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指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然而,翻转课堂是一种教学形式,但并不是万能的。如何借用信息工具进行有效的数学翻转课堂,笔者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探究——电话计费问题》为例,谈谈在信息化教学下的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构思。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信息化技术; 网络学习平台应用;
随着近几年的“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引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尝试 “翻转课堂”教学。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学习任务单和学习资源,学生在任务单的引领下在课前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回到课堂师生面对面交流,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活动进行了置换,由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教师创建学习任务单和学习资源(微视频、学案、检测等),学生在任务单的引领下在课前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回到课堂师生面对面交流,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完成作业。基于信息化的数学翻转课堂是一种有效的教学,但它并不是万能的,那么怎样去翻转?哪些内容适合翻转?该如何进行翻转?
一、基于翻转课堂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探究——电话计费问题》教学设计流程。
本课的教学流程图:
本课的设计这里的几个环节,正是体现了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翻转课堂,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也注重体现教师作为指导者和帮助者的重要角色。采用“引导,发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学方法。通过在教学环节中有效的使用多媒体技术,动态的演示,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并通过小组合作和同学的指正,自己去纠正错误或片面的认识。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操作、观察、分析、归纳的方法,使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让学生不仅学到科学的探究方法,而且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本课在课前,教师录制微课《电话计费问题課前导学》,通过网络平台推送给学生,让学生初步了解知识概念,有初步的感知,为本课的探究做好知识的铺垫。并通过在线的测试,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教师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通过二次备课,在课堂上对学生给予有效的辅导,在课内使用平板教学,加强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达到多元互动的目的,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探究——电话计费问题》教学亮点.
1.课前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前先让学生初步了解知识概念,有初步的感知,为本课的探究做好知识的铺垫。教师课前制作微课,用简单的例子来探究如何选择“全球通”和“神州行”两种计费方式?并在网上发布推送给学生,学生在课前观看,自己分析:一个月内在本地通话200分和300分,按两种计费方式各须交费多少元?对于某个本地通话时间,会出现两种计费方式的收费一样的情况吗?思考:如何选择计费方式,使用户打电话更划算?
2.微课中搭建脚手架,课内释疑,突破教学难点。
在微课中向学生展示一个简单的生活例子:向两个一样的杯子(杯子A中原来有水5ml,每秒注水2ml,杯子B中原来没有水,每秒注水4ml)注水的过程中,比较杯子中的水量的变化过程,解决学生对于如何比较大小,找关键点,从而进而分类讨论这一难点。为课堂做好知识和方法上的铺垫, 为课堂探究,内化和提升做好准备.
3.逐步深入的探究,循序渐进的推进课堂
问题(一)对问题的初步探究:引导学生思考回答,老师点评归纳。
(1)思考:你知道表格中这些数字的含义吗?(通过提问和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对表格信息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对表格信息做初步梳理和简单加工;)
(2)学生计算,当主叫时间分别是90分钟,150分钟,160分钟,214分钟,费用是多少?列式表示:
(3)提出问题,当通话t分钟时,费用如何?
问题(二)对问题的进一步探究:提问一个学生,发送网上任务,学生在平板上作答。
根据刚才的经验,我们来试着写出当通话时间为t分钟时,计费方式二的收费情况。(通过对几个比较容易计算的主叫时间和话费计算,体验学生是否理解表格信息的含义,并渗透“话费多少与主叫时间有关。)
问题(三)对问题的深入探究: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尝试列表来说明。以小组为单位发送任务,老师展示学生讨论成果。
引导学生思考:(1)可否把两个表格组合为一个表格:(2)应该如何选择省钱的计费方式。
在教学的过程中(1)让学生互相讨论发表意见,互相借鉴,为对问题的进一步探究做准备。(2)总结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出“分类的关键点“使学生的学习有感性认识”逐步过渡到“理性分析”。(3)引导学生列表,让学生体验使用表格整理信息的益处,并通过列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两种计费方式的变化规律,同时考察学生列代数式表示未知数的能力。(这个环节是本课的关键,学生通过分类讨论得到“方程模型”,并利用方程求出关键数据,这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方程的重要性和使用价值,增强学生对模型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在得出方程模型的结论后,引导学生利用结论解释实际问题,从而完成建模解题的完整过程。)
三.基于翻转课堂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探究——电话计费问题》课堂互动分析
信息技术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优化手段,是对传统教学不能实现的教学环节的补充,在本课信息技术的优势的环节除了在课前推送微课给学生,并通过网上的测试,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而在课堂的互动环节,可以从原来的师生的单一互动,可以转化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元互动中,并通过大数据的及时反馈来调整和推进下一阶段的教学。
四.基于翻转课堂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探究——电话计费问题》教学思考
现代学习理论的研究和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人的学习过程是个体经验、知识和能力的构建过程;学生的认知不是一次完成而是在不断反复循环中实现的。通过对知识由浅入深,从课前到课中的不断循环,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预测本课的教学效果为:
(1)课前推送微课,引导学生自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并为本课的学习和探究做好内容和方法上的铺垫。
⑵ 把本课的重点:方程建模,贯穿整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思维活动中向预定的学习目标探索求进。
⑶ 重视探讨和交流,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数学建模的能力。
⑷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利用平板教学和电子白板教学,实现多元互动,关注学生间的互助和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使所有学生在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能力发展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
(5)课后鼓励学生继续去观察身边的事物,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事物。也鼓励学生参加广州市数学科的“玩转数学”应用大赛。(注:在2017年的比赛中,笔者任教的学生利用假期去各个电讯营业商里去做调研,其中黄晓蕾同学写出作品《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讲解对不同电讯公司的电话计费方式的比较,获得海珠区三等奖。)
参考文献
[1] 2012年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
[2] 汤俭 吴平生.《基于数据分析下的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探索与反思——以《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复习课为例》[J] 《中学数学研究》2017年第7期
[3] 韩云桥 .《中学数学教学与学生思维发展》[M]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3.8
[4] 石生民.《初中数学课例点评》[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9
[5] 林少杰. 《中学数学教学顶层设计研究》[M]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12.11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信息化技术; 网络学习平台应用;
随着近几年的“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引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尝试 “翻转课堂”教学。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学习任务单和学习资源,学生在任务单的引领下在课前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回到课堂师生面对面交流,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活动进行了置换,由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教师创建学习任务单和学习资源(微视频、学案、检测等),学生在任务单的引领下在课前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回到课堂师生面对面交流,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完成作业。基于信息化的数学翻转课堂是一种有效的教学,但它并不是万能的,那么怎样去翻转?哪些内容适合翻转?该如何进行翻转?
一、基于翻转课堂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探究——电话计费问题》教学设计流程。
本课的教学流程图:
本课的设计这里的几个环节,正是体现了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翻转课堂,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也注重体现教师作为指导者和帮助者的重要角色。采用“引导,发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学方法。通过在教学环节中有效的使用多媒体技术,动态的演示,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并通过小组合作和同学的指正,自己去纠正错误或片面的认识。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操作、观察、分析、归纳的方法,使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让学生不仅学到科学的探究方法,而且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本课在课前,教师录制微课《电话计费问题課前导学》,通过网络平台推送给学生,让学生初步了解知识概念,有初步的感知,为本课的探究做好知识的铺垫。并通过在线的测试,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教师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通过二次备课,在课堂上对学生给予有效的辅导,在课内使用平板教学,加强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达到多元互动的目的,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探究——电话计费问题》教学亮点.
1.课前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前先让学生初步了解知识概念,有初步的感知,为本课的探究做好知识的铺垫。教师课前制作微课,用简单的例子来探究如何选择“全球通”和“神州行”两种计费方式?并在网上发布推送给学生,学生在课前观看,自己分析:一个月内在本地通话200分和300分,按两种计费方式各须交费多少元?对于某个本地通话时间,会出现两种计费方式的收费一样的情况吗?思考:如何选择计费方式,使用户打电话更划算?
2.微课中搭建脚手架,课内释疑,突破教学难点。
在微课中向学生展示一个简单的生活例子:向两个一样的杯子(杯子A中原来有水5ml,每秒注水2ml,杯子B中原来没有水,每秒注水4ml)注水的过程中,比较杯子中的水量的变化过程,解决学生对于如何比较大小,找关键点,从而进而分类讨论这一难点。为课堂做好知识和方法上的铺垫, 为课堂探究,内化和提升做好准备.
3.逐步深入的探究,循序渐进的推进课堂
问题(一)对问题的初步探究:引导学生思考回答,老师点评归纳。
(1)思考:你知道表格中这些数字的含义吗?(通过提问和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对表格信息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对表格信息做初步梳理和简单加工;)
(2)学生计算,当主叫时间分别是90分钟,150分钟,160分钟,214分钟,费用是多少?列式表示:
(3)提出问题,当通话t分钟时,费用如何?
问题(二)对问题的进一步探究:提问一个学生,发送网上任务,学生在平板上作答。
根据刚才的经验,我们来试着写出当通话时间为t分钟时,计费方式二的收费情况。(通过对几个比较容易计算的主叫时间和话费计算,体验学生是否理解表格信息的含义,并渗透“话费多少与主叫时间有关。)
问题(三)对问题的深入探究: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尝试列表来说明。以小组为单位发送任务,老师展示学生讨论成果。
引导学生思考:(1)可否把两个表格组合为一个表格:(2)应该如何选择省钱的计费方式。
在教学的过程中(1)让学生互相讨论发表意见,互相借鉴,为对问题的进一步探究做准备。(2)总结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出“分类的关键点“使学生的学习有感性认识”逐步过渡到“理性分析”。(3)引导学生列表,让学生体验使用表格整理信息的益处,并通过列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两种计费方式的变化规律,同时考察学生列代数式表示未知数的能力。(这个环节是本课的关键,学生通过分类讨论得到“方程模型”,并利用方程求出关键数据,这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方程的重要性和使用价值,增强学生对模型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在得出方程模型的结论后,引导学生利用结论解释实际问题,从而完成建模解题的完整过程。)
三.基于翻转课堂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探究——电话计费问题》课堂互动分析
信息技术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优化手段,是对传统教学不能实现的教学环节的补充,在本课信息技术的优势的环节除了在课前推送微课给学生,并通过网上的测试,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而在课堂的互动环节,可以从原来的师生的单一互动,可以转化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元互动中,并通过大数据的及时反馈来调整和推进下一阶段的教学。
四.基于翻转课堂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探究——电话计费问题》教学思考
现代学习理论的研究和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人的学习过程是个体经验、知识和能力的构建过程;学生的认知不是一次完成而是在不断反复循环中实现的。通过对知识由浅入深,从课前到课中的不断循环,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预测本课的教学效果为:
(1)课前推送微课,引导学生自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并为本课的学习和探究做好内容和方法上的铺垫。
⑵ 把本课的重点:方程建模,贯穿整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思维活动中向预定的学习目标探索求进。
⑶ 重视探讨和交流,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数学建模的能力。
⑷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利用平板教学和电子白板教学,实现多元互动,关注学生间的互助和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使所有学生在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能力发展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
(5)课后鼓励学生继续去观察身边的事物,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事物。也鼓励学生参加广州市数学科的“玩转数学”应用大赛。(注:在2017年的比赛中,笔者任教的学生利用假期去各个电讯营业商里去做调研,其中黄晓蕾同学写出作品《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讲解对不同电讯公司的电话计费方式的比较,获得海珠区三等奖。)
参考文献
[1] 2012年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
[2] 汤俭 吴平生.《基于数据分析下的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探索与反思——以《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复习课为例》[J] 《中学数学研究》2017年第7期
[3] 韩云桥 .《中学数学教学与学生思维发展》[M]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3.8
[4] 石生民.《初中数学课例点评》[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9
[5] 林少杰. 《中学数学教学顶层设计研究》[M]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