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歌声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t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赫玛托娃(1889-1966),俄罗斯女诗人,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她的诗触摸自然,深入生活,贴近灵魂,有着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尤为难得的是,愈到晚年,其诗愈是流光溢彩,闪烁着纯粹的诗艺光芒。写于1961年的《倾听歌唱》便是一首经典之作。
  “像一阵风,女人的声音正在 飞行,
  似乎是一个黑人在湿漉漉的夜晚,
  那些易于触摸的事物——
  全都变成了另外一种。
  它如洪水泛滥伴随钻石闪耀,
  某个地方某种东西银光闪闪,
  并且,穿着一件不可思议的
  绸衫,水花飞溅。
  仿佛远方并非我们的坟墓,
  而是一架天堂的梯子横穿而过。”
  (阿赫玛托娃,《倾听歌唱》,1961年)
  富有旋律的声音才有称之为歌声的可能,也即旋律节奏的多变是歌声的基本特质。阿赫玛托娃,时年72岁,在生命的暮年,倾听一个女人的歌声,并以神奇而浪漫的想象在短短的十行诗句里,引领读者穿过抽象的声音之迷雾,达到纯净的具象的艺术世界。虽然无名女人的歌声,读者未能亲耳聆听,但经过阿赫玛托娃诗歌语言的转换,我们仍能于灵魂深处感受到那犹如聆听莫扎特的小夜曲般所带来的心弦的震颤。
  诗的起首句就是一个比喻,把“女人的声音”比喻成“一阵风”,而且这风是“飞行”的风,一阵一阵的,时有時无的,飘飘渺渺的。与其说是风的特点,还不如说是女人的歌声传到听者的耳里,给听者所带来的感受。歌声并不高亢激越,它适合一个人暗夜里独自聆听。“夜晚”是必不可缺的情境设定,诡异的是诗人以“湿漉漉”来形容“夜晚”。“夜晚”本不可触摸,只能于视觉上感知,而“湿漉漉”是触觉上的感受。这种通感手法的运用,在潜意识中使人体会到这个“夜晚”宁静中浸染了淡淡的隐约的阴郁色调。歌者是谁?诗人并未言明,抑或诗人本身也不清楚。“似乎是一个黑人”,仅仅是阿赫玛托娃的推测而已。作为读者,我倒宁愿歌者是“一个黑人”;因为,“夜晚”本是黑色,“一个黑人”在“夜晚”歌唱,无形中这“夜晚”就有了无边无际的浓黑的意味。视觉上的浓黑,浸透的是人微妙的心理,以黑夜来渲染出人心的孤寂和悒郁,这是何等隐晦而形象的手法。
  “那些易于触摸的事物——/全都变成了另外一种。”这是全诗里罕见的直接表露诗人心迹的句子。“那些易于触摸的事物”究竟是何事物?“另外一种”又是哪一种?从这朦胧的感叹中,我们不难发现,诗人的思维走向了复杂而幽深的秘境。“女人的声音”仅是“那些事物”中的一种。人们在白天和夜晚两个不同时段不同情境下,听歌声所获得的感受自然有很大的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就感受和认知而言,是白天真实,还是夜晚更真实?诗人也没有明确表达自己的看法,她只是说“事物”由“一种”变为“另一种”。其实,事物的不可捉摸,正反映出人的感受和认知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不正是客观存在的吗?无奈的是,世界之复杂永远超出人有限的精神宇宙。
  随后,阿赫玛托娃的思维又回转到“女人的声音”上。“它如洪水泛滥伴随钻石闪耀”,“它”无疑就是“女人的声音”,只是旋律至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轻盈飘渺转向激越明亮,诗人将之比作“洪水泛滥”,汹涌的情感奔泄千里,裹挟着不可阻挡的气势。“伴随钻石闪耀”,则在视觉上不亚于一道强光划过浓黑的夜晚。“某个地方某种东西银光闪闪”,这“某个地方”是何处?“某种东西”是何物?语词上的模糊性带来的却是意蕴上的无限包容性。“银光闪闪”与暗夜的背景形成强烈反差。“女人的声音”给暗夜里的人们带来信念和希望。“穿着一件不可思议的绸衫,水花飞溅”,“绸衫”的润滑和轻薄,出水的一刹那“水花飞溅”,哗哗的响声淋碎了夜晚的岑寂。诗人反复渲染女人歌声的声响效果,将歌声旋律、音质的变化与听者的感受精细地融为一体。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情境下,女人的声音又岂是凡间的歌声?分明成了天籁之音。
  晚年的阿赫玛托娃经历了人生的蹉跎和世事的动荡,岁月的积淀使其诗歌愈发锐利、澄澈。对生活的挚爱,对自由的追求,是诗人永恒的信念。在《倾听歌唱》这首诗的结尾。诗人说:“仿佛远方并非我们的坟墓,而是一架天堂的梯子横穿而过。”“远方”是什么?“女人的声音”使听者重燃生活的勇气和前行的动力,犹如一架通往天堂的梯子,将苦难现实中的人们搭载到幸福的彼岸。这是我佛的大慈大悲,这是基督的仁爱怜悯。不过,仍有一点小小的遗憾,诗人用的是“仿佛”一词。事实上,“远方”就是“我们的坟墓”。失去了眺望“远方”的价值,此在的人们就只能碌碌于眼前,挣扎于当下,这是晚年的阿赫玛托娃仍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残酷的社会现实。她也明白,“女人的声音”并不是救苦救难的灵丹妙药,它只能给人以短暂的精神慰藉。退一步讲,些许的希望总比暗无天日的绝望要好。再小的希望,也预示着光明必将普照大地,众生终会在圣恩中欢腾。
  对于阿赫玛托娃,约瑟夫·布罗茨基称其有一颗“伟大的灵魂”,她的声音“比草包牧师更清澈”。毫不夸张地说,阿赫玛托娃堪称诗歌世界的“基督”,值得我们祭拜和仰望!
  [作者通联:湖北安陆市安陆二中]
其他文献
我们是一名用“生活”写作的作家,虽然完稿部分不长,但已收获不少读者。读者中有关心爱护之人,亦有批评指责之士。身为作家,不应独处象牙之塔,而应俯身倾听读者,却仍坚持书写“有我”之书。两种方式并不矛盾,均是对读者的尊重。  一定要俯身倾听读者呼声。我不是看透世事的仙人道者,不是文学写作规则的制定者,只是一位初出茅庐的青年作家。年轻,因而缺少生活的经验。而身边的读者中不乏年长于我之人。正如韩愈所言“生乎
期刊
“黄尘清水三山下,变更千年如走马。”在这卷帙浩繁与纷杂琐碎的世间,有的人选择坚持自己的想法方度日月长,有的人选择坚持自己顺应潮流,与时俱进。这两种选择并无是非对错,只不过是以不同的方式去通往星辰大海。  毕淑敏曾说过:“所谓初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诚如所言,不少的作家将此秉为终生信念。阎连科在经历金钱名誉的诱惑后选择回到原点,摒铜臭之扰,弃地位之争,不在读者的追捧中迷失自我,以一部《日光流年
期刊
生活是一部“作品”,我們每个人都是创造生活的“作家”,而那些穿行于我们生活的人则是我们的读者。那么,应当怎样对待这些读者的“呼声”呢?我认为,应当“善则听之,恶则弃之”。  有许多孤介自守的人,自以为才智过人,对自己读者的“呼声”一概不听。比如自比太阳的尼采,抛却周围一切星辰,最终自取灭亡;又比如晚年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固执己见,最终再无发明。那么,全盘接受自己读者的“呼声”就是正确的选择吗?这
期刊
每一个人的一生都只有一次机会,不能返回、不能后悔。每一个人刚来到这个世界时都是一条全新的生命,是空白的,没有受到过污染的。在之后要如何在这张白纸上添加色彩,决定权都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每个人的一生都像是一本书、一部作品,假如我是创造生活的作家,那我一定会按照我自己想做的来做,不会被外界的任何声音所干扰。而这些来自他人对自身的评价也可以说是“读者”对我们这部“作品”的看法。  坚定自己,相信自己。来自
期刊
“推开那扇狭小坏朽的门,∕我一个人在花园里徜徉。∕早晨的阳光甜美,明亮,∕露水闪烁,把花朵滋润。∥一切如旧,仿佛时光停止:∕葡萄藤缠绕的棚架和熟悉的∕藤椅……喷泉仍喃喃低语,∕老杨树的声音也依然悲戚。∥玫瑰颤动,恍若昔日;恍若∕昔日,骄傲的百合随风摇曳;∕每只往来的云雀都是我故知。∥甚至,残破的薇莉达雕像∕也仍在走道尽头,消瘦的∕身影,在木犀草的微香中。”(魏尔伦《三年后》)  魏尔伦(1844~
期刊
敦煌,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历来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敦煌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以敦煌石窟及敦煌壁画而闻名天下,是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及阳关的所在地。“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辉煌的敦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不少文人来到这里,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写下许多精美的诗文。诗
期刊
“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总是围绕着义利二字打转。可是,假如我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呢?  曾经有过一个人皆君子言必称义的时代,当时或许有过大义灭利的真君子,但更常见的是借义逐利的伪君子和假义真情的迂君子。那个时代过去了。曾几何时,世风剧变,义的信誉一落千丈,真君子销声匿迹,伪君子真相毕露,迂君子豁然开窍,都一窝蜂奔利而去。  据说观念更新,义利之辩有了新解,原来利并非小人的专利
期刊
看完小仲马《茶花女》,你是女主角,他口中最高尚最冰清玉洁的女人。  我就像是作者,亲耳听到阿尔芒·迪瓦尔所讲述关于你的悲欢离合、戏剧人生。你们因真挚爱情而奋不顾身,却又因为身份而不被长辈们认可,所有人都期望得到你,可他却妄想独占你的心。世俗眼光将你们染上悲剧色彩,其实不然。  作为烟花女子,爱过,便是一生最值得骄傲的剧幕。  他的一见钟情,听不进任何人的劝阻,哪怕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他的执着坚定,
期刊
终于在日落之前,登上鳌鱼峰顶。  黄山一直就在那里,一路上,我们牵挂的是云。动车在赣州换向的时候,飘过几滴雨。坐小车由黄山北站疾驰赶往汤口,抬头看,乌云在翻滚。登上缆车,很快就坠入雾中,四周白茫茫一片,缆车的玻璃,沾满细小的水滴,聚集成珠子大,缓缓滴下。抬头看天上的云,一路总有一些失望。便以李白的诗给自己希望,“云霞明灭或可睹”。  云上和云下,是两个世界。缆车上到玉屏楼,迎客松前,即是满眼阳光。
期刊
农民工是指进入城市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劳动、户籍仍在农村的劳动者。简单地说,就是“身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业户口的工人”。他们为了生计,到处奔波,不管累活还是脏活都抢着干,过着“蚁居”“鼠居”般的艰难日子。据资料显示,2016年,我国农民工总量2亿8171万人,比2015年增加424万人,增幅1.5%。其中,本地农民工1亿1237万人,增幅3.4%;外出农民工1亿6934万人,增幅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