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笔者就如何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从课堂开端、课堂教学过程、课堂结尾等三个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一堂课只有组织得好,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师 课堂 教学 组织
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师主要通过教学来完成自己的任务。要提高教学质量,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固然重要,但事实证明,教师光凭专业知识雄厚往往还不足以顺利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还必须认真研究教学规律,掌握教学方法,讲究讲课艺术。这里就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有关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教师要善于组织一堂课的开端
一堂课的良好开端为教师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有经脸的教师总是巧妙而成功地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组织教学的手段或措施,使上课一开始学生就有安定的秩序、积极的思维状态和良好的听课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开始讲课,老师的讲授才能“箭无虚发”。
1、教师用“感情”组织教学。当学生接连上了几节课精力已感疲倦,注意力容易分散,有些学生甚至无精打彩时,老师切不可也无精打彩地去上课。否则老师的讲课便成了“催眠曲”。这时老师要以振奋的精神、充沛的感情、激昂的语调开讲,往往会刺激学生的兴趣,鼓舞学生的情结,打起学生的精神,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有“欲罢不能”之感。教师感情的波澜起伏会使学生心智激荡,学生由“无精打彩”会慢慢变得“精神焕发”起来。实际上教与学的过程就是一种师生“感情”互相交流的过程。
2、用“前言”、“导语”、“故事”或“例子”组织教学。把学生的情绪先行稳定下来,注意力吸引过来,积极性调动起来,再开“正文”。但要注意这些“名堂”的运用一定要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或闸明学习目的,或激发学习兴趣,必须深思熟虑认真选取,切不可顺手拈来,信口开河,扯得太远不着边际。
二、组织教学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一堂课的良好开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师如何把组织教学的工作贯穿到一节课的全过程中去,使整堂课进行得活跃而不浮泛、严密而不倡促、踏实而不板滞。教师应机智而巧妙地“驾驭”课堂教学的方向使教学活动井井有条、系统连贯而有节奏地进行。
1、用教师的语言艺术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始终起着组织学生注意力、唤起学生兴趣的重要作用。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教师无论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传授文化科学知识,都是借助于语言来实现的。所以要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在语言上下苦功夫,努力练好说话的本领。
2、教师要以运用语言的技巧声调的变化来组织教学。教师不但要注意掌握语言艺术,还要努力研究运用语言的技巧,要恰到好处地运用语言声调的轻重缓急、高低快慢、抑扬顿挫,以造成教学过程的节奏感和课堂气氛的波澜起伏,使学生的智力“沸腾”起来。切不可单一死板、平铺直叙。当讲到教材重点、难点或关键之处时,教师的语言应该放慢,语气应该加重,抑扬鲜明、顿挫有致,一板一眼,词清句实。即所谓“用重锤子敲”以引起学生注意,加深理解巩固记忆;当课堂秩序出现混乱时,你不妨有意变换声压低嗓门,采取声缓而语重的方式讲课。这对学生是个“新异刺激”,能引起学生的“好奇”,使其注意力迅速组织到新授内容上来。
3、运用学生的注意规律组织教学。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所以大凡课堂上注意听讲的学生,一般来说便能较好地掌握老师传授的知识;相反那些课堂上不注意听讲,思想“开小差”的学生往往得到的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学习成绩较差。因此教师能否正确组织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全神贯注”的听讲,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
三、教师要善于组织一堂课的结束
课堂教学的结束也像课堂教学的开始一样重要,是衡量老师教学艺术水平的标志之一。因为一堂课的成功不仅有赖于良好的课堂开端,讲课过程有声有色地进行,而且还要看教师是否园满地完成了全部教学计划,课堂教学结束得是否合理和恰到好处,该堂课的教学是否获得了好的“收成”。因此课堂教学的组织工作千万不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草率从事。
1、课堂教学要按时结束。不可提前,亦不可“拖堂”。没有按时结束或由于某种原因而在凌乱中结束的课堂教学会大大损害课堂教学的价值,降低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的准时结束必须建立在老师的周密计划,精心组织,认真讲解教材,充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最大限度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之上。那种“死卡”时间为准时而准时的机械做法是毫无实际意义的。
2、通过课外作业布置,组织好课堂教学。课外作业是一种复习和巩固,也是一种使用。它是运用学过的理论、公式或概念来解决具体问题的教学上不可忽视的环节。
3、用“留问法”组织好课堂教学的结尾。教师要讲究课堂教学结束的艺术,要给学生留下“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结尾,使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力以进入知识的“新天地”;或采取“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方式以“燃”起学生对下面新教材的求知欲望;或前瞻后顾妙手点拨,使这节课的结束成为下节课的开端,架起沟通新课题的“桥梁”。一节课的结束大有考究,只要我们认真研究,深入体会,灵活运用,不断实践,定会有所帮助逐步提高的。
组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仅指教学形式的组织,更重要的是指教学内容的组织,使课堂讲授的知识都在紧密联系的顺序中进行,并要逐渐地将新的理论和新的事实与学生头脑中已经掌握的知识建立起科学体系的链条,环环紧扣,不使一环松懈或脱落。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深思熟虑,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诸如板书的科学设计、实验演示的合理安排、当课堂教学内容的复习和巩固等等,都应在考虑之列,并认真研究、周密计划、具体落实。只有课堂教学组织得好,提高教学效果才能有所保证。
教师要掌握组织课堂教学的艺术,提高教学质量,除以上所谈各点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坚实的业务基础,全面地了解学生和灵活的教育机制。只有付出艰苦的劳动,才能获得巨大的成功。
(作者单位:河北省东光县职教中心)
关键词:教师 课堂 教学 组织
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师主要通过教学来完成自己的任务。要提高教学质量,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固然重要,但事实证明,教师光凭专业知识雄厚往往还不足以顺利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还必须认真研究教学规律,掌握教学方法,讲究讲课艺术。这里就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有关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教师要善于组织一堂课的开端
一堂课的良好开端为教师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有经脸的教师总是巧妙而成功地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组织教学的手段或措施,使上课一开始学生就有安定的秩序、积极的思维状态和良好的听课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开始讲课,老师的讲授才能“箭无虚发”。
1、教师用“感情”组织教学。当学生接连上了几节课精力已感疲倦,注意力容易分散,有些学生甚至无精打彩时,老师切不可也无精打彩地去上课。否则老师的讲课便成了“催眠曲”。这时老师要以振奋的精神、充沛的感情、激昂的语调开讲,往往会刺激学生的兴趣,鼓舞学生的情结,打起学生的精神,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有“欲罢不能”之感。教师感情的波澜起伏会使学生心智激荡,学生由“无精打彩”会慢慢变得“精神焕发”起来。实际上教与学的过程就是一种师生“感情”互相交流的过程。
2、用“前言”、“导语”、“故事”或“例子”组织教学。把学生的情绪先行稳定下来,注意力吸引过来,积极性调动起来,再开“正文”。但要注意这些“名堂”的运用一定要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或闸明学习目的,或激发学习兴趣,必须深思熟虑认真选取,切不可顺手拈来,信口开河,扯得太远不着边际。
二、组织教学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一堂课的良好开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师如何把组织教学的工作贯穿到一节课的全过程中去,使整堂课进行得活跃而不浮泛、严密而不倡促、踏实而不板滞。教师应机智而巧妙地“驾驭”课堂教学的方向使教学活动井井有条、系统连贯而有节奏地进行。
1、用教师的语言艺术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始终起着组织学生注意力、唤起学生兴趣的重要作用。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教师无论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传授文化科学知识,都是借助于语言来实现的。所以要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在语言上下苦功夫,努力练好说话的本领。
2、教师要以运用语言的技巧声调的变化来组织教学。教师不但要注意掌握语言艺术,还要努力研究运用语言的技巧,要恰到好处地运用语言声调的轻重缓急、高低快慢、抑扬顿挫,以造成教学过程的节奏感和课堂气氛的波澜起伏,使学生的智力“沸腾”起来。切不可单一死板、平铺直叙。当讲到教材重点、难点或关键之处时,教师的语言应该放慢,语气应该加重,抑扬鲜明、顿挫有致,一板一眼,词清句实。即所谓“用重锤子敲”以引起学生注意,加深理解巩固记忆;当课堂秩序出现混乱时,你不妨有意变换声压低嗓门,采取声缓而语重的方式讲课。这对学生是个“新异刺激”,能引起学生的“好奇”,使其注意力迅速组织到新授内容上来。
3、运用学生的注意规律组织教学。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所以大凡课堂上注意听讲的学生,一般来说便能较好地掌握老师传授的知识;相反那些课堂上不注意听讲,思想“开小差”的学生往往得到的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学习成绩较差。因此教师能否正确组织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全神贯注”的听讲,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
三、教师要善于组织一堂课的结束
课堂教学的结束也像课堂教学的开始一样重要,是衡量老师教学艺术水平的标志之一。因为一堂课的成功不仅有赖于良好的课堂开端,讲课过程有声有色地进行,而且还要看教师是否园满地完成了全部教学计划,课堂教学结束得是否合理和恰到好处,该堂课的教学是否获得了好的“收成”。因此课堂教学的组织工作千万不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草率从事。
1、课堂教学要按时结束。不可提前,亦不可“拖堂”。没有按时结束或由于某种原因而在凌乱中结束的课堂教学会大大损害课堂教学的价值,降低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的准时结束必须建立在老师的周密计划,精心组织,认真讲解教材,充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最大限度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之上。那种“死卡”时间为准时而准时的机械做法是毫无实际意义的。
2、通过课外作业布置,组织好课堂教学。课外作业是一种复习和巩固,也是一种使用。它是运用学过的理论、公式或概念来解决具体问题的教学上不可忽视的环节。
3、用“留问法”组织好课堂教学的结尾。教师要讲究课堂教学结束的艺术,要给学生留下“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结尾,使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力以进入知识的“新天地”;或采取“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方式以“燃”起学生对下面新教材的求知欲望;或前瞻后顾妙手点拨,使这节课的结束成为下节课的开端,架起沟通新课题的“桥梁”。一节课的结束大有考究,只要我们认真研究,深入体会,灵活运用,不断实践,定会有所帮助逐步提高的。
组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仅指教学形式的组织,更重要的是指教学内容的组织,使课堂讲授的知识都在紧密联系的顺序中进行,并要逐渐地将新的理论和新的事实与学生头脑中已经掌握的知识建立起科学体系的链条,环环紧扣,不使一环松懈或脱落。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深思熟虑,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诸如板书的科学设计、实验演示的合理安排、当课堂教学内容的复习和巩固等等,都应在考虑之列,并认真研究、周密计划、具体落实。只有课堂教学组织得好,提高教学效果才能有所保证。
教师要掌握组织课堂教学的艺术,提高教学质量,除以上所谈各点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坚实的业务基础,全面地了解学生和灵活的教育机制。只有付出艰苦的劳动,才能获得巨大的成功。
(作者单位:河北省东光县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