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为学生创造一种自觉、探讨、团结、民主公平的学习形式。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怎样建立友好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对学习化学产生兴趣,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探索。
一、建立互动学习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在化学课程不断地改变更新的过程中,教师应从以前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要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自己动手做完课堂上的实验,这也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发挥智力和个性品质的最好方法。就一个实验课程的设计方案来说,在操作过程中思考方式可能有多种多样,到底哪种方案是最适合学生?一般情况下,教师要积极利用好组织者的力量,把学生按照学习水平的不同将其分为几个小组,要将实践水平和理论能力协调好,尽量让每个学习小组都能设计出不同的方案,然后教师再把这些方案列出来,让学生进行研究、对比;在激烈的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观点,向他人挑战,积极地改正自己的意见。这种探讨研究式的学习方法对提升学生构建知识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二、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首先,教材里设计的实验会出现的各种特殊情况教师都应有所预见,并想到应对和解决的方法。实验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发现和探讨,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当铜与浓硫酸发生反应时,按照理论而言出现的反应现象是溶液变成蓝色,且有刺鼻的气体产生,而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发现试管底部有黑色沉淀生成,这时一部分学生就可能感到困惑,教师就应当给学生进行讲解:致使化学实验中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多且复杂,例如,添加试剂的顺序不同,配制溶液的浓度高低不同,反应时温度所产生的偏差,等等。虽然因为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的程度不同而导致理解得不是很清楚,但是通过这种方式能培养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探讨、严于求实、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让他们学会利用已学过的相关化学知识和技巧来解决所遇到的具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化学问题,能让他们在解题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能更细致认真地去观察、分析和研究。
其次,要注重实验的目的。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进行观察分析,进而获得对化学知识的体会与经验,要指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的方法,进而理解新的知识。如“卤族元素”一章,初学者对“新制氯水有哪些微粒存在”一直都是难以理解的。所以笔者将其改成探究性课题,把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所提供的相关化学药物有:碘化钾溶液、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pH试纸、有色布条……让学生亲自动手,得到研究结果,从而更好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他们学得更透彻。新教材将老教材中的验证实验改成了探究实验,且增加了演练实验这一环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讨论实验及课后制作等,让学生积极调动起手、口、脑等,以形成一种自学、团结、合作、探讨、公平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都得以加强,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从而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三、认真总结实验方法,提高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用探究式实验取代验证性实验,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效果更加明显。
比如在学习“氯水成分”这一内容时,如果按照常规的教学模式进行操作讲解,往往是先进行推导然后得出结论,但事实是否能和推论相吻合,却从来没有运用实验去证实。所以,为了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为学生的想象和猜测找到科学依据,我们设计以下相关的实验方案来验证所提出的猜想。
(1)提出疑问:新制氯水的成分主要是什么?(2)猜想:新制氯水的成分主要有:HClO、H 、Cl2、Cl-等。(3)实验程序:首先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同加热,反应后制取氯气,再把所制得的氯气通入盛有水的试剂瓶中,直到溶液开始变成淡黄色,制得新制氯水。把少量氯水滴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或者把氯水滴加到碘化钾溶液中,再加入淀粉溶液,然后仔细观察反应现象。接着往pH试纸上滴加少许氯水,再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最后取一支试管,滴入1mL氯水后,再滴入1~2滴稀硝酸溶液,再加入适量AgNO3溶液,仔细观察实验现象。(4)记录实验现象:滴入少量氯水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上,呈现蓝色;滴入少量氯水的pH试纸,首先呈现红色,然后红色慢慢变淡褪色;1mL氯水中加入1~2滴稀硝酸后,再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5)解释结论。氯水的成分主要有:HClO、H 、Cl2、Cl-。因为:当氯气溶解于水中时,一部分氯水以Cl2分子的形式存在,一部分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当氯气与水发生反应时,不仅生成了HClO,同时有HCl。
总之,教师在解决实验相关问题时,既要把握新课程要求,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更新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把化学教学改革落到实处,使化学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更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 廖银燕)
一、建立互动学习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在化学课程不断地改变更新的过程中,教师应从以前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要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自己动手做完课堂上的实验,这也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发挥智力和个性品质的最好方法。就一个实验课程的设计方案来说,在操作过程中思考方式可能有多种多样,到底哪种方案是最适合学生?一般情况下,教师要积极利用好组织者的力量,把学生按照学习水平的不同将其分为几个小组,要将实践水平和理论能力协调好,尽量让每个学习小组都能设计出不同的方案,然后教师再把这些方案列出来,让学生进行研究、对比;在激烈的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观点,向他人挑战,积极地改正自己的意见。这种探讨研究式的学习方法对提升学生构建知识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二、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首先,教材里设计的实验会出现的各种特殊情况教师都应有所预见,并想到应对和解决的方法。实验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发现和探讨,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当铜与浓硫酸发生反应时,按照理论而言出现的反应现象是溶液变成蓝色,且有刺鼻的气体产生,而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发现试管底部有黑色沉淀生成,这时一部分学生就可能感到困惑,教师就应当给学生进行讲解:致使化学实验中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多且复杂,例如,添加试剂的顺序不同,配制溶液的浓度高低不同,反应时温度所产生的偏差,等等。虽然因为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的程度不同而导致理解得不是很清楚,但是通过这种方式能培养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探讨、严于求实、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让他们学会利用已学过的相关化学知识和技巧来解决所遇到的具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化学问题,能让他们在解题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能更细致认真地去观察、分析和研究。
其次,要注重实验的目的。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进行观察分析,进而获得对化学知识的体会与经验,要指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的方法,进而理解新的知识。如“卤族元素”一章,初学者对“新制氯水有哪些微粒存在”一直都是难以理解的。所以笔者将其改成探究性课题,把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所提供的相关化学药物有:碘化钾溶液、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pH试纸、有色布条……让学生亲自动手,得到研究结果,从而更好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他们学得更透彻。新教材将老教材中的验证实验改成了探究实验,且增加了演练实验这一环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讨论实验及课后制作等,让学生积极调动起手、口、脑等,以形成一种自学、团结、合作、探讨、公平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都得以加强,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从而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三、认真总结实验方法,提高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用探究式实验取代验证性实验,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效果更加明显。
比如在学习“氯水成分”这一内容时,如果按照常规的教学模式进行操作讲解,往往是先进行推导然后得出结论,但事实是否能和推论相吻合,却从来没有运用实验去证实。所以,为了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为学生的想象和猜测找到科学依据,我们设计以下相关的实验方案来验证所提出的猜想。
(1)提出疑问:新制氯水的成分主要是什么?(2)猜想:新制氯水的成分主要有:HClO、H 、Cl2、Cl-等。(3)实验程序:首先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同加热,反应后制取氯气,再把所制得的氯气通入盛有水的试剂瓶中,直到溶液开始变成淡黄色,制得新制氯水。把少量氯水滴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或者把氯水滴加到碘化钾溶液中,再加入淀粉溶液,然后仔细观察反应现象。接着往pH试纸上滴加少许氯水,再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最后取一支试管,滴入1mL氯水后,再滴入1~2滴稀硝酸溶液,再加入适量AgNO3溶液,仔细观察实验现象。(4)记录实验现象:滴入少量氯水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上,呈现蓝色;滴入少量氯水的pH试纸,首先呈现红色,然后红色慢慢变淡褪色;1mL氯水中加入1~2滴稀硝酸后,再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5)解释结论。氯水的成分主要有:HClO、H 、Cl2、Cl-。因为:当氯气溶解于水中时,一部分氯水以Cl2分子的形式存在,一部分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当氯气与水发生反应时,不仅生成了HClO,同时有HCl。
总之,教师在解决实验相关问题时,既要把握新课程要求,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更新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把化学教学改革落到实处,使化学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更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 廖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