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德语课堂教学中,显示出了马蹄式座位排布为优化选择的倾向。但中国为权力距离文化维度中的高权距指数国家,且高校德语专业课程性质差异较大,马蹄式是否具有全面优势,有待考察。本文以实证为基础,对马蹄式和秧田式两种座位排布的效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权力距离 德语课堂 座位排布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和教师是一对权力对立的主体,教师扮演着权力者的角色。不论是霍夫斯泰德(Hofstede)在1980年提出的文化维度理论中,还是2004年沃顿商学院豪斯教授(House)的GLOBE项目所得出的文化维度中,“权力距离”都是一个排位居前的重要维度。二者对其定义基本相同,权力距离是指人们“对于权力的不平等分配的容忍和接受程度”。[1]在中国传统的教学组织活动中,教师具有道德、学术、地位及决断上的高度权威,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度、信任度及服从度极高。多数情况下,师生双方对这种教学模式自然接受。但外语学习者是众多学习者中的特殊群体,对于高校德语专业学生,从比较直观外化的角度看,课堂座位的排布模式已经对传统的师生交际模式产生了冲击。因此,近年来在国内高校德语专业教学中,显示出了马蹄式座位排布为优化选择的倾向。但其能否对学生的参与程度及学习质量发挥正面影响,有待我们研究和证实。笔者在两个不同年级的德语专业学生中进行了调查。两个样本群体分别为一年级新生(以下简称A组),及二年级,经历过一学年外教课程,并有赴德交流学习经历的学生(以下简称B组)。调查尝试在以下指征上进行分析。
一、对马蹄式的倾向程度
两组均体现倾向于马蹄式的趋势。A组在只有个别学生曾短暂有过马蹄式体验(英语补习班中偶尔外教课)的前提下,以压倒性优势倾向于马蹄式,比例为95%,另有5%态度中性,无一人认可秧田式。而对马蹄式有过深度体验的B组,只有半数倾向于马蹄式,另一半比重为秧田式和认为没差别平分秋色。此现象表明,马蹄式对于A组具有较强的新鲜感和吸引力,学生对于其提高自身课堂参与程度和学习效果的作用有较强预期,而对长久以来作为课堂象征的秧田式持厌弃态度。B组的数据也表明,马蹄式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并不符合理想预期。
二、马蹄式对于拉近师生交流距离的积极作用
两组在這点上都持肯定态度。但依然是没有马蹄式经验的A组呈现绝对的赞同(90%),B组态度存在差异(60%)。赞同的理由大致相同,即认为马蹄式方便大家看到彼此,易于营造交流氛围,且教师坐在学生之中,拉近了师生距离,便于老师观察到学生的反应,学生顾忌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相对来说精力更为集中。
三、马蹄式对于拉近师生权力距离的积极作用
考虑到基础阶段学生跨文化知识有限,因此调查中措辞采用“削弱教师在课堂活动中的权威地位”的表述。此项上两组态度高度一致,只有极少数人(A组10%,B组15%)认为马蹄式能够起到削弱教师在课堂上的权威地位的作用。大多数人认为,无论座位怎么排布,教师就是课堂的权威和中心,即使和学生坐在平等的位置上,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导者和掌控者,甚至个别学生认为教师的威慑性对于课堂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四、相同座位模式前提下,教师的国别因素是否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认为“有影响”和“无影响”的人数各半。值得注意的是,认为“有影响”的人群中,半数更认可自己在德国教师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另有一半更倾向中国教师课堂。其原因与学生个人性格和教师授课风格相关。性格外向、乐于表达的学生往往倾向于德国教师,而内向型学生则更喜欢传统型中国教师。因此学生参与程度,同个人性格与教师授课风格是否契合的相关程度,高于同座位排布的相关程度。
在霍夫斯泰德的权力距离指数统计中,中国属于典型的高权力距离指数国家,对待不平等具有高容忍度。[2]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受儒家思想影响,奉行尊师重道的道德观。在这种文化背景下,通过马蹄式座位排布来削弱教师主体性,提高学生参与程度,拉近师生权力距离,未必能实现预期效果。学生也表示,在需要大量看板书或课件的课堂上,处于马蹄形两侧位置会由于长时间侧身导致颈部和眼睛不适。因此,笔者认为,应根据课程性质决定适合的座位模式。以讲授为主的精读课、专业理论课,采用传统的秧田式效率更高;而侧重于实践的口语课、写作课,则采用更便于全体成员沟通的马蹄式座位排布。
教学的过程即是师生以及同学间交际的过程。以往外语教学过程中,往往过分强调对目的语文化的认同,通过尽可能地模仿来实现文化适应。在当今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对母文化的认同才是对目的语文化认同的前提。师生间的物理距离固然对交流距离产生一定影响,但根植于师生内心的权力距离意识,并不能简单地通过座位模式消解。教师更加开放的授课态度和更加灵活的授课方式,才是提高课堂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House, R. J. Culture,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s: The GLOBE Study of 62 Societies [M] .SAGE Publications Inc,2004.
[2] Hofstede, G. Lokales Denken, globales Handeln: Interkuturelle Zusammenarbeit und globales Management[M]. München. Beck, 2006.
(作者简介:杨宁,女,硕士,沈阳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跨文化;曹淼,女,硕士,沈阳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责任编辑 王瑞锋)
关键词:权力距离 德语课堂 座位排布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和教师是一对权力对立的主体,教师扮演着权力者的角色。不论是霍夫斯泰德(Hofstede)在1980年提出的文化维度理论中,还是2004年沃顿商学院豪斯教授(House)的GLOBE项目所得出的文化维度中,“权力距离”都是一个排位居前的重要维度。二者对其定义基本相同,权力距离是指人们“对于权力的不平等分配的容忍和接受程度”。[1]在中国传统的教学组织活动中,教师具有道德、学术、地位及决断上的高度权威,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度、信任度及服从度极高。多数情况下,师生双方对这种教学模式自然接受。但外语学习者是众多学习者中的特殊群体,对于高校德语专业学生,从比较直观外化的角度看,课堂座位的排布模式已经对传统的师生交际模式产生了冲击。因此,近年来在国内高校德语专业教学中,显示出了马蹄式座位排布为优化选择的倾向。但其能否对学生的参与程度及学习质量发挥正面影响,有待我们研究和证实。笔者在两个不同年级的德语专业学生中进行了调查。两个样本群体分别为一年级新生(以下简称A组),及二年级,经历过一学年外教课程,并有赴德交流学习经历的学生(以下简称B组)。调查尝试在以下指征上进行分析。
一、对马蹄式的倾向程度
两组均体现倾向于马蹄式的趋势。A组在只有个别学生曾短暂有过马蹄式体验(英语补习班中偶尔外教课)的前提下,以压倒性优势倾向于马蹄式,比例为95%,另有5%态度中性,无一人认可秧田式。而对马蹄式有过深度体验的B组,只有半数倾向于马蹄式,另一半比重为秧田式和认为没差别平分秋色。此现象表明,马蹄式对于A组具有较强的新鲜感和吸引力,学生对于其提高自身课堂参与程度和学习效果的作用有较强预期,而对长久以来作为课堂象征的秧田式持厌弃态度。B组的数据也表明,马蹄式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并不符合理想预期。
二、马蹄式对于拉近师生交流距离的积极作用
两组在這点上都持肯定态度。但依然是没有马蹄式经验的A组呈现绝对的赞同(90%),B组态度存在差异(60%)。赞同的理由大致相同,即认为马蹄式方便大家看到彼此,易于营造交流氛围,且教师坐在学生之中,拉近了师生距离,便于老师观察到学生的反应,学生顾忌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相对来说精力更为集中。
三、马蹄式对于拉近师生权力距离的积极作用
考虑到基础阶段学生跨文化知识有限,因此调查中措辞采用“削弱教师在课堂活动中的权威地位”的表述。此项上两组态度高度一致,只有极少数人(A组10%,B组15%)认为马蹄式能够起到削弱教师在课堂上的权威地位的作用。大多数人认为,无论座位怎么排布,教师就是课堂的权威和中心,即使和学生坐在平等的位置上,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导者和掌控者,甚至个别学生认为教师的威慑性对于课堂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四、相同座位模式前提下,教师的国别因素是否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认为“有影响”和“无影响”的人数各半。值得注意的是,认为“有影响”的人群中,半数更认可自己在德国教师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另有一半更倾向中国教师课堂。其原因与学生个人性格和教师授课风格相关。性格外向、乐于表达的学生往往倾向于德国教师,而内向型学生则更喜欢传统型中国教师。因此学生参与程度,同个人性格与教师授课风格是否契合的相关程度,高于同座位排布的相关程度。
在霍夫斯泰德的权力距离指数统计中,中国属于典型的高权力距离指数国家,对待不平等具有高容忍度。[2]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受儒家思想影响,奉行尊师重道的道德观。在这种文化背景下,通过马蹄式座位排布来削弱教师主体性,提高学生参与程度,拉近师生权力距离,未必能实现预期效果。学生也表示,在需要大量看板书或课件的课堂上,处于马蹄形两侧位置会由于长时间侧身导致颈部和眼睛不适。因此,笔者认为,应根据课程性质决定适合的座位模式。以讲授为主的精读课、专业理论课,采用传统的秧田式效率更高;而侧重于实践的口语课、写作课,则采用更便于全体成员沟通的马蹄式座位排布。
教学的过程即是师生以及同学间交际的过程。以往外语教学过程中,往往过分强调对目的语文化的认同,通过尽可能地模仿来实现文化适应。在当今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对母文化的认同才是对目的语文化认同的前提。师生间的物理距离固然对交流距离产生一定影响,但根植于师生内心的权力距离意识,并不能简单地通过座位模式消解。教师更加开放的授课态度和更加灵活的授课方式,才是提高课堂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House, R. J. Culture,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s: The GLOBE Study of 62 Societies [M] .SAGE Publications Inc,2004.
[2] Hofstede, G. Lokales Denken, globales Handeln: Interkuturelle Zusammenarbeit und globales Management[M]. München. Beck, 2006.
(作者简介:杨宁,女,硕士,沈阳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跨文化;曹淼,女,硕士,沈阳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责任编辑 王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