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艺术品市场上,提起宣德炉,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所有的艺术品类中,其知名度也可谓最高。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如此知名的艺术品类却存在着许多人们不知道的疑问,有些甚至是非常基本的问题,比如宣德炉是什么铜质?真正的宣德炉是什么样子?现存的宣德炉都是明代宣德年间制作的吗?等等。这些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广大的宣德炉收藏者和爱好者,也深深地困扰着文物工作者。由于工作的关系,我经常接触到明清铜炉,所以也非常留意观察和学习,特别是对于明代宣德炉的一些问题也进行过长时间的认真学习与思考,略有一点心得与体会。同时又想起数年前在青海博物馆看到的两件明代瞿昙寺铜供器,与明代宣德炉有一点关系,或许有助于宣德炉的研究,故单独为文介绍于此。
一件是明代永乐铜镀金朝冠耳炉。此器通高66.5厘米,口径37.5厘米。炉口呈圆形,口沿及外侧面较宽大,炉颈直平,两侧面各出一耳,耳的上端高出炉口且外侈,因形似当时朝冠之双翅,故称“朝冠耳”,其正面中央自左至右依次平行刻汉、梵、藏三种文字,内容皆为首行的“大明永乐年施”,字体工整而秀美。炉腹硕大圆鼓,其下承以三个肥实的圜底足,通称“马蹄足”。
另一件是明代宣德铜镀金双耳瓶。此器通高79厘米,口径28.2厘米。瓶口亦为圆形,其侧壁自左至右刻“大明宣德年施”六字款。瓶的颈部凸出两道素楞,两楞中央等距离雕饰六朵宝相花,瓶颈两侧各饰一如意状铜耳,如意的两端恰好固定在两道素楞上,铜耳下又各缀一个圆环。瓶身自上而下逐渐变大,直至下腹圆鼓而收,流线优美之极。
这两件器物风格简洁大方,造型敦实生动,工艺精致奇巧,都体现了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鲜明的艺术气韵与特点。
据青海博物馆的同行介绍,这两件铜器都是瞿县寺的旧藏。瞿坛寺位于青海省乐都县城南21公里处的马圈沟口,始建于明太祖洪武时期,是明太祖为藏族僧人桑儿加查实(俗称三罗喇嘛)所建。明太祖之后,又得到永乐、宣德等多位帝王的眷顾与施助,寺庙规模日益扩大。据碑文记载,明朝曾有7位皇帝先后为瞿昙寺下达敕谕7道,诰命2道,并大行封赏;朝廷还多次派员到瞿昙寺视察,赐予山场、园林、田地,并调拨52员旗军护寺,由此足见其地位之显赫。现在寺内中轴线上有金刚殿、瞿坛寺殿、宏光殿和隆国殿等建筑,其两侧又有御碑亭、护法亭、壁画廊、小经堂、佛塔和大小钟鼓楼等,规模宏大,气势辉煌,显示出皇家寺院气派,在当地有“小故宫”的美称。1982年被国务院颁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从瞿昙寺的历史地位看,上述两件铜器出自瞿昙寺是完全可靠的。
同时,两件铜器自身的艺术特征也足以证明它们的真实而特殊的身份:第一,两件铜器自身完美的艺术造型和精致的工艺技巧充分展现了明代永宣时期的艺术气象;第二,两件铜器上的“大明永乐年施”和“大明宣德年施”刻款,与现存永宣时期宫廷御用监“佛作”制作的佛像上的刻款在书法风格、文字内容和认读方式上完全一样,这一特征表明这两件铜器亦为宫廷御用监所为,是永乐和宣德皇帝专门赏赐佛寺或高僧的佛教用物;第三,明代永乐铜镀金朝冠耳炉上的刻款,与同出瞿昙寺现在亦借展于青海博物馆的一尊铜镀金菩萨像(高145厘米)上的刻款完全一样,也是汉、梵、藏三种文字的“大明永乐年施”款,这又充分说明这些带有宫廷艺术特点的佛像和供器都是永乐和宣德时期帝王赏赐给瞿昙寺的佛物。从器物属性与用途分析,这两件铜器应当是一套五供中的两件,还缺一对蜡台和一个花瓶。
由上可见,青海博物馆的两件铜器为永宣时期艺术作品无疑,是永乐和宣德皇帝专门赏赐瞿县寺的佛物。确定了它们的年代和身份,对我们研究明代宣德炉具有两方面重要的参考意义:第一,这两件器物的铜质皆为黄铜,属于合金铜。一直以来,人们因文献记载宣德炉为暹罗国(今泰国)进贡的“风磨铜”所制,对其铜质众说纷纭,有紫铜、红铜和黄铜等不同说法。笔者以为,明代宫廷制器并非有些文献记载的那么稀缺,永宣时期大量的宫廷造像就足以反映这一事实;而当时的宫廷制器多为合金铜,质地细密,色泽明亮,且耐腐性强,在当时具有十分先进的意义,国外有学者因此将我国明代铜器铸造称为“第二次铜器革命时代”和“铜器的文艺复兴期”,足见其成就之高。因此,我们研究明代宣德炉的铜质不能囿于一种“风磨铜”之说法,而应从宫廷制器的普遍性着眼,特别是要考虑到当时的宫廷已研制出科技含量极高的合金铜,当时的宣德炉极有可能就是采用这种合金铜制作的。第二,明代宣德炉的造型根据相关文献记载有许多种,但是由于我们至今不能确定出一件真正意义的明代宣德炉,所以文献记载皆于事无补。青海博物馆两件铜器中的一件——明代永乐铜镀金朝冠耳炉,是一件年代无可置疑的重要实物,反映了当时佛寺殿堂香炉供器的真实面貌,它虽然不是宣德时期的,但年代与宣德极其相近,因此对我们了解和研究宣德时期香炉的造型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与借鉴作用。
一件是明代永乐铜镀金朝冠耳炉。此器通高66.5厘米,口径37.5厘米。炉口呈圆形,口沿及外侧面较宽大,炉颈直平,两侧面各出一耳,耳的上端高出炉口且外侈,因形似当时朝冠之双翅,故称“朝冠耳”,其正面中央自左至右依次平行刻汉、梵、藏三种文字,内容皆为首行的“大明永乐年施”,字体工整而秀美。炉腹硕大圆鼓,其下承以三个肥实的圜底足,通称“马蹄足”。
另一件是明代宣德铜镀金双耳瓶。此器通高79厘米,口径28.2厘米。瓶口亦为圆形,其侧壁自左至右刻“大明宣德年施”六字款。瓶的颈部凸出两道素楞,两楞中央等距离雕饰六朵宝相花,瓶颈两侧各饰一如意状铜耳,如意的两端恰好固定在两道素楞上,铜耳下又各缀一个圆环。瓶身自上而下逐渐变大,直至下腹圆鼓而收,流线优美之极。
这两件器物风格简洁大方,造型敦实生动,工艺精致奇巧,都体现了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鲜明的艺术气韵与特点。
据青海博物馆的同行介绍,这两件铜器都是瞿县寺的旧藏。瞿坛寺位于青海省乐都县城南21公里处的马圈沟口,始建于明太祖洪武时期,是明太祖为藏族僧人桑儿加查实(俗称三罗喇嘛)所建。明太祖之后,又得到永乐、宣德等多位帝王的眷顾与施助,寺庙规模日益扩大。据碑文记载,明朝曾有7位皇帝先后为瞿昙寺下达敕谕7道,诰命2道,并大行封赏;朝廷还多次派员到瞿昙寺视察,赐予山场、园林、田地,并调拨52员旗军护寺,由此足见其地位之显赫。现在寺内中轴线上有金刚殿、瞿坛寺殿、宏光殿和隆国殿等建筑,其两侧又有御碑亭、护法亭、壁画廊、小经堂、佛塔和大小钟鼓楼等,规模宏大,气势辉煌,显示出皇家寺院气派,在当地有“小故宫”的美称。1982年被国务院颁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从瞿昙寺的历史地位看,上述两件铜器出自瞿昙寺是完全可靠的。
同时,两件铜器自身的艺术特征也足以证明它们的真实而特殊的身份:第一,两件铜器自身完美的艺术造型和精致的工艺技巧充分展现了明代永宣时期的艺术气象;第二,两件铜器上的“大明永乐年施”和“大明宣德年施”刻款,与现存永宣时期宫廷御用监“佛作”制作的佛像上的刻款在书法风格、文字内容和认读方式上完全一样,这一特征表明这两件铜器亦为宫廷御用监所为,是永乐和宣德皇帝专门赏赐佛寺或高僧的佛教用物;第三,明代永乐铜镀金朝冠耳炉上的刻款,与同出瞿昙寺现在亦借展于青海博物馆的一尊铜镀金菩萨像(高145厘米)上的刻款完全一样,也是汉、梵、藏三种文字的“大明永乐年施”款,这又充分说明这些带有宫廷艺术特点的佛像和供器都是永乐和宣德时期帝王赏赐给瞿昙寺的佛物。从器物属性与用途分析,这两件铜器应当是一套五供中的两件,还缺一对蜡台和一个花瓶。
由上可见,青海博物馆的两件铜器为永宣时期艺术作品无疑,是永乐和宣德皇帝专门赏赐瞿县寺的佛物。确定了它们的年代和身份,对我们研究明代宣德炉具有两方面重要的参考意义:第一,这两件器物的铜质皆为黄铜,属于合金铜。一直以来,人们因文献记载宣德炉为暹罗国(今泰国)进贡的“风磨铜”所制,对其铜质众说纷纭,有紫铜、红铜和黄铜等不同说法。笔者以为,明代宫廷制器并非有些文献记载的那么稀缺,永宣时期大量的宫廷造像就足以反映这一事实;而当时的宫廷制器多为合金铜,质地细密,色泽明亮,且耐腐性强,在当时具有十分先进的意义,国外有学者因此将我国明代铜器铸造称为“第二次铜器革命时代”和“铜器的文艺复兴期”,足见其成就之高。因此,我们研究明代宣德炉的铜质不能囿于一种“风磨铜”之说法,而应从宫廷制器的普遍性着眼,特别是要考虑到当时的宫廷已研制出科技含量极高的合金铜,当时的宣德炉极有可能就是采用这种合金铜制作的。第二,明代宣德炉的造型根据相关文献记载有许多种,但是由于我们至今不能确定出一件真正意义的明代宣德炉,所以文献记载皆于事无补。青海博物馆两件铜器中的一件——明代永乐铜镀金朝冠耳炉,是一件年代无可置疑的重要实物,反映了当时佛寺殿堂香炉供器的真实面貌,它虽然不是宣德时期的,但年代与宣德极其相近,因此对我们了解和研究宣德时期香炉的造型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与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