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大学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理论依据为出发点,调查分析了这一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EGP 教师向 ESP 教师转型的途径,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ESP教学;教学模式;现状;对策
一、专门用途英语概述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以下简称ESP)是指与某种特定学科或职业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培养目标或特殊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随着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一体化、文化多元化时代的到来,ESP教学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成为英语教学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同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和经济国际化和信息化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也呈多元化的趋势,开始关注如何培养复合型人才,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这意味着当前外语教学的重心将转向ESP教学。
ESP教学属于一种高级外语教学。大学英语的教学也正在实现从单纯的语言知识的输入到全面地培养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转变。ESP的学习者一般已经掌握一定的外语语言基础知识,在理解一般的外语文本方面已不存在障碍。他们学习ESP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实用性,在这方面,大学基础英语教学课程教学已无法满足他们的语言学习需求,只有在ESP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通过有效引导和培训,才能使学习者掌握综合英语能力。
二、ESP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我国目前的高校ESP教学仍然是考试制度制约下的教学模式,目前在进行学习者需求分析时却往往局限于考试、升学等的需求,局限于学习者语言需求的范围,这使得ESP教学中选用教学材料的重要标准放在那些句法、语法、语篇结构以及与特定用途相适应的语言材料,导致ESP教学过分注重语言内在的因素而忽视了语言的外在因素尚处于单纯的语言教学状态,没有重视学生接受ESP教学的真实需求和充分认识ESP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课程仍然以词汇和语法为主。缺乏跨文化意识,导致语言学习与文化教育的脱节,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满足于简单的语言知识传授而忽视学习者文化知识的培养。
教育部新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这预示着大学英语教学的中心逐渐向ESP方向转移。课程要求给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提出基本的框架,强调了大学英语教学向专业化发展和实用性。梁俭在他的“国外ESP发展与现状”一文中就指出:“传统的通过日常普通英语或文学英语的教授方法既费时又不能针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并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显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ESP教学的普及能促使学生能够按照个人的能力、个人的潜力、个人的特长与志趣以及未来的职业倾向和长远发展的目标来规划自己的人生,做出自己的选择,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和表现提供充分的机会和条件。
2.由于大多数ESP学习者已经在学校或培训班经过数年的普通英语教学并曾经较广泛接触过英语国家文化,已具备了较好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文化基础,ESP作为一种高级的专业语言教学,其目标就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语言教育,也不能仅是泛泛的文化知识普及,而是要将语言和文化教育融入到本专业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的培训之中,使ESP成为高级专业人才整体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实践中有不少学校采取语言与专业分离授课的方式,将专业知识交给专业教师以中文讲授,而英语应用部分由英语教师完成。这种做法违背了语言作为载体应与所承载信息同步输入的自然属性,实践也证明,分开授课减少了语言实践机会,是与ESP课程目标相背离的。还有的学校采用跨系选修的方式,让学生去相关专业修习相应的课程,以学分制作为控制手段,这样做会导致教学效果难以控制。
三、ESP教师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中国人世以后,对外交流深入到政治、经济、医学、体育、法律等各个领域,各行业对既懂专业又
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对于英语人才的能力需求也日趋多元化和专业化。然而,现实却是很多非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英语薄弱,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对于其他学科的知识又一窍不通。如何将英语知识的运用和专业学科知识挂钩,培养出能够在不同场景下熟练运用英语交流的复合型人才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换而言之,高校作为各领域人才的输出基地,如果不能造就出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便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因此,高校教师任重而道远。
2.高校英语教学的重新定位
从20世纪90年代,英语课程已经开始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普及。到今天,多数中等发达和较发达地区的幼儿园也都设有英语课程,双语幼儿园遍地开花。同时,英语教师的语言水平与学历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很多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进入到初等或中等教育当中,使得中小学英语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实力不断增强。同时,网络、电影、电视、书籍等媒介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大量民办的英语培训机构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英语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升。
蔡基刚教授(2004)在(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一文中就指出随着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ESP教学将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纯粹的英语语言技能课程在未来将逐渐退出大学英语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与某一学科、职业或者目的有着紧密联系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
四、EGP 教师向 ESP 教师转型的途径
(一)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虽然 ESP教学并没有要求教师们具备过高的专业知识水平,但从教学的实际来说,教师对专业知识了解得越多,教学效果就会更好,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也将更富有实效。为了更好地完成 ESP 的教学目标,教师们有必要借助一定的途径,如培训、自学等来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但目前,国内针对ESP教师的职业培训还并不多见,在这方面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ESP 教师唯有通过系统地阅读相关专业书籍来达成这一目标。考虑到ESP教学的工作内容,教师应多阅读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英文原版书籍。同时,ESP教师要学会寻找和使用相关网络资源,并借助网络与相同处境的教师进行学习与沟通。此外,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多向学生学习,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因为就专业知识而言,很多学生甚至要比他们的语言教师更为擅长。比如,学习商务英语的学员并不一定是普通学生,很多是白领和商界人士。这些学员往往有较为丰富的从业经验,在专业问题上轻车熟路,可以为有意愿从EGP转向ESP的教师提供部分帮助,而教师与学员的互动,不但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而且有利于发展学员的语言能力。
(二)加强与专业课教师的合作
ESP 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合作教学不仅能有效促进EGP教师向ESP转型,同时还能提升ESP本身的教学质量。ESP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合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ESP教师在教材选择、课程设置等方面重点参考专业课教师的意见;ESP教师通过与专业课教师协商合作,使 ESP课程在内容上与专业课程大体吻合、进度基本一致;专业课教师帮助ESP教师完成备课阶段的专业知识讲解。ESP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合作教学还可以根据合作程度的深浅,分为全面合作和部分合作。全面合作中,ESP教师在较为固定的时间里、与较为固定的专业课教师、以较为固定的方式展开合作。这种合作模式的好处是相对比较稳定,不容易产生断层,ESP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合作水平会随着合作时间的深入而不断提升。相对于全面合作而言,部分合作在时间、对象、方式上,均不太固定,但它的优势是灵活与随意,即便是合作的内容也可以随着教学实际或者不可预知的突发性变动,作出相应调整。不论是全面合作,还是部分合作,专业课教师在合作中只起到对ESP教师专业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而实际的语言教学则由ESP教师独立完成。专业课教师对ESP教师的帮助与指导,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与 ESP 教师交流教学思想、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二是与ESP教师一同分析教学大纲、准备教学材料、设计教学活动;三是帮助ESP教师制作教学资料、开展面向学生的专业信息展示会等。在现实情况中,具体的合作模式和合作程度会受到教学需求、实际条件及教学的宏观环境影响,因此,在推广ESP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合作的过程中,校方应尽可能多地向合作双方强调合作对他们各自的益处,进一步强化他们相互合作的意愿。同时,校方或者教育管理部分还需要有意识地为教师教学合作提供软硬件环境和保障性措施,促使教师养成合作习惯。
参考文献:
[1]李晓荣.大学公共英语教师向ESP教师的转型[J].教育与职业,2012.(5)
[2]安 超.基于需求分析的ESP教学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
【关键词】ESP教学;教学模式;现状;对策
一、专门用途英语概述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以下简称ESP)是指与某种特定学科或职业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培养目标或特殊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随着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一体化、文化多元化时代的到来,ESP教学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成为英语教学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同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和经济国际化和信息化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也呈多元化的趋势,开始关注如何培养复合型人才,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这意味着当前外语教学的重心将转向ESP教学。
ESP教学属于一种高级外语教学。大学英语的教学也正在实现从单纯的语言知识的输入到全面地培养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转变。ESP的学习者一般已经掌握一定的外语语言基础知识,在理解一般的外语文本方面已不存在障碍。他们学习ESP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实用性,在这方面,大学基础英语教学课程教学已无法满足他们的语言学习需求,只有在ESP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通过有效引导和培训,才能使学习者掌握综合英语能力。
二、ESP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我国目前的高校ESP教学仍然是考试制度制约下的教学模式,目前在进行学习者需求分析时却往往局限于考试、升学等的需求,局限于学习者语言需求的范围,这使得ESP教学中选用教学材料的重要标准放在那些句法、语法、语篇结构以及与特定用途相适应的语言材料,导致ESP教学过分注重语言内在的因素而忽视了语言的外在因素尚处于单纯的语言教学状态,没有重视学生接受ESP教学的真实需求和充分认识ESP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课程仍然以词汇和语法为主。缺乏跨文化意识,导致语言学习与文化教育的脱节,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满足于简单的语言知识传授而忽视学习者文化知识的培养。
教育部新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这预示着大学英语教学的中心逐渐向ESP方向转移。课程要求给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提出基本的框架,强调了大学英语教学向专业化发展和实用性。梁俭在他的“国外ESP发展与现状”一文中就指出:“传统的通过日常普通英语或文学英语的教授方法既费时又不能针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并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显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ESP教学的普及能促使学生能够按照个人的能力、个人的潜力、个人的特长与志趣以及未来的职业倾向和长远发展的目标来规划自己的人生,做出自己的选择,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和表现提供充分的机会和条件。
2.由于大多数ESP学习者已经在学校或培训班经过数年的普通英语教学并曾经较广泛接触过英语国家文化,已具备了较好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文化基础,ESP作为一种高级的专业语言教学,其目标就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语言教育,也不能仅是泛泛的文化知识普及,而是要将语言和文化教育融入到本专业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的培训之中,使ESP成为高级专业人才整体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实践中有不少学校采取语言与专业分离授课的方式,将专业知识交给专业教师以中文讲授,而英语应用部分由英语教师完成。这种做法违背了语言作为载体应与所承载信息同步输入的自然属性,实践也证明,分开授课减少了语言实践机会,是与ESP课程目标相背离的。还有的学校采用跨系选修的方式,让学生去相关专业修习相应的课程,以学分制作为控制手段,这样做会导致教学效果难以控制。
三、ESP教师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中国人世以后,对外交流深入到政治、经济、医学、体育、法律等各个领域,各行业对既懂专业又
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对于英语人才的能力需求也日趋多元化和专业化。然而,现实却是很多非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英语薄弱,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对于其他学科的知识又一窍不通。如何将英语知识的运用和专业学科知识挂钩,培养出能够在不同场景下熟练运用英语交流的复合型人才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换而言之,高校作为各领域人才的输出基地,如果不能造就出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便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因此,高校教师任重而道远。
2.高校英语教学的重新定位
从20世纪90年代,英语课程已经开始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普及。到今天,多数中等发达和较发达地区的幼儿园也都设有英语课程,双语幼儿园遍地开花。同时,英语教师的语言水平与学历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很多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进入到初等或中等教育当中,使得中小学英语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实力不断增强。同时,网络、电影、电视、书籍等媒介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大量民办的英语培训机构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英语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升。
蔡基刚教授(2004)在(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一文中就指出随着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ESP教学将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纯粹的英语语言技能课程在未来将逐渐退出大学英语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与某一学科、职业或者目的有着紧密联系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
四、EGP 教师向 ESP 教师转型的途径
(一)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虽然 ESP教学并没有要求教师们具备过高的专业知识水平,但从教学的实际来说,教师对专业知识了解得越多,教学效果就会更好,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也将更富有实效。为了更好地完成 ESP 的教学目标,教师们有必要借助一定的途径,如培训、自学等来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但目前,国内针对ESP教师的职业培训还并不多见,在这方面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ESP 教师唯有通过系统地阅读相关专业书籍来达成这一目标。考虑到ESP教学的工作内容,教师应多阅读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英文原版书籍。同时,ESP教师要学会寻找和使用相关网络资源,并借助网络与相同处境的教师进行学习与沟通。此外,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多向学生学习,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因为就专业知识而言,很多学生甚至要比他们的语言教师更为擅长。比如,学习商务英语的学员并不一定是普通学生,很多是白领和商界人士。这些学员往往有较为丰富的从业经验,在专业问题上轻车熟路,可以为有意愿从EGP转向ESP的教师提供部分帮助,而教师与学员的互动,不但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而且有利于发展学员的语言能力。
(二)加强与专业课教师的合作
ESP 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合作教学不仅能有效促进EGP教师向ESP转型,同时还能提升ESP本身的教学质量。ESP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合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ESP教师在教材选择、课程设置等方面重点参考专业课教师的意见;ESP教师通过与专业课教师协商合作,使 ESP课程在内容上与专业课程大体吻合、进度基本一致;专业课教师帮助ESP教师完成备课阶段的专业知识讲解。ESP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合作教学还可以根据合作程度的深浅,分为全面合作和部分合作。全面合作中,ESP教师在较为固定的时间里、与较为固定的专业课教师、以较为固定的方式展开合作。这种合作模式的好处是相对比较稳定,不容易产生断层,ESP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合作水平会随着合作时间的深入而不断提升。相对于全面合作而言,部分合作在时间、对象、方式上,均不太固定,但它的优势是灵活与随意,即便是合作的内容也可以随着教学实际或者不可预知的突发性变动,作出相应调整。不论是全面合作,还是部分合作,专业课教师在合作中只起到对ESP教师专业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而实际的语言教学则由ESP教师独立完成。专业课教师对ESP教师的帮助与指导,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与 ESP 教师交流教学思想、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二是与ESP教师一同分析教学大纲、准备教学材料、设计教学活动;三是帮助ESP教师制作教学资料、开展面向学生的专业信息展示会等。在现实情况中,具体的合作模式和合作程度会受到教学需求、实际条件及教学的宏观环境影响,因此,在推广ESP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合作的过程中,校方应尽可能多地向合作双方强调合作对他们各自的益处,进一步强化他们相互合作的意愿。同时,校方或者教育管理部分还需要有意识地为教师教学合作提供软硬件环境和保障性措施,促使教师养成合作习惯。
参考文献:
[1]李晓荣.大学公共英语教师向ESP教师的转型[J].教育与职业,2012.(5)
[2]安 超.基于需求分析的ESP教学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