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实验阶段,课堂教学的改革就成为整个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等的改革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下面就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小组合作的兴趣
在小组学习讨论争辩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呈开放状态,不同程度的思维相互碰撞,往往会引发创造的火花,从而开阔学生思路。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路也可以进行广泛的交流,正确的、错误的、全面的、片面的、简单的、复杂的各种认识差异都展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各种认识矛盾的交锋中集中正确意见,选择最佳思路,总结一般规律。这个过程是学生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获得知识,而且发展了思维,并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兴趣又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获取成功的先驱。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发挥其合作功能,教师首先应营造一种学习氛围,创设教学的情景,使学生产生合作的兴趣。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积极合作,共同学习。
二、选择合适的内容,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因此,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前提。
有明显规律性的内容。例如,低年级数学“数的分与合 ”时,让学生通过自主摆玩具、小组说摆法的方法,探究出数的分与合的规律;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时对“凑十法”等计算方法的探究;中年级的“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简单计算的方法”等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高年级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等。
强调动手操作的内容。例如,让学生画出各种线、角、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草图。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习得结论,会比教师的讲解更深入、更透彻。
有多种解题方法的内容。例如计算教学中的对多种多样的计算方法的探究,特别是简便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用方程解、用比例解、用算术方法解等等。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讨论,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合作协作的意识不断增强。
三、重视学习过程的组织,关注学习过程的生成性
(一)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二年级的学生才6、7岁左右,天真、爱幻想、是他们的天性。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办法就是描述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或贴近儿童生活的事件,要解决的问题就包含在这个故事或事件之中,实际上就是为学生设置了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情境,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新教材编辑了大量的情境教学内容,图画精美、生动细腻,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为我们创设情境提供了生动有趣的素材。
(二)合理分组,明确分工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前,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这是小组合作学习能否得到有效应用的前提。分组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课堂表现力、认知水平等情况进行综合考察,以做到优化组合。其次,要明确分工。各个小组成员共同选取一名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小组合作学习时的任务的分配、纪律组织以及组员学习的监督协调工作,其余的小组成员分别负责整理、记录、汇报等工作。这样,通过明确的责任分工,各小组成员各司其职,既能确保小组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又能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作出指导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更不能做下一环节的准备工作,而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四)小组合作学习应与自主探索有机结合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万能的,它还应与其他学习方式有机结合,特别是与自主探索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出更好的合作效应。因为自主探索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自主探索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要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与人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四、进行公平的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公正、合理、科学的评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评价要面向小组。在小组讨论交流结束后,教师应根据自身巡视和组际之间的交流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表扬,对参与度不高的小组提出希望,以此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评价形式要多样。既要有教师对小组的整体评价,又要有教师对学生个体的评价;既要有同一小组成员之间的评价,又要有不同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评价;既要有学生对某个小组合作状况的评价,又要有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活泼有效的教学形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寻求最佳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小组合作的兴趣
在小组学习讨论争辩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呈开放状态,不同程度的思维相互碰撞,往往会引发创造的火花,从而开阔学生思路。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路也可以进行广泛的交流,正确的、错误的、全面的、片面的、简单的、复杂的各种认识差异都展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各种认识矛盾的交锋中集中正确意见,选择最佳思路,总结一般规律。这个过程是学生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获得知识,而且发展了思维,并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兴趣又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获取成功的先驱。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发挥其合作功能,教师首先应营造一种学习氛围,创设教学的情景,使学生产生合作的兴趣。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积极合作,共同学习。
二、选择合适的内容,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因此,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前提。
有明显规律性的内容。例如,低年级数学“数的分与合 ”时,让学生通过自主摆玩具、小组说摆法的方法,探究出数的分与合的规律;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时对“凑十法”等计算方法的探究;中年级的“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简单计算的方法”等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高年级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等。
强调动手操作的内容。例如,让学生画出各种线、角、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草图。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习得结论,会比教师的讲解更深入、更透彻。
有多种解题方法的内容。例如计算教学中的对多种多样的计算方法的探究,特别是简便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用方程解、用比例解、用算术方法解等等。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讨论,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合作协作的意识不断增强。
三、重视学习过程的组织,关注学习过程的生成性
(一)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二年级的学生才6、7岁左右,天真、爱幻想、是他们的天性。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办法就是描述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或贴近儿童生活的事件,要解决的问题就包含在这个故事或事件之中,实际上就是为学生设置了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情境,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新教材编辑了大量的情境教学内容,图画精美、生动细腻,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为我们创设情境提供了生动有趣的素材。
(二)合理分组,明确分工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前,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这是小组合作学习能否得到有效应用的前提。分组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课堂表现力、认知水平等情况进行综合考察,以做到优化组合。其次,要明确分工。各个小组成员共同选取一名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小组合作学习时的任务的分配、纪律组织以及组员学习的监督协调工作,其余的小组成员分别负责整理、记录、汇报等工作。这样,通过明确的责任分工,各小组成员各司其职,既能确保小组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又能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作出指导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更不能做下一环节的准备工作,而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四)小组合作学习应与自主探索有机结合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万能的,它还应与其他学习方式有机结合,特别是与自主探索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出更好的合作效应。因为自主探索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自主探索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要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与人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四、进行公平的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公正、合理、科学的评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评价要面向小组。在小组讨论交流结束后,教师应根据自身巡视和组际之间的交流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表扬,对参与度不高的小组提出希望,以此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评价形式要多样。既要有教师对小组的整体评价,又要有教师对学生个体的评价;既要有同一小组成员之间的评价,又要有不同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评价;既要有学生对某个小组合作状况的评价,又要有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活泼有效的教学形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寻求最佳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