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z23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缘起
  散文是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最多的文体,散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览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百余篇课文,现代文学性散文多达三十余篇,占比约四分一,足见散文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而散文的有效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课熏陶感染的作用,形成学生的独特学习体验。因此,笔者希望通过达成散文的有效教学来达成对学生表达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1.散文文体本身的难以把握。只看苏教版语文必修一、必修二中选取的散文篇目,便能发现其类型的多样性:有如《想北平》般杜鹃啼血,深情满溢的;有如《我心归去》般归心似箭,深沉含蓄的;有如《江南的冬景》般以景为纬,随性自然的……不一而足。散文这种文体取材广泛自由,形式灵活多变,情感深浅有别,语言文白相杂,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既带来了教学内容上的不确定性,又加大了教师通过散文教学发挥语文课熏陶感染作用的难度。
  2.散文有效教学基本处于半盲目状态。要做到让学生有效学习,先要对散文文体的共性进行一个有效概括。长久以来,现当代散文教学始终没有一套知识点详细、逻辑清晰的教学序列,同时缺乏有效教学策略的指导。而部分语文教师尚未树立文体意识,缺乏文体素养,不能结合散文文体的特点,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解读文本的能力也有待提高。如朱莹蓓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现当代散文阅读有效教学研究》[1]中提到的低效教学的原因——“教学内容失之‘多’、‘偏’”,“教学方法失之于‘花’、‘浮’”,“教学评价忽略形成性评价、流于宽泛”等。
  二、理论思考
  正是看到了散文文体的难以把握,以及散文教学中出现的乱象,笔者对如何实现散文有效教学进行了思考。
  1.确定散文的文体特征。王漫在《重构散文的本体知识与教学知识》[2]一文中提到:“在当代中国凡受过中等教育的人(无论是否语文教师),若问散文的特征是什么,张口即答‘形散神不散’。”该说法适应了当时集体化文学思潮中统一思想的需要,因而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肯定。但以现代眼光来看,“形散神不散”只能作为某种散文的特征,而不能概括所有的散文,否则会将散文导入死胡同。2005年,肖云儒就在《美文》上发表了《“形散神不散”的当初、当年和现在》,对自己当年的提法进行了反思。因此,要实现散文的有效学习,就不能再把“形散神不散”奉为金科玉律,而应该另做探索。
  2.寻找可以作为抓手的工具。虽然把散文的文体特征概括为“真形式”“真语言”“真情感”“真素材”,但仍然显得理论化,直接通过四个“真”达到散文有效教学只能是泛泛而谈。在教学实践中,张小虎《阅读教学支架建构例谈》中的一句话给了笔者启发:“‘脚手架’(Scaffolding)原为建筑行业术语,意为起支撑作用的构架。后来,心理学家伍德将其用来描述同行或者有成就的人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所施与的有效支持。”[3]散文教学,就是教师、学生、作者三方面的对话,教师也不能以自己的理解取代学生的感受,那么,教师以自己的对文章的理解以及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设计“脚手架”,让学生“逐级攀爬”,最终达到三方对话的目的,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三、教学实践
  1.看准时机,搭建脚手架。脚手架和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的核心都是在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上,一步一步地为学生提供适当的线索或提示(脚手架),让学生一步步攀升,逐渐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脚手架搭建的时机是很有讲究的。搭建太早,可能会打断学生自学的进程,对学生可以学会的知识造成干扰;搭建太晚,可能会导致学生因为困难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不利于下一步的学习。
  (1)导入新课时。散文是表达“真我”的,只有“入乎其内”,才能尽可能贴近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实现散文的有效教学。这就需要读者自己留意观察生活、思考一些形而上的问题。中学生尚处于三观形成阶段,对某些散文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没有类似的体会,自然难以和作者形成对话,也容易认为散文学习无聊、枯燥、难度大,进而丧失了对散文的兴趣。因此,在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在导入新课时就搭建一个脚手架,快速把学生引入课文中,让他们感觉有事可做,马上参与到散文学习中来。笔者在构思韩少功《我心归去》的教学设计时,考虑到高中生基本缺乏背井离乡的生活经历,难以和作者热爱故乡、归心似箭的情感产生共鸣,就在导入部分设置了一个脚手架:“看到课文标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再让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到文中寻找答案。此举能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把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2)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停留在浅层次时。散文教学中能保证学生、教师、作者三方对话顺利开展的前提是对文本的理解。要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教师要让学生“身体的血液被文本充分调动起来”(苏霍姆林斯基语),被文章所感动、所感染。所以,当学生对文章的深度理解不能主动进行下去时,教师就需要搭建一个脚手架,引导学生把握某些重点的语段,或品析某几个难解的字词,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以进入深层次的理解阶段。如笔者在《想北平》的教学过程中,先引导学生通过老舍笔下北平的景物概括了北平的特点,然后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老舍喜欢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而不是‘书多古物多’呢?”学生普遍沉默。这时,笔者就让学生再次朗读带有作者主观色彩的第7段,学生很快就能发现“像我这样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一句,從而明白老舍是从一个贫寒的人、一个平民的视角来看北平的。
  (3)学生对某一内容理解有偏差或困难时。对某一内容的理解有偏差和困难并非是学生在浅层次上停留导致的,更多时候是因为学生真的缺乏相关的情感体验,或者缺少从课文的“空白处”找寻答案的意识。在高考的散文阅读要求中,从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角度出发来理解文章是一个重点。如果学生没有这样的意识,只看到语段表面的含义,就容易出现答案的偏离。此时,教师应该设置一个脚手架,如引入一些拓展的背景材料,引导学生从“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角度出发来看问题,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笔者在《我心归去》教学的升华阶段,分别引入了余秋雨《乡关何处》和柯灵《乡土情结》中的一段文字,让学生通过朗读、分析,加深了韩少功对故乡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   2.未雨绸缪,准备工具箱。有研究指出,散文虽然在教材中占比很大,但对散文特点的概括经历了几十年,至今依然没有定论。同时,散文有效教学普遍处于一个“想要教什么”、“实际教什么”、“学生学到了什么”三者冲突碰撞、难以统一的低效状态。搭建脚手架可以比较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但正如北京十一中校長李希贵说的:“搭建脚手架,我们要先有一套可以随时使用脚手架,形成教学的‘工具箱’。”所以教师也要准备自己的“工具箱”,以便在需要构建脚手架时立刻进行,而不是一种脚手架搭建到底或面对突发情况拿不出脚手架来。
  (1)在文章标题上做文章。顾相栋在《高中散文阅读有效教学摭谈》[4]一文中说:“散文以语言为材料,以结构为容器,以主旨为支撑架构全文,吃透潜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点燃读者和文本之间共鸣的情感之火是关键。”散文的标题往往是作者精心思考的结果,它们或是散文叙述的主要对象,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或是作者情感强烈集中的聚焦点,如韩少功的《我心归去》;或是形而上与形而下意义交织灌注的深刻思想,如曹文轩的《前方》;或是印刻在作者心中,是作者的情感与写作对象的结合体,如老舍的《想北平》。面对言简意赅的散文标题,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标题展开想象:文章会写什么?它会怎么写?让学生“热身”完之后再让学生通读全文,学生就会把注意力放在作者的“写什么”和“怎么写”与自己思路的差别上,既能帮助学生把握文章大意、结构、对象等基本要点,又能启发部分学生思考作者行文的独特性,在对话、切磋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在韩少功《我心归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标题提出了如下问题:一、心要归往何处?二、我现在在哪里?三、我的心将会怎样归去?四、我的心为什么要归去?这四个问题除了“我的心将会怎样归去”外,都能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答案,而且“心要归往何处”“我现在在哪里”与“我的心将会怎样归去”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层次关系。前两个问题在课文中可直接找到答案,而后一个问题在课文中有浅层次的答案(如法国生活空虚寂寞、思念亲人等),也有深层次的人文精神方面的答案,这部分答案就是《我心归去》的精华所在。
  (2)关注文章的“平淡”处。很多现代散文能运用看似平淡朴实的语言来表述真挚的情感或深邃的思想,属于“平淡而山高水深”的散文。可惜,这些平淡处往往被学生忽略。这时,教师除了自己要对“文眼”进行仔细挖掘和深入理解外,还需要运用细节脚手架,在学生随意阅读、忽略精彩语段时,或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及时搭建,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某些“平淡”的语段来启发思考,达到“平地一声雷”的惊人效果。如史铁生《我与地坛》的第二部分主要通过描写自己对母亲心理活动的揣摩以及自己给母亲出的“难题”,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对当时不理解母亲的痛悔,以及由对母亲思考而发的对生存方式、生死观的认识。而学生往往会把这一部分当成是一篇普通的思念母亲的文字来看,自然看不出字里行间蕴含的作者对人生的思索。这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
  这是一个_____的母亲。说说你的理由。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是通过这样一个脚手架引导学生去关注文章的细节,关注母亲“苦难与伟大”背后的深层含义。当学生关注到这一点时,便可联系第一部分,思考史铁生苦难的命运和母亲苦难命运间的关系,从而对母亲的形象有一个更多元、更丰满的总结与概括。
  (3)课后作业用点“心思”。脚手架的搭建并非只存在于课堂,教师如果能花点心思,把散文的有效教学延伸至课后,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在散文方面的审美鉴赏能力,对于接下去的散文学习和考试大有裨益。在韩少功《我心归去》的教学中,“我的心将会怎样归去”是作者没有直接说明的,文中也找不到间接的证据,可以说这是一个可以让学生来填补的“空白”。从读者接受理论来说,一个文本只有在读者填补了“空白”之后,才能称为一篇完整的文章。因此,笔者就布置了这样的课后作业:请展开想象,根据作者将会怎样归去,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话。学生交上来的作业质量普遍较高,有的学生通过飞机和破旧的绿皮火车之间的衔接,成功表现了作为风雅富贵之邦的法国和贫瘠脏乱的家乡的对比,匠心独到。
  四、收获反思
  在新课程体系下,面对在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学生,散文如何让学生接受并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和钻研的。而通过脚手架的合理设置,可以让散文有效教学探究更进一步。
  而通过文章标题、“平淡”细节和课后作业等脚手架的搭建,既体现了工具性(以脚手架为抓手来进行散文阅读和散文教学),又展示了人文性(学生通过脚手架来学习散文,体悟“真我”)。作为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准备自己的“工具箱”,以便随时带领学生打开阿里巴巴的宝藏,享受一次次美好的心灵盛宴。
  参考文献:
  [1]朱莹蓓.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现当代散文阅读有效教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2]王漫.重构散文的本体知识与教学知识.[J].语文教学通讯.2010,3:9-10页.
  [3]张小虎.阅读教学支架建构例谈.[J].高中语文教与学.2016,10:27-29页.
  [4]顾相栋.高中散文阅读有效教学摭谈.[J].中学语文.2013,4:35-37页.
其他文献
河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作为一种重要的隐性教育资源,近年来流行文化在高中课堂中不断被提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实验)》中提出:“增强文化意识,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新课标”中所提及的“多元”“当代”“先进”的文化,不仅包括精英文化、主流文化、民间文化,也应包括流行文化。在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如何为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新
一、从田野中出发  吕新平:黄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的访谈。我们就先从您最近出版的一本叫做《红茅草》的长篇小说开始聊起吧。这部小说一直在网上热销,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同时也得到了很多核心期刊的推介。您作为一个杰出的教师,如何想起创作小说呢?  黄厚江:首先要更正: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语文教师,而且非常普通。写这部小说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首先是作為一个喜欢语文、喜欢文学的人,我曾经有一个作家梦,这可能
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一篇课文可以教学的东西也是很多,45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课堂教学中该从哪些内容入手?教学的重锤要敲在哪个点上?也就是教学的内容如何取舍,在何处重点发力。建构主义者冯·格拉斯菲尔德认为:一旦教师抛弃知识是可以转移给学生的“物品”的观点,就必然会尽力去发现孩子头脑里到底在想什么。教师备课,虚构特有的阅读方式,设计教学流程,以“披文(文字、文脉)入情(知识明理)”为课堂结构,很难让
博尔赫斯的作品常常以新奇的构思、奇异的情节以及深奥的哲理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世界,使读者产生奇妙的感悟,这是博尔赫斯作品能够享誉全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方面,《沙之书》可谓代表。小说讲述了一个故事:“我”从一个神秘的奥尔卡达群岛人手里买到一本神秘的“沙之书”,想要穷尽书中的秘密最终却深陷其中不可自拔,最终不得不将这本带来无限烦恼的“沙之书”放入图书馆。“沙之书”在小说中代表了“无限之物”,可以对此作
《昆明的雨》是汪曾祺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回忆性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文中有两个“我”——“昔日之我”和“当下之我”,相应地会出现两种情感——“昔日之我”的“感受”和“当下之我”对“昔日之我”的“感受”的“再感受”。[1]尽管这种分析方法会将散文的整体情感一分为二,但实际情况往往如此:正是这两个“我”的所思所想,构成了一篇散文完整的情感意蕴。  一、昔日之我:雨季中的温暖与伤感  汪曾祺笔下的昆明
《河岳英灵集》是唐代丹阳进士殷璠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完成编选的唐诗选本,其中收录李白诗作十三首,包括《蜀道难》。殷璠曰:“白性嗜酒,志不拘检,常林栖数十载,故其为文章,率皆纵逸。至如《蜀道难》等篇,可谓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大致是说,李白最爱饮酒,性格不受拘束,隐居山林间数十年,所以他的文章,大都豪迈奔放。至于他的《蜀道难》等诗歌,可谓是奇之又奇,自屈原以来,很少有这种格
最近一直思考的问题是课改十多年来,为什么总觉得改来改去并没有达到人们的期待。身兼语文教师与学校管理者,我在观察中发现这些年来我们的教学研究近乎走火入魔,总是想独树一帜,创立门派,急于见效,就是很少愿意在教学设计上动脑筋。  为什么是设计,不是备课,备课跟设计,究竟有什么区别?备课本往往是学校统一印制的,一般来讲,备课本上往往设置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小结、课后作业等栏目,备课时将这些
【学情、教情分析】  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诗歌部分”共计五个单元,《井》处在“生命的律动”这个起始单元,与之相配合的单元知识是“走进诗的世界”。问卷调查显示,刚刚“走进诗的世界”的学生一旦大量接触中国现当代诗歌的经典,真有些“乱花渐欲迷人眼”,手忙脚乱:无论是心理上或者知识储备上他们都显得准备不足。因为他们只懵懵懂懂只知皮毛地了解了一些关于中国现代诗歌的知识。而且部分教师自
现实教学中,由于学生们缺少对生活的体验,致使作文成为了令他们最为头疼的常规作业。学生们的习作常常是无病呻吟、各种材料的简单堆砌。那么如何改变学生写作的这种常态,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写作,还能言之有物?体验式教学应该是改变这一现状的便捷而有效的途径。  体验是生活的、感性的、活跃的、剧烈的。而没有体验,就不会有情感的冲动、精神的觉醒和智慧的发现。所以说,让学生学会体验,从体验中感受生活,感悟社会,就成了
张若虚传世作品仅存《春江花月夜》和一首泯而不闻的《代答闺梦还》,但这并不影响张若虚崇高的文学史地位,更不能泯灭《春江花月夜》难以逾越的艺术价值。  《春江花月夜》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是毫无疑问的,闻一多甚至不吝言辞地称它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向前替宫体诗赎清了百年的罪,向后……清除了盛唐的路”[1]。如水般诗意流淌的词句,如水般轻灵跃动的意象,如临目前的意境营造……这些足以摇荡人心,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