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的身体素质依赖于青少年时期的培养,尤其是刚刚踏入学校的低年级,在这个时期如何正确培养学生的行为动作和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是促进学生终身体育的关键。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有趣味的活动中,既能锻炼身体,又在不知不觉间完成学习任务。
关键词: 低段体育教学 情境教学 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从学生的心理和认识实际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他们的基本活动能力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情景教学法是情知教学法的一种,是指根据教学的内容和任务,运用语言描述、图画显示、声像工具和多媒体技术、实物演示、大自然中的景象等多种手段创设情境,并通过启发讲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手段。
一、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现实背景
1.过于注重结构。我们一般都按照传统的体育模式: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由于这个结构不合理,让课堂拓展不开,在实际操作中限制在思维的发展,太注重各个环节的衔接,运动量和运动负荷不够科学合理,从而影响到教学质量。
2.教师的教学习惯和思维都已形成惯性,都是原有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年龄大的老师接受不了新的思想理念、新的教学模式。他觉得运用老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效果良好,所以没必要探索新的思想和理念。
3.现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是两代单传,溺爱孩子,所以现在的孩子娇惯柔弱,怕吃苦,特别怕跑步等运动量大的运动,比如五六年级的400米,一到极点就停下来。所以老师要改变教学模式和理念,把枯燥的内容转化成有趣的情境,在愉快的氛围中消除疲劳。
二、情境教学法的理念
1.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主要途径。体育健康课程要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必须在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学习和课程的组织实施、课程评价等各方面予以体现,并最终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2.激发运动兴趣,情境的创设来源于生活。情境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活动,是对生活中的一些活动在时间和空间方面进行的重新组合和创造加工,强调运动过程和生活情境的一体化。因此,情境教学素材,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情境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获得愉快的体育活动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以传统体育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授课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索、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从而得出正确的动作要领,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情境教学法的目的。创设情境教学法的目的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帮助学生建立一个适合学生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使他们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中逐渐感觉到体育的魅力,提高对体育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练热情和参与学习的兴趣。
三、情境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通过童话、卡通创设问题情境。对小学生最有吸引力的是看动画片、听童话故事。根据这一心理特点,若把动画片中经典点的台词和常见的几个动作加入到课堂教学中,对增强教学效果非常有帮助。例如,一年级学生在学习“各种姿势起动的自然跑”时,将各种不同姿势的跑想象成某种动物的跑姿,然后比一比,哪种小动物的跑姿你觉得是最快的,它的手是怎样的,脚步是怎样的,你能不能学会呢?这样学生想练结合,通过实践和对比,对技术动作的掌握更加方便。
2.利用多媒体创设体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悦耳动听的音乐能够给人激情和无穷的力量。音乐能抒发情感、陶冶情操,通过音乐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运用欢快的乐曲激起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体验情境,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与失败的体验。例如,在设计的室内体育课,课题为“瞎眼熊掏蜂窝”的结束部分,在“布拉母的摇篮曲”的伴奏下,用语言提示:“小熊在背着满满的一桶甜甜的蜂蜜回到了家门口,它累了,背靠着大树,温暖的太阳透过大树枝条照在它身上,它闭上眼睛,嘴微微张开,双手放在大腿上,缓慢呼吸,摒除杂念,全身放松”,使学生身心随着音乐和语言得到缓解。
3.启发思维和想象力,结合实际情景。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创新起端于想象”。想象是创新的基础,创设体育教学情境能启发和诱导学生积极地想象,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所以,在创设想象情境时,要抓住低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头脑中常有一些超乎常规的“奇特”想象的特点,激发学生充分想象,并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启发学生多想新花样,鼓励学生与众不同,做他人之所不能。例如,低年级学生在学习第二套全国小学生广播体操《七彩阳光》时,运用声像工具和多媒体技术,在学生练习前先让学生观看广播操的录像,之后让他们充分想象每一节操的动作,想象每节操都在讲什么小故事,如此,对动作的记忆非常有好处,学习效率也相应提高。
4.利用游戏情境,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在体育教学中创设游戏情境能使学生学习、锻炼与快乐相结合。在适宜的情境中,用较短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从而激发学习动机,发展多种能力,启发思维和想象力,拉近其与学生的距离。它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例如:“在锻炼小学生耐久跑的能力过程中,可以通过网鱼的游戏,让两个学生当渔网,抓到一个同学,渔网就会变得大一些,其他学生则作为小鱼分散在一定区域,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进行了身体锻炼。”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练习的情绪十分高涨,不仅锻炼了小学生跑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小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5.利用精神情境,培养责任感。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发扬民主,常带微笑,运用面部表情、眼神、姿势等肢体语言,对学生的练习给予鼓励、肯定和赞许,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不怕挫折的精神。当学生练习失败时要给予鼓励,当学生练习成功时要及时表扬。现在低年级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都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呵护中长大,自主能力差,自私自利,责任感几乎消失,因此在课中可以穿插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完成某个运动任务,让优秀的学生做小老师帮助其余同学一起学习。在体育课堂上多设定分角色模拟学校、家庭等角色扮演,给学生担起一些责任,协助老师处理一些课堂事务,这对学生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总之,创设体育教学情境要给予小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与时间,让小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要想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对体育感兴趣,要从低段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规律做起,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培养团结合作、集体主义、吃苦耐劳的精神。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张明芝.情境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J].体育与健康专辑(十),2003.
关键词: 低段体育教学 情境教学 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从学生的心理和认识实际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他们的基本活动能力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情景教学法是情知教学法的一种,是指根据教学的内容和任务,运用语言描述、图画显示、声像工具和多媒体技术、实物演示、大自然中的景象等多种手段创设情境,并通过启发讲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手段。
一、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现实背景
1.过于注重结构。我们一般都按照传统的体育模式: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由于这个结构不合理,让课堂拓展不开,在实际操作中限制在思维的发展,太注重各个环节的衔接,运动量和运动负荷不够科学合理,从而影响到教学质量。
2.教师的教学习惯和思维都已形成惯性,都是原有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年龄大的老师接受不了新的思想理念、新的教学模式。他觉得运用老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效果良好,所以没必要探索新的思想和理念。
3.现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是两代单传,溺爱孩子,所以现在的孩子娇惯柔弱,怕吃苦,特别怕跑步等运动量大的运动,比如五六年级的400米,一到极点就停下来。所以老师要改变教学模式和理念,把枯燥的内容转化成有趣的情境,在愉快的氛围中消除疲劳。
二、情境教学法的理念
1.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主要途径。体育健康课程要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必须在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学习和课程的组织实施、课程评价等各方面予以体现,并最终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2.激发运动兴趣,情境的创设来源于生活。情境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活动,是对生活中的一些活动在时间和空间方面进行的重新组合和创造加工,强调运动过程和生活情境的一体化。因此,情境教学素材,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情境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获得愉快的体育活动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以传统体育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授课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索、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从而得出正确的动作要领,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情境教学法的目的。创设情境教学法的目的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帮助学生建立一个适合学生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使他们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中逐渐感觉到体育的魅力,提高对体育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练热情和参与学习的兴趣。
三、情境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通过童话、卡通创设问题情境。对小学生最有吸引力的是看动画片、听童话故事。根据这一心理特点,若把动画片中经典点的台词和常见的几个动作加入到课堂教学中,对增强教学效果非常有帮助。例如,一年级学生在学习“各种姿势起动的自然跑”时,将各种不同姿势的跑想象成某种动物的跑姿,然后比一比,哪种小动物的跑姿你觉得是最快的,它的手是怎样的,脚步是怎样的,你能不能学会呢?这样学生想练结合,通过实践和对比,对技术动作的掌握更加方便。
2.利用多媒体创设体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悦耳动听的音乐能够给人激情和无穷的力量。音乐能抒发情感、陶冶情操,通过音乐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运用欢快的乐曲激起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体验情境,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与失败的体验。例如,在设计的室内体育课,课题为“瞎眼熊掏蜂窝”的结束部分,在“布拉母的摇篮曲”的伴奏下,用语言提示:“小熊在背着满满的一桶甜甜的蜂蜜回到了家门口,它累了,背靠着大树,温暖的太阳透过大树枝条照在它身上,它闭上眼睛,嘴微微张开,双手放在大腿上,缓慢呼吸,摒除杂念,全身放松”,使学生身心随着音乐和语言得到缓解。
3.启发思维和想象力,结合实际情景。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创新起端于想象”。想象是创新的基础,创设体育教学情境能启发和诱导学生积极地想象,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所以,在创设想象情境时,要抓住低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头脑中常有一些超乎常规的“奇特”想象的特点,激发学生充分想象,并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启发学生多想新花样,鼓励学生与众不同,做他人之所不能。例如,低年级学生在学习第二套全国小学生广播体操《七彩阳光》时,运用声像工具和多媒体技术,在学生练习前先让学生观看广播操的录像,之后让他们充分想象每一节操的动作,想象每节操都在讲什么小故事,如此,对动作的记忆非常有好处,学习效率也相应提高。
4.利用游戏情境,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在体育教学中创设游戏情境能使学生学习、锻炼与快乐相结合。在适宜的情境中,用较短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从而激发学习动机,发展多种能力,启发思维和想象力,拉近其与学生的距离。它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例如:“在锻炼小学生耐久跑的能力过程中,可以通过网鱼的游戏,让两个学生当渔网,抓到一个同学,渔网就会变得大一些,其他学生则作为小鱼分散在一定区域,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进行了身体锻炼。”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练习的情绪十分高涨,不仅锻炼了小学生跑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小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5.利用精神情境,培养责任感。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发扬民主,常带微笑,运用面部表情、眼神、姿势等肢体语言,对学生的练习给予鼓励、肯定和赞许,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不怕挫折的精神。当学生练习失败时要给予鼓励,当学生练习成功时要及时表扬。现在低年级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都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呵护中长大,自主能力差,自私自利,责任感几乎消失,因此在课中可以穿插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完成某个运动任务,让优秀的学生做小老师帮助其余同学一起学习。在体育课堂上多设定分角色模拟学校、家庭等角色扮演,给学生担起一些责任,协助老师处理一些课堂事务,这对学生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总之,创设体育教学情境要给予小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与时间,让小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要想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对体育感兴趣,要从低段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规律做起,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培养团结合作、集体主义、吃苦耐劳的精神。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张明芝.情境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J].体育与健康专辑(十),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