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突出能力培养”的理念,结合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理疗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将工作坊模式引入理疗学实践教学,提出工作坊模式下理疗学实践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并将其付诸实践,结果发现工作坊模式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还可显著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
关键词:工作坊;理疗学;康复治疗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R49-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252-02
新时代下,面对“重能力”、“重创新”以及“重综合素质”等社会对大学毕业生提出的新的要求,我国的大学教育亟待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模式仍停留在知识的讲授,知识的识记和理解等低水平阶段,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较欠缺,创造能力则更为匮乏。“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已普遍被接受并逐渐在我国高校教学中推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源于美国教育家和哲学家杜威的“儿童中心论”。他强调尊重人类自由的天性、尊重儿童的心灵和遵循教育的规律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杜威的这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进一步运用于中学和大学教育就形成了今天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1.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内涵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颠覆了以往“教”与“学”的关系,该理念强调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听中学”的模式下,学生缺乏问题意识,不会做,不会讲。课堂上老师把要点、知识点讲得非常细致,学生背清楚了也就没有问题了;学生只是单纯的听讲、记忆,缺少对获取文献资料、分析数据、逻辑推理等科学方法的训练;课堂要安静,学生缺乏在正式场合训练口头表达的机会,作业、考试靠记忆,学生缺乏以书面表达来展示思想的机会和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要求围绕学生组织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让学生自己学,在做中学。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师生角色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师由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辅助者、合作者”,学生由单纯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自主的行动者和实践者”。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唯一主导者与主要参与者,而是学生行动和实践的辅助者与合作者;学生在自主的行动与实践中获得能力、态度、精神、信念的全面提升。
2. 康复治疗学专业理疗学课程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是培养能够在各级康复机构从事康复治疗的技术性人才,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理疗学是利用电、光、声、磁、水、温度等物理因子进行保健、预防、治疗和康复的一门治疗技术,是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各种理疗技术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操作临床常用理疗仪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很难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是按照老师列出的操作程序机械地一步步进行操作,不去想“为什么要这么操作”,“除了老师列举的案例,还能用于哪些疾患”等等。结果造成学生的学习很被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完全没有融为一体,达不到预期的“理论学习指导实践操作,实践操作深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这一预期目标。
3. 工作坊模式在康复治疗学专业理疗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
工作坊最早源于德国魏玛共和国时的包豪斯学院,培养工程设计与建筑设计为宗旨的一套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现代教育模式[1]。小组合作是工作坊模式的主要组织形式,通常由10-20名成员组成一个工作坊,工作坊成员在主持人(高校教学中通常为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活动、讨论、实践、短时演讲等多种方式共同探讨某个话题,深化对所讨论主题的认识甚至碰撞出思想火花[2]。工作坊模式下,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由备课者转变为编剧者、导演、和主持人等,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真正转变成教学的主体;教师事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教学主题(或项目),开课前对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工作坊,各工作坊在教师的指导下就学习主题(或项目)共同学习(或实践),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集体分享、团体讨论、头脑风暴、教师点评等[3]。与传统的灌输性教学模式比较,工作坊模式具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气氛轻松愉悦、重视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等特点。这些特点正是传统课堂教学所不具备的,而它们正符合了当前高校“以学生为中心”、“重视能力培养”的要求。基于这一点,我们初步尝试将该模式用于康复治疗学专业理疗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并取得了一定效果。理疗学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临床常用的理疗技术的操作方法,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疾患选择合适的理疗仪器及相关仪器技术参数的设计。开课前由授课教师将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以治疗技术为单位将教学内容分为若干学习主题,并将学生进行分组形成主题工作坊,如“超声波治疗技术工作坊”、“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技术工作坊”和“TENS治疗技术工作坊”等等。每个主题工作坊4-5人,并由各工作坊选出一名负责人(相当于主持人),负责人主要组织本工作坊成员的共同学习。实训课前授课教师向各主题工作坊布置学习任务(如TENS疗法的治疗作用、治疗原理、仪器操作方法、仪器参数的设计及典型案例),发放相应仪器的操作说明书,以便主题工作坊在课余时间就学习任务复习理论课的相关内容、图书馆查询资料、网上检索文献及学习仪器操作说明书等。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工作坊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能够在学习成果的课堂共享环节上取得优异成绩(教师根据各主题工作坊在课堂共享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打分作为实训成绩,如理论讲解的正确性、仪器操作的规范性、案例分析中处方设计的科学性、工作坊成员之间协作性等),主动查阅文献,寻找案例并在课堂上进行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课堂气氛十分愉悦、轻松,师生们经常忘记下课时间。学生实训成绩是以工作坊为单位进行评分的,即同一工作坊内各成员的实训成绩都是一样的,这极大提高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工作坊成员课堂内、外的合作学习、课堂成果共享环节的演讲、答疑、技能演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极大提高了学生自我表达、团队协作及与人沟通等综合能力。
尽管这种探索取得一些成效,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则很难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1)学生们已经习惯了长期的灌输式教学,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一部分学生面对这种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的模式变得无所适从。针对这种情况,“备学生”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即教师在开课前要向学生们详细介绍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及学生应做的思想转变;在对学生分组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性格特点及人际交往等情况,工作坊组长的应选择自主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及表达能力均较强学生,这样才能组织好本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2)工作坊是教学活动的载体或组织形式,不是具体的教学方法,要提高教学效果,需要根据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将多种教学方法有机融入到课堂内外的小组合作学习及课堂成果分享过程当中。
4. 小结
总而言之,工作坊教学模式实践性、合作性、愉悦性、以学生核心、注重综合素质的特点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契合了高校大学生培养重能力、重实践、重综合素质的要求。康复治疗学专业尤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工作坊教学模式用于理疗学实践教学的探索表明这种模式非常适合在康复治疗学专业相关课程实践教学中推广。但由于工作坊模式一改以往以“教师讲、演,学生听、练”的被动学习的模式,很多学生开始还难以适应,这需要授课教师提前做好充分应对工作,一方面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思想的转变,形成根据学习任务自主学习的习惯。
(作者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康复医学教研室)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SGH13433);陕西中医学院2013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3jg17);2014年陕西中医学院课程综合改革项目
参考文献:
[1]武艳. 英国舞团工作坊教学模式启示[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9, 2:64-68.
[2]王雪华. 工作坊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论坛, 2011(8):29-30.
[3]黄越.工作坊教学模式下的大学教师角色——以翻译课堂教学为例[J].大学教育科学, 2011,6:56-60.
关键词:工作坊;理疗学;康复治疗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R49-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252-02
新时代下,面对“重能力”、“重创新”以及“重综合素质”等社会对大学毕业生提出的新的要求,我国的大学教育亟待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模式仍停留在知识的讲授,知识的识记和理解等低水平阶段,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较欠缺,创造能力则更为匮乏。“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已普遍被接受并逐渐在我国高校教学中推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源于美国教育家和哲学家杜威的“儿童中心论”。他强调尊重人类自由的天性、尊重儿童的心灵和遵循教育的规律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杜威的这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进一步运用于中学和大学教育就形成了今天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1.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内涵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颠覆了以往“教”与“学”的关系,该理念强调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听中学”的模式下,学生缺乏问题意识,不会做,不会讲。课堂上老师把要点、知识点讲得非常细致,学生背清楚了也就没有问题了;学生只是单纯的听讲、记忆,缺少对获取文献资料、分析数据、逻辑推理等科学方法的训练;课堂要安静,学生缺乏在正式场合训练口头表达的机会,作业、考试靠记忆,学生缺乏以书面表达来展示思想的机会和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要求围绕学生组织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让学生自己学,在做中学。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师生角色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师由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辅助者、合作者”,学生由单纯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自主的行动者和实践者”。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唯一主导者与主要参与者,而是学生行动和实践的辅助者与合作者;学生在自主的行动与实践中获得能力、态度、精神、信念的全面提升。
2. 康复治疗学专业理疗学课程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是培养能够在各级康复机构从事康复治疗的技术性人才,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理疗学是利用电、光、声、磁、水、温度等物理因子进行保健、预防、治疗和康复的一门治疗技术,是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各种理疗技术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操作临床常用理疗仪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很难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是按照老师列出的操作程序机械地一步步进行操作,不去想“为什么要这么操作”,“除了老师列举的案例,还能用于哪些疾患”等等。结果造成学生的学习很被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完全没有融为一体,达不到预期的“理论学习指导实践操作,实践操作深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这一预期目标。
3. 工作坊模式在康复治疗学专业理疗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
工作坊最早源于德国魏玛共和国时的包豪斯学院,培养工程设计与建筑设计为宗旨的一套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现代教育模式[1]。小组合作是工作坊模式的主要组织形式,通常由10-20名成员组成一个工作坊,工作坊成员在主持人(高校教学中通常为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活动、讨论、实践、短时演讲等多种方式共同探讨某个话题,深化对所讨论主题的认识甚至碰撞出思想火花[2]。工作坊模式下,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由备课者转变为编剧者、导演、和主持人等,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真正转变成教学的主体;教师事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教学主题(或项目),开课前对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工作坊,各工作坊在教师的指导下就学习主题(或项目)共同学习(或实践),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集体分享、团体讨论、头脑风暴、教师点评等[3]。与传统的灌输性教学模式比较,工作坊模式具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气氛轻松愉悦、重视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等特点。这些特点正是传统课堂教学所不具备的,而它们正符合了当前高校“以学生为中心”、“重视能力培养”的要求。基于这一点,我们初步尝试将该模式用于康复治疗学专业理疗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并取得了一定效果。理疗学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临床常用的理疗技术的操作方法,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疾患选择合适的理疗仪器及相关仪器技术参数的设计。开课前由授课教师将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以治疗技术为单位将教学内容分为若干学习主题,并将学生进行分组形成主题工作坊,如“超声波治疗技术工作坊”、“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技术工作坊”和“TENS治疗技术工作坊”等等。每个主题工作坊4-5人,并由各工作坊选出一名负责人(相当于主持人),负责人主要组织本工作坊成员的共同学习。实训课前授课教师向各主题工作坊布置学习任务(如TENS疗法的治疗作用、治疗原理、仪器操作方法、仪器参数的设计及典型案例),发放相应仪器的操作说明书,以便主题工作坊在课余时间就学习任务复习理论课的相关内容、图书馆查询资料、网上检索文献及学习仪器操作说明书等。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工作坊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能够在学习成果的课堂共享环节上取得优异成绩(教师根据各主题工作坊在课堂共享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打分作为实训成绩,如理论讲解的正确性、仪器操作的规范性、案例分析中处方设计的科学性、工作坊成员之间协作性等),主动查阅文献,寻找案例并在课堂上进行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课堂气氛十分愉悦、轻松,师生们经常忘记下课时间。学生实训成绩是以工作坊为单位进行评分的,即同一工作坊内各成员的实训成绩都是一样的,这极大提高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工作坊成员课堂内、外的合作学习、课堂成果共享环节的演讲、答疑、技能演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极大提高了学生自我表达、团队协作及与人沟通等综合能力。
尽管这种探索取得一些成效,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则很难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1)学生们已经习惯了长期的灌输式教学,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一部分学生面对这种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的模式变得无所适从。针对这种情况,“备学生”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即教师在开课前要向学生们详细介绍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及学生应做的思想转变;在对学生分组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性格特点及人际交往等情况,工作坊组长的应选择自主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及表达能力均较强学生,这样才能组织好本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2)工作坊是教学活动的载体或组织形式,不是具体的教学方法,要提高教学效果,需要根据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将多种教学方法有机融入到课堂内外的小组合作学习及课堂成果分享过程当中。
4. 小结
总而言之,工作坊教学模式实践性、合作性、愉悦性、以学生核心、注重综合素质的特点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契合了高校大学生培养重能力、重实践、重综合素质的要求。康复治疗学专业尤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工作坊教学模式用于理疗学实践教学的探索表明这种模式非常适合在康复治疗学专业相关课程实践教学中推广。但由于工作坊模式一改以往以“教师讲、演,学生听、练”的被动学习的模式,很多学生开始还难以适应,这需要授课教师提前做好充分应对工作,一方面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思想的转变,形成根据学习任务自主学习的习惯。
(作者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康复医学教研室)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SGH13433);陕西中医学院2013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3jg17);2014年陕西中医学院课程综合改革项目
参考文献:
[1]武艳. 英国舞团工作坊教学模式启示[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9, 2:64-68.
[2]王雪华. 工作坊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论坛, 2011(8):29-30.
[3]黄越.工作坊教学模式下的大学教师角色——以翻译课堂教学为例[J].大学教育科学, 2011,6: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