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棋大师吴清源于2014年11月30日凌晨在日本去世,享年100岁。吴清源是20世纪最著名的围棋大师,有“近代围棋布局的奠基人”“昭和棋圣”等称号。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小说《名人》中都有他的名字。
据吴清源生前透露,他自己最早接触“养生”一词是1928年10月初渡日本的时候。他的义父杨祉庵先生送他的《四诫诗》中有诫尔学养生、诫尔学守身、诫尔学立志、诫尔学读书“四诫”。其诗文为:“诫尔学养生,养生先养气。……守静闭龟息,法动张禽戏。役形不役心,妙契合天地。岂惟康乃躬,久久益智慧。”这首养生诗,吴清源自始至终铭记在心,到了老年依然背诵清晰,一字不差,而且终身践行。
这首养生诗中提到的“养生先养气”是中医养生精髓。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生命之本。《素问·举痛论》中说:“百病生于气也”。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6个方面。
忌大喜,养心气
中医认为“过喜伤心”,“喜则气缓”,这里的“喜”指的是大喜和狂喜。养生虽然要保持喜悦的心情,但过度的喜悦却会使心气上冲,扰乱正常的气机,不宜健康。而吴清源正是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冬季最好的养心食物就是红豆,它的养心功效自古就得到医家的认可,按照中医理论,红豆颜色赤红,与心对应,故李时珍把红豆称之为“心之谷”,强调了红豆的养心功效。从食疗功效来看,红豆既能清心火,也能补心血。其粗纤维物质丰富,临床上有助降血脂、降血压、改善心脏活动功能等功效;同时又富含铁质,能行气补血,非常适合心血不足的女性食用。寒冷的冬季,想养护心气的人们,不妨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红豆粥吧!
莫生气,养肝气
中医所指的肝有“将军之官”之称,中医认为“大怒伤肝”,养肝气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增强对愤怒情绪的调解和自控能力。只有少生气,肝气才能调和,气机的运行才能顺畅。
冬季养护肝气可以睡前按揉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经的原穴,大约相当于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按摩刺激太冲穴,能很好地调动肝经的元气,使肝脏功能正常。
少忧思,养脾气
中医认为“忧思伤脾”,“思则气结”,如果一个人整日为了琐事胡思乱想、思虑过度,就会伤及脾气,出现腹泻、面色差、神经衰弱等症状。
吃土豆是有助健脾的好方法。中医认为土豆能健脾和胃、缓急止痛,通利大便。土豆中含有大量的优质纤维素,能促进肠道蠕动,保持肠道水分。另外,虽然土豆淀粉含量高,但是同大米相比,所产生的热量较低,可以代替部分主食。
少言语,养肺气
肺主气,司呼吸。这首养生诗中说的“守静闭龟息”就是古人养生“调息养生”的一部分,具体来说要求呼吸要“深细匀长”,大家平时需要锻炼肺活量,增强肺功能。避免成为话痨,因为中医认为“多言耗气”。
平时吃一些润肺养肺的食物,对于预防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强身健体都有好处。白色食物大都与肺对应,比如杏仁就不错。但是中医说的杏仁有两种,一种味苦,名为苦杏或北杏,多用于临床治疗,还有一种味甜,名为甜杏或者南杏,是食疗的佳品。比如居家做杏仁露也很简单,用豆浆机把杏仁磨浆隔渣后加水、糖、奶煮开,一杯可口的杏仁露就做好了。寒冷的冬季,一杯杏仁露,配上全麦面包、鸡蛋等,一顿营养丰盛的早餐便做成了。
食清淡,养胃气
中医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清淡饮食才是养护胃气的一大法宝。
中医认为,粥类饮食最养脾胃,如果平时感觉胃脘隐痛,食欲不太好,容易口干咽燥,甚至形体消瘦、舌红少苔,那么不妨吃些山药百合大枣粥。山药具有补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热润燥;大枣、薏苡仁健脾和胃,诸物合用有滋阴养胃、清热润燥的作用。如果因心情不好而引发胃部不适,建议吃些木耳炒肉片。黑木耳益胃滋肾、调理中气,与猪瘦肉合用,可补益脾胃、调理中气。
常咽津,养肾气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也是全身的气根,更有“气归于肾”之说。肾气充足,人的生命力便旺盛,就能延迟衰老。反之则会出现一系列肾气虚衰的症状。用叩齿和舌头搅动牙齿的方法刺激口腔津液的分泌,待津液盛满口腔之后,分三次咽下。长期咽津,有利于肾气充盈。
进入冬季,板栗开始大量上市。中医认为,栗子性味甘温,入脾、胃、肾经,有养胃健脾、补肾强腰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反胃、腹泻,肾虚造成的腰膝无力及小儿脾胃不健等。此外,栗子还能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老年人常吃栗子,可防老抗衰,益寿延年。比如板栗排骨汤就挺不错。具体的食材和做法是,先准备排骨150克,去壳鲜板栗50克,将排骨洗净焯水后,与板栗一同炖煮至软烂,调味即可。它具有补肾益气的作用,适合肾气虚者食用,其主要症状为气短自汗、面色发白、小便频多、倦怠无力。
心身兼养得长寿。吴清源生前曾说:“人生一世就是修行一世,无论是输是赢。”也正是由于他具备了极高的个人修为,才能在围棋艺术领域内先人一步地发现了“调和论”,倡导顾全大局平衡的哲学思想。这一倾注他毕生心血的“调和论”,成为他提出的“21世纪围棋理论”的奠基石。吴清源的自传起名为《中的精神》。他解释说,围棋的理想是“中和”,又可理解为“调和”。“中”这个字,中间的一竖将口字分成左右两部分,这左右两部分分别代表着阴和阳,有了取得阴阳平衡的那一竖,才构成“中”字。要想到达“中”的境地,绝不是容易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内心修养。
中医经典著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救其本。”所以中医养生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平衡阴阳”,给机体内、外造就一种和谐的环境。《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阳之间相对的动态平衡,称之为“阴平阳秘”。“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对正常生理活动的概括,一旦阴阳失和即是病态,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失调所致,而达到阴阳平衡的养生目标就要像吴清源先生那样做到身心兼养!
据吴清源生前透露,他自己最早接触“养生”一词是1928年10月初渡日本的时候。他的义父杨祉庵先生送他的《四诫诗》中有诫尔学养生、诫尔学守身、诫尔学立志、诫尔学读书“四诫”。其诗文为:“诫尔学养生,养生先养气。……守静闭龟息,法动张禽戏。役形不役心,妙契合天地。岂惟康乃躬,久久益智慧。”这首养生诗,吴清源自始至终铭记在心,到了老年依然背诵清晰,一字不差,而且终身践行。
这首养生诗中提到的“养生先养气”是中医养生精髓。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生命之本。《素问·举痛论》中说:“百病生于气也”。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6个方面。
忌大喜,养心气
中医认为“过喜伤心”,“喜则气缓”,这里的“喜”指的是大喜和狂喜。养生虽然要保持喜悦的心情,但过度的喜悦却会使心气上冲,扰乱正常的气机,不宜健康。而吴清源正是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冬季最好的养心食物就是红豆,它的养心功效自古就得到医家的认可,按照中医理论,红豆颜色赤红,与心对应,故李时珍把红豆称之为“心之谷”,强调了红豆的养心功效。从食疗功效来看,红豆既能清心火,也能补心血。其粗纤维物质丰富,临床上有助降血脂、降血压、改善心脏活动功能等功效;同时又富含铁质,能行气补血,非常适合心血不足的女性食用。寒冷的冬季,想养护心气的人们,不妨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红豆粥吧!
莫生气,养肝气
中医所指的肝有“将军之官”之称,中医认为“大怒伤肝”,养肝气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增强对愤怒情绪的调解和自控能力。只有少生气,肝气才能调和,气机的运行才能顺畅。
冬季养护肝气可以睡前按揉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经的原穴,大约相当于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按摩刺激太冲穴,能很好地调动肝经的元气,使肝脏功能正常。
少忧思,养脾气
中医认为“忧思伤脾”,“思则气结”,如果一个人整日为了琐事胡思乱想、思虑过度,就会伤及脾气,出现腹泻、面色差、神经衰弱等症状。
吃土豆是有助健脾的好方法。中医认为土豆能健脾和胃、缓急止痛,通利大便。土豆中含有大量的优质纤维素,能促进肠道蠕动,保持肠道水分。另外,虽然土豆淀粉含量高,但是同大米相比,所产生的热量较低,可以代替部分主食。
少言语,养肺气
肺主气,司呼吸。这首养生诗中说的“守静闭龟息”就是古人养生“调息养生”的一部分,具体来说要求呼吸要“深细匀长”,大家平时需要锻炼肺活量,增强肺功能。避免成为话痨,因为中医认为“多言耗气”。
平时吃一些润肺养肺的食物,对于预防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强身健体都有好处。白色食物大都与肺对应,比如杏仁就不错。但是中医说的杏仁有两种,一种味苦,名为苦杏或北杏,多用于临床治疗,还有一种味甜,名为甜杏或者南杏,是食疗的佳品。比如居家做杏仁露也很简单,用豆浆机把杏仁磨浆隔渣后加水、糖、奶煮开,一杯可口的杏仁露就做好了。寒冷的冬季,一杯杏仁露,配上全麦面包、鸡蛋等,一顿营养丰盛的早餐便做成了。
食清淡,养胃气
中医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清淡饮食才是养护胃气的一大法宝。
中医认为,粥类饮食最养脾胃,如果平时感觉胃脘隐痛,食欲不太好,容易口干咽燥,甚至形体消瘦、舌红少苔,那么不妨吃些山药百合大枣粥。山药具有补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热润燥;大枣、薏苡仁健脾和胃,诸物合用有滋阴养胃、清热润燥的作用。如果因心情不好而引发胃部不适,建议吃些木耳炒肉片。黑木耳益胃滋肾、调理中气,与猪瘦肉合用,可补益脾胃、调理中气。
常咽津,养肾气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也是全身的气根,更有“气归于肾”之说。肾气充足,人的生命力便旺盛,就能延迟衰老。反之则会出现一系列肾气虚衰的症状。用叩齿和舌头搅动牙齿的方法刺激口腔津液的分泌,待津液盛满口腔之后,分三次咽下。长期咽津,有利于肾气充盈。
进入冬季,板栗开始大量上市。中医认为,栗子性味甘温,入脾、胃、肾经,有养胃健脾、补肾强腰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反胃、腹泻,肾虚造成的腰膝无力及小儿脾胃不健等。此外,栗子还能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老年人常吃栗子,可防老抗衰,益寿延年。比如板栗排骨汤就挺不错。具体的食材和做法是,先准备排骨150克,去壳鲜板栗50克,将排骨洗净焯水后,与板栗一同炖煮至软烂,调味即可。它具有补肾益气的作用,适合肾气虚者食用,其主要症状为气短自汗、面色发白、小便频多、倦怠无力。
心身兼养得长寿。吴清源生前曾说:“人生一世就是修行一世,无论是输是赢。”也正是由于他具备了极高的个人修为,才能在围棋艺术领域内先人一步地发现了“调和论”,倡导顾全大局平衡的哲学思想。这一倾注他毕生心血的“调和论”,成为他提出的“21世纪围棋理论”的奠基石。吴清源的自传起名为《中的精神》。他解释说,围棋的理想是“中和”,又可理解为“调和”。“中”这个字,中间的一竖将口字分成左右两部分,这左右两部分分别代表着阴和阳,有了取得阴阳平衡的那一竖,才构成“中”字。要想到达“中”的境地,绝不是容易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内心修养。
中医经典著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救其本。”所以中医养生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平衡阴阳”,给机体内、外造就一种和谐的环境。《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阳之间相对的动态平衡,称之为“阴平阳秘”。“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对正常生理活动的概括,一旦阴阳失和即是病态,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失调所致,而达到阴阳平衡的养生目标就要像吴清源先生那样做到身心兼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