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艺术 化低廉为高雅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3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穷艺术(Poor Art),常容易让人望文生义,被误以为是贫困、简陋或是物质匮乏的艺术,实际上,贫穷艺术主张用最普通、平凡的材料进行创作,同时具有反商业、反固化形式的特点。这一流派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的意大利悄然兴起,1967年,意大利评论家杰马诺·切兰(Gemmano Chelan)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当时在热那亚的波特斯卡画廊(Bertesca Gallery),切兰组织了一场名为“贫穷艺术空间(Arte Povera Im Spazio)”的展览。于是创造了“贫穷艺术”一词概括当时意大利年轻艺术家的艺术风格与创作方式。从1967年至1977年问的10年时光里,是贫穷艺术的鼎盛期,并持续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持续至今。
  以廉价创作,挑战精英与权威
  在人们惯有的认知概念里,艺术创作从来是高雅。高端、高昂的,而贫穷艺术则反其道而行,致力于打破这种刻板认知。因此,贫穷艺术家们使用极为廉价、朴素甚至废弃的材料进行艺术创作,从树枝、麻布、瓷片、泥土、石头、玻璃等,都能被加以利用,以装置、架上绘画、雕塑、影像甚至行为等形式出现在美术馆中。这种结合自然元素与人造材料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表现力,对抗着艺术领域传统的精英主义和权威语言。
  在贫穷艺术家们看来,在使用那些废弃材料的时候,他们的目的其实在于挑战和打破商业化运作的画廊价值体系。艺术不再高高在上,创意大于一切,创作是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从另一种层面来说,贫穷艺术带有一种西方式的返璞归真甚至变废为宝的意味,看似不起眼、低廉的原始材料,经过艺术家的创意“加工”,便蜕变为艺术品。
  贫穷艺术的出现也与当时战后的工业化发展密切相关,当时的意大利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经济高速增长、汽车工业声名鹊起,自由、开放的社会风气渐生,但商品和物质的极大丰富在满足人们社会生活的同时,也使其开始出现了精神领域的空虚,并对消费主义文化產生了怀疑。加之当时世界的政治局势动荡、左翼思想盛行,罢工、学生游行此起彼伏,尤其当时的意大利在教育上偏向于保守,于是,一批主要工作于都灵、罗马以及热那亚、米兰和博洛尼亚的意大利艺术家,开始一起展出他们的作品。他们反对古典艺术以审美为最高追求的形式,作品以强烈的朴素面貌示人,模糊了高雅与低廉的边界。贫穷艺术对于艺术史最大的贡献,在于它打破了艺术语言的地位、现状与表达形式,这在工业革命大步向前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贫穷艺术与当时兴起的极简主义、大地艺术等各种新颖艺术形式齐头并进,也有很多相通之处。
  艺术本该被生活所取代
  实际上,贫穷艺术家都试图冲淡艺术与生活的微妙界线,他们用直接的手法进行创作。雅尼斯·库奈里斯、奧瓦尼·安塞尔莫(QovanniAriselmo)、朱赛普·佩诺内(Quseppe Penone)、阿里吉耶罗被提(Alighiero Boetti)、皮耶保罗卡佐拉里(PierPaolo Calzdari)、马里奥·梅尔兹(Mario Merz)、玛丽萨梅尔兹(Marisci Merz)、米开朗基罗·匹斯多雷托(Midchelangelo Plstoletto)、埃米利奧·普里尼(Emilio Prini)和吉尔伯托。佐里欧(Gilberto Zorio)等都是著名的贫穷艺术家,他们关注并探讨艺术与生活、自然与文化交接的可能性,让原始的能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实、自然地发生,而不是借由表现、观念或规范性的语言来传达,试图创造出一种对事物和空间的主观理解。
  雅尼斯·库奈里斯
  让废墟成为艺术品
  雅尼斯·库奈里斯是最有代表性的贫穷艺术家,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他于1936年出生于希腊,年轻时移居罗马,1967年他将12匹马牵入了位于罗马的阿蒂科画廊,并将这个行为称为其艺术作品,一时间给当时的艺术界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与)中击。12匹活马,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它们呼吸、它们吃喝排泄,以鲜活的姿态挑战着艺术的概念与边界。
  库奈里斯的大胆实践也启发了后辈艺术家们创作了许多同类的经典作品如莫瑞吉奥卡特兰(MaurizioCallelan)爱用马、鸽子、松鼠进行创作,被誉为国宝级的意大利艺术家,在他的作品中,甚至让松鼠“自杀”在办公桌上。库奈里斯曾说:“问题并不在于用了动物还是物品,关键是艺术家用什么样的态度和角度来创作作品。”在库奈里斯的艺术创作之中,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煤块、仙人掌、速溶咖啡、废弃麻袋、装满玉米的袋子、废弃雕塑、石蜡灯、铁片等,甚至是铁路的轨道,都可能成为作品的主角。
  让生活品进入艺术世界,让废墟成为艺术品,是库奈里斯的艺术追求,他试图让观众感受到艺术不再是象牙塔顶尖触不可及的事物,艺术与生活交融越来越多样且深入。他用自己的一件件作品对抗着“消费主义”横行的物欲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库奈里斯还与中国渊源颇深,2009年,已经73岁的贫穷艺术大师来到了中国,开启了他在东方语境下的新一轮创作。他在北京通天苑附近开了工作室,对他而言,自己对物质的追求却少之又少,简陋的工厂与办公室就可以成为艺术创作基地。在中国的两年多,库奈里斯坚持深入体验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先后走访了上海、云南、西安等地,实地考察并收集了大量的素材,2011年,他在北京举办了名为“演绎中国”的个展。在展览中,煤炭、钢板、麻袋、木头、陶瓷……这些熟悉的“废弃”材料被库奈里斯经过一番独到的演绎,既延续了贫穷跟艺术一向的反消费主义特征,又因中国元素的融入而显得耐人寻味。
  阿里杰罗·波提(Alighiero goetti)在无序与有序中探讨诗意
  波提是位经济学出身的贫穷艺术家,其作品的材料主要是阿拉伯手工地毯、邮政信件、杂志封面、照片和拼装雕塑。作品讨论的重点主要包括冷战思维下的二元对立、无序性和有序性、艺术和诗性的本体论等。这位经济学出身的艺术家,用其一生诠释了艺术的概念。
  波提曾在地毯上以拉丁字母写成的诗歌,并要求参与制作的阿富汗女工在不改变符号结构和排列顺序的前提下自行填色,从而使地毯以一种不可预知的形式呈现,无意义的符号组合形成一首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诗歌。
  此外,还有波提最著名的“世界地图”,也是和阿富汗女工共同创作而成。1971年波提在阿富汗旅行,偶然看到了阿富汗女人这种传统编织工艺技术,而前面那些带字母和句子的挂毯则是他给这些阿富汗女人的,所有颜色由她们来挑选,最后委托她们编织出了这个系列的作品。之所以用针织连线的传统形式来表现世界地图,也是为了表达出他对国与国之间分界概念的不合理性批判。
  朱赛普·佩诺内(Giuseppe Penone)专注人与自然的探索
  佩诺内的创作专注于建立在人和自然之间的联系。佩诺内通过自然元素的生长加以表现,并乐此不疲地进行,如《土豆1977》《南瓜1978-79》等作品。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树。对于他来说,树不仅仅是一种原材料,而是具有生命力的有机体,他既能够利用树,也能够削减树本身的属性。
  2013年,佩诺内的个展在法国凡尔赛宮举行,凡尔赛宫那些古典、金碧辉煌的建筑对他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佩诺内将其视为奢华物质生活的代表,并努力注入了新的气息,在沉重的白色大理石上雕刻出细腻的纹理。他似乎在物质与形状之中创造出生命的通道,创建出一种在大理石和木材、树皮和静脉、青铜和树木之间的循环。
  总之,贫穷艺术,以一种朴素的精神与情怀,积极发掘生活中平凡材料不平凡的一面,试图用平凡生活中的物件表达艺术观念,持久地影响着各国的艺术界。许多建筑师、景观设计师也都曾从贫穷艺术中获得启迪与灵感,让艺术与生活的距离不断拉近。
其他文献
被视为韩国抽象画始祖的单色画,登场于与西欧极简艺术、日本物派同时期的20世纪70年代。其中,反復进行涂抹与去除染料的过程为单色画的大特征,单色画排除切具体性,实现纯粹单色的抽象表达,在根本上相异于西欧的极简艺术。单色画的创作模式可视为画作与自身合而为的种“修行”,这种创作模式反映出韩国单色画的真谛——精神、触觉与行为,如李禹焕的反复线条及点的行列、朴栖甫的反复描线、郑相和的反复涂抹与剥离染料、尹亨
期刊
“退潮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著名股神巴菲特在1 994年股东大会说过的这句话,如今已成为投资界津津乐道的经典名言。  当前,业界对国内艺术品市场的退潮现象,多半已不会否认。雅昌艺术网的统计便是最直观的写照:“2018年中国境内文物艺术品拍卖成交额约563亿元,同比下降1 2%。”这还是拍卖行的数据,笔者的调研结论是,实际的交易量至少已被“腰斩”。然而,吊诡的是,3月份刚刚发布的201 9胡润艺术榜
期刊
曾经从北大BSS上流行开来的一首现代古风诗词里,传诵得最火的两句是,“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只不过这诗要放到来永志那里,“不可平”就要改成“亦可平”。这一世来永志访遍名山大川,生命中的大多数时光都耗在纵情林泉,那些“不可平”的距离,都可以用脚步和笔墨来丈量,自然就成为“亦可平”。  微风,不拘泥于南北  曾经问来永志,如果用自然界的一种物质来形容自己,他会做什么样的选择。来永志回答,风。又问他
期刊
生活在沪杭地区的青年艺术家,得益于这里发达的文化产业,在就业以及生存状态上更为多元化,从事艺术创作并非唯一出路。与此同时,这里悠久而深厚的传统文化亦不断吸引青年艺术家的参与,并为其注入新活力,让诸多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生机。  大江南区域的文化中心  在华东地区,江南文化悠久而深厚,当今同样是中国最繁荣富庶的地区之 。杭州因中国美院而聚集了不少青年艺术家,并以此为中心向同在江南的各大城市不断输送艺术人
期刊
北京是当代国际艺术中心,艺术媒体、艺术资源、画廊和艺术机构的数量和质量都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圈内有个说法:“在其他地方,做什么艺术活动都是地域性的,可是在北京,做什么都是国际性的。”这种综合实力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选择或者留下“北漂”青年艺术家不断增多。北京当代艺术需要的各种元素配置齐全并且强大,这有利于青年艺术家成功或者成长,但同时也存在“僧多粥少”的挑战。  不愿出走他城的执着  现代主义看巴黎,
期刊
相较于北京与杭州,广州的当代艺术活动与收藏氛围算不上浓厚,甚至连近年突飞猛进的深圳、杭州都有赶超之势。作为华南地区的文化中心,这里的青年艺术家散落在几处艺术聚集地和艺术区,不少艺术机构依旧在运用自己的力量支持、推广青年艺术家。而广州的青年艺术家既有家学传承的“艺二代”,也有为数众多的自由艺术创作者,他们以松散的形式在各自发声,同时要兼顾共性与个性、生存与创作的关系,用两条腿走路是青年艺术家的常态。
期刊
竹刻,孕育于秦汉,萌芽于晋唐,含苞于宋元,盛放于明清。扇骨,仅寸尺间,历经岁月却更有韵味。而竹刻和扇骨结合,在小面积上的创作,却是一个小众的艺术领域,在这其中,不仅可以穿越时间窥见材质的温润,也能感受技术的精湛和艺术的细腻。  小小扇骨有讲究  竹子在我国有着极为丰富的资源,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华南、西南等地。品种繁多,有250余种。  而竹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上古时期,竹器就在人类的生活
期刊
寿州窑,唐代“六大名窑”之一,创烧于我国南北朝时期,兴盛于隋唐,衰落于五代。停烧于末。在“南青北白”的格局下,寿州窑以其独特的风格,书写着自己的传奇。寿州窑烧制了许许多多的陶瓷用品,大致可分力饮食器、盛储器、酒具、文具、寝具、玩具、建筑用瓷等,釉色崇尚黄、黑釉,造型浑厚饱满,古朴沉稳,姿态万千,多样的造型符号传递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瓷器制作水平和审美文化,为深入研究中国古陶瓷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期刊
3月底的香港,巴塞尔香港艺术展、各大拍卖行拍卖季、艺术馆和画廊新展轮番上阵,开启了新一年亚洲艺术市场看似蓬勃兴盛的大幕。今年,由于国内宏观经济因素的不确定性,业界对于提前了解全年东亚市场的风向的意愿也变得比以往更加强烈。从苏富比、保利、嘉德和匡时在香港拍卖的收槌情况看,似乎营造出一种“冬去春来”的气氛,亿元拍品、市场黑马狂刷朋友圈……但在高价成交背后,市场真实行情是否也同样耀眼?在笔者看来,艺术市
期刊
鞭与锏,作为一种打击兵器,常被统称为鞭锏,首见于五代时期,沿用至清朝。而鞭、锏为众人熟知,是因为明清章回体小说《隋唐演义》中对唐初名将秦琼、尉迟恭的善使熟铜锏,他与罗成“传枪递锏”;尉迟恭善用铁鞭,与秦琼“三鞭换两锏”故事广为流传;鞭、锏的形象伴随秦琼、尉迟恭的门神身份,具有极其广泛的大众认知。  史料中的鞭锏  鞭作为军器首见于五代史料。《新五代史》载五代后晋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使人为大铁鞭以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