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髡发左衽的镔铁之民
契丹人起源于中国东北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自古过着游牧生活。骁勇善战毫无疑问是其民族的一大特性。契丹本意“镔铁”,即为很坚硬的铁。这个铁血一般的民族曾趁着唐王朝的衰落而迅速崛起,创建了显赫一时的草原帝国。辽全盛时,疆域东至日本海、黑龙江口,北至外兴安岭、贝加尔湖一带,西到阿尔泰山,南到山西北部雁门关、河北中部霸县(今霸州市)一带与北宋接壤,疆域面积为宋朝的两倍之多,并能维持相对长久的统治,足见其强大。
现代考古发掘为人们揭开了契丹族形象的神秘面纱,从现存辽代壁画可窥见一二。壁画中的契丹人给人最直观的印象是迎面而来的草原气息,身材魁梧的男子,或弯弓持剑、或牵马弄鹰,彪悍的形象跃然而出。作为马背上的民族,契丹人对马有着难以言说的钟爱,他们不仅骑马驰骋大漠与草原,也同样热衷于唐代流行的马球,追求激烈而惊险的竞技快感;他们还给爱驹打造奢华而精美的马具,尽显华美与威严。那份昂扬自信,将雄浑与豪迈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形象与服饰上,《契丹国志· 兵马制度》中这样记载:“又有渤海首领大舍利高模汉兵,步骑万余人,并髡发左衽,窃为契丹之饰。”“髡发左衽”是古人对契丹人总体形象的高度概括,这是马背上民族的又一鲜明特征。髡发是指将头顶上的头发剃掉,保留额头或两鬓的头发。契丹人的髡发是全民族的,男子与儿童髡发的样式最多,常見的一种是只在额头上方留一小撮头发,其余全部剃掉。不少研究认为,髡发可以让游牧民族避免在乘马驰逐,披散的头发容易遮挡视线,故而将其剃去或结辫。
而契丹人左衽的穿衣习惯,与传统的汉服交领右衽相反,同样为了便利。因为衣襟左掩能够较少地影响拉弓射箭的右臂的活动范围,又能更多地保护右臂不受到伤害,并且方便左手从怀中取放物品,可以腾出右手使用武器。为了在军事上发挥最大优势,契丹人以灵活而务实的生活方式应对,镔铁之民绝非浪得虚名。
爱美,奢华而时尚地享乐
契丹人不仅善战,也是一个爱美、同时懂得享乐的民族。近年的考古发掘极大地丰富甚至颠覆了以往人们对辽文化的认知。契丹贵族崇尚奢华,他们打造各种精致的金银首饰,也广泛使用珍珠、琥珀、玉佩作为自己的头饰、项链等,以此彰显自己尊贵的身份。他们甚至死后也不忘打扮自己。
1985年发现于内蒙古的陈国公主墓出土大量奢华无比的随葬品,各种银丝网衣、银鎏金冠、金花银靴、珍珠琥珀头饰、琥珀璎珞以及玉佩等,达3000件之多,让人叹为观止。其中,作为契丹族特有丧葬习俗用来覆面的公主金面具,也被认为契丹人要死后遮丑;另一说是辽朝信奉佛教,时尚女子都爱往脸上涂一层黄色的金粉,美其名曰佛装。不管是何种说法,契丹人爱美之心,可见一番。
契丹人不仅爱美、追逐时尚,还喜欢波斯、粟特等文明传来的各种奇珍。可见辽文化不光兼顾中原文化,同时也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通过草原丝绸之路与世界接轨。早在上千年,契丹人就使用上了玻璃器。这些晶莹剔透的美物受到辽朝贵族的追捧。当时,中原还没有烧制玻璃器的技术,契丹人使用玻璃器都来自中亚和西亚。契丹人他们不仅在文化上兼收并蓄,还对外发挥出了极强的文化辐射,让当时的东欧国家不识中国,只闻契丹,认为中国就叫契丹。
并行不悖的二元特性
善战又爱美,既能驰骋疆场,又能创造灿烂的物质文明,辽文化这种“双重人格”与其统治疆域密切相关。辽朝国土横跨东北高山密林、漠北草原以及华北平原,涵盖游牧与农耕两种文明,为此,辽朝统治者创造性地建立起南北两院制度:南院用儒家的方式来治理汉人,治理的地方主要在华北地区的幽云十六州;北院则以草原文明方式来治理契丹人以及其他游牧民族。
因此,辽文化也就表现出明显的二元特征。一方面,契丹人在与中原汉人的广泛接触中,不断接受其先进文明,如中原传统的国家治理模式、伦理观念乃至衣食住行等各方面习俗;另一方面,契丹人尤其是契丹贵族在接受汉文化的同时,不断融入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如通过创立“春水秋山,冬夏捺钵”的“四时捺钵”制度,刻意保持自己的尚武、善战的游牧民族特性,避免像南北朝时期鲜卑族那样的全面汉化。
所以,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汉文化与契丹传统游牧文化在辽朝并行不悖。教育上,契丹人一边熟读着中原的儒家经典,另一边又根据契丹语而创造出契丹文字;精神上,契丹人既皈依佛家的普度众生,又执着地保留着草原原始的图腾崇拜、萨满信仰;艺术上,唐宋发达的制瓷业为辽朝瓷器提供了充裕的营养,他们创造出鸡冠壶、辽三彩等极具时代特色名品,还有辽朝绘画、金银器、玉器、铜镜等方面均在中国艺术上史上独树一帜……
所谓盛极必衰,契丹人也不例外。草原就如同一个巨大的舞台,游牧民族就是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的表演者。公元12世纪,又一游牧民族金人在东北兴起,辉煌一时的辽朝在金人的铁蹄下很快覆灭,契丹人随之四散,一部分西迁建立西辽,后融入当地民族,大部分留在中原,并逐渐与金人、汉人通婚,从明代起,便不再见于史书记载。与其说契丹人消失了,倒不如说,他们以及他们所创造的文明早已融入我们的文化血脉中。
契丹人起源于中国东北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自古过着游牧生活。骁勇善战毫无疑问是其民族的一大特性。契丹本意“镔铁”,即为很坚硬的铁。这个铁血一般的民族曾趁着唐王朝的衰落而迅速崛起,创建了显赫一时的草原帝国。辽全盛时,疆域东至日本海、黑龙江口,北至外兴安岭、贝加尔湖一带,西到阿尔泰山,南到山西北部雁门关、河北中部霸县(今霸州市)一带与北宋接壤,疆域面积为宋朝的两倍之多,并能维持相对长久的统治,足见其强大。
现代考古发掘为人们揭开了契丹族形象的神秘面纱,从现存辽代壁画可窥见一二。壁画中的契丹人给人最直观的印象是迎面而来的草原气息,身材魁梧的男子,或弯弓持剑、或牵马弄鹰,彪悍的形象跃然而出。作为马背上的民族,契丹人对马有着难以言说的钟爱,他们不仅骑马驰骋大漠与草原,也同样热衷于唐代流行的马球,追求激烈而惊险的竞技快感;他们还给爱驹打造奢华而精美的马具,尽显华美与威严。那份昂扬自信,将雄浑与豪迈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形象与服饰上,《契丹国志· 兵马制度》中这样记载:“又有渤海首领大舍利高模汉兵,步骑万余人,并髡发左衽,窃为契丹之饰。”“髡发左衽”是古人对契丹人总体形象的高度概括,这是马背上民族的又一鲜明特征。髡发是指将头顶上的头发剃掉,保留额头或两鬓的头发。契丹人的髡发是全民族的,男子与儿童髡发的样式最多,常見的一种是只在额头上方留一小撮头发,其余全部剃掉。不少研究认为,髡发可以让游牧民族避免在乘马驰逐,披散的头发容易遮挡视线,故而将其剃去或结辫。
而契丹人左衽的穿衣习惯,与传统的汉服交领右衽相反,同样为了便利。因为衣襟左掩能够较少地影响拉弓射箭的右臂的活动范围,又能更多地保护右臂不受到伤害,并且方便左手从怀中取放物品,可以腾出右手使用武器。为了在军事上发挥最大优势,契丹人以灵活而务实的生活方式应对,镔铁之民绝非浪得虚名。
爱美,奢华而时尚地享乐
契丹人不仅善战,也是一个爱美、同时懂得享乐的民族。近年的考古发掘极大地丰富甚至颠覆了以往人们对辽文化的认知。契丹贵族崇尚奢华,他们打造各种精致的金银首饰,也广泛使用珍珠、琥珀、玉佩作为自己的头饰、项链等,以此彰显自己尊贵的身份。他们甚至死后也不忘打扮自己。
1985年发现于内蒙古的陈国公主墓出土大量奢华无比的随葬品,各种银丝网衣、银鎏金冠、金花银靴、珍珠琥珀头饰、琥珀璎珞以及玉佩等,达3000件之多,让人叹为观止。其中,作为契丹族特有丧葬习俗用来覆面的公主金面具,也被认为契丹人要死后遮丑;另一说是辽朝信奉佛教,时尚女子都爱往脸上涂一层黄色的金粉,美其名曰佛装。不管是何种说法,契丹人爱美之心,可见一番。
契丹人不仅爱美、追逐时尚,还喜欢波斯、粟特等文明传来的各种奇珍。可见辽文化不光兼顾中原文化,同时也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通过草原丝绸之路与世界接轨。早在上千年,契丹人就使用上了玻璃器。这些晶莹剔透的美物受到辽朝贵族的追捧。当时,中原还没有烧制玻璃器的技术,契丹人使用玻璃器都来自中亚和西亚。契丹人他们不仅在文化上兼收并蓄,还对外发挥出了极强的文化辐射,让当时的东欧国家不识中国,只闻契丹,认为中国就叫契丹。
并行不悖的二元特性
善战又爱美,既能驰骋疆场,又能创造灿烂的物质文明,辽文化这种“双重人格”与其统治疆域密切相关。辽朝国土横跨东北高山密林、漠北草原以及华北平原,涵盖游牧与农耕两种文明,为此,辽朝统治者创造性地建立起南北两院制度:南院用儒家的方式来治理汉人,治理的地方主要在华北地区的幽云十六州;北院则以草原文明方式来治理契丹人以及其他游牧民族。
因此,辽文化也就表现出明显的二元特征。一方面,契丹人在与中原汉人的广泛接触中,不断接受其先进文明,如中原传统的国家治理模式、伦理观念乃至衣食住行等各方面习俗;另一方面,契丹人尤其是契丹贵族在接受汉文化的同时,不断融入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如通过创立“春水秋山,冬夏捺钵”的“四时捺钵”制度,刻意保持自己的尚武、善战的游牧民族特性,避免像南北朝时期鲜卑族那样的全面汉化。
所以,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汉文化与契丹传统游牧文化在辽朝并行不悖。教育上,契丹人一边熟读着中原的儒家经典,另一边又根据契丹语而创造出契丹文字;精神上,契丹人既皈依佛家的普度众生,又执着地保留着草原原始的图腾崇拜、萨满信仰;艺术上,唐宋发达的制瓷业为辽朝瓷器提供了充裕的营养,他们创造出鸡冠壶、辽三彩等极具时代特色名品,还有辽朝绘画、金银器、玉器、铜镜等方面均在中国艺术上史上独树一帜……
所谓盛极必衰,契丹人也不例外。草原就如同一个巨大的舞台,游牧民族就是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的表演者。公元12世纪,又一游牧民族金人在东北兴起,辉煌一时的辽朝在金人的铁蹄下很快覆灭,契丹人随之四散,一部分西迁建立西辽,后融入当地民族,大部分留在中原,并逐渐与金人、汉人通婚,从明代起,便不再见于史书记载。与其说契丹人消失了,倒不如说,他们以及他们所创造的文明早已融入我们的文化血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