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视域中的成长与城市书写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坛上,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那批文学创作者被整体命名为“80后”作家,年轻的他们以“先进入市场,再进入文坛”①这样与前辈截然不同的方式出场,并用自己的作品在文坛上掀起了喧嚣的文学热浪。对此尽管主流文坛也曾经漠视、忧虑与尝试拒绝,但“80后”已然成为当代文学进程中一个醒目的符号。在关注“80后”创作整体性规律之时,即在“80后”这一代人难以摆脱的时代赋予他们共同的烙印之外,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在“80后”文学的内部是存在着诸多差异性的。“80”后作家张怡微的小说创作从成长与青春主题的书写出发,在自己持续的写作中,力图跳脱出私人化写作视角,将视线投向更为深邃之处,用文字对城市与历史的回望中,藉由独特的女性视域,完成涵蕴了女性生命体验的城市与历史的双重书写。
  一
  每一个时代的人们都有他们为之激越与燃烧的主题,有他们想要呼号与呐喊的话语。然而,从来没有哪一代作家象“80后”作家这样着力去咀嚼与品味青春,他们呈现出来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不再将“青春”这个充满张力的词汇与诸如革命、国家与民族这些宏大的主题联系在一起。在这种“去意识形态化”理念下,“80后”作家的文字更多的是在关注成长与青春本身,而这一点在“80后”的女性写作中又更为凸显。
  正像米兰·昆德拉曾说的那样,“青春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张怡微对于成长与青春倾注了执著的关怀,她小说中对于女性的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成长有着一种主体性的认知。在她的小说文本里,在女性视域之下细腻精微地描摹着成长时光中那些属于一个人的惊心动魄,青春期那表面的木讷与暗里莫名的落寞伤怀,展示了女性成长历程及其心理构建。
  女性的青春与成长是张怡微小说创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但她对于物质这一城市文化符号却并不迷恋,少了“80后”女性作家文字中频频可见对于香水、名牌手袋、缀着蕾丝花边的裙、星巴克等意象的醉心描摹。张怡微笔下的少女往往成长于颓败灰暗的城市巷陌与里弄,已然残缺或是貌合神离的家庭只能让她们的青春惨淡而寒伧,在她们那些各异青春的背后有着沉默的伤口:颓然而不乏刺激的青春。《爱》中一同逃学的少女与名叫艾达的少年,在午后闷热的房间里似是而非的情感萌动与跃动的荷尔蒙气息;《最慢的是追忆》里成长在逼仄俗庸人家中的少女夏冰冰那潮热的青春,闪现出女性性意识与精神双重压抑之下的冽然血色;《岁除》里的少女罗清清在被漠然忽视、压抑与轻侮中执拗成长,于喧嚣的年夜里咀嚼着自己苍白的青春;《下一站,西单》里的“我”在自己的青春里试图去慰藉与拯救另一位少女Moli的青春,却不想却踉跄地走过了一场荒芜的感情……
  张怡微小说中的女性于成长的纯真中无不掺杂着惶惶的意味,在飞扬的神采里仍有着怆然的底色,因为无法逃脱的现实种种横亘于前:可以是残缺的或是貌合神离的家庭、背影已模糊不清甚至是始终缺席的父亲、丑陋颓然的继父、孱弱或是市侩的母亲、逼仄潮热的空间、压抑的青春、无望的爱恋,缀在青春末梢的一次意外,或是在时代巨浪下不可逆转的潮流。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说过,是持续的伤害,强迫我们走向了成熟。种种现实带来的肉体与精神的双重伤害成为了人物体验生命与自身存在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可以是某个至亲之人的漠视,也可以是不可抗拒的命运。许多细微之处的相互牵连,随着时间的沉积也可以产生坍塌性的毁灭。因此使得整个小说文本具有了极为强烈的个性化体验,坦露了人物心中的幽深与涩然。在小说《岁除》中,少女罗清清在除夕之夜目睹着老迈的外婆在重复着那一套繁琐的仪式、摆弄着虚妄的排场,还有自己温顺的母亲在忙碌着,少女的内心咀嚼着自己成长岁月中的那些似曾幸福过的年夜,在外面的鞭炮喧嚣声中,物是人非的光景与苍白忧郁的青春在罗清清的心头沉甸甸的坠着,虚荣却可怜的小姨、骄横受宠的表弟、业已陌生的父亲、隐忍柔顺的母亲、苍老的外婆……他们相互折磨相互失望,这一切在这个年夜里让少女罗清清有了不堪负荷的苍凉之感。长篇小说《你所不知道的夜晚》里作者对于田林路65弄里烟火袅绕的平常日子细致描画,一点一点的为少女茉莉的青春涂抹上真实而斑驳的底色:童年被父母寄放在常州的那些焦虑的守望、回归田林之后与父母间横亘着的陌生、在寻常的日日夜夜里品味到的胞妹玫瑰的冷漠、日常生活中彼此种种龃龉。
  少女的青春体验没有了以往“80后”书写中惯有的浪漫唯美与明媚忧伤,张怡微以质朴细腻的文字不动声色的将成长的困惑与无助表现得淋漓尽致,更有着对于隐匿在日常生活与家庭关系之中的坚硬与冰冷的写实描摹。她的文字不会去堆砌虚空的温情脉脉,而是去竭力展现生活真实的质地,将那贴肤可感的日常生活的摹写成透视个人与社会、存在的文化切片,在那些闪烁着凛冽微光的细致笔触背后是作者对于生活的入微洞悉与沉静品嚼。
  文字中对现实的隐匿与悬搁,以及书写现实生活的失真一直以来是“80后”作家创作颇受诟病之处。张怡微的小说中有着鲜活淋漓的成长书写,并非如一些“80后”的作品执迷于越过真实生活镜像,用文字建构一个悬浮着的梦幻般的迷失境界。张怡微小说中的文字是接通着寻常巷陌里的日子,是透着里弄人家的烟火之气的,她在对人物日常背景与环境描写的同时直接进入人物内心的幽深之处。她执意以一种女性视域去突出主人公细密的内心体验,让成长中的少女发出属于自我的声音,表现不完整家庭等种种现实对人精神成长的桎梏与扭曲。缝缀在青春背后的千疮百孔并非是因为青春期的敏感与幻梦式的臆想而生造出来的,而是一种日常性存在。同时,青春与成长主题的书写是对于个体生命成长历史的记载,但同样也折射了时代的精神痕迹,深深地打上了一代人文化记忆的烙印。
  二
  “乡土”在很漫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里都无可争议地成为了中国文学中的关键词,而在“80后”作家的写作中,“城市”却成为了他们文字与想象生发的精神基点,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当代社会体验与日常生活经验。城市对于“80后”作家来说不仅仅构成了他们文学表现的独特审美对象,更是一种精神立场与文化取向。因此,他们在展示城市作为现代消费空间那繁华如水、迷离变幻的镜像的同时,他们的笔下亦揭示出城中人各式的心灵样态,显露出自我对于城市颇为复杂的情绪,深入骨髓的眷念与无法遏制的厌倦相交缠。这无疑是“80后”文学所独有的青春色调,这些作家用自己的文字将城市的某种气质赋形,同时也赋予了城市某种气息。正如法国城市地理学家潘什梅尔所言,“城市既是一个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一个灵魂”②。   在张怡微的笔下,成长与都市有着非常微妙的关系。借由着对于城市的书写,释放了关于自我性别与城市空间的种种想象,是以个体经验来“重建”城市的历史与气质。都市的拥挤与暧昧、繁杂与寂寞以及青春的迷茫与无措、激情与叛逆情绪吻合。因此,她作品中的都市是潮热或是霾雨,是逼仄的却又是空旷的,是让人可以亲近取暖的理由,亦是相互疏离的缘由。如《1987再不是2007》与《后海之后,江南以南》中的湿润离岛香港、《私事·而非》中“澄澈、繁华与无声闹猛”的台北、《我们的隐私》与《下一站,西单》中有着“辽阔的灼热”夏天的北京、《岁除》、《妮妮》等小说中的如“华丽的谣言”般的上海。
  都市在张怡微的小说中不仅仅只是主人公活动的核心场景,更是他们欲望与潜意识汇集的空间,代表着他们的情爱状态,甚至是精神姿态。如《后海之后,江南之南》里交错出现了北京、香港、上海与温哥华四个城市,弥生与璟妍这对恋人在阴差阳错中明明是想彼此靠近却往往错失对方。在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迁徙之中,两人最终只能孤单的在某个城市的一隅在自己的博客上喃喃独白,独自品味“爱的寂寞将是巍峨”③。《江南西夏》中,男友远走美国,而“我”却在江南西这个南方城市里守候着爱情,于无望、偏执与迷乱的无数个日日夜夜之后终于等到了爱的回归。在都市这样的水泥森林里栖息的人们,他们没有故乡,相互取暖的方式之一就是去追逐爱情,希望路过的爱人能点亮自己心中的某个角落,但“自以为任何迁离都是新的希望,其实任何迁离都只会埋葬当时活泼泼的自己”④。城市可以是欲望之渊,也可以是失去了梦想的乌托邦。正如本雅明所说:“大城市并不在那些由它造就的人群中的人身上得到表现,相反,却是那些穿过城市,迷失在自己的思绪中的人那里被提示出来。”⑤在作者用文字想象城市时,漂泊、隔膜、焦虑、虚空、孤独……城中人的个人化经验与种种生存困境得以生动呈现。
  但在对这么多城市的书写中,最让人觉得余味袅袅的是张怡微小说中对于上海这座城以及其内在气质的描摹与品味。张怡微文本中的都市的历史并非是其繁闹奢华的表面,亦非风云激涌的革命热潮,而是着力去描摹都市日常生活形态,展现出上海里弄人家那细密韧劲的日子与市井人物的命运起伏。于文本与现实的相互观照中去追溯一座城的历史,散发出沉郁的岁月沧桑感。也许张怡微目前的笔墨仍显稚嫩,行文尚有生涩之处,但毕竟是一种积极地尝试,这种尝试无疑丰富了“80后”写作的题材、开阔了创作视野。
  在《你所不知道的夜晚》、《妮妮》等小说中,在上海这个都市的一面是繁华与嚣艳,一面却是平淡与琐碎,在这座城的角落里有着那么多逼仄的狭小空间,蜷缩着许许多多人的一生一世。而正是对这些平凡人物的生活与命运一笔一划的细腻勾勒中,凸现出了上海这座城恒常的丰润肌理与细微纹路,或舒缓地铺展开一轴悠长的工笔画卷,折射出时代进程中的惊涛骇浪。如《妮妮》中写世代的更迭、女性命运的复蹈,太外婆、外婆、姨和妮妮几代女性的命运辗转曲折,最终都隐隐呈现出荒凉的人生底色来。
  “80后”的文字里有着太多的自怜自艾自呓自语,他们中有的人一直沉溺于青春的叛逆妄语或是忧郁怆惘之中,但令人欣然的是,也有人于精神的成长中在试图跳脱这种揽镜自怜般的私人化写作视角,力图将视线投向更为深邃之处。很显然,出生于1987年的张怡微正在进行着这样积极地尝试,她不乏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的日常生活经历,但如何将这种现代城市生活的个体性体验转换深化为一种典型而深刻的文学体验,使自己文字真正力透纸背地诠释出空间与时间的纵深维度,这是值得去跨越去发力的地方。因此,她不再沉湎于咀嚼青涩而又甜腻的青春,而在精神上守望着一座城,在涵蕴了丰厚的女性生命体验的城市与人性的双重书写中,用文字去抚摸属于城的苍然历史,去连缀与呈现关于这座城的悠远记忆与城中人的斑驳岁月。
  三
  张怡微少用嚣艳浓烈的文字,而是在一种女性视域下绵实温婉地去叙述成长、爱情、城市与历史。对于成长这一主题,张怡微可以说是驾轻就熟且颇有心得,而对于城市与历史的书写,似乎需要更厚重的生活容量、学识与史识的积淀。也许我们可以发现张怡微小说文本中有些许自我重复的痕迹,作品整体上还有着尚显单薄不够丰厚的感觉,这与作者为自身生活经验所局限不无关系。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值得庆幸的是在众多“80后”作家之中,张怡微能够意识到自己过往创作的拘囿之处,找寻到写作的发力点,着力去尝试拓展自己写作的视界,也许这是她能从众人之中独辟己径从而跳脱超越之处。
  阅读当下的“80后”文学作品,可以发现很多“80后”写作者现在的写作状态是“悬浮”的,这种“悬浮”既包括他们的作品又可以指称他们的创作精神。很多“80后”写作者创作的穿越、盗墓、玄幻、军事、武侠仙侠与青春小说等类型化小说里。其实不乏轻盈而张扬的想象力与熠熠生光的才华,但在网络传播与商业市场的双重作用之下,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当今这个传媒社会中“一夜成名”,在尝到快速成名与经济利益的甘甜后,于是心态浮躁地陷入了创作上的自我复制与类型复制。同时,“80后”写作者普遍于生活经验、人生阅历上积累尚浅,难免题材单薄或主题重复。此外,他们对于人生的思考与人文精神的积淀也还未到达较深的层次,作品中往往价值态度暧昧不明,或是感性多于思辨。由此,创作中肌体与灵魂的双重“贫血症”,使得“80后”写作者更为依赖肆意想象力与精致文字来填充和弥补自己的作品。因此他们的作品依靠或唯美或忧伤的精致文字、或是“剑走偏锋”摆出反叛桀骜的刻意姿态、或是一味骇俗的嬉笑怒骂之语与或诗意或诡谲的想象而“悬浮”在现实社会生活的上空,二者之间缺乏一种精神的血脉来连接。这种“悬浮”的作品与精神姿态很难让一个年轻作家能在文学之路上走得沉稳走得长远,这也是今日被冠名为“80后”作家的写作者如过江之鲫,但真正能在写作中成熟并获得成就的却少之又少。
  张怡微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80后”作家成长个案,因为“80后”作家终归是要走过自身文学创作的“青春期”,在思想与写作上走向成熟,成长与青春的迷茫是时候也应该留给下一代来讲述了。“80后”不应该再对某一特定主题进行无节制地自我复制,而应开始在精神上负重生活,开始建构起自己的文学世界,要让自己的写作与现实生活之间联接起精神的血脉,从以往人文精神缺失的个人化写作走向肩负社会责任与怀抱人文理想的社会化写作。张怡微从对于青春与成长的书写出发,以一种灵性的忧伤来展示鲜活青春背面绽放的一道道伤口,来泅染青春的怅然与惨烈,并释放成长中平淡静穆背后的汹涌澎湃,让那些曾经与现在跋涉在青春中的生命感受到文字蕴有的暖意。但她并不止步于此,而是努力尝试让自己的目光去凝视城市的角落,投向历史的深处,再现城市空间带来的不同生命体验,从而呈现出城中人的生存状态与精神姿态,并由此而去追溯与重构关于这座城的悠远记忆与苍然历史。长篇小说《你所不知道的夜晚》中,张怡微的城市书写是一种写作上的自我突破与尝试,是积极的也是极有意义的。很多优秀的作家都曾经从变化的城市景观和都市空间中汲取灵感,淬炼自己的文字与思想,由文本中对于城市的书写而塑造了自身独特的创作气质。如作品总是与伦敦息息相关的伍尔芙、总是以都柏林为背景写作的乔伊斯、被本雅明认为是因为巴黎这座城市而“感受到‘异化’”⑥的波德莱尔,当然还有茅盾、张爱玲、王安忆等书写过上海的作家。
  “80后”作家中的三位代表人物,韩寒、郭敬明、张悦然。当年的他们都是从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出发,走到今天的他们有了各自不同的选择:张悦然开始回归主流文坛,在纯文学与市场化二者间取得巧妙平衡;郭敬明则将自己的文字与图书市场紧密结合,在进行商业化写作的同时也成功转型为迎合文化消费市场的文化商人;韩寒的写作则进入公共领域,以文化先锋的姿态嬉笑怒骂指点江山。也许他们的不同抉择对于众多的“80后”写作者来说是值得思考的。众多的“80后”作家也许正在处于或将会陷落于一种身份的焦虑:是为自己写作亦或是为市场写作?是将写作作为职业还是生命的归属?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文学是最需要时光来打磨与阅历来丰厚的,也是最需要将欲望沉淀让灵魂沉静的。假以时日,相信如张怡微这样一直肃然而又执著地跋涉在文学之路上的“80后”作家能直入更为开阔之境地,绽放才华与思想的光华。
  注释:
  ①邵燕君:《由“玉女忧伤”到“生冷怪酷”》,《南方文坛》2005年第3期。
  ②[法]菲利普·潘什梅尔著,漆竹生等译:《法国》,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18页。
  ③④ 张怡微:《后海之后,江南以南》,《时光,请等一等》,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203页、第202页。
  ⑤⑥[德]本雅明著,张旭东、魏文生译:《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论波德莱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00页。
  (作者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
  责任编辑 杨晓澜
其他文献
艺术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生活中的一部分,尽管有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作为其理论上的指导,但事实上,艺术会延引他律的特点,成为古代知识分子用以平衡生活状态一种方式,甚至成为政治态度的显现(文人画中超脱的审美意识就有着社会意识,如谢柏柯(Jerome Silbergeld)认为士人的绘画赞助“更多地是建立在一致的阶级背景基础上的。并共同分享绘画作品上所具有的政治价值。”①这里就包含了一部分
期刊
电影作为一种视觉隐喻艺术,其传播信息的载体不仅是单调的,一维的语言符号,而且是多样的,多维的非语言符号。即是说,影片传播不仅有语言文字符号,更有大量可视性、直观性、生动性、易解性的符号,如姿势、表情、画面景物及其变化的镜头形式等,这些非语言符号在电影中隐喻极其丰富的涵义,造成影片主题解读的多义性、不确定性。观众对那些具有视觉隐喻功能元素的审美体验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下简称“《少年派》”)获得
期刊
(以下简称苗):聂老师,您好。首先,很高兴也很荣幸给您做这期访谈。我知道,您的父辈是中医,而您却并没有依照传统思想子承父业,而是选择了写作,请谈谈您是如何走上这条路的?  (以下简称聂):谢谢苗梅玲女史的访谈。在古城湘潭,我的父亲曾一直供职于中药、中医界,退休后因病于1984年逝世。如今我已是六十有五的人了。他生前确实希望几个子女中有人再杏林悬壶,但一个都没有。我的四弟聂鑫汉曾进入中药行业,尔后又
期刊
青春,多么美好而又充满希望的字眼。它意味着生命中最蓬勃向上的时光,也暗含了追忆中最难以割舍又不得不割舍的一部分。青春,与成长紧密相关。于是,青春,同时包含着断裂和蜕变。它夹杂着撕裂的剧痛,也有了梦想和现实的第一次激烈而悲壮的较量。然而,无论成败,无论光鲜还是晦暗、陈旧还是优美,青春都是弥足珍贵的。它有过羞涩的忧伤,也有过过眼的繁华。《北京爱情故事》,就是这样一个以青春、伤痛和成长为主题的都市爱情剧
期刊
历史上人类文明的发展演变,汇集成一种反映群体特质和风貌的文化,这就是构成社会群体的传统的基础。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发展出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具体又表现为民族音乐、民族绘画、民族服饰、民族饮食等诸多方面。而艺术传统,则是特指各个民族的艺术在漫长历史中逐步形成的艺术思想观念、风格面貌、创作技艺等内容总和,因此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民族性、地域性色彩,并且具有稳定性特征和传承性特点。但另一方面
期刊
在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师陀(30年代以芦焚为笔名,1946年改为师陀)是一位颇受瞩目的青年作家。师陀是创作上的多面手,小说、散文、戏剧,样样造诣不凡。1937年5月15日,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谷》(署名芦焚)与曹禺的《雷雨》、何其芳的《画梦录》一起荣膺《大公报》文艺奖金。抗战期间,师陀改编的戏剧《大马戏团》在孤岛“上海”上演后,广受欢迎,好评如潮,是那一时期最出色的戏剧作品。然而
期刊
其自2007年发表作品以来,李晁已有20余部中短篇和一部长篇问世。虽然说,他出道较晚,创作时间不长,但很坚实,且有自己的特色。他一步一个脚印走来,虽略显稚嫩且气象略窄,但已充分显示出自己所具有的各种潜力。对于他,我们理应充满期冀。  一  要想进入李晁的小说世界,铁葫芦街和青少年成长恰好构成其小说两个重要的时空坐标:一个是故事发生的空间背景,一个是情节展开的时间绵延。对于前者,李晁有充分的自觉。他
期刊
用6000行长诗献给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这就是一个年逾六旬而又满怀青春激情的共产党员的理性选择与浪漫情怀。  《东方的太阳》的写作,是诗人理性的选择。诗人在《后记》中引用勃朗宁夫人著名的十四行诗《我是怎样的爱你》,深情地表达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理性和圣洁诚实的至爱”。这种深沉的挚爱,就是诗人谭仲池历时近一年,三易其稿,完成这部长诗的原动力。作为党的一名高级领导干部,回首人生道路上的鲜花和荆棘
期刊
2013年6月,以“变位”作为主题的第55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正式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艺术家舒勇为本届威尼斯双年展创作的“古歌砖” 引起观众和媒体的热烈追捧与关注。  1974年出生的舒勇近年来一直活跃在当代艺术界,是中国著名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其艺术创作涉及行为艺术、雕塑、油画、国画、装置、新媒体等诸多领域。他追求艺术的社会性功能,中国现实社会是其艺术实验场。他说:“我从不将作品的艺术
期刊
相较于传统文学领域“严肃”的“戏仿”而言,网络时代的“戏仿”带有更多的喜剧元素与游戏风格,在压抑与解放之间、在经典与世俗的对位之间,形成矛盾而多元的审美倾向。本文所讨论的网络“戏仿”主要指的是以“大话”、“恶搞”等为代表的文学与文化现象。  一、 “无厘头”与喜剧美学的嬗变  “无厘头”①是广东佛山等地的方言,大意是一个人的言行粗俗随意、搞笑另类,令人难以理解。后来这种颇具草根特点的“无厘头”风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