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两年来,在“轻负高效”成为课堂教学主旋律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笔者也在积极地探索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途径。经过两年来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渐渐明白: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甚至高效。而追问又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可以通过“追问”来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一、以“追问”引路搭桥,突破重难点
虽然对“有效课堂”的评价指标有多项内容,但最本质的一条是对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因此,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是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有效课堂的重要方面。而突破教学难点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课堂上以“追问”引路搭桥。
例如,执教《背影》这篇课文中,“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因为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贴近,所以在设计问题时,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践。先让学生在课文中圈出父亲为“我”买橘的动词,并且想象当时的场景。设计问题:父亲为“我”买橘容易吗?在学生讨论过后再追问:(1)你认为哪个动词最能体现父亲为我买橘的艰难?(2)为什么父亲买橘会这么困难呢?(3)既然这么困难,他为什么不让“我”去呢?这几个追问很自然地使学生真切地感悟到父亲与儿子之间的深情“父爱子、子爱父”。也正是这一有效的追问,突破了这篇课文教学的难点。
二、以“追问”抽丝剥茧,加深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由于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很多问题都被有意无意地概念化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常表现出孤立、肤浅的思维特征。学生在学完作品之后,对于作家作品的认识与理解往往停留在比较模糊的层面,常用贴标签的方法去解读文本。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对学生的追问,引导学生加深对某个问题的理解。
下面是本人在参加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时,记录的一则鲁迅《故乡》课堂实录的部分内容。
师:刚才带领大家梳理了文章的结构层次,下面请大家在课文原标题“故乡”二字之前加一个定语,并解释你加这个定语的理由。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内成员纷纷发表见解。)
师:看来,大家讨论得很投入,下面就请各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
生:我们组认为加萧条、衰败这两个词比较合适,因为第二自然段中的景物描写到:“天气阴晦、冷风呜呜地响、苍黄的天、萧索的荒村”,说明故乡的景象衰败而荒凉。
生:我们组认为……
师:前面两个组是根据小说的环境描写来加定语,大家能不能换个角度,如从故乡的人,回故乡时“我”的感受等角度来考虑?
生:……
师:你是说很多地方表现了故乡人的迷信,不止这一处吗?
生:……
师:这是从人的精神状态方面来考虑的,还有其他答案吗?
…………
上述案例中,教师正是通过这些有效的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行探究。学生自然也就在教师追问的引领下,把思维的方向向深处延伸,从而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培养。正如有位教学专家所说:“追问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与研究,提供展示思维过程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也正是有效的追问,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才能创造出真正有效的课堂。
三、以“追问”有效指导,激发反思
事物的发展是曲折的,学生的成长道路也是坎坷的。在学生学习的道路上也同样存在波折。所以,学生在探索知识的旅途中,同样也会发生错误。不过,有时正因为在师生对话中,学生出现的小错误、小插曲,却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对于这样的小错误,如果教师能够运用教学智慧,通过“追问”进行有效指导,激发学生去自我反思,则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背影》一课教学中,投影:我看见他____着黑布小帽,____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____到铁道边,慢慢____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____过铁道,要____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____着上面,两脚再向上____;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____,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师:请同学们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动词。
学生在动词填空时出现了错误,教师把握时机,及时实施追问:(1)“倾” 和“侧”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2)那么,你认为用哪个词更符合父亲的动作呢?并在学生作出解答后,要求学生用动作表演来加深理解。
教师的这一追问,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反思纠正了错误,提高了学生对字词的品味能力。由此可见,“追问”是激发学生反思、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有效课堂”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策略。
一、以“追问”引路搭桥,突破重难点
虽然对“有效课堂”的评价指标有多项内容,但最本质的一条是对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因此,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是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有效课堂的重要方面。而突破教学难点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课堂上以“追问”引路搭桥。
例如,执教《背影》这篇课文中,“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因为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贴近,所以在设计问题时,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践。先让学生在课文中圈出父亲为“我”买橘的动词,并且想象当时的场景。设计问题:父亲为“我”买橘容易吗?在学生讨论过后再追问:(1)你认为哪个动词最能体现父亲为我买橘的艰难?(2)为什么父亲买橘会这么困难呢?(3)既然这么困难,他为什么不让“我”去呢?这几个追问很自然地使学生真切地感悟到父亲与儿子之间的深情“父爱子、子爱父”。也正是这一有效的追问,突破了这篇课文教学的难点。
二、以“追问”抽丝剥茧,加深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由于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很多问题都被有意无意地概念化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常表现出孤立、肤浅的思维特征。学生在学完作品之后,对于作家作品的认识与理解往往停留在比较模糊的层面,常用贴标签的方法去解读文本。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对学生的追问,引导学生加深对某个问题的理解。
下面是本人在参加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时,记录的一则鲁迅《故乡》课堂实录的部分内容。
师:刚才带领大家梳理了文章的结构层次,下面请大家在课文原标题“故乡”二字之前加一个定语,并解释你加这个定语的理由。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内成员纷纷发表见解。)
师:看来,大家讨论得很投入,下面就请各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
生:我们组认为加萧条、衰败这两个词比较合适,因为第二自然段中的景物描写到:“天气阴晦、冷风呜呜地响、苍黄的天、萧索的荒村”,说明故乡的景象衰败而荒凉。
生:我们组认为……
师:前面两个组是根据小说的环境描写来加定语,大家能不能换个角度,如从故乡的人,回故乡时“我”的感受等角度来考虑?
生:……
师:你是说很多地方表现了故乡人的迷信,不止这一处吗?
生:……
师:这是从人的精神状态方面来考虑的,还有其他答案吗?
…………
上述案例中,教师正是通过这些有效的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行探究。学生自然也就在教师追问的引领下,把思维的方向向深处延伸,从而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培养。正如有位教学专家所说:“追问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与研究,提供展示思维过程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也正是有效的追问,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才能创造出真正有效的课堂。
三、以“追问”有效指导,激发反思
事物的发展是曲折的,学生的成长道路也是坎坷的。在学生学习的道路上也同样存在波折。所以,学生在探索知识的旅途中,同样也会发生错误。不过,有时正因为在师生对话中,学生出现的小错误、小插曲,却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对于这样的小错误,如果教师能够运用教学智慧,通过“追问”进行有效指导,激发学生去自我反思,则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背影》一课教学中,投影:我看见他____着黑布小帽,____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____到铁道边,慢慢____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____过铁道,要____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____着上面,两脚再向上____;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____,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师:请同学们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动词。
学生在动词填空时出现了错误,教师把握时机,及时实施追问:(1)“倾” 和“侧”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2)那么,你认为用哪个词更符合父亲的动作呢?并在学生作出解答后,要求学生用动作表演来加深理解。
教师的这一追问,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反思纠正了错误,提高了学生对字词的品味能力。由此可见,“追问”是激发学生反思、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有效课堂”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