活性增强。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3种植烟土壤的部分化学性状指标与酶
摘要:甲基转移酶(methyltransferase,MTase)是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非結构蛋白5的重要功能基团,在病毒复制及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对鸭坦布苏病毒甲基转移酶进行真核表达,并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鉴定,以GenBank中收录的DTMUV JS804株基因序列为模板,设计针对MTase的特异性引物,提取TMUV RNA,反转录得到cDNA
摘要:为筛选出防治柑橘木虱的有效药剂,选用7种杀虫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处理72 h时,22.4%螺虫乙酯悬浮剂、20%雙甲脒乳油、25%噻虫嗪悬浮剂、5%啶虫脒乳油、4.5%联苯菊酯水乳剂、25%喹硫磷乳油、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的LR50分别为21.394、13.895、10.205、29.588、16.912、19.044、11.425 g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