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之我”与“当下之我”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ff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明的雨》是汪曾祺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回忆性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文中有两个“我”——“昔日之我”和“当下之我”,相应地会出现两种情感——“昔日之我”的“感受”和“当下之我”对“昔日之我”的“感受”的“再感受”。[1]尽管这种分析方法会将散文的整体情感一分为二,但实际情况往往如此:正是这两个“我”的所思所想,构成了一篇散文完整的情感意蕴。
  一、昔日之我:雨季中的温暖与伤感
  汪曾祺笔下的昆明雨季是明亮而使人动情的,而他又将这份感情浸润到昆明的景与人之中。
  文章从一片倒挂的仙人掌写起。汪曾祺眼中,仙人掌在昆明的主要用途有二:一是倒挂在门口辟邪,一是种在菜园周围代替篱笆。简单的用途却将昆明的风土人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辟邪,在今天看来有些迷信的意味,可昆明人偏偏喜欢在家门口挂一片仙人掌辟邪。读至此处,读者多会因他们的质朴可爱而会心一笑。仙人掌之所以适合做篱笆,是因“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笔者初读时不禁心生疑问:仙人掌可以挡住猪和羊,可怎么挡得住人呢?后来仔细一想,昆明人的淳朴善良正是汪老的言下之意了。
  昆明的菌子极多,但终究不是每个人都吃得上的,第七段一句“牛肝菌下来的时候……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中的连词“连……都”引起了笔者的兴趣:西南联大真的这么穷吗?当时的两则资料记载如下:
  三年每月伙食费涨到一千多元,三十四年到五六千,三十五年一万元,还是终月尝不到肉味。[2]
  联大的厨房是世界上最脏的厨房之一,饭里菜里吃出苍蝇、老鼠屎、跳蚤、臭虫、甚至长串的头发,是很平常的事了。[3]
  当时联大伙食之糟糕可见一斑。这么艰苦的环境下,汪曾祺依然尝遍了当地的各种菌子,并将它们的外形、价格、味道如数家珍般一一道來,这份执着让读者感受到了他对食物、对昆明的钟爱。
  值得一提的是,汪曾祺对昆明菌子的了解不止于此。他在《昆明食菌》《菌小谱》等文章中对他了解到的昆明菌子做了更为详细的描写,在《昆明的雨》中却只集中描写了一段,而把更多笔墨留给了其他景物,这种详略安排正说明:在汪老心中,昆明雨季有太多太多值得去咀嚼、去留恋的东西,如此吸引他的菌子也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杨梅和缅桂花都和昆明的女子有关,她们用吆唤和馈赠柔软了“我”的心房,这份柔软“不是怀人,不是思乡”,令人陶醉其中、乐不思蜀。但久客他乡,思乡在所难免,于是乡愁在文章的最后渐渐泛起。
  汪曾祺在第十段中记叙了一次雨天出行的经历,其中的许多细节值得玩味。
  首先,同游者值得关注。汪曾祺在众多同学中选择朱德熙结伴而行,除了私交较好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汪曾祺是江苏高邮人,而朱德熙是江苏苏州人,两人是江苏同乡。因此在乡愁涌起时,与同乡兼同学挚友一起分享交流再理想不过。
  其次,出游的地点值得玩味。昆明可去的地方太多,为什么两人偏偏选择前往莲花池看陈圆圆石像?原来,陈圆圆本是江苏常州人,跟随吴三桂到云南后出家。石像身着比丘装,意指此时的陈圆圆已是在云南时的出家之身。据此,当时汪曾祺的遭际和陈圆圆有着相似之处:两人都迫于战事离开江苏而不得返。那一年陈圆圆站在莲花池思念家乡,现在汪曾祺看着陈圆圆的石像亦泛起思乡之情,这份奇妙的巧合触动了“我”的心,于是不知站了多久,“雨又下起来了”。
  最后,出游的心境值得推敲。除了乡愁,“我”在这次出行中还有另一种心境。第十段后半部分,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酒店里的一只鸡和一架木香花,这部分描写看似是闲笔,实则有深刻的用意。当时“我”和德熙一边吃着东西,一边仔细地观察着酒店里的鸡和木香花,一坐就坐到午后,心境似乎是悠闲自在的。果真如此么?
  一方面,我们不妨想象一下作者描绘的这幅画面:酒店外下着大雨,两位游子坐在店内发呆,院子里一只鸡毫无生气地站在屋檐下,木香花把整个院子遮得不见天光——整个环境显得湿腻、阴沉。这番景语背后作者的情语恐非“悠闲自在”。
  另一方面,文末交代的写作时间是一九八四年五月十九日,而第十段结尾又提到这是四十年前发生的事。据此,作者在本文中回忆的是一九四四年五月前后的昆明雨季。此时正值抗日战争,而“我”的家乡是当时的沦陷区,想到家乡的战士和亲朋旧友正在前线浴血奋战,自己却和朋友坐在酒店发呆,这时“我”的心境恐怕不是“悠闲”,而是“忧愁”了。
  二、当下之我:书桌前的热爱与思念
  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昆明的雨》中的景和人与其说是汪曾祺对昆明雨季的写实记录,不如说是他对记忆中昆明雨季的艺术再现。据此,当我们跟着汪曾祺以回忆的视角重新审视文本,“当下之我”情感的得出也就水到渠成了。
  (一)迫不及待的分享与炫耀
  作者在第五段的开头回忆道: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这里的标点符号值得玩味,我们不妨将原文与下面这句话对比一下: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逗号在句中的主要作用是表示一般性的停顿,而一句话的停顿位置往往是作者深思熟虑的结果。在介绍昆明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时,作者没有加逗号停顿,显然在回忆脑海中对昆明雨季的印象时,作者的溢美之词几乎是脱口而出的——他迫不及待地想告诉读者自己眼中的昆明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可是之后的“使人动情的”、“浓绿的”为什么要在前面加上逗号进行停顿呢?仔细揣摩,我们也不难读出:一方面,与“明亮”、“丰满”两词轻快的风格不同,“动情”和“浓绿”这两个形容词蕴含着深情的意味,因此作者在诉说时刻意放慢节奏,娓娓道来;另一方面,这些停顿还有些故意卖关子的味道,仿佛在“显摆”:你们猜一猜,昆明的雨季还有怎样的特点?
  (二)热切的思念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重复出现了“我想念昆明的雨”,但这种重复并未给读者突兀之感,究其原因是全文都在为这份思念之情蓄势。四十年过去了,昆明的景与人在作者的脑海中依然记忆犹新,他还清楚地记得每一种菌菇的颜色和味道,记得小女孩的那双绣了满帮花的鞋,甚至记得那个雨天的情味。这份面面俱到的“以小见大”折射出汪曾祺对昆明雨季火一般的热爱。
  对于汪曾祺而言,昆明无疑是特殊的。他在《觅我游踪五十年》中以“昆明是我的第二故乡”[4]一句结束了对昆明的追忆。一位作家不会轻视“故乡”这个词的分量,而没有人会比离乡的游子更能感受到心头魂牵梦萦的故乡带给自己的温暖与思念。昆明一行,让充溢着雨季的美景与人情的昆明成为了汪曾祺这位游子心中永远的故乡。
  (三)诗意美的讴歌
  汪曾祺在谈及创作理念时曾提到:“我认为作家的责任是给读者以喜悦,让读者感觉到活着是美的,有诗意的,生活是可以欣赏的。这样他就会觉得自己也应该活得更好一些,更高尚一些,更优美一些,更有诗意一些。”[5]在《昆明的雨》中,汪曾祺便用一双细腻的慧眼捕捉着昆明雨季细小却又诗意盎然的一景一物。菌子的美味、杨梅的红硕、卖花姑娘的娇婉、房东的慷慨……这些景与人在汪曾祺的笔下是那么的平淡,却又那么令人回味悠长。他用质朴而富有嚼劲的语言为我们编织了一篇昆明雨季的诗章,这篇诗章——关乎昆明的点滴、关于他对昆明的深情、观照了平淡生活中的动人诗意。
  汪曾祺在写作时始终秉持着“写景就是写人”[6]的原则。正因如此,我们在《昆明的雨》中不仅看到了书桌前追忆往昔的汪曾祺,更看到了昆明朦朦细雨中百感交集的汪曾祺。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华东师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115页.
  [2][3]西南联大《除夕副刊》:《联大八年》,新星出版社2013年版。第53页,第87页.
  [4]汪曾祺:《汪曾祺全集·卷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7页.
  [5]汪曾祺:《汪曾祺全集·卷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1页.
  [6]汪曾祺:《汪曾祺说·我的世界》,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第175页.
其他文献
丁卫军,特级教师。现任教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苏派作文教学研究中心(初中)副主任。全国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发展联盟秘书长。南京师大、江苏师大特聘硕导。江苏省教学名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中语学术先锋人物、全国中语教改新星、全国文学教育名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中青年科技拔尖人才、先进教育工作者;通州首届名教师。南通市中青年名师丁卫军工作室领衔人。“苏语五人行”成员。主编《二十位中学语文名师经
一篇文章,摆在学生面前,如何进入文章,分析文章,进而理解文章,找准切入口是关键。抓住了他,就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指导学生顺藤摸瓜,凭借这个切入口去探究整篇文章的奥秘。  支架,即起支撑作用的构架。它能为学生学习提供适当的,小步调的线索或提示,通过支架的构建,让学生一步一步攀升,逐渐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  如果说文章的切入口是教师
初中学生的语文写作训练,主要围绕记叙文写作展开。因为记叙文的文体特征,初中生在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用到表述时间的语句,使文章变得有条理,有顺序。教师常常能够在学生所写的记叙文中找到很多相类似的表示时间的语句。当学生写秋游时,都会提到“秋天来了”;而更宽泛的一些表述时间的语句,例如“某天的早上”“从一点到三点的时候”的出现更是让老师们目不暇接。那么,如何改变这些一成不变的词句应用,让
《鸿门宴》节选于《项羽本纪》,也是《史记》中最为出彩的篇章之一,原因在于司马迁的心灵和智慧之“活”,由此而显现的的笔法之“活”、人物性格之“活”、一言一行等细节表现之“活”。此“活”恰恰显现了司马迁文风的一种别于史实记录的“真趣”。笔者试从以下几点去打造一堂趣味之课。  一、抓住细节发挥想象,激发情趣  司马迁在《鸿门宴》中的细节刻化可以具体到一言一行、一神一态,在细节之中作者已用饱满的深情在惟妙
语数外三大科目一直是高考的三大重头戏,作为母语的语文课更是重中之重。“语文”顾名思义:“口说为语,书面为文”,也就是说语文这门科目包括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高考考查的形式是笔试,这就更加凸显了书面表达的特殊地位。作文正是高考语文试卷书面表达的重要体现形式。  通观2016年“国卷”及各省市高考语文卷,对于作文的考查可以细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材料作文,分值60分,这是最普遍的作文命题形式,全国卷、天津
甘肃省玉门市第三中学教师  少教多学就是老师怎么高效率的教,学生怎么高效率的学,教学要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即关注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提倡和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的智慧、个性、创新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语文阅读教学要充分利用语言文字带来的美感让学生在课堂上思维灵动,放飞心灵,张扬个性,愉
河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作为一种重要的隐性教育资源,近年来流行文化在高中课堂中不断被提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实验)》中提出:“增强文化意识,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新课标”中所提及的“多元”“当代”“先进”的文化,不仅包括精英文化、主流文化、民间文化,也应包括流行文化。在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如何为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新
一、从田野中出发  吕新平:黄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的访谈。我们就先从您最近出版的一本叫做《红茅草》的长篇小说开始聊起吧。这部小说一直在网上热销,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同时也得到了很多核心期刊的推介。您作为一个杰出的教师,如何想起创作小说呢?  黄厚江:首先要更正: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语文教师,而且非常普通。写这部小说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首先是作為一个喜欢语文、喜欢文学的人,我曾经有一个作家梦,这可能
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一篇课文可以教学的东西也是很多,45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课堂教学中该从哪些内容入手?教学的重锤要敲在哪个点上?也就是教学的内容如何取舍,在何处重点发力。建构主义者冯·格拉斯菲尔德认为:一旦教师抛弃知识是可以转移给学生的“物品”的观点,就必然会尽力去发现孩子头脑里到底在想什么。教师备课,虚构特有的阅读方式,设计教学流程,以“披文(文字、文脉)入情(知识明理)”为课堂结构,很难让
博尔赫斯的作品常常以新奇的构思、奇异的情节以及深奥的哲理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世界,使读者产生奇妙的感悟,这是博尔赫斯作品能够享誉全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方面,《沙之书》可谓代表。小说讲述了一个故事:“我”从一个神秘的奥尔卡达群岛人手里买到一本神秘的“沙之书”,想要穷尽书中的秘密最终却深陷其中不可自拔,最终不得不将这本带来无限烦恼的“沙之书”放入图书馆。“沙之书”在小说中代表了“无限之物”,可以对此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