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011版课标的不断推行,语文“言语运用”的本体地位正逐步得到确认。仿写,作为“言语运用”的脚手架,又焕发出新的生命。但,教学首先是一门科学,然后才是一门艺术。因此,笔者开始了“象格仿写”的研究与实践。
所谓“象格仿写”,就是以儿童的世界为“象”,以所习文本的表达方式为“格”,让儿童在言语实践中,观物取象,依格举象,从而实现仿写的科学发展。其教学流程是:据文建格——观物立象(观察感悟生活,提炼写作内容)——依格而作(根据文本之“格”,表达心中之“象”)——作后反馈。其中“据文建格”“观物立象”是“象格仿写”的关键。
一、据文建格,科学建构“格”的智慧
所谓“据文建格”就是发现文本中的言语表达的“格”,让儿童“依格而作”。因为“格”是言语的表达形式,只有形而上地认识它,才能进行形而下的实践。正如削苹果需要用刀一样,认识“格”也应该借助相应的工具,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我们借鉴著名作文教学专家常青先生的“素、量、序”的概念,作为认识“格”的工具。以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狐假虎威》中的“表情强调格”为例,来认识“素、量、序”的概念。
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用素、量、序解析如下:
随着“素、量、序”的解析,神秘的“格”走下神坛,成为普通的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格而教,学生可以依格而作,教学活动从而走向简约、清晰。
二、观物立象:立体触摸“象”的存在
(一)调动六觉,立体触摸“象”的存在
“象”是“言”和“意”的中介,是“格”所要表现的内容。儿童在运用语言描述事物时,表象越清晰、越稳定,表达就越具体越生动。因此,在“格”确立后,就需要引导学生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心觉等“六觉”多维度观察、体悟“象”的存在,提高“立象”的质量。请看学生仿照课文《石榴》所写的《桔子》片断:
剥开深绿色的外衣,只见月牙般的瓣儿紧紧簇拥在一起,黄色的瓣儿配上白色的丝儿,煞是好看。剥下一瓣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爽口极了。
因为学生调动了视觉、味觉、触觉等去立体感知“象”,所以文字显得十分生动。
(二)科学分类,六觉指向五感七情
是否学生只要调动“六觉”就能清晰地触摸到“象”呢?儿童的思维是具体的,需要有清晰的指向,才能更清晰地感知“象”的存在。在立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六觉的指向。
1.写景状物,五感并用,提高观察的广度
一切只要写景状物的文章均指向“五感”,即形、声、色、味、触。只有充分调动“六觉”指向“五感”去提高观察的广度,“象”才会愈发清晰,表达才会生动、具体。上述“桔子”片断,短短66个字,让人回味无穷,就是因为作者调动了视觉、味觉、触觉写出了三种颜色,一种形态,两种味道,一种触感。
2.叙事抒情,定位七情,挖掘感受的深度
一切叙事抒情的文章均指向“七情”,即喜、怒、哀、惧、爱、恶、欲。调动“六觉”指向“七情”去挖掘感受的深度,“象”才会愈发细致,表达才会更加真切、感人。但,“七情”都是通过语言、动作、心理、表情、肖像等来体现的,因此,“六觉”应该具体指向语言、动作、心理、表情、肖像等这些具体可感的范畴。这既符合言语表达的规律,也顺应儿童的思维。《狐假虎威》片断,正因为调动“六觉”指向表情和语言,所以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狐狸狡猾的情状。
“象格仿写”以“言语表达”为核心,通过“象”的“写什么”和“格”的“怎样写”去唤醒和培育儿童的言语表达能力,符合言语表达和儿童自身发展的规律,我们必须坚信、坚守。还应该从课程的角度,不断丰富和发展“象格仿写”的内涵、操作程序和课程资源,让它成为更加科学、更加适合儿童言语表达的教学策略。
(本文是连云港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阶段性成果,批准文号:C/2014/038)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赣马中心小学)
所谓“象格仿写”,就是以儿童的世界为“象”,以所习文本的表达方式为“格”,让儿童在言语实践中,观物取象,依格举象,从而实现仿写的科学发展。其教学流程是:据文建格——观物立象(观察感悟生活,提炼写作内容)——依格而作(根据文本之“格”,表达心中之“象”)——作后反馈。其中“据文建格”“观物立象”是“象格仿写”的关键。
一、据文建格,科学建构“格”的智慧
所谓“据文建格”就是发现文本中的言语表达的“格”,让儿童“依格而作”。因为“格”是言语的表达形式,只有形而上地认识它,才能进行形而下的实践。正如削苹果需要用刀一样,认识“格”也应该借助相应的工具,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我们借鉴著名作文教学专家常青先生的“素、量、序”的概念,作为认识“格”的工具。以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狐假虎威》中的“表情强调格”为例,来认识“素、量、序”的概念。
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用素、量、序解析如下:
随着“素、量、序”的解析,神秘的“格”走下神坛,成为普通的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格而教,学生可以依格而作,教学活动从而走向简约、清晰。
二、观物立象:立体触摸“象”的存在
(一)调动六觉,立体触摸“象”的存在
“象”是“言”和“意”的中介,是“格”所要表现的内容。儿童在运用语言描述事物时,表象越清晰、越稳定,表达就越具体越生动。因此,在“格”确立后,就需要引导学生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心觉等“六觉”多维度观察、体悟“象”的存在,提高“立象”的质量。请看学生仿照课文《石榴》所写的《桔子》片断:
剥开深绿色的外衣,只见月牙般的瓣儿紧紧簇拥在一起,黄色的瓣儿配上白色的丝儿,煞是好看。剥下一瓣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爽口极了。
因为学生调动了视觉、味觉、触觉等去立体感知“象”,所以文字显得十分生动。
(二)科学分类,六觉指向五感七情
是否学生只要调动“六觉”就能清晰地触摸到“象”呢?儿童的思维是具体的,需要有清晰的指向,才能更清晰地感知“象”的存在。在立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六觉的指向。
1.写景状物,五感并用,提高观察的广度
一切只要写景状物的文章均指向“五感”,即形、声、色、味、触。只有充分调动“六觉”指向“五感”去提高观察的广度,“象”才会愈发清晰,表达才会生动、具体。上述“桔子”片断,短短66个字,让人回味无穷,就是因为作者调动了视觉、味觉、触觉写出了三种颜色,一种形态,两种味道,一种触感。
2.叙事抒情,定位七情,挖掘感受的深度
一切叙事抒情的文章均指向“七情”,即喜、怒、哀、惧、爱、恶、欲。调动“六觉”指向“七情”去挖掘感受的深度,“象”才会愈发细致,表达才会更加真切、感人。但,“七情”都是通过语言、动作、心理、表情、肖像等来体现的,因此,“六觉”应该具体指向语言、动作、心理、表情、肖像等这些具体可感的范畴。这既符合言语表达的规律,也顺应儿童的思维。《狐假虎威》片断,正因为调动“六觉”指向表情和语言,所以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狐狸狡猾的情状。
“象格仿写”以“言语表达”为核心,通过“象”的“写什么”和“格”的“怎样写”去唤醒和培育儿童的言语表达能力,符合言语表达和儿童自身发展的规律,我们必须坚信、坚守。还应该从课程的角度,不断丰富和发展“象格仿写”的内涵、操作程序和课程资源,让它成为更加科学、更加适合儿童言语表达的教学策略。
(本文是连云港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阶段性成果,批准文号:C/2014/038)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赣马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