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开展高中学段的小说整本书阅读活动时,笔者认为,我们要注意改变传统的认知,给“高考”进行新的定位。让学生明了小说整本书阅读活动的目标是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对于语文学科有新的认知,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感受到语言的价值。在此期间,丰富学生的阅历、丰富学生的见识。笔者认为,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需要实施课程改革,进而不断地实现创新。不过,创新不能是没有头绪的乱碰乱撞。我们需要查找问题、制定目标、选择有效能的对策。基于此,在开展小说整本书阅读活动时,我们要想实现活动目标,就不能一味地“创新”,我们还需要立足“问题”、查找“对策”。本文中笔者就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小说;整本书阅读;常见问题
中图分类号:I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158-01
随着社会大背景的转变,我们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关注点越来越丰富。“应试”成为了我们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推动力之一,素养养成、创新能力的养成成为了教与学的主目标。尤其是在高中学段,“应试”对于我们的影响越来越小。在开展高中职业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未来”更为关注,对于“高考”只是充满期待。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在这样的学情需求下,我们设计的教育教学活动自然也会不断地发生改变。
一、问题分析
(一)习惯“单篇”忽视“整本”
观察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我们可以发现,我们习惯的教学模式还是以“课文讲解为主”,在引领高中学生参与阅读活动时,读的往往还只是“课文”。这种单篇式的阅读方式有一定的优势,那就是有明确的主题,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高度契合。在以应试为目标的教学活动中,它的效果显而易见。但是,这种阅读方式的弊端也显而易见,那就是与“整本”之间缺少勾连,甚至是“两张皮”。很多单篇的阅读方法在整本阅读时无法应用,就连这些单篇中的内容也背离原著。再有,经典名著之所以成为经典名著,很少是因为其中的“语言性”,其打动人心的、产生极大文学价值的,往往是其中的内容与思想。只有整本阅读,我们才能让学生把握好其中的内容与思想。
(二)习惯“形式”忽视“内容”
当“爱好”变为一种“任务”时,“爱好”也会失去本来的魅力。在开展高中小说整本阅读活动时,我们可以发现,在课程标准中有相关的设定,教师也肯定它的价值,但是,因为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因为已有教学习惯的影响,很多教师只是在“形式上”开展了整本书阅读活动,如积极开展读书节、读书报告会、读书征文、读书演讲等等活动,但是,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并没有受益,恰恰相反,他们会有一种疲于奔命的感觉,而高中语文教师也被其搞得疲惫不堪,甚至会与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产生冲突。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不仅仅失去了阅读的兴趣,对于语文学习也产生了厌学情绪。这样的小说整本书阅读活动,看上去异彩纷呈,也似乎增强了学生的阅读面、阅读量,但是,所产生的问题也不容小觑,如阅读活动随机性大、持续性差、散点投入等等。总体来说,“得不偿失”。
(三)习惯“答案”忽视“方法”
给所有的问题找到一个答案,其实是人的一种天性。在开展阅读活动时,我们也习惯让学生积累“答案”。这种教育氛围,会使得语文学科教学丧失魅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很多有趣味的名著也被割裂的“支离破碎”,变成了一个个无趣的知识点、一个个折磨学生的习题,而我们的整本书阅读活动也失去了本意。此时的高中语文教师,会呈现出封闭状态,只关注“知识”,忽视方法、缺少形式、没有科学性的评价,也没有展现语言与思想内容的特色。
二、对策分享
(一)落实实效目标
笔者认为,我们需要关注两点,一个是教师改变教育理念,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让整本书阅读得到教师的关注,肯定其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进而促使教师会设定相关的教学目标,并且积极地行动起来。另一个是重视对活动环节的主导。不仅仅要有相关的备课,还需要为学生提供活动的空间与时间,当然还需要为学生营造适宜的读书氛围。
(二)进行课程开发
只有因校制宜地进行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开发研究工作,辅以各种阅读活动,不断给学生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课程的持续性、规范化、常态化的优点才能得以充分体现。基于此,在落实高中学段的小说整本书阅读活动目标时,学校要提供相關的支持,教师要给予课时、方法的保障,规范学生的读书行为,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
(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这一方面笔者认为,我们要注意将学生放在阅读的主体地位上,我们做的是引领工作,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活动提供更好的服务。
综上所述,高中学段开展小说整本书阅读活动并不和我们的应试目标相互冲突。只是要想开展高效化的小说整本书阅读活动,需要我们积极的进行设计,需要我们投入课时保障,提供学习平台,营造学习氛围。避免出现关注“形式”而忽视“内容”的现象,避免出现关注“答案”而忽视“方法”的现象。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成为主体,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蔡可.互联网对语文课堂的重构[J].中学语文教学,2017(07).
[2]杨爽.“整本书阅读”的理论与实践[J].文学教育(上),2017(06).
[3]单小芳.整本书阅读与节选文本教学关系探微——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J].语文学习,2017(06).
关键词 小说;整本书阅读;常见问题
中图分类号:I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158-01
随着社会大背景的转变,我们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关注点越来越丰富。“应试”成为了我们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推动力之一,素养养成、创新能力的养成成为了教与学的主目标。尤其是在高中学段,“应试”对于我们的影响越来越小。在开展高中职业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未来”更为关注,对于“高考”只是充满期待。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在这样的学情需求下,我们设计的教育教学活动自然也会不断地发生改变。
一、问题分析
(一)习惯“单篇”忽视“整本”
观察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我们可以发现,我们习惯的教学模式还是以“课文讲解为主”,在引领高中学生参与阅读活动时,读的往往还只是“课文”。这种单篇式的阅读方式有一定的优势,那就是有明确的主题,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高度契合。在以应试为目标的教学活动中,它的效果显而易见。但是,这种阅读方式的弊端也显而易见,那就是与“整本”之间缺少勾连,甚至是“两张皮”。很多单篇的阅读方法在整本阅读时无法应用,就连这些单篇中的内容也背离原著。再有,经典名著之所以成为经典名著,很少是因为其中的“语言性”,其打动人心的、产生极大文学价值的,往往是其中的内容与思想。只有整本阅读,我们才能让学生把握好其中的内容与思想。
(二)习惯“形式”忽视“内容”
当“爱好”变为一种“任务”时,“爱好”也会失去本来的魅力。在开展高中小说整本阅读活动时,我们可以发现,在课程标准中有相关的设定,教师也肯定它的价值,但是,因为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因为已有教学习惯的影响,很多教师只是在“形式上”开展了整本书阅读活动,如积极开展读书节、读书报告会、读书征文、读书演讲等等活动,但是,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并没有受益,恰恰相反,他们会有一种疲于奔命的感觉,而高中语文教师也被其搞得疲惫不堪,甚至会与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产生冲突。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不仅仅失去了阅读的兴趣,对于语文学习也产生了厌学情绪。这样的小说整本书阅读活动,看上去异彩纷呈,也似乎增强了学生的阅读面、阅读量,但是,所产生的问题也不容小觑,如阅读活动随机性大、持续性差、散点投入等等。总体来说,“得不偿失”。
(三)习惯“答案”忽视“方法”
给所有的问题找到一个答案,其实是人的一种天性。在开展阅读活动时,我们也习惯让学生积累“答案”。这种教育氛围,会使得语文学科教学丧失魅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很多有趣味的名著也被割裂的“支离破碎”,变成了一个个无趣的知识点、一个个折磨学生的习题,而我们的整本书阅读活动也失去了本意。此时的高中语文教师,会呈现出封闭状态,只关注“知识”,忽视方法、缺少形式、没有科学性的评价,也没有展现语言与思想内容的特色。
二、对策分享
(一)落实实效目标
笔者认为,我们需要关注两点,一个是教师改变教育理念,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让整本书阅读得到教师的关注,肯定其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进而促使教师会设定相关的教学目标,并且积极地行动起来。另一个是重视对活动环节的主导。不仅仅要有相关的备课,还需要为学生提供活动的空间与时间,当然还需要为学生营造适宜的读书氛围。
(二)进行课程开发
只有因校制宜地进行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开发研究工作,辅以各种阅读活动,不断给学生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课程的持续性、规范化、常态化的优点才能得以充分体现。基于此,在落实高中学段的小说整本书阅读活动目标时,学校要提供相關的支持,教师要给予课时、方法的保障,规范学生的读书行为,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
(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这一方面笔者认为,我们要注意将学生放在阅读的主体地位上,我们做的是引领工作,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活动提供更好的服务。
综上所述,高中学段开展小说整本书阅读活动并不和我们的应试目标相互冲突。只是要想开展高效化的小说整本书阅读活动,需要我们积极的进行设计,需要我们投入课时保障,提供学习平台,营造学习氛围。避免出现关注“形式”而忽视“内容”的现象,避免出现关注“答案”而忽视“方法”的现象。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成为主体,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蔡可.互联网对语文课堂的重构[J].中学语文教学,2017(07).
[2]杨爽.“整本书阅读”的理论与实践[J].文学教育(上),2017(06).
[3]单小芳.整本书阅读与节选文本教学关系探微——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J].语文学习,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