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儿童阅读”伤不起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hj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假期间,我带着女儿来到凤凰书城。一个个热气腾腾的小脑袋转来转去,一双双眼睛充满了好奇,每双小手都捧着一本书。我围着四楼转了几大圈,发现整个四楼都是儿童读物。但是,这些读物大多以有故事情节的读物和科学类读物为主,分别占所有读物中的78%和21.5%。有故事情节的读物基本上是绘本类和文字类。最可悲的是儿童诗歌类的读物,只有四本,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徐鲁著的有关童话诗阅读欣赏的指导类用书———《童话诗十二月》。
  仔细观察手捧书籍认真阅读的孩子,所有孩子都选择故事类或者绘本类的儿童读物。真奇怪,为什么孩子们不选择儿童诗歌类的读物呢?为什么儿童诗歌类的读物这么不受孩子们待见呢?
  经过调查,学生不愿意阅读童诗类课外书籍,原因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小时候读得比较多,幼儿书籍多以儿歌为主,不想再读了。
  第二类,这本书没有拼音,没有图画。
  第三类,有的儿童诗歌看不懂。
  第四类,儿童诗歌没有意思。
  第五类,儿童诗歌类读物比较少,几乎在书店很少看到。
  第六类,教师从来没有推荐过儿童诗歌类读物,一般只介绍故事类读物。
  当然,虽然作为教师,作为一个研究者,我们总是反复地强调儿童阅读的非功利性,但是在书店里,我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
  女儿:妈妈,这本书有意思,我想买。
  妈妈: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也没看你作文写得有多好!
  “存在即合理!”这样的对话绝对不是出于在少数家长和孩子口中,这样的对话是带有普遍性和合理性的,这样的对话是对“儿童母语阅读”的挑战,也是对施教者的一种鞭挞。
  一回到家,我立刻给所在班级的家长发了一条短信,内容为:作为一位家长,你认为“儿童阅读”是什么?经过统计、归类,我发现:1.儿童阅读是为了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为12人,占总人数的24%;2.儿童阅读是为了孩子的阅读能力有14人,占总人数的28%;3.儿童进行课外阅读是为了培养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有15人,占总人数的30%;4.儿童阅读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的有18人,占总人数36%;5.儿童阅读就是为了写作文的只有一个人,占总人数的2%。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家长在孩子低年级阶段普遍认为课外阅读是一种兴趣、能力或者习惯培养的重要途径,认为儿童阅读是为了写作文的只有一位家长。由此,我们能够感受到,一年级的家长对于孩子课外阅读几乎没有什么功利性的目的,甚至是随性的、散养似的。
  而后,我又给原来班级———现四(4)班的家长发了同样一则短信,结果不能说大相径庭,但已经和低年级家长的心境产生了偏差。中年级家长对课外阅读的看法基本上和低年级家长相同,但是无一例外的加上了“帮助孩子提高作文能力”的功利性目的。
  儿童阅读的根本应该立足于儿童,在这个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泛滥的年代,我们有没有真正思考过儿童自身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阅读?在我们变得焦躁、功利和浮夸时,儿童则会陷入“被阅读”的怪圈,这也是教育道德的缺失。
  由此可见,儿童课外阅读不管是在低年级还是中高年级都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成人化的“功利性”,而且随着孩子年级的增长而增长。孩子越大,越不愿意和父母进行交流;孩子越大,家长越不愿意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结果?我想,值得我们每位老师、每位学者、每位研究者、每位社会中的人来研究。因为,当今的儿童阅读真的———“伤不起”。
  儿童阅读到底应该走向何方?
  1.游戏阅读,兴趣最重。经常有家长会打电话问我该为孩子选择哪种课外读物,我说:“方法很简单,把他带到书店,他喜欢读那本书就买哪本书。”我主张不强迫孩子读他们不愿意读的内容。家长和老师所应该做的是找出他们爱读而又可以读的书籍。他们感兴趣的读物就像他们爱玩的游戏一样,将会成为童年“事业”的一部分。
  2.图文并茂,大脑变活跃。儿童在识字以前,通过色彩斑斓的图片刺激大脑的视觉神经来认识世界,他们喜欢依照图片在心里建立起一个小小的幻想王国。图文并茂的书籍,可以将文字和幻想王国紧密联系起来,更能加深他们对文字的理解。
  3.老少咸宜,说教靠边站。我一向不喜欢说教类的文章,所以,我从来不会推荐低年级孩子阅读《三字经》《弟子规》之类的书籍。我认为像《小王子》这类既能引发成人深层次思考,又能引领孩子思考的书籍才是真正的儿童阅读。
  当儿童对阅读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这就需要我们成年人积极引导孩子,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成长的规律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其他文献
在学校,人们往往只重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育与被教育、教与学的关系,却很少关心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相互影响、相互教育。其实,学生之间的交往是中学阶段不可忽视的教育环节。中学生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在这一时期内他们渴望同龄人之间交流,这是他们的心理需求。  由于第二性特征的出现和性成熟的开始,他们产生了“成人感”,想要追求人际交往中的平等独立,希望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
期刊
当我决定不在行政部门考虑谋职时,我的朋友这样问我:你为什么要教书?使他大为不解的是,我竟坐视获得金钱和权力的良机——那可是美国学子成年的追求。  诚然,我之所以教书并非因为教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在我所从事过的职业包括推土机修理工、木匠、大学校董和作家中,教书乃是最难的。我认为,教书实在是一种“令人眼红”,令手出汗和令胃虚脱的职业。令人眼红,是因为不管头天晚上我怎样挑灯夜战,熬夜备课,总觉得上课没把
期刊
爱国主义教育是各个国家都特别重视的德育内容,美国不仅有德育,而且非常重视德育。其德育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  美国政府通过各种形式强调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1776年,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宣传教育家托马斯·潘恩就发表了《常识》以号召人们建立自己的国家,托马斯·杰弗逊等人也通过《独立宣言》来宣传独立的思想。美国独立后,强调要进行“美国化”的教育,培养“新的民族意识”。一战期间美国开展了“好公民”的
期刊
这部电影讲述了三个在一天里并行的故事:1923年在伦敦郊外,弗吉尼亚·伍尔夫正在创作《达洛维夫人》;1951年在洛杉矶,名叫劳拉· 布朗的家庭主妇阅读《达洛维夫人》;2001年生活在纽约的克拉丽莎为前男友操办庆功宴会。三位女性试图挣脱各自的“囚牢”,寻求自我价值,体认自身力量,如同烈火焚身一般疯狂地寻觅着灵魂的出口,成为了整部电影中的亮点。  逃离小镇囚牢  电影中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在经历了几次精
期刊
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因“不服管教”,任课老师要求家长“教育好再送来”,这不过分吧?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因“严重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班主任要求“转班换一个环境”,这也不过分吧?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因“不可救药”,学校让他“该干啥干啥去”,这更不过分吧?  一切都在情理之中,正如掌勺的大师傅怕“一个螺蛳坏了一锅汤”,手执教鞭的人也会害怕“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这“老鼠屎”就是“坏学生”,在成百上千
期刊
编者按:这是一篇调研汇报,是对中学改革进行的一项比较性研究。虽然本文所总结的是美国中学改革的情况,与我国中学教育的情况应有不同,但我们还是将此文推荐给读者,以做借鉴。    在与负责人汤姆·培赞特以及其他波士顿学校主管进行完协商后,我计划对各中学及其改革进行一项比较性的研究,目前各校的改革正处于不同的实施阶段。在国家科学基金会,内尔.梅基金会以及肖特家庭基金会的资助下,我们在2001年的秋季开创了
期刊
我校开展了“历史探究式教学的研究”课题,并设计了四种基本课型:资料研析课、讨论辩论课、人物赏析课、影视品评课,其中“我眼中的武则天”一课就是按讨论辩论课的模式设计的,事实证明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好。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功过是非历来评说不断,在课前老师给学生一周的时间进行课前准备,使学生有了思考的空间和过程。课堂辩论的主体是学生,实现了自主学习、探索,合作交流的新课程理念。在辩论活动中,学
期刊
×老师:你好!今天我怀着复杂而无奈的心情,为我的女儿给你写信。  你知道吗?我的女儿,昨天放学回来哭得很伤心,这是女儿入学后泪流得最多的一次,我们做父母的很心疼。后来我们得知,孩子是为您做的一件事哭的。昨天,在英语考试的时候,您是我女儿的监考老师,当时,试卷少了一份,你未经我女儿的同意,就把已经发到她手中的试卷给了一个没有试卷的男生,我女儿所在班的班长——一个大款的儿子。当我女儿拿到试卷的时候,时
期刊
×老师:  今天我去接孩子放学时,孩子说您找我,我们父子怀着忐忑的心情看着您与其他家长的谈话,因为找家长就意味着孩子犯了比较大的错。眼看着那几位家长也都个个灰头土脸地聆听着您的教导,有一个家长由于气愤还当场打了孩子,我的孩子紧紧地拉着我的衣角,我说,放心,无论你犯多大的错,我也不在这里打你。终于,其他家长都谈完了,我看到您疲惫的神色,真的感到很惭愧。您说,您早就发现孩子的写字作业是我替他写的,还说
期刊
我班的孩子只有4-5岁,可是我发现即使是这么小的孩子也在扮演着侵犯者、受害者和旁观者的角色,虽然这种角色定型是潜在的,而不是显在的。他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他们可能属于哪一个社会群体。以自我为中心,也就是把我自己看成是一切事物的中心,是这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个必经的阶段,而扮演不同的角色又是他们每天游戏的重要内容。  当他们逐步形成和加入不同的社会群体时,我要帮助这些孩子遏制嘲笑和殴打他人的冲动,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