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概念是化学知识的基石,贯穿于初中化学的始终,指导着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学习,不仅是推理的依据,而且还是解题的基础.因此,学好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正确掌握化学知识的关键.化学基本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是经过认真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基本概念几乎每节都有,而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把好这一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一、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分析归纳,形成基本概念
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化学,对概念理解不深,习惯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所以教师应尽可能地加强直观教学,增加课堂实验,让每个学生都能直接观看到实验现象,加强直观性.例如,在讲“催化剂”的概念时,通过加热分解氯酸钾的几个对比实验,使学生观察到有以下现象:加热氯酸钾时放出氧气速度较慢,加热二氧化锰时不放出氧气,当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时,则放出氧气的速度很快.再把反应后的剩余物进行分离,把得到的黑色粉末(二氧化锰)再和氯酸钾加热,放出氧气速度仍然很快,称量黑色粉末(二氧化锰)的质量,与反应前加入的二氧化锰质量相等.这样用实验引导学生建立了催化剂的基本概念.强调学生理解这一概念时,要注意“一变”、“两不变”的含义,变的是反应的速率,不变的是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最后通过一些练习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强化记忆.
二、讲清关键的字眼
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化学课本中的概念用词精辟、准确,关键词的混淆会引起概念的模糊.例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学生就会易于理解.第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第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克;第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第四,溶质的单位是克.找出关键词既便于对概念的理解掌握,又便于知识的灵活运用.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三、从不同的角度讲清概念
有些概念,从某个角度讲完后,再从另一个角度去解释,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在讲“置换反应”的概念,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时,向学生举出几个例子,氢气还原氧化铜、碳还原氧化铜、氢气还原四氧化三铁等.问学生这些是否属于置换反应.然后再举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例子,问这是否也属于置换反应,若不是,为什么?这样,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反复推敲,引导学生抓住概念中关键的词句:“一种单质”、“一种化合物”、“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来分析,从而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四、强化形象思维,使抽象概念直观化
在缺乏条件或无法采用直观教学手段的情况下,应用适当的比喻指导学生获取知识,强化形象思维,使抽象概念直观化,易于学生的理解.例如,在讲“分子”概念时,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一些现象:为什么我们能闻到花的香味?为什么卫生球放久了会慢慢变小?为什么会有热胀冷缩等.让学生从宏观的感觉中去体会微观粒子的性质,理解分子的概念.
五、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化学概念具有它特定的内涵和外延.例如,“元素”的概念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讲到这个概念时,我们应该注意到镁原子和镁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不同(镁原子核外有12个电子,镁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但它们是属于同一类元素,也就是说无论是镁原子还是镁离子,它们的核电荷数都是12,由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把握“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和“一类原子”两个关键.实质上“质子数”才是划分元素种类的唯一标准,在此基础上必须要求学生明确两点:元素是宏观概念且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一类原子指的是质子数相同的中性原子和带电原子(离子).通过这样讲解,学生就能够更清楚地理解元素的定义.
六、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掌握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对概念的理解和给概念下定义、作注释的水平上,更重要的是广泛应用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加强概念教学与实际生产、生活的联系,有意识的指导学生用学过的科学概念来解决和解释实际问题,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及时巩固和深化概念.例如,在讲“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时,将之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工厂生产过程中的污水,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那用什么物质去处理比较好.还有,如果某人胃酸过多,应该吃什么性的物质来中和……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这样不仅使概念得到应用,而且还使之更具体化、系统化,从而更牢固地掌握了知识.
总的来说,在基本概念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学生学习概念、掌握概念的特点,抓住每个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词、句子以及相关特征,把概念讲清楚、讲透彻,弄清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化学概念,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探讨化学概念教学的规律,使化学概念教学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分析归纳,形成基本概念
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化学,对概念理解不深,习惯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所以教师应尽可能地加强直观教学,增加课堂实验,让每个学生都能直接观看到实验现象,加强直观性.例如,在讲“催化剂”的概念时,通过加热分解氯酸钾的几个对比实验,使学生观察到有以下现象:加热氯酸钾时放出氧气速度较慢,加热二氧化锰时不放出氧气,当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时,则放出氧气的速度很快.再把反应后的剩余物进行分离,把得到的黑色粉末(二氧化锰)再和氯酸钾加热,放出氧气速度仍然很快,称量黑色粉末(二氧化锰)的质量,与反应前加入的二氧化锰质量相等.这样用实验引导学生建立了催化剂的基本概念.强调学生理解这一概念时,要注意“一变”、“两不变”的含义,变的是反应的速率,不变的是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最后通过一些练习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强化记忆.
二、讲清关键的字眼
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化学课本中的概念用词精辟、准确,关键词的混淆会引起概念的模糊.例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学生就会易于理解.第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第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克;第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第四,溶质的单位是克.找出关键词既便于对概念的理解掌握,又便于知识的灵活运用.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三、从不同的角度讲清概念
有些概念,从某个角度讲完后,再从另一个角度去解释,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在讲“置换反应”的概念,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时,向学生举出几个例子,氢气还原氧化铜、碳还原氧化铜、氢气还原四氧化三铁等.问学生这些是否属于置换反应.然后再举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例子,问这是否也属于置换反应,若不是,为什么?这样,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反复推敲,引导学生抓住概念中关键的词句:“一种单质”、“一种化合物”、“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来分析,从而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四、强化形象思维,使抽象概念直观化
在缺乏条件或无法采用直观教学手段的情况下,应用适当的比喻指导学生获取知识,强化形象思维,使抽象概念直观化,易于学生的理解.例如,在讲“分子”概念时,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一些现象:为什么我们能闻到花的香味?为什么卫生球放久了会慢慢变小?为什么会有热胀冷缩等.让学生从宏观的感觉中去体会微观粒子的性质,理解分子的概念.
五、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化学概念具有它特定的内涵和外延.例如,“元素”的概念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讲到这个概念时,我们应该注意到镁原子和镁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不同(镁原子核外有12个电子,镁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但它们是属于同一类元素,也就是说无论是镁原子还是镁离子,它们的核电荷数都是12,由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把握“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和“一类原子”两个关键.实质上“质子数”才是划分元素种类的唯一标准,在此基础上必须要求学生明确两点:元素是宏观概念且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一类原子指的是质子数相同的中性原子和带电原子(离子).通过这样讲解,学生就能够更清楚地理解元素的定义.
六、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掌握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对概念的理解和给概念下定义、作注释的水平上,更重要的是广泛应用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加强概念教学与实际生产、生活的联系,有意识的指导学生用学过的科学概念来解决和解释实际问题,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及时巩固和深化概念.例如,在讲“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时,将之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工厂生产过程中的污水,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那用什么物质去处理比较好.还有,如果某人胃酸过多,应该吃什么性的物质来中和……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这样不仅使概念得到应用,而且还使之更具体化、系统化,从而更牢固地掌握了知识.
总的来说,在基本概念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学生学习概念、掌握概念的特点,抓住每个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词、句子以及相关特征,把概念讲清楚、讲透彻,弄清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化学概念,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探讨化学概念教学的规律,使化学概念教学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